王燕;柏基香;苏雪晴;黄慧文
目的:探讨和观察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观察两组保守治愈成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保守治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99,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X2=9.02,P<0.01)。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提高保守治愈成功率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重视。
作者:庞翠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结核科新毕业护士临床带教模式,提高患者和新护士双方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对四个病区随机130名患者进行调查,了解住院患者的护理需求,据此针对性重点带教新毕业护士。结果:新毕业护士在短时间内适应临床环境,进入临床角色,职业认同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针对性重点带教新毕业护士,可在短时间内提高新毕业护士的护理工作能力,减少职业挫折感和提高职业认同度,达到患者和新护士双满意的效果。
作者:许红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皮肤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用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收的90例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所有患者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SCL-90、SDS、SAS评分和正常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后的SCL-90、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病患者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其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而且还能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唐姮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于缓解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伴耳鸣患者5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41.30±3.17)与对照组(48.92±3.55)相比明显较低,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明显,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突发性耳聋伴而耳鸣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不良状态,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司秀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Ⅲ期尘肺大阴影螺旋CT影像特征。方法:72例Ⅲ期尘肺行螺旋CT检查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对其影像进行分析。结果:螺旋CT清楚显示大阴影大小,形态,位置分布,内部结构及周边病变等微细结构变化。结论:螺旋CT能清楚显示大阴影影像特征,在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杨耀文;穆迎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在截石位全麻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方法:拟择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ASAⅠ~Ⅱ级,年龄大于65岁,无心血管疾病史患者60例,分为截石位组(A组)、弹力袜组(B)和对照组(C组)各20例,A组摆置截石位后行全麻诱导;B组穿弹力袜诱导后摆置截石位;C组无干预全麻诱导后摆置截石位。入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A、B组病人血压维持稳定,诱导前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C组病人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与插管前及 A 组和B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三组病人心率均出现减慢(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在截石位全麻诱导时具有更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作者:魏铁钢;宋玮;韩庆强;王维明;张曦;周鑫;石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药学服务中产生的纠纷及预防措施进行探究。方法:根据药学服务中经常出现的纠纷及其产生原因,对其进行分析讨论,根据其原因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法。结果与结论: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态度,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计价差错、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还有加强开展合理用药的宣传力度等一些方面着手,以减少服务中形成的纠纷。
作者:孟宪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借鉴国内临床医学教育评价模式-OSCE考核模式,分别从站点设置、考核流程及考核评价标准等环节进行设计,找到适合护理实习学生的考核模式,应用于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和出科考试中,旨在体现急诊科的带教要求,进而客观、科学的评价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陆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安定、利多卡因宫颈注射联合术前阴道上药米索前列醇与单纯用利多卡因在人流术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在我院计划生育门诊确诊早孕后,要求行无痛人流的孕妇,设置分成两组。研究A组:采用宫颈注射安定、利多卡因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术前1小时阴道放置;B组对照组,宫颈直接注射利多卡因行人工流产术,观察两组阵痛效果,宫颈软韧,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手术操作难易度。结果:研究阵痛效果;宫颈软化程度,手术时间及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安定、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人工流产阵痛效果好,用药后宫颈松弛,解决了初孕妇人流术中宫颈扩张的困难,手术时间短,且简便安全,并发症机率低,能有效减轻人流时的痛苦,预防人流综合征发生率,降低了麻醉手术的风险,术者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会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基层医院的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在基层医院推行全程扩理教育管理模式成为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主要就此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的方法策略,以供广大同行参考借鉴。
作者:李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表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接受一般随机宣教的教育模式。结果:实验组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表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
作者:黄兰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与诊疗技术不断更新,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日趋严重,近年来,由于老年脑梗死及瘫痪患者的增多,患者机体抵抗力较差、抗生素的长时间使用、开放性气道和侵入性操作的增加等因素增加了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机会。本文结合1例脑梗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其体会如下:
作者:蔡文艺;周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护理干预对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30例颅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除使用使用系统化的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针对两组患者DVT形成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无1例发生DVT,对照组中2例出现DVT(13.3%),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防止颅脑手术后昏迷患者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的内容要涉及到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临床护理等内容,这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义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联合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12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术后临床疗效、切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54,P<0.05),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16,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X2=4.51,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绍聪;万晓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科学文献资料及长期的临床实践,在脑卒中发生的急性期,给予科学细致的专科护理并尽早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结果:早期康复护理使患者达到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方面全面康复。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能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促进其功能恢复及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
作者:黄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调查住院脑卒中患者的低盐低脂饮食知识水平。方法:对住院9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低盐低脂饮食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脑卒中患者的低盐低脂饮食知识水平与住院次数及文化程度有关,脑卒中患者缺乏低盐低脂饮食方面的相关知识。结论:对初次住院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应加强低盐低脂饮食教育指导,对相关医学知识应给予重点指导;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力。
作者:柳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段伟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与研究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患者80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中手法复位者48例,疗效优者22例,疗效良者19例,疗效中者4例,疗效差者3例,优良率为85.42%;手术治疗者32例,疗效优者14例,疗效良者12例,疗效中者4例,疗效差者2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对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国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尿液检验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对其开展尿液检验,搜集新鲜尿液(10-20)ml,采用干化学分析法完成尿液检验。结果:对100例患者的尿液检验结果如下:46例糖尿病史患者中,11例的尿蛋白、尿比重、尿酸碱度、酮体及尿糖均基本正常,但因糖尿病尚无彻底治愈方法,所以要定期开展检查,另外的35例患者需进一步治疗观察。18例慢性肾炎史患者中,6例尿红细胞、尿蛋白呈阳性,12例基本正常。36例未出现病史的患者经尿液检验发现,11例为糖尿病患者,黄疸患者3例,尿路感染9例,酸中毒2例,11例正常。结论:尿液检验能够协助医务人员尽早发现各类肾脏、泌尿系统疾病,对于临床诊疗及病情监护有着广泛的意义。
作者:田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对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病患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普外科就诊的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病患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病患20例,女病患10例。病患平均年龄在45.5±10.2岁。在进行手术之前,我院技师对所有病患进行了医学影像检查。证实所有病患均符合胃十二指肠诊疗标准。在病患围手术期内,对病患进行全面护理,观察结果。结果:通过我院医护人员对30例来我院就诊的胃十二指肠大出血病患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所有病患均痊愈。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病患在围手术期内进行有效护理,对该病的术后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苏贵霖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