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替曲塞混合明胶海绵栓塞胃左动脉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分析

顾汉民;徐道静;戴新

关键词:胃癌, 胃左动脉, 雷替曲噻, 栓塞
摘要:目的:观察雷替曲塞混合明胶海绵栓塞胃动脉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雷替曲塞、明胶海绵颗粒与造影剂混合后行胃左动脉栓塞治疗23例晚期贲门、胃体癌。结果:本组患者经2次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改善,复查胃镜及CT,部分缓解和稳定21例,占91.3%,其中4例获得外科Ⅱ期手术机会;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替曲噻混合明胶海绵栓塞胃动脉治疗晚期胃癌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目的:针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对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2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并归纳总结其具体护理情况。结果:影响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必要的就是对治疗实例进行深入的分析。结论:医院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护理水平和综合素质,强化和患者的沟通,重视护理记录的整理和跟踪,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作者:张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浅析妇科炎症的病因及预防措施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都有着不为人知的隐痛,妇科炎症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万千女性的罪魁祸首,尤其在已婚女性这一群体当中,妇科炎症凭借其发病几率高、病情易反复成为了伤害女性的利器。患有妇科炎症的患者,不仅在生理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同时还对正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根据医学研究表明,妇科炎症体现出病情复杂、易反复且治疗困难的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带来久治不愈的严重后果。针对这种情况,更加应该对妇科炎症给予高度的重视,对妇科炎症说不。

    作者:李慧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胆道结石患者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胆道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胆道结石69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36例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较少,住院天数短,护理满意度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胆道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较高,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加快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雷琴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80例临床分析观察

    目的:探讨与研究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患者80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中手法复位者48例,疗效优者22例,疗效良者19例,疗效中者4例,疗效差者3例,优良率为85.42%;手术治疗者32例,疗效优者14例,疗效良者12例,疗效中者4例,疗效差者2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对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国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研究对象为80例,入选标准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的诊断标准。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吸入舒利迭,本次研究三个月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患者在全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显效、好转、总有效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有效、无效、总有效具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患者无效低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的特点,其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周佑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组学习"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生生互动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相互探讨共同的问题。相同年纪的学生他们的教育基础相差不大,交流起来比较容易。小组学习是合作学习中的基本形式,合作学习就是指同学之间协调合作,一起努力解决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组学习"的概念,并简析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对"小组学习"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做了几点分析。

    作者:孔懿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低氧血症使用呼吸机的护理进展

    作为临床的常见危急重症,低氧血症患者的病情一般较重,出现自主呼吸功能障碍时,往往需要对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呼吸机的使用,虽然是治疗和抢救患者呼吸功能障碍重要的措施和手段,但是其为侵袭性的操作,破坏了患者呼吸道正常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存在很多相关的影响因素,假如护理措施不到位,将会带来相当严重性的后果。因此注重对低氧血症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相当重要。

    作者:杨晓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早期教育在婴幼儿保健门诊应用

    目的:分析在婴幼儿保健门诊中实施早期教育的效果。方法:选用2013年1月-2014年1月社区防保门诊收治的12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婴幼儿给予常规保健指导,而实验组婴幼儿在常规保健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教育、疾病预防指导,定期对两组婴幼儿的体质量发育、身长发育、智力以及心理发育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实验组婴幼儿9个月、12个月、15个月后的智力和心理发育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婴幼儿的体质量发育、身长发育均要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幼儿保健门诊中实施早期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能够避免相关疾病的发生,提高婴幼儿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张艳;刘金变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临床麻醉安全问题的相关思考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不良麻醉事件的成因及特点,提出相关思考,为临床麻醉的安全管理以及麻醉质量的改进提出相关意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8月1日之间,我院手术室麻醉科的麻醉不良事件资料。结果:在以上18例麻醉不良事件中,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的为13例,约占72%。从患者年龄上来看,所有麻醉不良事件中,小儿患者为4例,约占23%,中青年患者为8例,约占45%,老年患者为6例,约占42%。从不良事件分类上来看,以上18例患者均为麻醉或手术操作损伤,及循环不良事件。从成因上来看,麻醉管理工作疏漏以及麻醉操作技术失误是导致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麻醉安全是医疗安全的重要方面,因此,要不断提高医生的业务素质,认真贯彻科学的麻醉流程,建立健全院内相关诊疗制度和流程,对保证麻醉安全,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耿艳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影响老年人体检采血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人体检采血的因素及相关对策。方法:对2014年3月到2014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体检的612例老年人的采血护理过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出现标本采血量不足而再次重新采血的有28份,占4.5%;标本出现溶血的有46份,占7.5%;一次采血不成功的有98份,占16%;因恐惧而拒绝采血的有13份,占2.1%。结论:加强对老年体检者静脉抽血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抽血的成功率。

    作者: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评价及其对策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评价及其对策。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脑外科科室中的所有护士和接触到的部分病患(具有代表性)。问卷调查分为护士问卷和病患问卷。结果:患者方面的护理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①压疮以及失禁性皮炎的存在;②日常护理知识的匮乏;③患者认知障碍;④心理问题。护理方面护理隐患方面的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点:制度问题、护士执行力、自我保护意识匮乏、法律意识薄弱。结论:在脑外科护理中,相关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作者:崔玉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联合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12个月内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术后临床疗效、切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54,P<0.05),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2.16,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X2=4.51,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绍聪;万晓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3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1组和治疗2组,治疗1组应用应用强心利尿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2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改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及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均有所改善,且治疗2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治疗1组(P<0.05);治疗1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66.7%,治疗2组为93.3%,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螺内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提高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应在临床予以普及。

    作者:张建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儿推拿疗法佐治婴幼儿腹泻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小儿推拿疗法佐治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腹泻患儿77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选择西药口服治疗,观察组选择小儿推拿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与对照组(81.39%)相比明显较高,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疗法佐治婴幼儿腹泻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儿病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申莉鑫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某商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对某商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后运行状况的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相关卫生指标的检测,评价其空调系统清洗消毒后的卫生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减少因集中空调系统污染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和健康危害,保障人群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方法: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现场卫生检测。结果:经检测该商场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后所捡各项卫生指标均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结论:该商场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后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范》要求。

    作者:苏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42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和观察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进行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观察两组保守治愈成功率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保守治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99,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X2=9.02,P<0.01)。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提高保守治愈成功率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重视。

    作者:庞翠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两种分娩方式对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的影响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两种分娩方式对羊水过少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羊水过少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剖宫产)以及B组(阴道生产),其中A组38例,B组52例;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几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几率。结果:A组出现胎儿窘迫的几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新生儿窒息的几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之间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羊水过少的产妇,要通过对其各项检查结果的综合性分析之后来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从而在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几率。而手术分娩相较于阴道分娩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几率,因此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孟和其其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类,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的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血栓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0%。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的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治疗过程安全可靠。

    作者:梁红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有关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6例该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94.1%明显优于对照组67.6%(P<0.05);在止血时间方面,观察组(2.46±0.65)d明显优于对照组(3.98±0.83)d(P<0.05);在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7.43±0.87)d明显优于对照组(10.65±1.32)d(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循证护理具有相当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苗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关于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循证护理的应用

    目的:对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于胃肠外科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8.51%);观察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人数要远远低于对照组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情况的人数,对比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采取循证护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医疗质量都有明显提升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周驰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