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伟
目的:探讨与研究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患者80例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0例患者中手法复位者48例,疗效优者22例,疗效良者19例,疗效中者4例,疗效差者3例,优良率为85.42%;手术治疗者32例,疗效优者14例,疗效良者12例,疗效中者4例,疗效差者2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对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患者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正确的治疗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国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利用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甲状腺癌病患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将两组病患分成两组对比。治疗组利用病灶根治加常规性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为病患诊疗。对照组清扫病患同侧Ⅵ区淋巴结。结果:实验组相关医学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统计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区性颈淋巴清扫术是治疗颈淋巴阴性甲状腺癌的首选方式,疗效好,痛苦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王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造成麻风病人误诊的影响因素,从而寻求解决办法减少误诊。方法:抽取2001年8月--2014年7月在我县误诊的28例麻风病人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随访和问卷调查,整理相关资料,归纳总结误诊影响因素。结果:经整理研究,造成麻风病患者误诊的原因主要有:患者健康意识淡薄未能及时就诊,延误时间;麻风症状不同,误诊率也不同;诊断医生的自身素质及自身知识,基层医疗机构未接受麻风病系统化、规范化专业知识培训。结论:降低麻风病误诊率可通过提高人们和医生对麻风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确判断不同麻风症状的区别。
作者:张发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围产期保健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68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84例(给予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系列监护)和对照组84例(未实施围生期保健),对比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病率为2.38%(2/84),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病率6(6/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围产期保健和产后出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做好产妇的围产期保健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围产期保健是防治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之一。
作者:潘慧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42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疏导及精神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的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抑郁患者采用精神护理及心理疏导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唐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胰腺炎大鼠TNF-α和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SAP模型,wistar大鼠60分为3组,乌司他丁治疗组,重症胰腺炎(SAP)组,对照(NC)组,每组20只。术后6h对各组大鼠行血清淀粉酶、TNF-α及IL-1β的检测,并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标本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乌司他丁治疗组血清淀粉酶、TNF-α及IL-1β较SAP组明显降低,胰腺组织坏死程度减轻(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调节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对SAP有治疗作用。
作者:张叶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于成人心肺复苏术中护理干预的影响,以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方法:对于成人心肺复苏术及其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并做出综述。结果及结论:要提高成人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三基"水平及完善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闫润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其中试验组50例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和护理干预,即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术后4天内对患者进行动态的评估并采取护理措施,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结果:术后4天干预组患者经过规范化管理和干预后,有效疼痛缓解率达90%。结论:对手术病人进行疼痛评估和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能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晓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组织学以及胚胎学是医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学习其它医学学科的奠基石。经过长期的学习表明,学生普遍对组织学以及胚胎学没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因为其枯燥乏味,难以记忆。所以,应该如何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对学习组织学以及胚胎学产生兴趣,这同时也是当下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宋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护理中社区护理干预的运用情况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就诊并随访的冠心病患者56人和社区冠心病患者62人,分为社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使用不同的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级进行、遵医行为、血脂变化水平和冠心病KAY评分进行分析可得,社区护理干预组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的护理具有积极作用,患者多方面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社区护理的理念和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龚亚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院利用丰田模式应用在提高住院病人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通过2型流程改造及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有效的提高了住院病人信息完整性。
作者:许巧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营养护理的方法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疗效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老年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分组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疗效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总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腹部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营养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胃肠能的恢复情况,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崔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宣教可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使病人了解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冯秀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使用温针灸技术研究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在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患者(病程为8±1.4月),在康复过程中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病程为7.5±1.7月),在康复过程中只行单纯针刺治疗。以一周为一个疗程,两组均行八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残程度和肌力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病残程度和肌力均有显著疗效,总有效率达到93.4%(P<0.05),显效率达50.9%(P<0.05),有效率达42.1%(P<0.05)。结论:利用温针灸技术可以提高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康复护理中的疗效,为临床上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玉莲;沈丽;汪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介入时间对脑出血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出血病症7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早期康复介入组与晚期康复介入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下肢FMA评分均明显地高于本组治疗前评分,P<0.05。早期康复介入组评分明显高于晚期康复介入组,P<0.05。结论:早期接受康复介入治疗的效果明显地优于晚期治疗的效果,应得到优先推广。
作者:王炼;唐兰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市售茶叶的卫生状况,为预防和控制茶叶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采集市售茶叶,进行水分、重金属和农药检测,了解影响茶叶卫生的主要因素。结果:总检测数:137,合格数:122,合格率:89.05%,不合格数15,不合格原因均为三氯杀螨醇超标。结论:农药残留超标为影响茶叶卫生状况的主要原因,应加大对茶叶种植农户的指导,合理施用农药,加强对生产加工企业监管,把好原料进货关,同时加强采样监测,强化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提高市售茶叶卫生质量。
作者:吴向青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X线诊断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CT三维重建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69例X线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的检查,观察患者的骨折情况。结果:经手术后发现,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诊断结果准确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疑似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CT三维重建的诊断,可在术前进行准确诊断和分类,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患者身体情况的恢复。
作者:丁天一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儿童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接种基础之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则在常规的接种技术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0%,干预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运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儿童免疫接种百白破疫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丽梅;张俊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以及防范管理措施。方法:将104例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我科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妇产科风险管理,选择同期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妇产科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妇产科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护理质量和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92.38±4.11)分,护理满意度94.23%,护理差错发生率0.96%,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隐患较多,应认真细致进行分析,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风险管理,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改善护理质量。
作者:陈佳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针对近年尿毒症患者低龄化,结合某县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尿毒症患者患病原因、临床表现及其护理进行了一些探讨,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谌红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