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杰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终降低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37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原因、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时间、临床应对措施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37例阴道分娩患者发生产后出血时间大多为产后两小时以内,所占比例为75.68%,患者产后出血量大多为500至1000毫升,占患者总数的64.86%;子宫收缩乏力是阴道分娩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患者总数的51.35%,此外胎盘因素与软产道损伤也是引发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结论 对阴道分娩后产妇进行有效预防措施,并对发生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是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芳;谭艳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对护理模式之中的个性化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进行述说.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4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待产孕妇84例,随机分为产科一班和产科二班,每班42人.对产科一班中的孕妇使用平常的护理模式,对于产科二班的孕妇使用平常的生产护理与个性化的生产护理共同实施的模式.对比观察两班孕妇的满意度、是否母乳喂养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产科一班和产科二班的孕妇身体条件、各方面基本是等同的,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产科二班的产妇产后满意度显著高于产科一班,住院时间显著短于产科一班,母乳喂养人数显著多于产科一班,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处于待产期之中的孕妇使用个性化的生产护理方式会使产妇在医院中的时间缩短,满意度提升,用母乳进行喂养的人数增多,因此应该将个性化的生产护理方式在医院中推广.
作者:林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我院是一所乡镇卫生院,结构简单,住院部及门诊输液为一体.由于病人多,流动性大,护士少,工作涉及面广,门诊输液病人的管理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1].我院从2011年门诊输液量1万人次上升到2012年的1.3万人次,为了确保输液安全,对输液患者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取多部门合作措施,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1.输液安全隐患因素分析(1)输液场所:输液室结构简陋狭小,光线灰暗,没有卫生间.由于病人繁多,陪床家属多,造成输液场所拥挤、混乱、嘈杂;再者,由于输液室少,不同病种的患者都聚集在同一输液室,无隔离措施.
作者:李梅;何生源;田淑英;俞翠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调查,根据各县区不同的供水方式(集中式、分散式),不同饮用水源,人口所占比例共设置141个监测点,每年的枯水期(3~5月)和丰水期(7~9月)对监测点地下水质进行采样分析,检测指标为水质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设计统一调查表对农村供水类型、取水方式和水源类型及其覆盖人口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饮用水水源类型以地下水为主,占92.5%,集中式供水覆盖人口占308%=2009 ~2011年抽测合格率82.5%.其中,微生物指标合格率82.5%,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及毒理学指标合格率100% (297/297).不合格指标: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农村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合格率水平在38.89% ~56.67%之间.结论 阿鲁科尔沁旗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受动物粪便和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和水质消毒是关键措施.
作者:徐佳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我国中医一般认为冻伤主要是由于外寒侵袭过久,耗伤元气,从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凝滞肌肤形成冻伤,多发生于手指、足趾、耳垂和面颊部.现代医学认为,冻伤是因为肌体受低温侵袭后,提问调节中枢失常,血液循环障碍和细胞代谢不良而形成的,尤其易发生在循环末梢部位.茄茎根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在东北冬季严寒地区,被广泛用于冻伤的防治.这一民间偏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的药典中已有记载,在现在社会茄茎根的防冻伤作用也得到了科学的证明.
作者:贾照志;周晖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研究阴道镜下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1例宫颈上皮内廇变(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阴道镜下行高频电波刀(LEFP)治疗,术后行病理检查并与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结果对照.结果 171例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89±2.55) ml;平均手术时间为(5.3±1.7)min;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高频电波刀术病理诊断相符56例(78.87%),升级5例(7.04%),降级10例(14.08%).术后2个月复检,3例病变残留,术后6个月,有1例复发,余67例患者为治愈,治愈率为94.37%.结论 阴道镜联合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好,患者痛苦少、且操作简单,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付丹;欧阳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引起产后出血的临床影响因素及其预防措施,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对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发生产后出血的21例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孕产妇1570例中发生产后出血21例,其发生率为1.34%.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16例(76.19%),其次胎盘因素3例(14.29%)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和软组织损伤.结论 要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认识,严密观察产程,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正确及时处理极为重要.
作者:王义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分析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术后视野与术后眼压的关系,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1例(40眼)管状视野的晚期青光眼患者,根据对其实施手术方式的不同,检测其眼压值,将其分为3组.一组13眼,眼压高于18mmHg;二组,15眼,眼压在12~18mmHg中间;三组,14眼,眼压在5~12mmHg中间.比较31例患者的视力、MD值及手术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眼压不同.其中一组患者手术前后其视野平均缺损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视野缺损有所提高,数据没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术后视野较术前有所好转,平均视野缺损有所回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术后眼压的下降,可以缓解患者视野的继续发展,减缓恶化程度;术后眼压控制在一定范围,患者的视野将会有一定的改变,对患者视野变化有指导意义.
作者:楚艳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波治疗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2例慢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患者接受微波治疗,对照组(41例)患者仅给予布地奈德喷雾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下降,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的更明显(P<0.05).结论 微波治疗慢性鼻炎疗效可靠,操作方便,是治疗慢性鼻炎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介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本文将探讨妊娠期羊水过多伴发胎儿畸形的超声医学影像检查特征,提高妊娠期羊水过多伴发胎儿畸形情况诊断正确率,目的在于对此类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母婴生活与生存质量.方法 对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52例妊娠期羊水过多伴胎儿畸形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羊水过多患者体内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泌尿系统畸形以及多发结构畸形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9.41%、15.69%、13.73%.结论 对妊娠期羊水过多伴发胎儿畸形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可直接对羊水无回声区范围进行准确显示,并能够观察羊水量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胎儿畸形并进行妊娠终止,从而降低新生儿畸形率,提高新生儿质量与孕妇生活质量.
作者:汪玲萍;刘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30例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0例中新生儿2例,3岁以下19例,4~7岁9例.全部患儿均有泛发性红斑及皮肤触痛,尼氏征阳性.30例中5例咽拭子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2例血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大疱内液体培养均阴性.经罗氏芬(头孢曲松钠)静滴治疗3~9天完全痊愈出院.结论 SSSS好发于新生儿及婴幼儿.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边雪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随着我国的人口流动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流行性传染病爆发的机会也日益增加.对传染病进行充分的认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探究,提出有效的防治技术及措施,保障社会稳定与民众生命安全是疾病预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本文分析了我国传染病防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建议与看法.
作者:张小雷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措施和经验,以及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到2012年8月行剖宫产术孕妇62例临床资料,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21例.密切观察产妇病情,细心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62例产妇经过系统的术后护理,除术后2例患者发生伤口脂肪液化没有发生感染外,其余均如期痊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产妇术后恢复,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谢艳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我院与2010年8月对龙潭区缸窑镇24个村(屯)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缸窑镇位于市郊.距市区80华里,是龙潭区经济强镇,现有已婚育龄11834人.此次普检工作主要是了解目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以更好地开展生殖健康服务.普查主要采用妇科检查、分泌物涂片、液基细胞检查、阴式彩超、阴道镜、乳腺检查仪等仪器进行检查,对慢性宫颈炎采用药物及微波、海极星超声治疗仪等进行对症治疗.
作者:娄艳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现察左卡尼丁(L carnitine,LC)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表竭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按常规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左卡尼丁(静滴4.0g/d,连续2周).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及其他临床表现,以及6 min步行试验结果.结果 治疗组NYHA分级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HR、BP、HS-CRP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卡尼丁对改善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心功能作用明显,可选择其与常规心衰治疗相配合.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4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技术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6~20个月随访.术后24 h VAS评分为(2.5±0.8),VAS评分术后较术前(8.4±1.6)显著下降(P<0.05),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例骨水泥渗漏到椎弓根内,未发生骨水泥毒性反应.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0±0.6),疼痛未复发.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上有较好的疗效,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椎体稳定性,保留椎体活动节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孙阳;白希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廇行不同方式处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子宫肌廇患者28例,其中初产妇,经产妇例年龄23 ~ 38岁,平均年龄28.7岁,瘤体直径3~10 cm,平均4.9 cm.选择同期单纯剖宫产病例50例作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组手术时间为(70.1±5.3) min,术中出血量为(218±50.4)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1±0.7)d,术后患病率为3.6%,单纯剖宫产组手术时间为(51.9±6.8) min,术中出血量为(190±52.3) ml,术后住院时间为(7.0±0.7)d,术后患病率为2.0%,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患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同时剔除肌瘤并不增加手术风险,术后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3年第03期
血浆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激素,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有关血浆瘦素的研究成果和实验数据,探究体育运动时间对瘦素的影响.
作者:于世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无病人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2月进行人工流产的120女性,年龄22 ~31岁,平均25.8岁,孕龄35 ~60 d,平均45 d.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1h阴道后穹隆处置米索前列醇400μg,丙泊酚2.0 mg/kg静脉推注,术中追加丙泊酚0.5mg/kg;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芬太尼0.5μg/kg.结果 观察组显效44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7.6±15.6)ml,手术时间为(4.1±0.9) min,阴道出血时间(3.4±1.9)d,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95.4±8.7)ml,手术时间为(8.2±2.1) min,阴道出血时间(6.3±2.1)d,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用药治疗无病人流具有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王宏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环糊精(CD)由于具有的特殊的形态结构,近几年来,在药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药物的制剂中,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常见的环糊精(CD)主要有α-CD、β-CD、γ-CD这三种,就目前来说,在药物的制剂中应用广泛的是β-环糊精,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加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在药学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下面是通过参考大量文献对环糊精在药学应用上的研究进行分析.
作者:李玉梅;李剑桥 刊期: 201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