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急诊超声的诊断及误诊分析动态

张懿华

关键词:妇科急诊, 超声, 诊断, 误诊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妇科急诊超声诊断的特点及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90例行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妇科急诊超声诊断的符合率及误诊率,分析妇科急诊超声诊断的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90例行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诊患者,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5.56%(86/90),超声诊断的误诊率为4.44% (4/90).结论 妇科急诊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误诊率低,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肿瘤患者术后血栓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对妇科肿瘤患者在手术后引发的血栓性疾病进行探讨和临床诊治.方法 对我院11名患有妇科肿瘤患者以及18名有血栓性疾病倾向的患者进行研究,运用对分析其临床的特点、治疗、诊断以及预防的方法.结果 血栓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对象为肥胖患者、中老年妇女以及原发病是恶性盆腔肿瘤患者,尤其是子宫内膜癌,通过低分子肝素或者肝素对其进行避凝抗凝化的治疗,效果非常明显.结论 肥胖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中老年妇女患者是术后引发血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所以在手术前后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作者:何浏铭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数字化是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医疗机构数字化后,将实现信息采集储存与传输的自动化、信息综合分类与加工处理方式集约化.

    作者:杨亦君;胡玉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护理人员被艾滋病针刺伤后的处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刺伤是很常见的,但是被艾滋病针头刺伤是很严重的,要进行严格的处理和追踪回访,减少护理人员患艾滋病的机率.

    作者:冯淑宏;王萍;丁笑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综述腹股沟疝气的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效果分析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组织或器官连同腹膜壁层通过腹股沟区的薄弱处或腹股沟管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俗称“疝气”,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其中以斜疝的发病率较高,且斜疝多发于儿童和青壮年,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在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两种,本文就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腹沟股疝气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作者:赵加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红光治疗护理和传统治疗护理在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采取红光治疗护理和传统治疗护理措施的疗效差异,并为临床烧伤护理提供经验积累.方法 选取我院烧伤科于2012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60例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头部供皮区开展传统治疗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实施红光治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头皮愈合时间和护士工作量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愈合时间(4.96±0.58)d,对照组为(7.99±0.95)d,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每日创面护理时间为(12.4±1.3)min,对照组为(88.7±4.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光治疗护理对于烧伤患者头部供皮区的临床效果相较于传统治疗护理来得更佳,且能减轻护士工作负担,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戴文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AO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技术及其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AO微型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技术及其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切开复位,AO微型螺钉内固定术,手术之后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对本组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没有发生伤口感染和骨髓炎;骨折均愈合,骨性愈合时间为8 ~10周,临床愈合时间为5~6周;手术后没有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发生.参考手指总主动曲屈度(TAF)的评分标准并依据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的评级标准进行评定,19例优,7例良,2例差,达到了92.9%的优良率.结论 AO微型螺钉内固定在手部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治疗中,应该选择适宜的手术适应证,并对手术技巧进行熟练掌握,同时及时有效地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悬吊式腹腔镜在卵巢囊肿剥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在妇产科应用已久,但由于C02气腹会导致相关并发症,对于合并内科尤其心肺疾病不能耐受气腹的患者,其应用受到限制.悬吊式腹腔镜手术自1993年应用于妇科手术以来,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发展,其优点越来越突现出来,现已被广泛应用.

    作者:郭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颅脑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进展

    神经源性肺水肿是颅脑损伤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指的是没有心脏原发性疾病和损伤的状态下,由于颅脑损伤而引发了肺水肿.该疾病发病突然,发展迅速,不易治疗,致死率较高.临床研究还表明,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与颅脑损伤后患者的生存时间没有关连,但是却与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直接性的关系.因此,临床上对于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源性肺水肿一直进行着积极地治疗探讨.临床上通过大量的研究探索,虽然至今对于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明确机理尚且还不清楚,但是目前临床对于其发病机制、病理以及诊断游客一定认识,本文就主要对该疾病的以上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林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与MRI诊断比较

    目的 比较分析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与MRI诊断方法的应用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自2011年5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突变治疗的25例患者的CT和MRI骶髂关节表现的诊断结果.结果 CT在观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骶髂关节骨皮质侵蚀和缺损方面优于MRI,而且还能够清晰地看到骶髂关节炎的分级,但MRI可反映骶髂关节旁软骨破坏和韧带损伤.结论 CT与MRI它们的作用是互补的,结合CT和MRI对患者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诊断有着重大的意义.

    作者:黄广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32肝性脑病患者的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积极防止及处理各种诱发因素,阻止肝性脑病的发生.方法 对32例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早期临床观察,尽早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 28例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3例因家属放弃治疗未愈出院,1例抢救无效死亡出院.结论 针对诱因及早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是预防肝性脑病,缓解病情,促进意识障碍尽快恢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党彦华;张美琴;温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泉州市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况调查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时代泉州地区14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与抗体水平.方法 2006年11月以来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全市共抽取11个县区,22个村、街道办事处,1107名儿童作为研究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析并比较各组HBV携带率与感染率.结果 HBV携带率与感染率随着年龄下降有显著下降,其中以实行计划免疫以来1~4岁儿童下降更为显著;HBV携带率男性(3.75%)高于女性(3.38%),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但农村(4.23%)高于城市(1.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显著,人群HBsAg阳性率、HBV流行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4岁儿童下降为明显,因此,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是控制及消除人群HBV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建忠;陈明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探讨阑尾炎围术期患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的实行效果

    目的 探讨阑尾炎围术期患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的实行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94例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行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行患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且实行的方式.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之后的各项护理指标项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 阑尾炎围术期患者参与护理计划的制定并实行,能够使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且使并发症的发生率下降,加速患者的恢复速度,从而有效提升护理的质量.

    作者:杨晓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脱毛基本法

    过多的毛发会使人产生焦虑、沮丧的情绪,从而影响生活质量.脱毛术用于去除面部或躯干的多余毛发,传统的脱毛方法包括漂白法、剃毛法、石蜡脱毛法、电解法等,新型的有激光、强脉冲光和光动力疗法.现将各种常见的暂时性脱毛法及永久性脱毛法进行一综述.

    作者:张化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益母草注射液预防剖宫产后出血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益母草注射液预防剖宫产后出血应用体会.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180倒随机分为观察组(益母草注射液)90例和对照组(缩宫素)90例,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产后4h、16h、24h出血量逐渐减少,观察组的出血量明显要少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前和产后两组产妇的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数目均有所下降,使用缩宫素组略低.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方面具有良好疗效,无副作用,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钛与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与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浆脑钠钛与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指标有脑钠钛水平、超声心电图、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方法 随机选取45名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按照他们的病情分成三个等级并且对应编号为①②③三个小组.选取15名健康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利用超声心电图测定每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内径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测定每组的血浆(BNP)水平,记录并计算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随着高血压级别增加和心脏功能的恶化,BNP水平呈上升趋势.且病情越重,相关性越明显.结论 BNP作为临床高血压监测指标具有准确、灵敏的特点,是对心功能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黄尔宙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肘关节内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对比

    目的 比较不损伤伸肘装置的肘关节内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6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入路与后侧入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通过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肘关节功能三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采用肘关节内外侧入路方法治疗40例,术后优良率95%,用肘关节后侧入路方法治疗25例,优良率84%.二者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内外侧入路愈合时间为2-5个月,后侧入路愈合时间为3-7个月.结论 肘关节内外侧入路对伸肘装置损伤小,创伤小,复位及固定可靠,有利患者恢复.

    作者:黄国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研究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某三甲医院33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总体得分为(1.65±0.67)分,处于偏中等压力水平,以来自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压力水平高,其得分为(1.77±0.74).主要的工作压力源是面对病人及其家属的指责、攻击性行为,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地位低,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和病人不合作.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对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系统管理,特别要针对其主要工作压力源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钟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两种IUD用于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的效果对比

    目的 研究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入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实施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入宫内节育器的300例妇女,将其均分为两组,A组的150例妇女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固定式宫内节育器(吉妮柔适),B组的150例妇女流产术后即时放置元宫220型IUD,比较两组妇女放置节育器后的临床避孕效果.结果 置入吉尼柔适IUD的妇女,术后下腹部有明显的坠胀痛,月经量以及月经周期未见明显变化.进行12个月的随访后得出:150例妇女中,有144例妇女在继续使用,占96.0%;有4例妇女由于置环腰腹痛伴月经量过多将其取出,占2.7%;2例因带器妊娠而取出,占1.3%,这组妇女中未见有宫内节育器脱落者.置入元宫220型IUD的妇女,进行12个月的随访后得出:150例妇女中,有2例环脱落,占1.3%;2例环下移,占1.3%;1例带器妊娠,占0.6%;2例由于临床症状较重而取出,占1.3%.结论 本文对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未见明显差异,临床效果均较好,出现的不良反应少,避孕效果较好,均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郭亚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估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42例)患者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总有效76.19%,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的更明显(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痛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79例绝经妇女宫内取节育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取环时间对妇女宫内取节育器(IUD)困难度和术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对本计生服务所2009年9月~2012年9月期间施行的宫内取节育器的绝育妇女进行临床观察和统计分析.整理妇女取节育器时间和节育器位置与取器难易程度的关系.结果 取节育器时绝经时间越长,取器难度越大,出血天数越长.结论 节育器应在绝经后及时到相关计生服务所或者医疗卫生机构及时取摘,减少取器难度和痛苦.

    作者:谢翠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