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库溴铵持续泵注与间断静注临床观察

李伟峰;李彦梅

关键词:维库溴铵, 神经肌肉阻滞, 用药方法
摘要:目的 观察维库溴铵不同输注方法用于维持全麻肌松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ASA Ⅰ-Ⅱ级拟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下择期手术的患者40例,在常规进行快诱导及气管插管后5min内,首次静注维库溴铵0.08mg/kg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维库溴铵持续泵注06-1.0mg/(kg·h);B组根据手术需要间断推注维库溴铵0.03-0.05mg/kg.原则上以维持肌松程度恒定.A组于手术结束前25min停止给药,两组麻醉维持以异氟醚吸入及芬太尼间断静注,均待患者自主呼吸自然恢复.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病种及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维库溴铵平均总用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肌松恢复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时间差异显著(P>0.05);手术结束前体动的例数A组少于B组(P<0.05);需要追加镇静或镇痛次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泵注维库溴铵用于维持全麻肌松是一种较为方便并易于控制的方法.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方法,为护理工作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实验组为(31.7 ±6.3)h,对照组为(53.8 ±7.2)h,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细节护理,有助于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身心舒适感受,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作者:田小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随访干预

    了解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中随访干预的有效方法,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提高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随访工作质量探索有效的随访干预.对全县检出的HIV阳性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纳入规范随访管理、采取母婴阻断综合干预措施.对HIV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有效的母婴阻断综合干预,可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的效果.本文将我县2011年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工作开展2年来在随访干预工作中的情况作分析总结.

    作者:顾光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现代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一个特殊部门,它虽不直接服务于病人,但服务于临床各科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的器械和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保养与检查包装、灭菌及储存与发放工作.其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热源反应的发生等密切相关,会直接影响到医疗护理质量,甚至危及到病人的生命.为适应新时期医疗护理的需求,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作者:方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中晚期妊娠引产120例分析

    近年来为确保母婴安全,剖宫产指征相应放宽,剖宫产率相应呈上升趋势[1],随之疤痕子宫妊娠也相应增多.现将我院120例疤痕子宫中晚期妊娠行利凡诺引产分析总结如下.临床资料:自2006年-2011年我院共收治中晚期孕妇行利凡诺羊膜腔内引产患者7810例,其中疤痕子宫引产120例,占1.54%,没有出现子宫破裂及宫颈裂伤现象.

    作者:闫福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纳洛酮治疗高血压性脑溢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纳洛酮在高血压性脑溢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文采用前瞻性研究,将40例高血压性脑溢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5%、90%,对照组分别为35%、65%;两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能迅速地拮抗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有效保护脑溢血患者的脑组织,提高治疗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烈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低钾血症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低钾血症的内科急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我院在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86例低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缺钾程度进行分组,不同组别给予不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经口服补钾、静脉补钾等治疗后,血清钾浓度均显著提高(P<0.05),并达到正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低钾血症是一种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性疾病,其诱发因素较多,急诊治疗要积极寻找发病原因,控制原发疾病,根据患者症状程度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提高疗效,早日治愈疾病,解除患者痛苦.

    作者:黄相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经严格血糖管理治疗,其血糖达标率、HBA1C这标率、巨大儿率、剖宫产率的状况.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本院内科病房收住的4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严格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预后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经过严格血糖控制,血糖达标率明显提高,经过严格的血糖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HBA1C达标率更好,巨大儿出生率更低.结论 本研究提示经过严格的胰岛素管理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血糖达标水平,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减少巨大儿出生.

    作者:蒋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治疗的6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维生素C、KC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21d.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血肿体积为29.5±9.9,治疗4d为29.6±10.6,治疗10d为20.5±9.9,治疗21d为13.5±6.9,对照组治疗前血肿体积为29.4±9.8,治疗4d为30.3±9.9,治疗10d为30.1±9.8,治疗21d为29.1±8.8,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d和治疗10d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治疗21d时观察组明显缩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沈海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法舒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58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Rho激酶抑制剂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法舒地尔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天,共用2个疗程,7天为1个疗程,剂量可根据病情、体重、体质情况及溶栓效果等情况作调整.结果 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观察、记录;对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残程度进行评分判断.同时检测血常规、纤维蛋白原、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以及肝、肾功能等.结论 盐酸法舒地尔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探讨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利用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腹部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曲多马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芬太尼进行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进行时间、喉罩拔出时间、手术后苏醒时间的比较并无统计学的差异(P>0.05),但是在手术后的5、10、20、30、60min的VAS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而言较低,且各种不良反应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对于瑞芬太尼麻醉后的早期疼痛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且各种不良反应率比较低,效果比芬太尼明显.

    作者:龙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复发的影响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药物抗复发治疗,观察组患者增加心理护理干预项目,比较两组患者随着护理干预开展的抑郁变化情况及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是神经电位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随着心理护理干预的开展,观察组患者的抑郁情况是下降的,且在各个时间点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意义.在神经电位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在N2潜伏期、P3潜伏期方面时间短于对照组,在P3波幅方面大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够降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水平,提高其神经系统活跃度,有助于防止抑郁症复发.

    作者:程汪洋;潘惠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街镇戊型肝炎5年监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新街镇戊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戊型肝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覆盖市、镇、村三级卫生医疗机构的疑似肝炎主动监测网络,系统全面地掌握监测戊型肝炎的发病情况.结果 2006年10月1日-2011年9月30日累计报告急性肝炎病例194例,年均发病率为10.12/万人/年.其中戊肝病例83例,戊型肝炎年平均发病率为4.43/万人/年.戊型肝炎占急性肝炎病例的42.78%,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多见于40周岁以上人群,全年均有发病,春夏季节较高.结论 戊型肝炎发病占全部肝炎发病的构成比较高,随着甲、乙肝疫苗对甲乙肝预防效果的显现,应加强戊型肝炎的监测和防治.

    作者:吴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浅谈如何上好高职高专基础护理学实训课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娴熟的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本文就基础护理学授课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掌握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教学过程中应辅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应用小班教学以及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制度这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以期使学生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需要,成为满足现代医学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确保教学质量.

    作者:王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创新中医教学方法”的点滴体会

    创新中医教学方法的关键是创新课堂教学,而创新课堂教学主要从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努力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中医教学等方面来实现.

    作者:白玉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种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比较三种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96例分为A、B、C三组,分别施行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比较三种麻醉方式对产妇血压、心率、基线胎心率和宫缩强度的影响,胎儿娩出后1 min进行Apgar评分,产后24小时产妇对镇痛效果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 三组产妇的血压、心率、基线胎心率和宫缩强度均在正常范围,新生儿Apgar评分均在9分以上,产妇镇痛满意度为优良.结论 三种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确切,且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赵一鸣;程智;巨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肝癌癌痛的系统评价

    目的 对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缓解肝癌癌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CBMdisc,Central和CNKI等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并按照Cochrane手册的要求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获得了4个符合条件的临床试验数据,共261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灸联合穴位注射对肝癌癌痛治疗作用显著(OR =3.44;95% CI[1.40,8.47];P<0.01),并且无显著的副作用出现.结论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能显著缓解肝癌癌痛,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的临床实验以进一步确证其疗效.

    作者:孙其喆;袁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应用妇科千金片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所妇科共收治的6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划分成应用妇科千金片实施治疗的研究组和应用金鸡片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6.6%,说明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妇科千金片实施治疗,可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大大提升了疾病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虞建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药学咨询服务在医院药房的开展探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药学咨询服务在医院如何开展,开展后会对患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方法 对患者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选取一定数量的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药学咨询服务,观察其用药和病历;对照组则未享受药学咨询服务,观察其用药以及病历.主要分析患者的两项指标,一项是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另一项是患者对治疗措施(如用药等)的依从性.后对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和对比后,发现在观察组在三个方面优于对照组,一是治疗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二是患者对医护人员以及医院服务的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三是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大多数患者遵医嘱.结论 药学咨询服务如果正确开展,那么有四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医院形象;二是和谐医患关系;三是促进患者康复;四是促进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以正确的方式服药.

    作者:叶霖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房纤颤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心房纤颤(下文简称AF),为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风心病、心肌病、高心病、肺心病等;其它见于如:预激综合征、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胆道炎症等,约0.8%的AF可见于正常人的心脏.AF的发病机制及解剖,电生理条件:心房肌因解剖功能或病理性改变,使心房内传导存在各向异性、传导延迟、或者心房内存在多于3-6个的微折返波、心房肌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间期缩短、频率自适性减退、心房肌除极后不应期延长且离度大等,均引发AF和(或)AF持续存在.

    作者:任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常见肺粟粒性病变HRCT诊断

    粟粒性病变是胸片常见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肺的多发结节.这些具有特征性的结节一般都很小,直径通常都在1-3mm,边缘锐利.大约有80多种病变可以表现为粟粒性病变,高分辩CT(HRCT)较胸片更能准确观察肺实质、肺弥漫性病变,胸片不能定性时,HRCT可以发现某些重要征象从而达到定性诊断的目的.HRCT主要优势之一在于它能够显示结节的分布与次级肺小叶的关系,这对于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描述三种分布方式:小叶中心型,淋巴管周围型和随机分布型.

    作者:赵军;马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