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会霞
普外科手术中可能会牵连到一些重要器宫,如果在临床手术时出现感染的情况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巨大影响,在普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艾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五项标志物与HBV-DNA的关系.方法 分析我院表面抗原阳性的25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五项指标(乙肝二对半)表达的关系,HBV-DNA含量的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乙肝五项指标(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采用时间分辨法定量测定.结果 不同的HBV-DNA含量患者的乙肝免疫指标检出率也不相同.结论 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随病毒含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作者:史琼英;陈春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70例足月孕妇产前2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胎儿脐带绕颈情况并与产后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彩超共诊断186例胎儿脐带绕颈,与产后符合率为95%,误诊率为7.59%.结论 彩超能够清楚显示脐带血流,诊断率高,能够有效的指导临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总结误诊原因,提出改进方法.
作者:仲维兄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FNA(螺旋刀片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对20例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患者行闭合复位PFNA固定,其中11例为股骨粗隆部骨折,骨折按Evans分型[1].9例股骨粗隆下骨折,骨折按Seinsheimer 分类[2],所有患者获得8 ~48周随访.结果 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8~22周,平均14周,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徐忠露;常明杰;孙鹤;于福鑫;姜军;冯兆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药炮制产生的年代较为久远,是我国前人的智慧结晶,总结了我国历代医学家临床用药和制药的实践经验,因此,是中国医药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被继承和发展.虽然,人们对中药的认识逐渐加深,促使中药炮制不断发展,但是,受到自身和外部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药炮制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中药炮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中药炮制的问题总结出解决对策,希望中药炮制能够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谌华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同步放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多西他赛治疗组和单放组各30例,两组放射治疗均采用常规分割外照射,治疗组在放疗同期每周接受1次多西他赛化疗40mg/周,连用6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单放组总有效率6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治疗组76.7%,单放组5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 多西他赛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李靖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AG/HAG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收治1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高危)患者,予CAG/HAG方案联合维甲酸治疗1个疗程,评估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5例(31.25%)获完全缓解,2例(12.5%)部分缓解,稳定1例(6.25%),骨髓缓解加血液学进步4例(25%),总有效率7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骨髓抑制期并发感染及肝功能损害.结论 CAG/HAG联合维甲酸治疗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好.但老年患者需特别重视骨髓抑制问题.
作者:王战芳;杨海;冀烜静;马晓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国产前检查的基本方式是超声筛查和血清学筛查,而传统的产检检查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血清学筛查的新进展表现为无创的产前DNA检查,主要是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孕妇外周血中游离DNA信息,得出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性疾病的风险率.无创、安全、精准,为医生提供可靠地临床参考信息,为准父母提供科学的生育建议.
作者:张继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观察45例门诊2型糖尿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我院内分泌科门诊接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2例,实验组23例.对照组仅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实验组在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基础上采用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及其治疗前后的糖代谢功能,包括平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达标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糖代谢功能指标包括平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实验组的平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能有效降低糖功能代谢指标,降低治疗成本,为患者带来了福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晓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心房纤颤(下文简称AF),为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如:风心病、心肌病、高心病、肺心病等;其它见于如:预激综合征、甲亢、急性酒精中毒、胆道炎症等,约0.8%的AF可见于正常人的心脏.AF的发病机制及解剖,电生理条件:心房肌因解剖功能或病理性改变,使心房内传导存在各向异性、传导延迟、或者心房内存在多于3-6个的微折返波、心房肌有效不应期和动作电位间期缩短、频率自适性减退、心房肌除极后不应期延长且离度大等,均引发AF和(或)AF持续存在.
作者:任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为84.09%,心电图改善率为75.0%,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比索洛尔联合辛伐他汀对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
作者:李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故障现象:在扫描病人时图像出现网状伪影(如图1),有时连续出现,有时每间隔一段时间出现,不受部位,序列影像,无规律可循,无错误代码.故障处理:在检查病人过程中,有病人出现同类伪影,立刻停止检查,然后仔细检查病人身上有无金属异物,确定身上无金属异物及假体在重新检查.有时能够顺利检查完毕,有时还会同样出现伪影,但序列及层数,并不与原伪影一致.
作者:马超;赵军;王四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针对1例腹水患者存在的相关护理问题,及时实施相应的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腹水好转出院,出院后电话随访2个月,腹水再发生率为0%.结论 对肝硬化腹水患者,重视实施与疾病和身心相关的整体护理,可明显提高临床好转率.
作者:冯顺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内科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方法,控制急性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情况的频繁发生,改善患者肝脏功能.方法 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在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密切观察的同时,使用胃镜对患者的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原因进行仔细检查、治疗.结果 在医生的仔细治疗后,有10例患者在治疗1天以后食道静脉曲张没有出现出血症状、18例患者在治疗2天以后没有出现出血症状,14例患者在治疗3天以后没有出现出血症状,5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3例患者死亡.结论 肝硬化患者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原因很多,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汇总,必须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认真分析出血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达到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学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我市2个社区的806名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一个作为对照组,另一个作为观察组,对社区的疾病防治现状进行调查,而后根据调查结果对观察组社区展开关于慢性疾病防治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则不采取任何措施,1年后对比分析两组居民对防治慢性疾病的知晓情况.结果 观察组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正确信念持有率、正确行为形成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建立社区居民慢性疾病防治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疾病防治效果,值得关注.
作者:屠小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百姓对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要求亦愈来愈高,检验科面临的纠纷在免疫上突显出来.目前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只是在大医院,县级或县级以下的医院基要都是手工加样.如常做的免疫四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以及两对半、甲肝抗体等,都是借助于使用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盒,人工加样、洗板机洗板、酶标仪比色、根椐所设的阳性计算公式而得出结果.
作者:刁方丽;魏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及跟踪随访,比较两组的遵医行为.结果 自我管理教育后,观察组完全遵医46例占82%,部分遵医9例占16%,不遵医1例占2%.对照组完全遵医11例占20%,部分遵医30例占54%,不遵医15例占27%.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能明显提高患儿遵医行为,减少哮喘的发作次数.
作者:李月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主动脉弓部术前营养风险评价分析营养风险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NRS评分系统对256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对患者术前营养支持、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结果 ①NRS评分<3分者136例(53.1%),≥3分者120例(46.9%);②有6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有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9.2%,无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2%,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1.3,P<0.01).③对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而言,相对于未给予营养支持,给予营养支持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 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营养风险较高,有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无营养风险者,予有营养风险患者以营养支持治疗能显著改善手术预后.
作者:黄兴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国的医学院校众多,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完善和提高,作为当代的医学院校更是要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完善自身的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我国的医学院校在体制改革和创新方面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管理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以及科技活动组织形式与运行机制滞后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等方面.若改变这种因素必须由政府宏观调控,各级医学院校在其自身的内部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提高大学科技活动的效益,促进医学院校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作者:唐晓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针灸联合穴位注射缓解肝癌癌痛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CBMdisc,Central和CNKI等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并按照Cochrane手册的要求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获得了4个符合条件的临床试验数据,共261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针灸联合穴位注射对肝癌癌痛治疗作用显著(OR =3.44;95% CI[1.40,8.47];P<0.01),并且无显著的副作用出现.结论 针灸联合穴位注射能显著缓解肝癌癌痛,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大规模的、多中心的临床实验以进一步确证其疗效.
作者:孙其喆;袁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