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瑛
目的:探究已婚育龄流动妇女避孕生殖健康相关因素和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方法:利用2012年全国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调查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选择其中2347例已婚育龄流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46例有≥1次人工流产(研究组),1801例未经过人工流产(对照组)。对两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避孕相关因素与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30岁妇女出现人工流产风险是≥40岁妇女组的2倍多;避孕知识从亲友/同事处了解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从计生服务人员处了解的妇女的1.8倍左右;短效避孕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长效避孕妇女的2倍多;不了解禁忌避孕措施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知晓者的1.5倍左右。结论:年龄、短效避孕及不了解紧急避孕措施等因素可能是流动已婚妇女发生人工流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加强这些因素的预防及控制,加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以及提高相关的保健服务水平。
作者:刘桂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甲状腺结节患者321例分别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对超声弹性组和常规超声组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进行观察。结果:超声弹性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组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甲状腺结节性质进行鉴别。
作者:李娟;郑佳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以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84例肝硬化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42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指导肝硬化患者的护理实践。结果:综合心理护理的肝硬化患者在焦虑、失眠、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综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肝硬化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不但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也对患者生活有着正面影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马运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TDM)患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治疗方案及危险因素,并为该病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132例糖尿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别设A、B、C组,每组各44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而A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B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C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C组临床疗效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龄、糖尿病病史、存在肺部基础性疾病。结论: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另外,通过控制血糖及肺部基础疾病,能预防TDM并发CAP的发生。
作者:胡湘兵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除此外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疼痛评分和插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舒适度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缓解结肠镜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疼痛程度,缩短操作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作者:刘清元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过程中要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讲解有关留置针护理知识,如留置针留置肢体时要避免过度活动,对长期输液患者,指导其自行保护血管,在用药结束后经常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轻搓手、足背,做手部伸握动作、局部进行热敷等,以增加血液循环及血管弹性,减低脆性等。结果: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更加证实了留置针应用的好处,取代了头皮钢针。结论:通过实践认为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而且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盘桂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医院的发展。因此,院党委应把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创优质服务,树行业新风”的工作方向,深入开展“三优一满意”、“便民服务四十条”等活动,不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素质,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服务素质,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罗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后不同按压方法效果观察。方法:将600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拔针后采用改进新方法按压为观察组,传统方法按压为对照组;0.5小时后观察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结果:观察组按压方法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局部组织受损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改进新方法按压方法对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后拔针按压值得推广。
作者:巩礼梅;彭建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测定Trifecta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根充时牙根表面温度的变化。方法:选取因牙周炎等拔除的上下颌单根管中切牙26颗,用Tri-fecta技术进行根管充填。用红外成像仪跟踪监测整个根充过程中牙根表面温度的变化。结果:牙根表面温度根充后比根充前上颌中切牙平均升高6.6℃,下颌中切牙平均升高8.0℃,均低于引起周围组织损伤的理论阈值温度10℃。结论:本研究表明Trifecta热牙胶根充系统根充时会引起上、下颌中切牙牙根表面温度升高,但不会造成牙周组织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
作者:张凯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楼呈现向高空垂直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垂直交通的难题也成为医院改善就医环境和服务的瓶颈。本文探讨通过合理设置垂直交通系统中电梯的停站方式既可减少电梯的停站数量又可使电梯尽快达到高运行速度,从而提高电梯运输能力。
作者:郑必全;苟俊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呼吸内科患者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感染以及其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研究性分析。方法:利用酶抑制剂能够加快纸片扩散的方法来检测呼吸内科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同时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公布的标准为基准,利用KB法来测定细菌对于临床上较为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情况。结果:经检验后发现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分离率为44%(110/250)。同时其能够高度耐受喹诺酮类以及头抱菌素第二、三代,但是对于氨曲南敏感的仅占55.5%,同时其对于碳青霉烯类以及氨基糖苷类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够产生耐药性的非常之重要的其中一个机制就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相关检测,同时应当给予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株的药物敏感性实验高度的重视。
作者:向天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加强对青春期功血患者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静脉溶栓治疗,给予溶栓的特殊护理,比较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管再通、并发症等改善明显,护理治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结论:在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方面,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好于常规治疗。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给予有效及时的护理,及早发现、及早护理,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唐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患者中治疗前明确诊断39例,误诊31例。两种方法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P<0.05)。结论:阴道彩超的应用可使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早期确诊。病灶清除能提高本病的治愈率。病灶清除的方法依病灶侵入的深度不同而异。为避免大出血及子宫切除,病灶深入肌层者应首选开腹或腹腔镜下病灶切除。
作者:侯迪;刘亚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对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临床护理方式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膝关节骨质增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物理治疗的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接受临床治疗与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60.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物理疗法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康复率,使患者得到更好地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与应用。
作者:张春月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为了解2012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居民死因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编码进行死因归类,并用SPSS13.0软件和Micr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山东省滨城区死亡率602.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6.41/10万。死因构成以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心脏病、损伤中毒和呼吸系统疾病居前5位,占全死因构成的85%以上。结论:慢性病和伤害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做好行为干预、健康教育,从而减低慢性病与伤害的发生率,减少疾病和伤害带来的损失。
作者:赵贝贝;徐晓青;李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原子吸收法监测自来水中镉含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1月~2月鹤壁市区集中式供水水厂进行分层抽样,选择三个集中式供水水厂作为监测点,每10天监测1次。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水镉进行监测,镉的限值为0.005mg/L,观察鹤壁市区自来水中镉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监测时段内,各水厂水源水镉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变化趋势势为先升后降,于1月8日7:00高为0.0004mg/L,于1月18日9:00低监出浓度为0.0002mg/L,表明我市饮用水未受镉污染。结论:2013年1月~2月鹤壁市区自来水中镉含量未超出国家标准,不会对人群引起健康危害。
作者:李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于2010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护理研究对象,这选取的60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发生了饥饿、软弱无力、出汗、心悸、烦躁等相关低血糖症状,随机将上述6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对照组,有患者30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概率;另外一组为观察组,有患者30例,采取整体护理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并记录相关数据,分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发病率为0.0%,对照组患者再次发生低血糖的发病率为33.3%,两组数据相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病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运用整体护理干预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能明显的降低低血糖再发率,改善预后,对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且临床护理效果好,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裴丽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胰腺炎患者ICU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肠内营养耐受量、精神症状、平均ICU住院日进行比较[1]。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ICU 护理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并能增加肠内营养量,减少精神症状,缩短ICU 住院日。
作者:谷一梅;徐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膝关节滑膜炎的声像图特点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55例患者分别进行彩色超声、X线平片及核磁共振(MRI )进行对照分析研究。结果:超声在滑膜厚度、滑膜形态、膝关节腔积液、膝关节软骨病变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彩色超声与X线平片对照有显着性差异,彩色超声与MRI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超声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廖东萍;邓梅君;吴亨平;张城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