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早期妊娠70例临床分析

侯迪;刘亚楠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患者中治疗前明确诊断39例,误诊31例。两种方法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6,P<0.05)。结论:阴道彩超的应用可使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早期确诊。病灶清除能提高本病的治愈率。病灶清除的方法依病灶侵入的深度不同而异。为避免大出血及子宫切除,病灶深入肌层者应首选开腹或腹腔镜下病灶切除。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接受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其中50例采用常规护理,标记为对照组,另外5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标记为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中枢性高热、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满意度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精心细致的护理能够使病人尽快的康复,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鲍玉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有酮症倾向的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物在糖尿病伴随酮症倾向(KPD)的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56例KPD为对象,单纯使用优降糖、拜糖平、二甲双胍这三种口服降糖药为其进行联合治疗,若其病情的控制状况无法达标,再改用胰岛素。结果:56例患者通过口服降糖药,50例病情控制达标,达标率为89.29%,血C肽水平、HbA1 c水平二者均明显改善,相较于治疗前,P<0.05。结论:KPD患者若不愿以胰岛素进行初步的治疗,可根据实际情况以优降糖、拜糖平及二甲双孤为其进行联合治疗,此种治疗的达标率也较高,可得到较高疗效。

    作者:慈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舒适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心理状态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舒适护理在提高外科护理质量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赵庆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现状及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直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对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目前我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作者:杨高中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清蛋白尿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与清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20例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结果:从对照组、正常清蛋白尿组到临床清蛋白尿组,受试者的血清HGF、UAER和空腹血糖(FBG)水平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糖尿病患者血清 HGF 水平与 UAER(γ=0.889,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FBG(γ=0.586,P<0.01)呈显著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随尿清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且两者间密切相关,HGF水平检测有利于患者的病情评估,有利于早期诊断。

    作者:项艳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究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于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的118株细菌,按照标准方式实施检验鉴定,针对部分菌株给予药敏检测。结果:全部菌株中,鉴定失误有11株,鉴定准确为107株。而革兰阴性球菌的准确率为100%,属于符合率高的细菌。结论:为了提高实验室鉴定准确率,避免出现过多的失误,则需实施临床微生物室间质量评定。

    作者:刘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通过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研究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常规二级护理,一组进行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二级护理,对两组间妇女在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上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比较,在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患者满意度上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妇产科病房对产妇进行运用临床路径的二级护理,不仅在临床实践中规范了护士的护理行为,还提升了护士的服务意识和护理团队间的协作能力,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护理质量;同时使产妇体验到了良好的服务,使医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作者:吕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到妇科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当中,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520位在我院进行妇科疾病治疗的患者进行融入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日常护理方法,通过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将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20位患者问卷调查满意度结果显示满意率高达96.9%。结论:护患关系的和谐一直是医疗工作者关心的重要矛盾,在医院的护理中,优质的护理服务势必会带来的良好的护患关系。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融入到妇科疾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对于保证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保证护患关系稳定所起到的作用是积极的。

    作者:李彦彦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术式治疗结直肠癌8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以腹腔镜术和开腹术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病患,随机分组,Ⅰ组50例,以腹腔镜术治疗,Ⅱ组30例,以开腹术治疗,对比两组基本手术情况、术后恢复状况、术后住院时间、肿瘤复发现象。结果:本次研究,80例病患未有1例死亡,Ⅰ组48例手术一次性成功,2例转为开腹术。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失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比较,除手术时间外,Ⅰ组均少于Ⅱ组,全部为P<0.05,Ⅰ组与Ⅱ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结直肠癌所用的腹腔镜术、开腹术两种主要术式进行综合比较,腹腔镜术更优,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迅速、安全性高,应成为医师首选术式。

    作者:王佐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医院病案统计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浅析

    本文介绍了现有病案统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利用数据仓库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作者:丁晓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和护理干预

    目的: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和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对全部患儿采取有效的肺炎预防措施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12例患儿罹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为24%,10例患儿治愈,治愈率为83.33%,2例患儿死亡,占16.67%。结论:对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患儿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够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得到降低,改善和优化患儿的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明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如何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防范措施

    严格执行规范化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24小时连续服务,保证供应的物品的质量标准要求,确保病人安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研究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患者使用效果,并总结经验。方法:将我院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加强组,常规组的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措施,加强组的患者及采用规范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根据各项指标对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睡眠质量、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疼痛、预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加强组中的50例患者相较常规组的患者较为良好,情绪的焦虑或者抑郁程度则较轻,各个指标的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计算出P<0.05,两组数据有显著差异。结论:规范化心理鼓励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睡眠治疗,调整焦虑或者抑郁的情绪有着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运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医院药库药品质量管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药库药品质量管理的方法,提高药房管理水平。方法:分析我院药库药品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药品储存环境不合格、药品过期、人员素质欠缺及制度不完善等。结论:对药品质量应使用规范化管理措施,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用药。

    作者:高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有显著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加强对青春期功血患者的心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赵彩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补肺益肾汤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从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8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型患者为例,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各有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肺益肾汤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两个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缓解期肺肾气虚型患者主要症状:咳嗽、喘、咯泡沫痰、腰膝酸软等症状上的作用。结果: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以后,两组患者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实验组的患者在对改善咳嗽、喘、咳泡沫样痰、腰膝酸软等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冒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补肺益肾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肾气虚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作用,且副作用较少,值得在临床当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孟加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使用尿液分析仪的体会

    尿液分析仪是操作简单很普遍的一种检测仪器,在如今高科技医疗发展的浪潮中尿液分析仪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检测仪器。现将使用尿液分析的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许雯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已婚育龄流动妇女避孕生殖健康相关因素与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已婚育龄流动妇女避孕生殖健康相关因素和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方法:利用2012年全国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调查数据作为研究基础,选择其中2347例已婚育龄流动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46例有≥1次人工流产(研究组),1801例未经过人工流产(对照组)。对两组妇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避孕相关因素与人工流产风险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30岁妇女出现人工流产风险是≥40岁妇女组的2倍多;避孕知识从亲友/同事处了解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从计生服务人员处了解的妇女的1.8倍左右;短效避孕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长效避孕妇女的2倍多;不了解禁忌避孕措施的妇女发生人工流产风险是知晓者的1.5倍左右。结论:年龄、短效避孕及不了解紧急避孕措施等因素可能是流动已婚妇女发生人工流产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必须加强这些因素的预防及控制,加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教育,以及提高相关的保健服务水平。

    作者:刘桂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科临床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项新型的引流方式,将其应用与骨科疾病治疗中,有很好的临床效应。本文中通过126例骨科患者因为引流技术不同,所具有的一些治疗效果差异等的研究,说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科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优势。

    作者:唐奕泉;宁建君;席雅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超声弹性成像联合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X线钼靶摄影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310例共320个病灶。比较3种方法与病理对乳腺肿瘤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性能。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联合X线钼靶摄影与病理诊断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Kappa系数为0.926。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和X线钼靶摄影的准确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明显高于单独应用超声弹性成像或X线钼靶摄影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和X线钼靶摄影诊断乳腺肿瘤各有其优劣势,联合两种影像检查有助于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作者:廖湘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