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探讨

庞晴;黄秋鹏;何霁;袁静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穿刺技巧,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要求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做好穿刺前血管的选择,在穿刺部位上方6~10cm处扎止血带,将传统的拍打法改为揉搓及按压,尽量使血管充盈,嘱病人手指自然放松,呈半握拳式。主张在静脉正上方直接穿刺进针。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直刺静脉,见回血后降低角度5°~10°,顺静脉走向将留置针送进血管0.2~0.5cm,挤压输液管导管检查回血后打开输液开关,送软管。在穿刺时,如不慎致血管破了,而该血管近心端还完好无损时,建议暂缓拔出留置针,先按压穿刺血肿处一分钟,再退出针芯少许,沿血管走向缓慢送软管。结果: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治疗、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结论:使护士的穿刺技能得到提升,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2009年8月~2011年3月间入住我院进行妇科治疗的52例患者,把他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在患者出院前采用Likert量表对各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为92.3%,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可有效减轻医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艳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关于零售药店现状及发展的探讨

    目前,零售药品市场迅速发展,医疗体制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在医改措施还未完全明朗化的情况下,药品零售市场相对滞后,特别是不少政策没有执行到位,药店经营者处于观望状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药店经营者不得不审时度势,做好应对措施,方可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者:张云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4例剖宫产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由于孕妇处于平卧位时,其巨大的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血压下降,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呼吸困难、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危急状态,进而可导致胎盘血流量下降及胎儿窘迫。如不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可危及母子生命。我院近两年有75例剖宫产术病例中发生典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4例,发生率约占5%,经及时调整卧位,快速输液、吸氧及缩血管剂运用等抢救措施,均转危为安,顺利地进行了手术。

    作者:夏兰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30%(21/23),对照组Hp根除率为78.26%(18/23),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联疗法具有溃疡愈合迅速、Hp根除率高、不良反应小、疗程短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简易“鸟巢”在新生儿科的应用

    新生儿是指从出生至生后满28天的婴儿。目前各医院对新生儿期需住院的婴儿都采取无陪护住院治疗的方法,而住院期间患儿家长对医务人员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且患儿的安全及疾病的转归都对医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对患儿的护理效果,成了新生儿科护士不断探讨的课题。我院在不断提高护士的服务水平,强化护士的耐心、细心、责任心的基础上,针对新生儿的生理特点,采用了“鸟巢”式护理方法,取得了明显效果。

    作者:孙金芳;周丽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ICU护理过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胰腺炎患者ICU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肠内营养开始时间、肠内营养耐受量、精神症状、平均ICU住院日进行比较[1]。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ICU 护理过程中给予心理护理,有助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并能增加肠内营养量,减少精神症状,缩短ICU 住院日。

    作者:谷一梅;徐凤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采用Nd:YAG激光行后囊膜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42例(52眼)明显影响视力的Ⅰ~Ⅲ级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根据后囊混浊程度及厚度从小能量开始逐渐增加能量,直至获得满意效果。结果:截囊成功率为100%,术后51眼佳矫正视力提高,占98.07%。并发症:术中轻度晶体点状损伤2眼,占3.84%;术后短暂眼压升高3眼,占5.76%。结论:Nd:YAG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迅速的方法。准确瞄准和聚焦、低能量、射击次数少、后囊膜小切孔可有效防止其并发症。

    作者:付金营;郑泉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1例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临床抢救与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的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发生过程和救治、护理方法。结果:发现患者术后出现指脉氧下降、胸闷、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按照羊水栓塞救治预案进行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患者住院13d,痊愈出院。结论:剖宫产术后羊水栓塞的发病率罕见,死亡率高,存活患者并发症多,为妇产科急重症,应及早发现,及时、有效、冷静、准确地实施各项救护措施,大限度地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是护理的关键。

    作者:沈雪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内服外治法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通过探讨中医外服内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措施。结果表明中医中药内服外治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文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以腹痛为主诉的门诊患儿及40例健康幼儿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诉的患儿中92%出现多个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CDFI示血流信号增多;正常组幼儿仅5%出现3个以下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超声能快速明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作者:姚丽婷;周敬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原发性痛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在痛经发病率逐年增高的情况下,对痛经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防治女性原发性痛经提供依据,并且向其普及痛经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将有利于降低痛经的发生率,提高女性经期生活质量。

    作者:杨清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产后出血的综合护理

    目的:观察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情况。方法:采用综合护理措施防治产后出血80例。结果:总治愈率为97.5%。结论:通过运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及时有效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产后出血,并且可以防止出血引起的并发症,降低产妇死亡率,保障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作者:纳梅君;丁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高危因素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因素,探讨影响糖尿病的主要高危因素。方法:对20~70岁的5000例人群进行询问调查,然后再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家族病史,运动量,高血压,腰臀围比,BMI及经济收入水平是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经过多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家族病史,高血压,腰臀围比≥0.9,BMI≥25,中度以下职业运动量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家族病史,运动量,高血压,腰臀围比,BMI是某地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而经济收入水平并不是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作者:马臻懿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科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分析与规避

    目的:分析归纳急诊科常见护理风险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规避风险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护理工作中曾遇到的风险问题找出原因,并通过查阅文献预见性的归纳急诊护理风险及规避方法。结果:急诊科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有效规避与防范的。结论:加强急诊各环节的管理,有效规避急诊护理风险,可减少护患纠纷,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保障护理人员的权益,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陈青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加强责任制护理是搞好整体护理的基础

    目的:通过对医院护士的临床护理现状,分析其责任制情况,并指明加强医院护士责任制护理是搞好整体护理的前提和基础。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对于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的责任制状况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医护人员的护理责任制相关性分析研究认为,加强责任制护理,是搞好整体护理前提,通过责任制护理,可以使医护人员与患者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临床上加强护理诊断的正确性,就可收到满意的护理效果。结论:加强责任制护理,能够加强护士对患者的责任心和对患者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要强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重型颅脑损伤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30例患者;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乙酰谷酰胺治疗,而实验组则给予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2周为1个治疗疗程,治疗结束后,主要观察: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后的GCS评分情况;②1个月时患者清醒人数及清醒时间情况,3、4个月时,治疗疗效评估情况。综合以上数据评估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2周时,两个组别的患者GCS评分均有显著升高,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②治疗1个月时,两组患者均有不同人数恢复神智,逐渐清醒,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清醒率更高,平均清醒时间则短,P<0.05;3、治疗4个月,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重型颅脑损伤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夏钦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芳香疗法教学与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我国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开设芳香疗法教学可行性。方法:对两校2011级、2012级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评定,并进行相关性整理分析。结果:同意开设芳香疗法课程的人数居多,差异性显著,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设芳香疗法教学势在必行,但必须进行包括理论和实验在内的一系列课程设置的研究。

    作者:魏永鸽;杜柯;徐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社区人群的低血糖护理干预

    近几年来,糖尿病患病率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低血糖的发生率也明显上升。低血糖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血浆葡萄糖浓度过低使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及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症候群,其症状复杂而不典型,并且诊断困难,应当引起高度重视[1]。低血糖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一般以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 mmol/L作为低血糖症的标准。正常人血浆葡萄糖空腹和餐后波动在3.3~8.9 mmol/L。糖尿病低血糖的临床表现有神经源性(自主神经)症状:肌肉颤抖、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皮肤感觉异常等;神经组织糖缺乏症状:神志改变、性格改变、虚脱、乏力、认知障碍、抽搐、昏迷等。轻者可通过进食糖很快缓解症状,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则可危及生命。因此,关注社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陆雪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乙状结肠与直肠移行处破裂漏诊1例报告

    病历资料患者,男,61岁。因腹部被马蹄伤致腹部闭合伤5天,在当地卫生院住院治疗,(因条件限制,未能作任何辅助检查)。期间因间断发热(T 38℃~39.5℃),一直用抗生素治疗无好转,于2011年7月20日转入我院。我院B超检查,X线腹平片及胸腹联合透视,腹部内有少量膈下游离气体及液性暗区;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正常。入院诊断:①腹部闭合性损伤;②肠破裂;③弥漫性腹膜炎,急诊行腹部探查手术,术中见小肠共3处破裂,大裂口约2cm ×1.5cm。均可见肠内容物溢出,并合并两处小段肠管坏死,腹腔内大量肠内容物污染,即给予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后,行坏死肠段切除,肠端端吻合术,破口修补,同时腹腔内留置两根橡胶引流管,持续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染,补液,输血等治疗,病人术后3天生命体征正常平稳。于术后第8天拔出引流管,之后病人再次感觉腹部不适,考虑腹腔有黏连所致,予对症处理,未引起重视。拔管后第5天病人开始出现发热(T38℃~39℃),腹痛、腹胀等症状,急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高达25×109/L,腹部B超提示腹盆腔内有积液。考虑有破裂口修补处漏或肠吻合端漏,而营养治疗未见好转。二天后再次行腹部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腔内容物约300ml,冲洗净后探查原破口及吻合端均未发现异常,然后再仔细探查,后发现乙状结肠与直肠移行处有一约0.8cm ×0.8cm大小的破裂口,周围见网膜包裹。破口处见肠内容物溢出,故行近端造瘘,远端封闭手术。术后积极抗生素抗感染、补液、静脉营养等治疗,1个月后病人带粪袋出院,建议3个月后返院行再次肠吻合术,但随访病人终未返我院治疗。之后由于病人及家属拒绝我们的随访,故情况不明。

    作者:罗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部超声对35例黄疸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对利用腹部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黄疸疾病进行探讨。方法:将在我院进行超声检查的黄疸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与其肝功能结合从而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所选择的这些患者中,内科性黄疸患者有25例,其中12例为急性肝炎,6例为慢性活动性肝炎,3例为肝硬化并伴有腹水,2例为肝硬化并伴有肝癌,1例为急性细菌性胆管炎,1例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性黄疸有10例,其中有4例是胆总管结石,有2例为胆管癌,2例为胰头癌,1例为壶腹癌,另外1例为胰头局限性炎症。结论:利用腹部超声技术,能够以肝内外胆管有无扩张来为依据对梗阻性黄疸以及非梗阻性黄疸进行快速诊断。

    作者:柴常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