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析孕妇孕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保健

田雁

关键词:饮食营养, 健康保健, 孕妇
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在怀孕期间的饮食营养对于孕妇、胎儿有何影响。方法:在自愿前提下,选取2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200例孕妇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给予干预组孕妇进行个性化的饮食指导。结果:从两组孕妇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上看,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发现,给予孕妇进行合理的饮食干预,指导其通过饮食摄取相应的营养,对于孕妇在怀孕期间的健康保健而言,具有一定的促进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在细菌药敏试验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在细菌药敏试验中价值。方法:对近年来的药敏报告进行分析,所有细菌均采用半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菌种的鉴定,并采用ATB配套药敏试条进行药敏试验,并同时接受专家的建议,以及时更正和修正纸片扩散法,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根据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临床分析发现,对500株细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监控,发现其中200株细胞药敏结果均得到纠正;另外,从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中检测出的44株广谱内酰胺酶菌中,其中,有30例经纸片确证为阳性,同时,专家系统还从64件葡萄株中检测出55株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比传统的药敏检测结果增加了5株,但是经过纸片法检测,其仍旧漏检了4株细菌株。结论:半自动细菌分析专家系统在细菌药敏试验中的应用,可以减少药敏结果的错误和漏检率,使得检测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具有高的临床价值,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分析。

    作者:裴军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多模态医学影像学评估

    目的:对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多模态医学影像学进行评估,以供治疗此疾病给予参考。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8月收治了64名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疾病患者,对这些患者的多模态医学影像学评估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共检查出79个病灶,其中位于大脑半球的病灶有24个,位于基底节区的病灶有16个,位于胼胝体的病灶有18个,位于脑室的病灶有7个,位于小脑的病灶有3个,位于脑膜的病灶有11个。角状、突出状肿瘤有25个,缺口状的病灶有23个,卵圆形结节状的肿瘤有14个,环状的肿瘤有17个。这些病灶大为5.3×3.5×4.6cm,小为0.29×0.18×0.2cm。结论:在治疗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医学影像学评估,以了解患者的肿瘤数量、复发情况。

    作者:官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48例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健康管理方案,而对照组则采用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对照组治疗满意度为66。7%,而观察组治疗满意度为100%,其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伴口腔溃疡患者个体化饮食健康管理方案,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于洪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临床工作中的教与学

    新生进科不知道如何学习及工作。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做一些教与学方法的阐述。其中包括小讲课和思维锻炼等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与学效果。

    作者:徐风燕;李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治疗方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品质影响对比

    目的:将单独运用维思通与中医辨证运用平心定志汤合并维思通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品质的影响进行对比。方法:文中将我科于2008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通过6个月的治疗以后,使用ADL、PANSS、SDSS量表来比较两组的生活品质。结果:两组病人在3个月的治疗以后,病情有所好转,治疗6个月以后,两组病人的评价指标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方法中,中医辨证合并维思通的疗效要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维思通。

    作者:于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护士作为B超助手在超声自动乳房容积扫描中的地位及作用

    我院体检中心2012年引进了乳房容积超声扫描,它是通过超声扫描探头获取的图像经过工作站处理形成三维图像进行分析的工作过程。而具体操作扫描探头的工作是由护士承担的,然而扫描图像的清晰度及完整性直接影响医生的分析结果。因此,护士在乳房容积扫描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施明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45例胫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取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详细观察。结果:选取的50例胫骨骨折患者经过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后,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畸形、脂肪栓塞等情况,且骨折愈合率为100%。对患者进行6~24个月随访,其骨折愈合时间为8~15个月,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安全有效,相较于传统的骨折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晓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考察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CHF)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接诊50例CHF患者,其中25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设为对照组;另25例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设为舒适组。结果:舒适组有效率(92.0%)、满意度(96.0%)均高于对照组(80.0%,84.0%)。舒适组患者的心率及舒张压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间存在统计差异(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明显提高CHF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就医满意度,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作者:黄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麻醉后恢复室病人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目的:分析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麻醉后恢复室接收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上述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并发症情况:12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13.33%;心血管系统疾病7例(5.82%),神经系统疾病5例(4.17%),呼吸系统疾病2例(1.67%),消化系统疾病2例(1.67%)。经统计学处理后,麻醉后恢复室收治的患者常见并发症为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相比发生率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取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麻醉后并发症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结果分析可知,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这一认知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周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替米沙坦与硝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接受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取9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硝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左室肥厚(LVH)、心动超声以及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来说,替米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方案有利于血压的有效控制,并可逆转左室肥厚,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董建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 T与MRI对急性脑梗塞的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CT与MRI影像诊断对急性脑梗塞的不同与联系,为早期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都进行CT和MRI检查,其中CT检查出梗塞病灶数量为36例,检出率为46.2%;MRI检查出梗塞病灶数量为48例,检出率为61.5%。MRI明显优于CT,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检查,对诊断缺血性病灶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助于早期确诊急性脑梗塞,同时联合CT检查,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武丽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护理经验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和护理,探讨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康复和预后。在基础护理及专业护理外,加强了病因护理和心理护理,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从而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争取早日恢复健康。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普通护理和特殊护理,比较了二者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结果:通过全方位的护理,提高了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的认识,做到了防治结合,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也直接提高了护理的质量和效果。结论:支气管哮喘除了基础护理、治疗护理外,还要结合病因护理、心理护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尽早地恢复健康。

    作者:漆莉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护理

    通过对195例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患者的抢救配合及临床护理进行研究,笔者体会到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对抢救生命及促进康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脊柱外科围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循证护理

    目的:通过对脊柱外科围术期常见并发症的循证护理,探寻更好的护理方式,提高对脊柱外科围术期病患的护理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80例脊柱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40人,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通过对脊柱外科围术期80例患者的护理情况可以得出,采用围术期的护理的40例病患,术后的并发症得到有效的预防,对医院的满意度提升,各项评价、指标均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病患。结论:为提高脊柱外科手术的成功率,提升病患对医院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满意度的提升,采用脊柱外科围术期护理方式是当前临床护理的首选。

    作者:范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作用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6例异位妊娠患者,对其的声像图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6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其中输卵管妊娠79例(91.86%),宫角妊娠6例(6.98%),肠系膜妊娠1例(1.16%)。异位妊娠的声像特点为子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具有检查无创伤、诊断直观、图像清晰等优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提高早期异位妊娠的检出率,对异位妊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曾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甲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探讨三甲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的问题与对策。方法:分析可复性器械实施集中式处理存在的各项问题,建立集中式处理佳模式。结果:实行改进后的集中式处理模式后,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量与以往比较有较大提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加强集中管理的质量,改变了以往分散式的管理方法,有效地保证了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规范了手术器械的管理,减少了医院感染的机会。

    作者:袁建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股骨干骨折的康复护理

    目的:对股骨干骨折中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主要基于股骨干骨折的康复运动护理进行分析,选取120例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等条件,在确保安全治疗和护理的情况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进行传统意义的康复护理活动,护理组进行股骨干骨折的康复运动护理。结果:护理组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其差异具有明显的显著性(P<0.05),在护理效果和护理时间方面。结论:采取康复运动护理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意义的康复护理效果。

    作者:李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品管圈在缩短急诊儿科候诊时间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优化急诊儿科就诊流程,缩短急诊儿科候诊时间,提升患儿家长满意度方面的可行性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对急诊儿科就诊候诊时间较长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患儿的候诊时间分别为88.20±4.76分钟、37.10±3.16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0,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了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患者的就诊质量得到持续改进,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姬宇;冯小华;刘珉;黄丽娟;计玲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扩张伴咯血患者9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与全面科学的临床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6±2.2)天,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8.5±3.4)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咯血量的重要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林虹;洪东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湖北省县级医院医患关系双方认知差异比较研究

    目的:了解湖北省县级医院医患双方对医患关系的认知差异,从而对构建和谐的县级医院医患关系提供建议。方法:对湖北省13家县级医院的928名医护人员和1771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方对县级医院医患关系的紧张度认知明显高于患方,医方对医患信任度的评价明显低于患方,医患双方均认为媒体对医患事件的报道不够客观真实。结论:推进县级医院医患信任机制建设;规范媒体报道,积极应对舆论导向;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落实有效预防措施。

    作者:李威;李莹莹;赵文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