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体会

付文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中医情志”, 护理, 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32例患者,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2例行常规护理的患者情绪不太稳定,其中有1例发生心包填塞导致死亡,20例行中医情志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地稳定了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保持较好的心态,使患者能够配合手术,且术后恢复较快。结论:急诊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对患者病情的好转以及恢复都起到了很大的积极影响,效果十分显著,“中医情志”护理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特色护理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的实施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优质护理中中医特色护理的实施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间妇产科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中医组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中医组产妇临床症状控制时间及住院生产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产妇满意率明显高常规组(P<0.05),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妇产科优质护理中实施中医护理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率,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金霞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BPM红外光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158例临床观察

    目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就是过去临床说的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具有症状不典型、发病率高的特点。近年来,国内的教科书取消了“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1],但因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的发病有很大关系,严重危害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所以,应用新技术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我院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共158名25~49周岁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已婚妇女进行BPM红外光治疗,并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1次治愈147名,治愈率为93.0%,2次治愈11名,2次治愈率100%,总治愈率100%。结论:BPM红外光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疗效明显、有效、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靳夏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无痛人流的临床治疗和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无痛人流的临床治疗和效果分析。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普通人流手术,而观察组行无痛人流手术,观察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和术中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8.9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67%;观察组人流综合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流可有效缓解终止早孕妊娠,镇痛效果显著,并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冯冬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愈合24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锁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8月~2012年8月24例锁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的疗效。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骨不连全部愈合。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3例遗留不同程度肩关节功能障碍。结论: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锁骨骨折骨不愈合,骨折固定效果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治疗锁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理想方法。

    作者:管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临床所见老年患者心理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针对性护理,对住院患者满意率大大提高。结论: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实施护理,达到尽早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秦喜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析肝硬化腹水患者理想体重指数在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的变化值[1],以此来判断患者每日准确的排出量,早期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整体护理的顺利开展。

    作者:马永霞;孟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麻醉后恢复室病人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目的:分析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常见原因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从2012年3月~2013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麻醉后恢复室接收的患者中抽取12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上述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并分析其发生原因,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并发症情况:120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6例,并发症发生率13.33%;心血管系统疾病7例(5.82%),神经系统疾病5例(4.17%),呼吸系统疾病2例(1.67%),消化系统疾病2例(1.67%)。经统计学处理后,麻醉后恢复室收治的患者常见并发症为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疾病,与其他系统疾病相比发生率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选取的患者在经过护理干预后,麻醉后并发症均得到了较好的恢复。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结果分析可知,麻醉后恢复室患者常见并发症有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症状等,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这一认知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周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对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12月收治的113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随机分为实验组58例,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照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显效37例,有效19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8例。结论:对腰间盘推出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能使患者得到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

    作者:李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肾病综合症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肾病综合症是由各种肾脏疾病引起的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症。病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高要求性,本文从安全护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临床护理工作者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实施安全护理的概要。表明了在肾病综合症中安全护理对康复的重要性。

    作者:王欣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要求患者在住院后采集空腹静脉标本,分别记录患者的血小板计数、RDW、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以及CK-MB数值,并且同期的68例正常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RDW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增大是检测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实验室诊断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孟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诊治体会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起病缓慢,多数患者表现为痴呆等智能障碍,个别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精神异常。该病多数由早年脑内伤引起,加之老年人体质因素,人老肾气衰微、髓海空虚,使离经之血容易在老年人的脑外聚集引发硬膜下血肿。治疗上多实行颅骨钻孔引流手术以及保守治疗两种方法。

    作者:刘刚;郝天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64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4例,对6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采用胸腔穿刺抽液、抗痨、抗感染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本组64例患者,其中41例患者治愈,23例好转出院。结论:针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临床特点采取相应有效护理措施,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阴道炎的几种中草药介绍与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治疗阴道炎的几种中草药的来源,植物特征及治疗阴道炎的常用方法。

    作者:何建伟;谌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目的:建立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措施,监管儿科医生的用药行为,保证儿童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完善相关流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体系,提高医护人员对儿童临床用药的风险意识。结论:儿童临床用药风险防范措施的建立和贯彻执行,对于降低儿童临床用药的风险,保证儿童临床用药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张桐玉;范立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6月发生的20起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事故,对妇产科护理中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能力不足、缺乏安全责任意识以及患者不配合等是导致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因素,且在实施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后,我院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事故明显减少。结论:科学、有效的妇产科护理管理不仅能够提升护理质量,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安全隐患,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成玉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胼胝体损伤的MRI诊断对于脑外伤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探讨胼胝体损伤MRI表现对确诊脑外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胼胝体损伤患者的MRI影像资料,分析其相关MR表现。结果:胼胝体损伤。结论:MRI检查对于胼胝体损伤较为敏感,有独特的优越性,对病变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作者:马茜;苗红;赵新光;张洪峰;裴中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小儿哮喘病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病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本次医学实验选取了10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哮喘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布地奈德和喘乐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小儿哮喘病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接受布地奈德和喘乐宁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有助于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陶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 T与MRI对急性脑梗塞的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CT与MRI影像诊断对急性脑梗塞的不同与联系,为早期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都进行CT和MRI检查,其中CT检查出梗塞病灶数量为36例,检出率为46.2%;MRI检查出梗塞病灶数量为48例,检出率为61.5%。MRI明显优于CT,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I检查,对诊断缺血性病灶具有很高的价值,有助于早期确诊急性脑梗塞,同时联合CT检查,是急性脑梗塞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武丽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社区中医护理工作的体会

    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各级县市中医院亦逐步壮大,客观上要求护理工作更加完善与规范,以满足医疗工作的需要。但由于基层中医院种种局限性,制约了护理工作的开展。如何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加强管理,更好的实现中医护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是每一个护理工作管理者的主要任务。笔者从日常工作体会,总结社区中医护理工作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巴喷丁对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影响

    目的:评价单次剂量加巴喷丁对经腹子宫全切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58例ASAⅠ~Ⅱ级择期硬膜外麻醉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41~59岁)参加此次前瞻、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患者分别纳入加巴喷丁组或安慰剂组,每组29例,分别在麻醉前口服加巴喷丁1200mg或匹配的安慰剂。患者均接受丁丙诺啡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术前焦虑、术后疼痛、镇静分别使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四点顺序量表、焦虑评分量表、Ramsay镇静评分量表进行评估。结果:与安慰剂组相比较,加巴喷丁组术后疼痛(静态和动态)程度降低、丁丙诺啡总用量减少、第1次追加药物(PCA)时间延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降低、焦虑度评分低(P<0.05)。其他观察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口服单次剂量的加巴喷丁1200mg能有效的缓解术后疼痛、减少丁丙诺啡的使用量、降低PONV的发生、缓解焦虑。

    作者:刘鹏;崔修德;李军;荆凤娥;刘有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