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内外围孕期保健服务研究进展

胡淑怡;杜莉;朱丽萍

关键词:围孕期, 保健服务, 优生优育
摘要:围孕期保健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发生为宗旨,为备孕以及孕早期夫妇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状况评估及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保健服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围孕期保健在降低出生缺陷、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围孕期保健特别是孕前保健在妇幼保健服务中是被忽视的一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围孕期保健服务有了很大发展.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骨转化标志物在早产儿代谢性骨病诊疗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骨转化标志物(BTM)[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肽B特殊序列(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和N端骨钙素(OC)]在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BDP)诊疗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所有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MBDP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定期监测血磷(P),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的数值,并均在治疗前后留取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 (OH) VD3]及BTM (CTX、P1NP、OC).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间25 (OH) VD3及血清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血清BTM(CTX、P1NP、O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检测血清BTM (CTX、P1NP、OC)水平能够帮助诊断MBDP病情,监测BTM(CTX、P1NP、OC)可以帮助判断临床疗效.

    作者:裘艳梅;叶秀春;侯洪涛;马素苓;郭文香;鲍昆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1995-2016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女性乳腺癌死亡趋势调查

    目的 了解1995-2016年浦东新区女性乳腺癌死亡变化情况并定量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女性乳腺癌死亡资料来源于浦东新区生命统计监测数据库,分别计算乳腺癌粗死亡率与年龄标化死亡率,以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描述乳腺癌死亡变化趋势,采用率差别分解法定量评价人口因素对于乳腺癌死亡率变化的贡献.结果 1995-2016年浦东新区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为11.67/10万,标化死亡率为6.27/10万,22年间女性乳腺癌粗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APC=2.75%,Z=7.62,P<0.001),标化死亡率变化趋势不明显(APC =-0.37%,Z=-1.00,P=0.331);人口因素对女性乳腺癌死亡率起到了促进作用,城区、郊区及总人群人口老龄化贡献率分别为70.76%、79.64%及71.08%.结论 1995-2016年浦东新区女性乳腺癌死亡率逐年上升,人口因素发挥主要促进作用,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陈亦晨;周弋;林涛;孙乔;陈涵一;张格;曲晓滨;陈华;孙良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天津市4618例0~3岁婴幼儿微量和常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和平区0~3岁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微量和常量元素含量的现况,为婴幼儿营养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市和平区妇幼保健中心2015-2017年体检的4 618例0~3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元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婴幼儿微量和常量元素缺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钙(18.58%)、锌(9.33%)及铁(8.36%),未见镁、铜元素缺乏者,铅超标率极低(0.37%);男童的平均钙含量高于女童(P<0.05),1+~2岁年龄段的锌含量略高于其他两组(P<0.05),男童的锌缺乏率高于女童(P<0.05).结论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易发生微量和常量元素失衡,应该重视婴幼儿时期的膳食营养,适时做元素含量检测,及时补充微量及常量元素,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郑雨芝;曹璐佳;刘玉燕;张静雯;施风兰;满意;闫婧;黄国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miR-206和IGF-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miR-20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60例月经规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催乳素(PRL)、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及雄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血清miR-20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F-1水平.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无明显异常(P>0.05),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FINS及HOMA-IR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PRL、E2、LH/FSH、TT及DHEAS水平明显升高(P<0.05),SHBG水平明显下降(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血清miR-206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GF-1水平明显升高(P<0.05).③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06水平与PCOS患者FINS、HOMA-IR呈明显负相关(P<0.05),血清IGF-1水平与PCOS患者TG、FINS及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HOMA-IR是PCOS组血清miR-206、IGF-1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miR-206表达与IGF-1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miR-206在PCOS患者血清中明显低表达,IGF-1呈高表达,二者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白爱红;付秀虹;李荣香;谢文燕;胥博;滕少侠;李俊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晚断脐带对新生儿并发症、脐部愈合、血常规指标及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晚断脐带对新生儿并发症、脐部愈合、血常规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水平的影响,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贫血等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广汉市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13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断脐时间的不同分为正常断脐组与晚断脐组,每组66例,统计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新生儿脐带创面干燥情况,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Hb)、胆红素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晚断脐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常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类型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断脐组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显著优于正常断脐组,脐带残段脱落时间显著低于正常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断脐组新生儿出生1周、2周红细胞比例、H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断脐组新生儿出生1周、2周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晚断脐带有利于增加血清中红细胞、Hb含量,降低血清中hs-CRP、IL-6、TNF-α水平.

    作者:王晓琴;车文静;田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孕晚期孕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选择性剖宫产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孕晚期孕妇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与选择性剖宫产之间的关联.方法 以2013年10月-2014年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晚期孕妇为1 361例研究对象,其中选择性剖宫产组634例,阴道顺产组727例.采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估其HRQoL状况,并通过查阅病历随访追踪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RQoL得分与选择性剖宫产之间的关联.结果 选择性剖宫产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感(GH)、生命活力(VT)及情感职能(RE)等维度的得分均低于阴道顺产组(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躯体健康总评(PCS)得分为(36.0±7.5)分,阴道顺产组为(38.1±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精神健康总评(MCS)得分为(53.7±7.5)分,阴道顺产组为(53.8±7.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CS每增加5分,选择性剖宫产的风险降低0.86倍(95%CI:0.79 ~0.93).结论 孕晚期孕妇HRQoL高低与选择性剖宫产的发生呈负相关,在孕晚期医疗保健过程中,应给予孕妇生理及心理支持,提高孕妇的HRQoL,以降低选择性剖宫产的发生.

    作者:温莹;赵志梅;赵霏;杨雪;黄素丽;李雅婷;綦小蓉;杨春霞;程锦泉;潘雄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孕前过重及孕期增重过多与巨大儿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孕前过重及孕期增重过多与巨大儿的关系,以期为围生期妇女的合理营养、体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从而切实降低巨大儿发生率,提高出生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产后保健专科门诊进行产后42 d检查的妇女孕前过重及孕期增重过多与巨大儿的关系.结果 孕前超重组、肥胖组的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着孕期增重的增加,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越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孕期增重过多组巨大儿发生率为8.89%,孕期增重过多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孕期增重过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孕前过重及孕期增重过多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应重视孕前过重的备孕妇女的营养指导,将控制巨大儿的关口前移;同时应重视孕期营养的指导,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从而切实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作者:陈霞;杨桂莲;龚灿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脂联素(AP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41766 (+45T/G)、rs1501299 (+276G/T)和rs16861194(-11426A/G)与福建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探讨APN在福建地区G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诊断为GDM的孕妇150例为GDM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5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APN和胰岛素水平,直接测序法检测APN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比较两组血清APN水平、APN基因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所选APN基因3个SN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0.05).GDM组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空腹胰岛素(FINS)和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5T/G位点和+276G/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11426A/G位点AG和GG基因型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GDM组G等位基因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11426A/G位点AG和GG基因型患者血清OGTT1 h、OGTT2 h、FINS和HOMA-IR水平均高于AA基因型患者,且GG基因型患者高于AG基因型;AG和GG基因型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AA基因型,GG基因型患者血清水平低于AG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基因-11426A/G位点多态性及血清APN水平的降低可能与福建地区GDM发生有关.

    作者:罗金英;颜建英;陈水仙;林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成都地区儿童腹泻肠道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

    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儿童腹泻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8 556例18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检测粪便标本中的ADV抗原,分析阳性患儿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8 556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ADV抗原阳性416份,阳性率4.86%;其中5月、6月、7月、8月ADV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52%、9.99%、7.59%、5.27%,其中6、7月阳性率高,分别可达9.99%及7.59%,两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与其他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患儿ADV感染率高,为6.45%及5.80%,两个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期与其他年龄段患儿AD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ADV感染率为4.90%,女性患儿为4.8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地区儿童ADV感染高峰期在5~8月,峰值为6月,ADV感染年龄高峰为幼儿期.对儿童腹泻应尽早做ADV检测,及时发现病原体,以对ADV感染所致的儿童腹泻给予合理治疗,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防止疾病传播.

    作者:竺婷婷;于凡;胡正强;钟永林;邹盛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联合激素对哮喘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IL-17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激素治疗对哮喘患儿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血清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为哮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大呼气峰流速(PEF)]指标,外周血CD4+CD25+Treg、IL-17水平,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外周血CD4+ CD25+ Treg均显著高于治疗前,IL-17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FEV1、PEF、外周血CD4+CD25 +Treg均高于对照组,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哮喘疗效明确,可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上调外周血CD4+C D25+ Treg水平,降低IL-17水平.

    作者:钱涪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子痫前期产妇胎盘组织中生长阻滞特异性蛋白6、富集AT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蛋白1的含量及其与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产妇胎盘组织中生长阻滞特异性蛋白6(Gas6)、富集AT序列的特异性结合蛋白1(SATB1)的含量及其与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7月-2017年2月在武功县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子痫前期产妇90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同期在武功县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健康产妇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留取两组产妇的胎盘标本组织,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其中Gas6、SATB1 mRNA的表达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胎盘标本组织碾磨液中氧化应激、炎性反应指标的含量.结果 子痫前期组产妇胎盘组织标本中Gas6 mRNA表达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产妇,SATBI mRNA表达量低于正常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前期组产妇胎盘组织碾磨液中氧化指标脂质过氧化氢(LHP)、活性氧(ROS)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产妇,抗氧化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子痫前期组产妇胎盘组织碾磨液中炎症指标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 子痫前期产妇胎盘组织中Gas6、SATB1 mRNA表达量存在异常,可客观反映机体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程度.

    作者:李显莉;孟凡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前体重指数(BMI)与孕期体重增长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GDM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分娩或产前检查的2 069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孕妇孕前BMI大小分为A组(BMI<18.5 kg/m2)、B组(18.5 kg/m2≤BMI≤24.0 kg/m2)、C组(BMI>24.0 kg/m2)3组.对3组孕妇妊娠期内体重增长及GDM发病进行观察统计,并对各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①研究观察的2 069例孕妇中有197例出现GDM,发病率为9.52%.且3组孕妇GDM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C组高,B组次之,A组小,初步表明孕妇GDM的发病率随着孕前BMI的增加而升高.②A、B、C3组孕妇中体重增长≤9 kg GDM发病率显著低于体重增长>9 kg孕妇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孕期体重增加会增加孕妇GDM.③A组孕妇低体重胎儿、流产率高于B组、C组,B组孕妇正常产率高于A组、C组,C组孕妇剖宫产率、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A组、B组,且各组中体重增长>9 kg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体重增长≤9 kg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孕妇孕前高BMI及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会显著增加孕妇GDM的发病和增加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因此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体重增长在正常范围,可降低孕妇GDM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使得孕妇获得良好的妊娠、分娩过程.

    作者:王丽丽;田颖;鲁莉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龄孕妇妊娠晚期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的异常心电图情况,并分析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1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35岁)60例和适龄组(年龄<35岁)55例.比较两组孕妇各种异常心电图情况、心律失常亚型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出现的异常心电图情况主要包括心律失常、P-R间期缩短、电轴左偏、ST段压低以及导联低电压.高龄组孕妇心律失常、P-R间期缩短、电轴左偏、ST段压低以及导联低电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以及房性早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正常的孕妇中,高龄组孕妇的顺产率低于适龄组,早产率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异常的孕妇中,高龄组孕妇的顺产率低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早产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孕妇妊娠晚期易出现心律失常、P-R间期缩短及电轴左偏等异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孕妇剖宫产、早产及低体质量儿发生率较高,临床上需及时关注高龄孕妇的心电图变化,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许忠宗;陈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富阳区学龄期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富阳区学龄期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和预防儿童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富阳区2017年1月-2017年12月部分小学就读的学龄期儿童1 640人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肥胖家族史、食欲、吃甜食、油炸食品、周末锻炼时间、上网看电视时间.结果 820例学龄期儿童发放问卷调查1640份,收回1 640份,回收率为100%.共检出肥胖儿童162例,肥胖率为9.88%.经单因素分析,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肥胖家族史多于非肥胖组,食欲欠佳多于非肥胖组,喜欢吃甜食非肥胖组,喜欢吃油炸食品多于非肥胖组,周末锻炼时间<2 h多于非肥胖组,上网看电视时间≥2 h多于非肥胖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家族史、喜欢吃甜食、喜欢吃油炸食品、周末锻炼时间<2 h和上网看电视时间≥2 h为影响学龄期儿童肥胖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富阳区学龄期儿童肥胖发病率较高,肥胖家族史、吃甜食、吃油炸食品、周末锻炼时间和上网看电视时间为影响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及间皮素在卵巢癌免疫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肿瘤的首位,卵巢癌治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次治疗即晚期.手术治疗及化疗(以铂类药物为基础)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超过80%的患者会复发,复发转移是卵巢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因此晚期卵巢癌的治疗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式.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是备受关注的新型治疗方式,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及间皮素(MSLN)的过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理想靶点,本研究对HER2蛋白及MSLN在卵巢癌免疫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为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苏丹;李佩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影响因素分析及药物联合行为干预的效果

    目的 分析唐山市人民医院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D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因素分析结果对维生素D缺乏(以及相对缺乏)的部分婴幼儿施加药物、药物联合行为的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以期达到提高预防保健工作质量的目的.方法 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预防保健门诊体格检查的婴幼儿(1个月~3周岁)497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25-(OH) D3水平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对其中维生素D缺乏(以及相对缺乏)的121例婴幼儿按照维生素D缺乏水平进行分层,分层随机分组,药物联合行为干预组(A组)57例,给予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联合维生素D滴剂的药物治疗,并同时进行相关行为干预,干预措施设计参考因素分析结果酌情施加;药物治疗组(B组)64例,实施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与维生素D滴剂的联合药物治疗.干预期为8周,比较两组患儿血钙、磷、25-(OH) D3、骨钙素(BGP)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 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婴幼儿血清25-(OH) D3水平的因素为“喂养方式”和“腹泻”;进一步根据因素分析结果,对研究对象中检测25-(OH) D3缺乏(以及相对缺乏)的患儿实施药物、药物联合行为干预,显示干预实施前后,两组患儿血清25-(OH) D3等各项研究指标的组内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增加行为干预的A组患儿血清25-(OH) D3和BGP水平高于B组,BALP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喂养方式与婴幼儿儿胃肠道功能是影响其血清25-(OH)D3水平的因素,促进婴幼儿胃肠道功能,合理喂养,适当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可有效促进骨钙化,维护婴幼儿骨骼健康及骨骼、肌肉及神经功能的完善.

    作者:刘诗芳;王国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对剖宫产后发生抑郁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剖宫产后发生抑郁症及其激素水平的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剖宫产28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产科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PBL健康教育护理模式.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产妇抑郁情况.调查产妇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情况.比较两组产前,产后7d和42 d雌激素、孕酮和5-羟色胺水平.结果 ①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产后7d和42 d EPDS和S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试验组产后抑郁率为10.86%,明显低于对照组2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产妇对采用PBL健康指导护理方法满意度达到97.89%,对照组满意度为9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产后7d,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雌二醇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孕酮和5-羟色胺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42 d,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雌二醇和5-羟色胺水平明显降低,孕酮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BL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可以明显降低剖宫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纠正体内激素紊乱.

    作者:张小学;赵芳;常月;余捷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与胎儿发育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总结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 RSA)与胎儿染色体异常、心内结构异常、心外结构异常的关系,并总结高龄产妇ARSA胎儿的发育异常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高龄孕妇中以所检出的71例ARSA阳性胎儿的超声图像、随访结论(包括尸检结果、染色体检查等)、总结染色体异常、心内结构异常、心外结构异常的发病情况.结果 共检出染色体异常胎儿10例(14%),合并心内结构异常及心外结构异常分别17例(23.9%)及18例(25.3%);高龄孕妇及适龄孕妇中ARSA阳性胎儿分别为24例(0.58%)、47例(0.43%).结论 ARSA常合并的超声软指标异常为鼻骨缺失及颈部皮肤增厚,常合并的染色体异常为21-三体综合征;ARSA为孤立超声表现时,预后良好,合并高龄孕妇背景的ARSA孤立表现胎儿存在染色体异常风险.

    作者:陈丽萍;钟晓红;洪蜜蜜;何晓琴;廖慧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评价

    目的 探讨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进行方法学评价和性能确认,为个性化叶酸补充剂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检测下限、准确性、抗干扰能力、稳定性方面进行评价和确认.检测下限:分别选取MTHFR基因C677T野生型(677CC)、杂合突变型(677CT)和纯合突变型(677TT)外周血样本,提取基因组DNA,A260/A280在1.65~1.95之间,定量并稀释至2.5 ng/μl、5 ng/μl、10 ng/μl三个浓度,每种基因型各浓度一式三份,然后进行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统计三种基因型各浓度样本的检出率.准确性:将992例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的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比较二者的一致性.抗干扰能力:取三种基因型的外周血样本,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 mg/ml的血红蛋白(Hb)、0.2 mg/ml的胆红素(BIL)和5 mg/ml三酰甘油(TG),然后与不加任何干扰物质的样本同时进行检测,比较干扰组与正常组的检出情况.稳定性:取三种基因型的样本各1例,每种基因型各一式十份做平行检测,比较各基因型的检出情况.结果 ①三种基因型在2.5 ng/μl浓度水平均没有被检出,而在5 ng/μl和10 ng/μl浓度水平一式三份全部被检出,灵敏度为5 ng/μl.②992例样本的测序结果与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的检出结果完全一致,准确性100%.③三种基因型加干扰物的检出结果与不加干扰物的检出结果完全一致,抗干扰能力强.④三种基因型样本各1例平行检测10次的结果高度一致,稳定性高.结论 PCR-金磁微粒层析法可有效用于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检测,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等特点,且无需特殊大型设备,具有快速、便捷、准确、经济等优势,适合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

    作者:何学虎;郭雅琪;梁小燕;张玉英;赵倩颖;董洁;贾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思明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代谢、性激素水平及症状改善情况

    目的 分析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脂代谢指标、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PCOS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并行短效避孕药治疗.一组采用优思明短效避孕药治疗设为优思明组,另一组采用达英短效避孕药治疗设为妈富隆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多毛、面部痤疮、闭经、月经稀少)率变化、脂代谢[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质蛋白A(Apo-A))及血清性激素(血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变化.收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体质量指数(BMI)、PCOS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6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HO、HDL-C、Apo-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血清TG、L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T、LH、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优思明组患者治疗后T明显低于达英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多毛、面部痤疮、闭经、月经稀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优思明组明显低于达英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收集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一般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思明治疗PCOS,可有效降低患者PCOS临床症状率,改善患者高睾丸酮水平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盼兮;朱莉;王美芬;梁美丽;柴择英;张飞飞;孙依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