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都地区儿童腹泻肠道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调查

竺婷婷;于凡;胡正强;钟永林;邹盛杰

关键词:腺病毒, 腹泻, 儿童,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了解成都地区儿童腹泻腺病毒(ADV)的感染情况和流行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8 556例18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检测粪便标本中的ADV抗原,分析阳性患儿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8 556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ADV抗原阳性416份,阳性率4.86%;其中5月、6月、7月、8月ADV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52%、9.99%、7.59%、5.27%,其中6、7月阳性率高,分别可达9.99%及7.59%,两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与其他月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期及学龄前期患儿ADV感染率高,为6.45%及5.80%,两个年龄段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幼儿期与其他年龄段患儿AD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ADV感染率为4.90%,女性患儿为4.8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都地区儿童ADV感染高峰期在5~8月,峰值为6月,ADV感染年龄高峰为幼儿期.对儿童腹泻应尽早做ADV检测,及时发现病原体,以对ADV感染所致的儿童腹泻给予合理治疗,避免滥用抗菌药物,防止疾病传播.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脂联素(APN)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2241766 (+45T/G)、rs1501299 (+276G/T)和rs16861194(-11426A/G)与福建地区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探讨APN在福建地区GDM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诊断为GDM的孕妇150例为GDM组,同期正常妊娠孕妇15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APN和胰岛素水平,直接测序法检测APN基因位点多态性.分析比较两组血清APN水平、APN基因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所选APN基因3个SN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P>0.05).GDM组血清AP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空腹胰岛素(FINS)和HOMA-I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45T/G位点和+276G/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11426A/G位点AG和GG基因型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GDM组G等位基因突变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11426A/G位点AG和GG基因型患者血清OGTT1 h、OGTT2 h、FINS和HOMA-IR水平均高于AA基因型患者,且GG基因型患者高于AG基因型;AG和GG基因型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AA基因型,GG基因型患者血清水平低于AG基因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N基因-11426A/G位点多态性及血清APN水平的降低可能与福建地区GDM发生有关.

    作者:罗金英;颜建英;陈水仙;林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超声指标及盆底肌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超声指标及盆底肌力的影响,为临床选择分娩方式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8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分娩的初产妇88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选择性剖宫产组44例,经阴道分娩组44例,均于产后6~10周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检查.比较两组大Valsalva动作状态和静息状态下膀胱尿道后角(PUA)、尿道倾斜角(UTA)、宫颈外口的位置(CMP)、膀胱颈的位置(BNP)、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宫颈外口移动度(CDD)以及盆底不同肌纤维的肌力.结果 静息状态下选择性剖宫产组UTA、BNP高于经阴道分娩组,CMP低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Valsalva状态下选择性剖宫产组UTA、BNP低于经阴道分娩组,CMP高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状态下两组PU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分娩组BND、URA、CDD值分别为(16.35±8.22) mm、(42.78±32.48) mm、(13.94±9.68) mm,选择性剖宫产组BND、URA、CDD值分别为(15.01±9.00)mm、(32.10±28.34)mm、(12.14±1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选择性剖宫产组前静息平均肌电值、快肌大肌电值、混合肌平均肌电值、慢肌平均肌电值、后静息平均肌电值高于经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与选择性剖宫产相比,经阴道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肌力的损伤以及对盆底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较大,临床应根据孕产妇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分娩方式,预防PFD发生.

    作者:陈姣;彭晓梅;熊浩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蛋白及间皮素在卵巢癌免疫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肿瘤的首位,卵巢癌治疗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首次治疗即晚期.手术治疗及化疗(以铂类药物为基础)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有所改善,但超过80%的患者会复发,复发转移是卵巢癌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因此晚期卵巢癌的治疗需要探索新的治疗方式.T细胞肿瘤免疫治疗是备受关注的新型治疗方式,在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及间皮素(MSLN)的过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理想靶点,本研究对HER2蛋白及MSLN在卵巢癌免疫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为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苏丹;李佩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优思明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代谢、性激素水平及症状改善情况

    目的 分析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脂代谢指标、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PCOS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干预措施,并行短效避孕药治疗.一组采用优思明短效避孕药治疗设为优思明组,另一组采用达英短效避孕药治疗设为妈富隆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临床症状(多毛、面部痤疮、闭经、月经稀少)率变化、脂代谢[总胆固醇(T-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质蛋白A(Apo-A))及血清性激素(血雌二醇(E2)、睾酮(T)、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的变化.收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体质量指数(BMI)、PCOS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6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CHO、HDL-C、Apo-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血清TG、LDL-C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2、T、LH、F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优思明组患者治疗后T明显低于达英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多毛、面部痤疮、闭经、月经稀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优思明组明显低于达英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收集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一般药物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思明治疗PCOS,可有效降低患者PCOS临床症状率,改善患者高睾丸酮水平效果更佳,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盼兮;朱莉;王美芬;梁美丽;柴择英;张飞飞;孙依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发展科学干预对1~3岁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发展科学干预对1~3岁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该院儿保科就诊的186例情绪社会化发育异常的1~3岁幼儿及主要抚养人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个体化、系统化的早期发展科学干预训练.3个月后采用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再次评估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状况.结果 实施早期发展科学干预训练1年后,186例情绪社会化发展异常的幼儿在外隐行为域、内隐行为域、能力域结果改善明显(P<0.05);尤其在活动度/冲动性、模仿/游戏等维度上指标改善明显(P<0.05).结论 总结一套完整的早期发展科学干预模式,探讨其对1~3岁幼儿情绪社会化发展的影响效果,维持一个良好的早期发展科学干预环境,对于幼儿的性格形成、智力发展、情绪表现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飞英;倪钰飞;倪勇;江琤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孕前过重及孕期增重过多与巨大儿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孕前过重及孕期增重过多与巨大儿的关系,以期为围生期妇女的合理营养、体质量管理提供参考,从而切实降低巨大儿发生率,提高出生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于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产后保健专科门诊进行产后42 d检查的妇女孕前过重及孕期增重过多与巨大儿的关系.结果 孕前超重组、肥胖组的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正常体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随着孕期增重的增加,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越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孕期增重过多组巨大儿发生率为8.89%,孕期增重过多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孕期增重适宜组、孕期增重过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 孕前过重及孕期增重过多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应重视孕前过重的备孕妇女的营养指导,将控制巨大儿的关口前移;同时应重视孕期营养的指导,合理控制孕期体重增长,从而切实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

    作者:陈霞;杨桂莲;龚灿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子宫纵隔术后不同处理方案对生殖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评估不孕症或不良孕产史妇女子宫纵隔电切术(TC RS)术后给予不同处理方案后的生殖结局,为TCRS术后良好生殖结局的处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因不孕症或不良孕产史行TCRS术并有生育要求和随访资料完整的108例患者,分别对其术后采用3种不同的处理方案分组,第1组35例为交替人工周期+IUD;第2组37例仅行交替人工周期,术后不放置IUD;第3组36例为持续人工周期,术后不放置IUD.结果 108例患者术后不良孕产史发生率20.4%较术前59.3%明显下降,活产率(45.4%)得以提高;3组患者的妊娠率、自然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放置IUD组高于未放置IUD的两组,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S治疗子宫纵隔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使用不同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方案及宫内放环与否三者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生殖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放置IUD组高于未放置IUD的两组.

    作者:蔺茹;何文华;脱淑梅;王晓黎;李怡林;白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学龄前儿童免疫及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学龄前儿童免疫及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丽水市莲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学龄前儿童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90例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P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并比较观察组不同幽门螺杆菌分型儿童HP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HP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Ⅰ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各检测指标与中间型及Ⅱ型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学龄前儿童免疫及生长发育状态的影响较大,且幽门螺杆菌分型对其表达的影响也较大,应重视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的治疗与干预.

    作者:雷章花;钱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龄孕妇妊娠晚期的异常心电图表现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龄孕妇妊娠晚期的异常心电图情况,并分析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115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35岁)60例和适龄组(年龄<35岁)55例.比较两组孕妇各种异常心电图情况、心律失常亚型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出现的异常心电图情况主要包括心律失常、P-R间期缩短、电轴左偏、ST段压低以及导联低电压.高龄组孕妇心律失常、P-R间期缩短、电轴左偏、ST段压低以及导联低电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室性早搏、室内传导阻滞以及房性早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正常的孕妇中,高龄组孕妇的顺产率低于适龄组,早产率高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电图异常的孕妇中,高龄组孕妇的顺产率低于适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早产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孕妇妊娠晚期易出现心律失常、P-R间期缩短及电轴左偏等异常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孕妇剖宫产、早产及低体质量儿发生率较高,临床上需及时关注高龄孕妇的心电图变化,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许忠宗;陈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检测对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与血小板参数、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含量检测对新生儿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其与血小板参数、心肌损伤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支原体肺炎患儿83例,按其病情程度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2例)和恢复期组(41例),同期选择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血小板参数及心肌损伤指标水平,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新生儿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同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与血小板参数及心肌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期组血清PC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组与对照组(均P<0.05),且恢复期组血清降钙素原、PDW、CK、CK-MB、LDH及AS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期组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及降钙素原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血小板计数(PL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急性期组及恢复期组MPV及P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含量对新生儿支原体肺炎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与血小板参数及心肌损伤指标呈正相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评估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芳芳;王阜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孕期维生素D缺乏与妊娠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维生素D (Vit D)是一类脂溶性类固醇激素,对人体内钙的代谢平衡、骨骼形成,免疫调节、细胞增殖等具有重要作用.妊娠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体内Vit D的缺乏或不足已成为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Vit D缺乏的流行现状及临床影响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孕妇血清Vit D水平与孕周长短、妊娠期糖尿病(GDM)、肥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抑郁症及胎儿宫内生长发育、儿童自闭症、哮喘等一系列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妊娠妇女Vit D缺乏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为Vit D缺乏在临床上所引起的并发症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作者:杨佳佳;王登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影响因素分析及药物联合行为干预的效果

    目的 分析唐山市人民医院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 D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因素分析结果对维生素D缺乏(以及相对缺乏)的部分婴幼儿施加药物、药物联合行为的干预措施,并评价干预效果,以期达到提高预防保健工作质量的目的.方法 选取唐山市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预防保健门诊体格检查的婴幼儿(1个月~3周岁)497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其血清25-(OH) D3水平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对其中维生素D缺乏(以及相对缺乏)的121例婴幼儿按照维生素D缺乏水平进行分层,分层随机分组,药物联合行为干预组(A组)57例,给予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联合维生素D滴剂的药物治疗,并同时进行相关行为干预,干预措施设计参考因素分析结果酌情施加;药物治疗组(B组)64例,实施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与维生素D滴剂的联合药物治疗.干预期为8周,比较两组患儿血钙、磷、25-(OH) D3、骨钙素(BGP)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结果 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婴幼儿血清25-(OH) D3水平的因素为“喂养方式”和“腹泻”;进一步根据因素分析结果,对研究对象中检测25-(OH) D3缺乏(以及相对缺乏)的患儿实施药物、药物联合行为干预,显示干预实施前后,两组患儿血清25-(OH) D3等各项研究指标的组内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增加行为干预的A组患儿血清25-(OH) D3和BGP水平高于B组,BALP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喂养方式与婴幼儿儿胃肠道功能是影响其血清25-(OH)D3水平的因素,促进婴幼儿胃肠道功能,合理喂养,适当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可有效促进骨钙化,维护婴幼儿骨骼健康及骨骼、肌肉及神经功能的完善.

    作者:刘诗芳;王国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指放松治疗产后盆底痛的临床疗效及对产妇产后消极情绪的影响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指放松治疗产后盆底痛的临床疗效及对产妇产后消极情绪的影响,为产后盆底痛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104例产后盆底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指放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盆底功能变化、阴道静息状态压力、消极情绪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指标(盆底肌力积分、盆底痛评分、阴道静息状态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底肌力积分、盆底痛评分、阴道静息状态压力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结合指放松治疗产后盆底痛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盆底疼痛症状,减轻或消除消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翠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天津市4618例0~3岁婴幼儿微量和常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天津市和平区0~3岁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微量和常量元素含量的现况,为婴幼儿营养健康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天津市和平区妇幼保健中心2015-2017年体检的4 618例0~3岁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婴幼儿末梢全血中钙、锌、铁、铅、镁及铜6种元素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婴幼儿微量和常量元素缺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钙(18.58%)、锌(9.33%)及铁(8.36%),未见镁、铜元素缺乏者,铅超标率极低(0.37%);男童的平均钙含量高于女童(P<0.05),1+~2岁年龄段的锌含量略高于其他两组(P<0.05),男童的锌缺乏率高于女童(P<0.05).结论 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易发生微量和常量元素失衡,应该重视婴幼儿时期的膳食营养,适时做元素含量检测,及时补充微量及常量元素,保障婴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郑雨芝;曹璐佳;刘玉燕;张静雯;施风兰;满意;闫婧;黄国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国内外围孕期保健服务研究进展

    围孕期保健是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发生为宗旨,为备孕以及孕早期夫妇提供健康教育与咨询、健康状况评估及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保健服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围孕期保健在降低出生缺陷、早产及低出生体质量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围孕期保健特别是孕前保健在妇幼保健服务中是被忽视的一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围孕期保健服务有了很大发展.

    作者:胡淑怡;杜莉;朱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骨转化标志物在早产儿代谢性骨病诊疗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骨转化标志物(BTM)[包括Ⅰ型胶原羧基端肽B特殊序列(CTX)、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和N端骨钙素(OC)]在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BDP)诊疗中的意义,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所有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MBDP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定期监测血磷(P),血钙(Ca),碱性磷酸酶ALP的数值,并均在治疗前后留取静脉血标本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 (OH) VD3]及BTM (CTX、P1NP、OC).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间25 (OH) VD3及血清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后血清BTM(CTX、P1NP、O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早期检测血清BTM (CTX、P1NP、OC)水平能够帮助诊断MBDP病情,监测BTM(CTX、P1NP、OC)可以帮助判断临床疗效.

    作者:裘艳梅;叶秀春;侯洪涛;马素苓;郭文香;鲍昆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评价

    目的 探讨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进行方法学评价和性能确认,为个性化叶酸补充剂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检测下限、准确性、抗干扰能力、稳定性方面进行评价和确认.检测下限:分别选取MTHFR基因C677T野生型(677CC)、杂合突变型(677CT)和纯合突变型(677TT)外周血样本,提取基因组DNA,A260/A280在1.65~1.95之间,定量并稀释至2.5 ng/μl、5 ng/μl、10 ng/μl三个浓度,每种基因型各浓度一式三份,然后进行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统计三种基因型各浓度样本的检出率.准确性:将992例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的样本,提取基因组DNA,送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Sanger测序验证,比较二者的一致性.抗干扰能力:取三种基因型的外周血样本,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 mg/ml的血红蛋白(Hb)、0.2 mg/ml的胆红素(BIL)和5 mg/ml三酰甘油(TG),然后与不加任何干扰物质的样本同时进行检测,比较干扰组与正常组的检出情况.稳定性:取三种基因型的样本各1例,每种基因型各一式十份做平行检测,比较各基因型的检出情况.结果 ①三种基因型在2.5 ng/μl浓度水平均没有被检出,而在5 ng/μl和10 ng/μl浓度水平一式三份全部被检出,灵敏度为5 ng/μl.②992例样本的测序结果与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的检出结果完全一致,准确性100%.③三种基因型加干扰物的检出结果与不加干扰物的检出结果完全一致,抗干扰能力强.④三种基因型样本各1例平行检测10次的结果高度一致,稳定性高.结论 PCR-金磁微粒层析法可有效用于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检测,该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高等特点,且无需特殊大型设备,具有快速、便捷、准确、经济等优势,适合在各级医疗机构开展.

    作者:何学虎;郭雅琪;梁小燕;张玉英;赵倩颖;董洁;贾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富阳区学龄期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富阳区学龄期儿童肥胖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和预防儿童肥胖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富阳区2017年1月-2017年12月部分小学就读的学龄期儿童1 640人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肥胖家族史、食欲、吃甜食、油炸食品、周末锻炼时间、上网看电视时间.结果 820例学龄期儿童发放问卷调查1640份,收回1 640份,回收率为100%.共检出肥胖儿童162例,肥胖率为9.88%.经单因素分析,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肥胖家族史多于非肥胖组,食欲欠佳多于非肥胖组,喜欢吃甜食非肥胖组,喜欢吃油炸食品多于非肥胖组,周末锻炼时间<2 h多于非肥胖组,上网看电视时间≥2 h多于非肥胖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人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家族史、喜欢吃甜食、喜欢吃油炸食品、周末锻炼时间<2 h和上网看电视时间≥2 h为影响学龄期儿童肥胖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富阳区学龄期儿童肥胖发病率较高,肥胖家族史、吃甜食、吃油炸食品、周末锻炼时间和上网看电视时间为影响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晚断脐带对新生儿并发症、脐部愈合、血常规指标及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晚断脐带对新生儿并发症、脐部愈合、血常规指标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水平的影响,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贫血等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选取广汉市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13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断脐时间的不同分为正常断脐组与晚断脐组,每组66例,统计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新生儿脐带创面干燥情况,生化检测仪检测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Hb)、胆红素水平;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晚断脐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常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类型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断脐组脐带残端创面干燥情况显著优于正常断脐组,脐带残段脱落时间显著低于正常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断脐组新生儿出生1周、2周红细胞比例、H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胆红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断脐组新生儿出生1周、2周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正常断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晚断脐带有利于增加血清中红细胞、Hb含量,降低血清中hs-CRP、IL-6、TNF-α水平.

    作者:王晓琴;车文静;田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高龄经产妇妊娠的临床特征及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龄经产妇妊娠的临床特点及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产科收治的160例高龄经产妇(年龄≥35岁)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200例非高龄经产妇(年龄<35岁)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产妇基本信息、既往分娩情况、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是否难产及新生儿结局等资料,总结高龄经产妇妊娠基本特点及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①观察组产妇年龄大于对照组,其距前次分娩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观察组慢性高血压、子宫肌瘤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观察组阴道分娩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分娩孕周<28周(流产)所占比例略高于对照组,分娩孕周为28 ~36+6周(早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观察组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龄经产妇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较非高龄经产妇高,且其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亦较高.

    作者:韦海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