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功能的影响

甘雨

关键词:子宫肌瘤, 超声引导, 射频消融术, 子宫功能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腹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肌瘤大小、子宫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肿瘤纵径D1、横径D2、前后径D3、肌瘤体积V值均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肿瘤D1、D2、D3、V值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肿瘤D1、D2、D3、V值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5).患者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12%;其中黏膜下肌瘤治疗总有效率92.59%,肌壁间肌瘤为94.67%;不同部位子宫肌瘤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6个月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HR-QOL)明显升高(P<0.05).术后有5例发生盆腔感染,3例发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84%.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小肌瘤体积,且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患者子宫功能.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子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腹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肌瘤大小、子宫功能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肿瘤纵径D1、横径D2、前后径D3、肌瘤体积V值均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肿瘤D1、D2、D3、V值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肿瘤D1、D2、D3、V值明显低于术后3个月(P<0.05).患者经阴道射频消融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12%;其中黏膜下肌瘤治疗总有效率92.59%,肌壁间肌瘤为94.67%;不同部位子宫肌瘤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6个月的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HR-QOL)明显升高(P<0.05).术后有5例发生盆腔感染,3例发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7.84%.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小肌瘤体积,且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患者子宫功能.

    作者:甘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妇女围绝经期心理问题、临床症状及保健措施分析

    目的 分析妇女围绝经期心理问题、临床症状及保健措施,为进一步促进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妇女97例,给予综合保健措施进行干预,干预前为对照组,干预1年后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心理问题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7.40±2.50)分、SAS评分(41.65±5.20)分以及心悸(24.74%)、潮热(31.96%)、易怒(27.84%)、腰背疼痛(23.71%)、失眠发生率(25.77%)较对照组HAMD评分(16.50±3.50)分、SAS评分(64.23±5.50)分以及心悸(54.64%)、潮热(78.35%)、易怒(55.67%)、腰背疼痛(61.86%)、失眠发生率(54.64%)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普遍存在易怒、失眠等临床症状,并伴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为此给予综合保健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及其不良心理问题.

    作者:崔军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在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分析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在高龄产妇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孕期并发症进行预防,从而改善分娩结局.方法 选择2016年1-10月于舟山医院行孕前检查的158例女性(≥35岁)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9例,行规范化孕期保健;观察组孕妇79例,应用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评估两组孕妇孕期不同时间段心理状态,并对比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妊娠结局.结果 妊娠6个月、预产期前1周及分娩后6h,观察组产妇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期观察组高龄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贫血、胎膜早破、胎位异常、产后出血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难产、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对照组低,阴道顺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龄产妇中应用孕前优生指导配合规范化孕期保健效果显著,可有效调整高龄产妇心理状态,减轻围孕期应激反应,减少产妇孕期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高秀红;傅雪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慢性附件炎患者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对慢性附件炎患者T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12月北京市羊坊店医院收治的94例慢性附件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于金胶囊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的T淋巴细胞(CD3+、CD4+、CD4+/CD8+)及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RP、TNF-α明显降低,IL-2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IL-2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性附件炎患者T淋巴细胞,调节细胞免疫反应.

    作者:董林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诸暨市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状况及重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诸暨市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状况及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城区儿童防治该病的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归纳分析2012年12月-2015年12月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且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24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流行病学特征、症状和体征、病原学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在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248例患儿普通病例190例,重症病例5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岁)、高热、有呼吸困难发绀、抽搐发作、嗜睡或神萎、眼球运动异常、血压升高、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24 U/L)、肠道病毒71 (EV71)核酸检测阳性、肺炎胸片与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发现影响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3岁)(P=0.011,OR=3.146)、抽搐发作(P=0.016,OR=5.246)、眼球运动异常(P=0.002,OR=6.357)、血清CK-MB(>24 U/L) (P=0.012,OR=3.464)、EV71核酸检测阳性(P=0.006,OR=2.198)、肺炎胸片(P=0.003,OR=4.816).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3岁)、抽搐发作、眼球运动异常、血清CK-MB(>24 U/L)、EV71核酸检测阳性、肺炎胸片.

    作者:张佩朵;王忠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宫颈癌患者超声造影特征与患者临床预后因素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超声造影特征与患者临床预后因素的关系,为宫颈癌的预防及早期发现、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6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宫颈癌与其周围正常组织的关系,比较官颈癌超声造影定量及定性的特征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比较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参数,PI值显著增高,TTP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UC值和M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2.0 cm及分化程度低的肿瘤出现非均匀性增强和血流灌注缺损概率明显升高(P<0.05),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及肿瘤大小与增强程度、增强边界清晰与否及增强方式之间无明显联系(P>0.05).时间-强度曲线结果显示病理分级为低分化的宫颈癌PI值较高、中分化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TP、MTT及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的PI、TFP、MTT及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能准确反应病灶内的微循环灌注情况,还能够从定性和定量指标两个方面评价,跟常规超声相比更有利于进行宫颈癌的无创性评估.

    作者:周海萍;谢丽丹;涂晓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镇痛分娩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分娩疼痛不仅引发产妇焦虑,而且会导致各种对母婴不利的应激反应,同时也是我国无指征剖官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无痛分娩中国行”活动的大力倡导下,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得以在我国推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剖宫产比例大幅度下降,下降率多达10%.母婴总体安全性也在逐渐改善[1].椎管内分娩镇痛是目前镇痛效果确切、使用广泛的药物性镇痛方法,有效率可达95%以上.本文主要就近几年分娩镇痛方法的改进、麻醉药物的使用、对产程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卢晓倩;陈先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乳房按摩时间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及成功喂养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按摩实施时间对孕妇产后母乳分泌及成功喂养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南京总医院收治的10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在产后2h内由专业护理人员实施乳房按摩,对照组在产后12 h实施乳房按摩,比较两组产后泌乳启动时间、产后3d血清泌乳素水平、产后泌乳量,比较两组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乳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泌乳启动时间为(14.56±6.39)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7±8.41)h,产后3d泌乳素水平为(337.73±86.69) 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4.57±54.01)ng/ml (P<0.05);产后7d,观察组泌乳充足的产妇为9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产后2个月内,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4.23%,高于对照组的73.08% (P<0.05);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乳房肿胀及泌乳热发生率分别为34.62%、3.85%、1.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62%、26.92%、21.15% (P<0.05).两组乳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2h内为乳房按摩佳时机,产后尽早实施乳房按摩可缩短泌乳启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乳房并发症.

    作者:徐晶晶;杨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布比卡因阻滞平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体位干预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布比卡因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剖宫产产妇90例,术中采用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注药后给予不同体位干预,A组为水平仰卧位,B组为头低足高5.,C组为头低足高10°,麻醉成功后均恢复水平仰卧位.比较3组穿刺后脑脊液流出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高麻醉平面及麻醉效果.记录注药后不同时间点5、10、15、20 min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观察产妇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3组产妇脑脊液流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长到短依次为C组、B组和A组.3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产妇高麻醉平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C组、B组和A组.B组和C组麻醉效果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B两组(P<0.05).C组注药后不同时间点DBP、SBP和HR的波动幅度高于A、B两组,注药后10和15 min C组DBP和SBP低于A、B两组,HR高于A、B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剖宫产产妇,注药前采取头低足高5.体位可在控制麻醉平面的基础上获得较好麻醉效果,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徐锐;王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灌注热化疗对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浆clusterin、septin-9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细胞减灭术(CRS)联合腹腔灌注热化疗对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浆clusterin、septin-9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产生该效果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在检查无手术禁忌证情况下行CRS,观察组在术后行腹腔热灌注化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0 d抽取静脉血,行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及血浆cltus-terin、septin-9水平测定,并在术后30 d对所有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 CD3+、CD4+、CD4+/CD8+水平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0 d血浆clusterin、sep-tin-9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S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卵巢癌效果良好,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浆clusterin、septin-9表达,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

    作者:臧晔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穴位埋线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评价穴位埋线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7年3月已公开发表的,有关穴位埋线联合达英-35和单独使用达英-35治疗PCOS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文献,对入组文献的研究结果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入组文献3篇,患者182例,治疗组(穴位埋线联合达英-35)95例,对照组(单独使用达英-35)87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降低促卵泡刺激素(FSH)[WMD=-0.19,95% CI:(-1.77,1.38)]和促黄体生成素(LH)[WMD=-1.42,95% CI=(-5.11,2.27)]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睾酮(T)[WMD=-0.49,95% CI=(-0.83,-0.16)]、雌二醇(E2)[WMD=-13.08,95% CI=(-21.01,-5.16)]、恢复正常月经[OR=2.78,95%CI=(1.23,6.31)]、提高排卵[OR=3.17,95% CI=1.46,6.87)]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与单独使用达英-35相比,穴位埋线联合达英-35更能有效降低T和E2水平,恢复正常月经和提高排卵.

    作者:刘敏;曹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常规日均吸入小剂量辅舒酮和间断雾化给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常规日均吸入小剂量辅舒酮和间断雾化给药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诊治的100例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等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A组患儿常规日均吸入小剂量辅舒酮治疗,B组患儿采取间断性雾化吸入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呼气峰值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 (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IL-17、白三烯B4 (LTB4)水平、日间哮喘评分、夜间哮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患儿的血清IgE、TNF-α、IL-8、IL-17、LTB4水平、日间哮喘评分、夜间哮喘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日均吸入小剂量辅舒酮治疗中度持续性哮喘患儿的效果优于间断性雾化吸入辅舒酮治疗的效果.

    作者:施科;葛梦娜;陈小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卵巢内膜样囊肿腹腔镜手术后应用GnRH-a预防复发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卵巢内膜样囊肿腹腔镜手术后使用GnRH-a治疗预防囊肿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江阴市中医院就诊治疗的卵巢内膜样囊肿患者60例,征得患者和其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术后使用GnRH-a治疗,随访1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卵巢功能、复发率、妊娠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卵巢功能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囊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内膜样囊肿经腹腔镜手术后使用GnRH-a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提高妊娠率,预防和减少囊肿的复发.

    作者:秦妍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产科危重孕产妇的疾病种类及转入重症监护室的救治体会

    目的 统计产科危重孕产妇的疾病种类及所占比例,探讨将其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救治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5月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转入ICU救治的145例危重孕产妇的病历资料,总结危重孕产妇的疾病分布特点、母婴结局,并比较救治前后的相关检测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危重孕产妇人住ICU的主要病因包括产科出血(61.38%)、重度子痫前期(26.90%)、心脏病(7.59%)、子痫(1.38%)、羊水栓塞(1.38%)、急性胰腺炎(1.38%);成功救治孕产妇144例、转院1例,总分娩围生儿158例,正常存活131例、低体质量及其他不良预后20例、死亡7例.危重孕产妇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容易导致围生儿早产、低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经入住ICU救治,危重孕产妇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水平明显下降,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计数(PLT)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危重孕产妇的白蛋白(ALB)指标水平明显升高,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产科危重孕产妇人住ICU救治能够缓解产科出血、子痫和重度子痫前期等症状,防止心、肝、肾、胰腺等进一步损害,阻断器官功能衰竭引起的连锁反应,改善母婴预后.

    作者:顾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孕康口服液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孕康口服液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效果,为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4月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诊治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23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17例)和研究组(1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口服谷维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孕康口服液治疗.治疗8周为观察期,采用更年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差异,同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恶心、乳房胀痛、阴道出血、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ENQOL评分明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服用孕康口服液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疗有效率,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安全、可靠、经济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倩;任卓如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杭州市1491例0~3岁儿童5种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检测和分析杭州地区0~3岁健康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初步建立参考区间,进而为该年龄段儿童合理控制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来杭州市妇产科医院进行体检的0~3岁健康儿童1 491例(男812例,女679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全血中钙、铁、铜、锌、铅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健康男童与女童体内5种元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建立同一参考区间.铁、铜、锌、铅元素含量总体呈偏态分布,按百分位数P2.5及P97.5确定95%参考区间;钙元素含量总体呈正态分布,按-x±1.96s确定95%参考区间.研究结果显示,杭州地区健康儿童钙、铁、铜、锌、铅参考区间分别为1.49~1.93 mmol/L、7.17 ~9.49 mmol/L、12.53~29.80 μmol/L、52.30~91.35 μmol/L、21 ~59 μg/L,其中钙、铁、锌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铅与厂家提供的参考区间相比更加灵敏,而铜与其他地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地区实验室应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参考区间,对指导本地区儿童完善饮食结构、合理补充体内微量元素及保障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忠宝;沈涌海;王智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子代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分娩的健康妊娠期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跟踪两组研究对象妊娠结局.均在新生儿娩出24 h内、1岁、3岁时抽取外周静脉血检验维生素D水平,分析不同时间段两组婴幼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娩出24 h内、1岁内婴儿以及3岁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新生儿和1岁内婴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后代在新生儿娩出24 h内、1岁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浓度相对于正常产妇后代而言较低,但3岁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喂养情况及生活方式有关.

    作者:刘冬妹;吴红丽;李兰;王秀明;韩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茵栀黄与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对谷丙转氨酶和总胆汁酸的影响

    目的 探讨茵栀黄与双歧杆菌联合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茵栀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情况、临床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无效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BIL、DBIL、ALT和TBA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茵栀黄与双歧杆菌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临床指标的改善和临床疗效的提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高波;李科兴;宋霞;蒋惠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阴道超声联合官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官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86例疑似子宫内膜病的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官腔细胞学检查,对单独阴道超声、官腔细胞学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析,以诊刮术获取的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经分段诊刮术检查发现,86例患者中59例患者为正常内膜,10例为内膜良性病变,4例为癌前病变,13例为内膜癌.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正常内膜、内膜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0%、69.6%,官腔细胞学预测癌前病变与内膜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7%、94.4%,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0%、98.6%.结论 阴道超声联合宫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高,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风险,能作为临床筛查癌前病变、内膜癌的主要方法,降低临床诊刮率.

    作者:崔卓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潘立酮联合微生态制剂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常规胃肠动力药物联合微生态制剂防治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在该院新生儿科出生24 h内的早产儿336例为研究对象.将33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观察1组125例和观察2组11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保暖、对症治疗和护理并给予营养支持;观察1组在此基础上,在患儿出生6h内口服枯草杆菌活菌散剂;观察2组在观察1组的基础上,在患儿出生6h内加服多潘立酮悬液.观察3组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营养吸收情况、喂养不耐受情况、胃肠动力情况、并发症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幅度较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平均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2组与观察1组比较,生理性体质量下降幅度较低,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平均体质量增长速度较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每日奶量添加速度、第15天摄入奶量、肠内营养热卡达60 kCal·kg-1·d-1时间、全胃肠喂养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耐受率较低,不耐受持续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2组与观察1组比较,不耐受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与对照组比较,初次排便时间、胎粪排尽时间均较短,平均大便次数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儿全肠意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和败血症发生率,观察1组和观察2组明显比对照组降低,观察2组与观察1组比较,败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使用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单一使用微生态制剂和联合使用胃动力药物和微生态制剂都可有效防止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尽快建立全胃肠道喂养,降低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使用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并且联合使用药物要优于单一使用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活菌散剂.

    作者:索有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