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联合金双歧三联活菌片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血清SI、SF、TRF水平变化的影响

周蕾

关键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 金双歧三联活菌片, 血清铁, 铁蛋白, 转铁蛋白
摘要:目的 探讨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联合金双歧三联活菌片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患儿血清铁(SI)、铁蛋白(SF)、转铁蛋白(TRF)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NIDA患儿84例,按照治疗方案分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I、SF、TRF水平及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CI4+、CD4+/CD8+)].结果 ①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相关因子:两组血清SI、SF、TRF水平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SI、SF水平高于对照组,TRF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免疫功能:两组CD3+、CD4+、CD4+/CD8+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 (5/42),对照组为7.14% (3/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NIDA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液联合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血清SI、SF、TRF水平,提高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婴幼儿恢复期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对重症肺炎婴幼儿恢复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症肺炎婴幼儿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息儿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婴幼儿恢复期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 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氧分压(P 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在重症肺炎婴幼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陈晓辉;李莉;张艳琴;汪桂芳;查荣芳;何贺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西部地区新生儿科能力建设的现状及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新生儿科的人员配置、技术、设备等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工具《西部地区新生儿科能力建设现状及需求调查表》对我国西部主要的8个省/市的新生儿科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32份,包括了我国西部地区7省1市的132家医院.132家医院新生儿科室中,除颤仪配置率为31.8% (42/132),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开展率为54.5% (72/132),专科护士培训开展率为20.4% (27/132).98.5% (130/132)的医院认为培养专科护士亟待改善,93.9% (124/132)医院希望增加新生儿科护士培训机会.结论 我国西部地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数量不足、结构欠合理;新生儿科护士外出培训机会少,对培训的需求高;新生儿科业务开展能力和技术水平低,需求高.因此,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增加对我国西部相对不发达省份的卫生资源投入,并开展针对性的新生儿科技术、业务和能力培训,提升我国西部新生儿科医疗和护理水平.

    作者:张梦琴;罗碧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临床效果,为临床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76例有引产指征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引产方式分为对照组(91例)和研究组(85例).对照组予以缩宫素引产,研究组予以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有效率、成功率、Bishop评分、临产及产程时间、母婴结局、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及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ishop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产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5 min 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产后尿潴留及宫颈裂伤发生,但组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引产的有效率及成功率均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引产,且能够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欢英;朱明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抗凝治疗98例羊水过少的临床效果及母婴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抗凝治疗羊水过少孕妇临床效果及母婴安全性,为羊水过少孕妇抗凝改善胎盘血循环、促进羊水生成治疗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收治的羊水过少患者(妊娠28~ 34周)98例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于本院分娩的未经治疗的羊水正常孕妇(妊娠>28周)98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予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及中药抗凝治疗.观察实验组抗凝治疗后羊水指数情况、凝血功能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观察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分娩方式、产时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实验组抗凝治疗前、后羊水指数、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与对照组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情况及分娩方式、产时出血量、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死产情况及早产、新生儿评分、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随访至生后12周黄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治疗羊水过少安全有效,未发现对母婴产生不良影响,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杨彩霞;唐淑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胎心监护结合彩超早期诊断胎盘早剥的价值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结合彩超早期诊断胎盘早剥的价值,以早期发现并诊断胎盘早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7年8月15日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80例胎盘早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及检测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早期诊断胎盘早剥的方法.结果 80例患者中有33例胎心监护异常,均合并有1项高危因素或临床症状,47例胎心监护未见明显异常,结合高危因素及临床症状对胎盘早剥的诊断率为41.25%,其中Ⅰ级4例、Ⅱ级21例、Ⅲ级8例.80例患者中有30例产前彩超异常,均合并有1项高危因素或(和)临床症状,50例彩超未见异常,结合高危因素及临床症状对胎盘早剥的诊断率37.50%,其中0级4例、Ⅰ级11例、Ⅱ级7例、Ⅲ级8例.胎心监护或彩超结合1项高危因素或临床症状可诊断胎盘早剥47例,诊断率为58.75%,其中胎盘早剥0级4例、Ⅰ级12例、Ⅱ级22例、Ⅲ级9例.结论 胎心监护结合彩超可提高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何素丽;李元元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治疗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效果观察及术后随访

    目的 探讨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的影响,为腹腔镜术后对卵巢功能予以有效保护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大同市一医院92例OE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亮丙瑞林+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人院时及术后血清性激素指标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卵巢基质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PSV)和窦卵泡数(AFC);术后12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统计对比再次妊娠时间及再次妊娠率、术后12个月、18个月疾病复发率.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血清LH、E2、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LH、E2水平较术前降低,FSH水平较术前增高,且研究组血清LH、E2水平较对照组高,FSH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PSV较术前增加,且研究组较对照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AF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FC较术前减少,且研究组AFC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再次妊娠时间较对照组少,再次妊娠率76.09%较对照组的45.6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18个月疾病复发率4.35%、8.70%较对照组的19.57%、26.0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采用亮丙瑞林及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对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予以治疗,可抑制血清性激素水平波动幅度,保护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妊娠率,减少疾病复发,改善预后效果.

    作者:李汇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集体式早期教育模式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集体式亲子教育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30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家长是否自愿让早产儿参加集体式早期教育指导的原则,将其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在常规儿童保健指导服务的基础上,干预组按照本研究制定的早期教育计划,定期从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社会交往、语言等方面进行早期集体式亲子教育,对照组不予相应干预.干预1年后,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两组婴儿进行神经心理发育评估.结果 干预组总发育商、大运动、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婴幼儿总发育商(DQ)进行分级比较发现,干预组DQ评分115≤DQ< 130的比率高于对照组,70≤DQ<85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集体式早期教育可以促进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尤其在大运动、适应能力及社会交往方面更为显著,但对于精细运动和语言方面的能力则需更长时间干预才能追赶到足月儿水平.

    作者:许吟;卫雅蓉;蒋新液;郭冰冰;裴晶晶;唐珂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子痫前期的早期干预方法研究进展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好发于妊娠20周后的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调查结果显示,国内该病发病率约为5%~12%,国外报道为7% ~ 12%.该组疾病不同于一般的常见的妊娠期并发症,是导致围产期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5种类型: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及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和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其中子痫前期又细分为无严重表现子痫前期及伴严重表现子痫前期两种类型.在妊娠早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预防与早期治疗,旨在妊娠早期做到预防该疾病的发生,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其对于提高孕妇及围产儿的生存率,降低妊娠合并症及产后并发症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预防子痫前期的干预手段较多,其对于子痫前期低危人群可能并无成效,但对具有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人群以下预防措施可能有效.本文就子痫前期的新早期干预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鑫;王丽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MRI与CT影像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 RI)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影像诊断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接诊的7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均有明确窒息史,根据临床症状表现,轻度52例,中度16例,重度2例,所有患儿于出生后1~10d内同步进行MRI、CT检测,比较两种方式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评估价值以及病变检出率.结果 以临床表现作为诊断标准,MRI检出率为100.00% (70/70),其中轻度符合率为61.53% (32/52),中度符合率为75.00% (12/16),重度符合率为100.00% (2/2);CT检出率为91.43% (64/70),轻度符合率为46.15% (24/52),中度符合率为62.50% (10/16),重度符合率为100.00% (2/2);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率(P<0.05);MRI脑水肿、脑室出血、基底核丘脑损伤、矢状旁区损伤、脑动脉梗死的总检出率为98.57% (69/70),CT病变总检出率为85.71% (60/70),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CT影像分度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均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而MRI更有助于评价脑损伤程度及病变区域的检查,但MRI价格较为昂贵,临床检查中可先使用CT辅助检查,若结果和临床诊断差异较大,则再行MRI检查,以提高疾病早期诊断率.

    作者:朱振国;姜熳;孙赟;周晓光;邹芸苏;郭雪梅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扬州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扬州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现状,为改善学龄前儿童睡眠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4-5月分层整群抽取7所幼儿园共2 531名儿童,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睡眠习惯和睡眠问题等.结果 扬州市学龄前儿童平均每日睡眠时间平时为(11.00±0.89)h,周末为(10.56±1.30)h,低于国外同年龄儿童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睡眠不足的发生率平时为7.3%,周末为25.1%,随着年龄的增加睡眠不足率逐渐增加,周末更明显.睡眠问题总体发生率为46.1%,男童(48.3%)高于女童(43.7%).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问题发生率有下降趋势.男童在睡眠出汗、张口呼吸、睡眠打鼾三方面发生率大于女童.高年龄组睡眠潜伏期过长、夜间尿床发生率明显低于低年龄组,而夜间磨牙则高于低年龄组.结论 扬州市学龄前儿童睡眠状况令人担忧,应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引起儿童家长以及社会的重视.

    作者:陈秋;章景丽;陈瑞美;王磊;陶芳标;于伟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诊疗进展研究

    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现有的临床资料十分有限,在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尚无系统指南及专家共识.本文对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1 流行病学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肿瘤的1%[1],可发生于全身许多部位及器官,如皮肤、口腔、鼻腔、肛管、外阴、食管等部位[1-2].女性生殖器恶性黑色素瘤仅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3% ~7%,以外阴、阴道多见,宫颈、卵巢等部位较为罕见[1-4].全世界报道的生殖系统恶性黑色素瘤不到300例[5],有学者对Medline数据库进行了检索,从1950-2016年原发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仅有96个,其中绝大多数-(79/96,占82%)是在1990年之后报道的[6],多以散在病例报道.

    作者:徐梦秋;田笛;周顺卿;姚迎春;韩丽英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小儿先心病不同肺动脉压力下MMP-2、TMP-1、VEGF水平的变化及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MMP-2、TMP-1及VEGF水平在小儿先心病不同肺动脉压力下的变化,以及给予PGE1治疗及手术对MMP-2、TMP-1及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儿科收治的122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患儿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根据SPAP的程度不同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和非PH组4个亚组,其重度、中度、轻度PH组中共有29例接受前列腺素E1 (PGE1)治疗,36例接受手术治疗;以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体检儿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2、TMP-1和VEGF的含量,并计算MMP-2/TMP-1的比值.结果 先心病各组MMP-2、VEGF水平、TMP-1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均P<0.05);非PH、轻度PH及中度PH组MMP-2/TMP-1的比值均明显增高(均P<0.05);经PGE1治疗2周后,29例药物治疗患儿MMP-2、TMP-1及VEGF水平较治疗前出现了明显下降(均P<0.05);经手术治疗1周后,36例手术患儿MMP-2、TMP-1、VEGF水平及MMP-2/TMP-1比值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①先心病患儿血清MMP-2、VEGF水平升高明显,可能与先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及肺血管重构有关,检测血清MMP-2、TMP-1和VEGF水平有助于评估肺动脉压状况,以及肺动脉高压对肺血管重构的影响.②先心病并发PH严重危害患儿生命健康,应及时治疗和加强医护支持.其中采用 PGE1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中药物治疗治疗2周后,能够可有效地降低先心病并发PH患儿血清MMP-2、TMP-1和VEGF的表达.而手术后1周后,先心病并PH患儿血清MMP-2、TMP-1、MMP-2/TMP-1和VEGF的表达也明显降低.

    作者:张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动机性访谈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 评价动机性访谈对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为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的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的130例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分级分层管理模式,观察组接受分级分层管理和动机性访谈干预,两组均实施12个月的干预.干预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水平,并评估自我效能和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FPG水平、2hPG水平、HbA1C水平、血糖达标率、自我效能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机性访谈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周颖兰;曾涛;雷小艳;陈春光;刘建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成人卵巢颗粒细胞瘤和FOXL2C134W突变的研究进展

    卵巢颗粒细胞瘤(GCTS)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2%~5%,是常见的恶性性索间质肿瘤(SCST)[1-3].根据组织学特征将GCTS分为两种不同的组织学亚型,成人型卵巢颗粒细胞瘤(AGCTS)和幼年型卵巢颗粒细胞瘤(JGCTS)[4].其相对罕见且需要长期随访,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因此,有关患者的佳管理和治疗策略的资料尚有不足[5-6].研究[2-3,7]发现95% ~ 97%的AGCTS患者存在FOXL2基因突变,FOXL2基因突变成为AGCTS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即对AGCTS的临床处理现状及FOXI2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卓;李理想;王鑫磊;崔满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方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瘢痕子宫、巨大胎儿、可疑胎儿窘迫、引产失败等孕妇逐渐增多,即使全球范围产科医生都在为减少剖宫产率而努力,剖宫产率仍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发达国家剖宫产率约为21%,亚洲国家的平均水平是27.3%,其中我国更是达到了46.2%[1-2].成功的引产在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中具有积极作用,其中促进宫颈成熟在引产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孕妇个体间存在差异,临床上应选择恰当的方法促进宫颈成熟,从而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本文主要对足月妊娠促进宫颈成熟的各种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王秋霞;杨丽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美兰染色联合乳管内窥镜定位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美兰染色联合乳管内窥镜(FDS)定位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98例乳腺导管内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A、B组,每组各49例.A组采用美兰染色定位,B组美兰染色联合FDS定位进行导管内病变组织切除术,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ROC分析FDS的诊断效能,对比两种定位方法下病变组织清除率等,术后随访0.3~1.5年,随访中位数0.9年,对比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 FDS诊断与病理符合共73例,诊断正确率74.49%,误诊率25.51%,灵敏度83%,特异度86%,Youdern指数9.56,阳性预测值82%,阴性预测值80%,AUC0.873 (95%CI:0.956~2.671);A、B两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病变组织切除率、复发率分别为[(29.69±9.02) minvs.(23.91±8.61) min、(5.91±2.74)dvs.(4.06±1.03)d、(65.31%vs.95.92%)、(12.24%vs.4.08%)],B组手术用时、病变组织切除率、复发率均优于A组(均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DS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可靠方法,FDS下定位联合美兰染色能够提高手术切除准确率.

    作者:张举;俞学军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航空总医院新生儿5 523例,其中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2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表格,统一收集母亲、婴儿、围生三方面的因素,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28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感染是常见的发病因素,占34.38%,其次依次为不明原因(31.25%)、早产(12.50%)、头颅血肿(8.59%)、溶血(7.03%)和窒息(6.2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7周)、感染、母子血型不合是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感染、母子血型不合、早产是重症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积极制定防治措施,重视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减少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王秋月;王丽;刘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知识认知与需求调查

    目的 调查妇科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了解其对营养知识的认知水平及需求状况,以期为医护人员给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科学的营养知识宣教、鼓励其正确对抗肿瘤,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在2017年6-12月对长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64例患者进行调查,营养风险筛查评分≥3分为存在营养风险.结果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其中≥65岁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28.6%,营养风险发生率为57.1%;<65岁患者营养不足发生率为4.0%,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6.0%;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对营养知识需求较高,对专业的饮食营养指导需求达96.3%,89.6%的患者存在营养方面的困惑,仅有25%的患者知道如何实现科学饮食.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足及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65岁者较<65岁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且妇科肿瘤患者对营养指导的需求很高,医务人员应当合理评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早期进行营养风险评价,并对患者进行营养知识宣教,满足患者对营养知识需求,提高其营养知识的认知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朴丽;杨蕊;高佩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北京地区26家医疗机构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血液学指标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早产儿生后早期血液学指标的特点,为早期发现并治疗各种相关疾病,降低晚期早产儿死亡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2月-2016年5月北京地区26家医疗机构新生儿科及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的875例晚期早产儿临床资料,分析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结果 白细胞计数平均为(12.27:±:4.81)×109/L,异常提示存在感染性疾病;血红蛋白含量平均为(166.50±27.88) g/L,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为导致红细胞增多的高危因素,贫血发生率随胎龄增长而降低;血小板计数平均为(261.65±89.32)×109/L,增高是由于存在感染性疾病,降低可能与宫内/生后感染、母亲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期糖尿病等有关.结论 对于晚期早产儿尤其是合并各种高危因素的晚期早产儿应密切监测各项血液学指标,以早期发现并治疗各种相关疾病.

    作者:刘瑶;刘捷;曾超美;李瑛;付晓辉;徐小静;龙卉;李月萍;曾慧慧;李正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与传统药物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与传统药物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价值,旨在为更好的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对汉中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80例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肌注联合清宫术治疗,甲氨蝶呤开始注射剂量为1 mg/kg,治疗7d后当血hCG下降量超过50 U/L可适当增加甲氨蝶呤,当检测无出血时则进行清宫;研究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膨宫液用量以及膨宫液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8.89%,且恶心呕吐、疼痛以及发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血hCG恢复正常时间、阴道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少,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血hCG表达水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阴道流血时间,且不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可作为临床上保守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首选方式.

    作者:田轶;李海侠;广会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