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病因

周雁蓉;庞冲

关键词:小儿厌食, 中西医, 病因
摘要:厌食症是指排除全身性和消化道器质性疾病,以较长时间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甚至拒食为表现的病症,是一种饮食行为异常,多发生于1~6岁儿童,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1].长期厌食会导致贫血、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并可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患其他疾病[2].近年来,小儿厌食症有增长的趋势,本文从中西医角度对本病的病因概述如下.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高危孕妇中sFlt-1和PLGF预测子痫前期的意义

    目的 探讨孕晚期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血清浓度对高危孕妇子痫前期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建卡产检、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高危孕妇27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静脉血血清sFlt-1和PLGF浓度,收集结果、记录数值并计算sFlt-1/PLGF比值.终有11例孕妇发展为子痫前期纳入子痫前期组,其中5例为轻度子痫前期,6例为重度子痫前期,其余26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将检测结果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组孕妇与对照组比较,血清log(sFlt-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8±0.29vs.3.22±0.19,P=0.091),血清log (PLGF)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9±0.43vs.2.66±3.05,P=0.000),血清log(sFlt-1/PLGF)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0.63vs.0.56±0.37,P=0.008).轻度子痫前期孕妇与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血清log(sFlt-1)、log (PLGF)、log(sFlt-1/PLGF)值分别为(3.33±0.26vs.3.43±0.44,P=0.594)、(2.43±0.52vs1.99±0.21,P=0.090)、(0.90±0.73vs.1.43±0.46,P=0.1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清sFlt-1/PLGF比值高危孕妇子痫前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4,8.39为佳截断值(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86.5%).结论 高危孕妇孕晚期血清中PLGF浓度,以及血清sFlt-1/PLGF比值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检测血清中sFlt-1、PLGF浓度对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以8.39为sFlt-1/PLGF比值的截断值对孕晚期子痫前期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蕴琪;李婷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肉瘤的相关问题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输卵管癌是输卵管腺癌,而原发性输卵管癌肉瘤是十分罕见的,约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1%~0.5%[1].癌肉瘤即一种恶性苗勒管混合肿瘤,是由恶性上皮成分(癌)和恶性间叶成分组成的恶性肿瘤.输卵管是癌肉瘤不易发生的部位,因其少见性、临床表现不典型,故临床诊断困难,由于其恶性程度高、转移迅速故预后不佳.现就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方面做一阐述.

    作者:武萌;庄文婷;于世娇;赵淑华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北京市高龄经产孕妇妊娠及分娩风险分析

    目的 评估高龄经产妇与非高龄孕妇、初产孕妇等孕产妇群体在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围生儿结局及分娩不良结局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出高龄经产妇孕产期管理意见及围产服务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北京市妇幼保健管理信息系统助产机构分娩上报数据,纳入2016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8周分娩产妇234 763例,采用SPSS 16.0软件对非高龄初产、经产以及高龄初产、经产4组人群妊娠高危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市高龄经产分娩例数由2014年的4 799例增加至2016年的10 767例,占比由2014年的4.7%升至2016年的11.7%.高龄组孕妇严重高危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8.6%(3 304/3 8255)、14.8%(5 657/38 255)高于非高龄组,OR值1.3和1.5,同年龄组初产妇、经产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初产组辅助生殖、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分别为11.6%(1 252/10 767)、8.4% (904/10 767)和4.4% (472/10 767)明显高于其他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早产、围产儿死亡、剖宫产分娩等妊娠不良结局高于非高龄组,且高龄初产妇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6年北京市高龄经产孕妇占比增加,高危妊娠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较非高龄孕妇明显增加,重视高龄经产妇妊娠高危风险评估,及时分析、根据不同疾病发病特征制定干预措施,将有利于高龄孕产妇分娩安全.

    作者:杨惠娟;于莹;刘凤洁;沈汝冈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血清IGF-1、IGFBP-3水平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大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的影响及其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ISS患儿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各50例,小剂量组给予0.1 U/kg的r-hGH注射治疗,大剂量组给予0.2 U/kg的r-hGH注射治疗.结果 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大剂量组治疗后血清IGF-1、IGFBP-3水平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治疗后6、12个月身高(Ht)、生长速度(GV)、身高标准差积分(Ht SDS)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大剂量组治疗后6、12个月Ht、GV、Ht SDS水平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剂量比较,大剂量r-hGH治疗可有效改善ISS患儿血清IGF-l、IGFBP-3水平,有利于促进患儿的生长,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韩春玲;穆亚宁;赵锁林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ATG5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脑瘫等神经发育相关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目的 本研究以病例及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汉族人群早产儿中ATG5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探讨ATG5基因多态性与早产儿脑瘫等神经发育相关疾病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比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100例脑瘫早产儿(脑瘫组)以及100例非脑瘫早产儿(对照组)的一般信息.选取ATG5基因中rs573775、rs510432、rs6568431、rs2299863以及rs3804338这5个多态性位点,通过Massarray分型技术方法为脑瘫组以及对照组基因型进行分类.基因数据结果分析通过SHEsis在线软件来实现.结果 在脑瘫早产儿患者组以及非脑瘫早产儿对照组之间,ATG5基因rs6568431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瘫伴HIE早产儿患者组与脑瘫非HIE早产儿以及对照组之间,ATG5基因rs6568431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瘫伴窒息早产儿组以及脑瘫不伴窒息早产儿对照组之间,ATG5基因rs6568431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型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G5基因中rs6568431多态性位点与早产儿脑瘫、HIE及窒息具有显著相关性.

    作者:丁华;孙芹;方秀文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7月期间在该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3 920例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检查,对二维超声检查疑似病例联合四维超声检查,根据引产或出生后结果分析二维超声和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 3 920例孕妇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为胎儿畸形的有128例(畸形处166处,包括颜面部畸形34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39处,泌尿系统畸形10处,四肢骨骼系统畸形32处,心脏畸形14处,消化系统畸形7处,胸腹腔异常15处,皮肤异常15处);二维超声对肢体、颜面部畸形诊断准确率和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1.25% (26/32)、70.59% (24/34)、77.11% (128/166),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肢体、颜面部畸形诊断准确率和总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 (32/32)、97.06% (33/34)、92.77% (154/166),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诊断方式对其他各类胎儿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对体表畸形诊断符合率为74.07% (60/81),显著低于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的97.53% (7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对胎儿体表畸形诊断更具优势,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是降低畸形胎儿出生率的有效途径.

    作者:崔咏梅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PTEN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乳酸产生的研究

    目的 探讨PTEN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及活性、乳酸(LD)产生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PTEN的过表达质粒PTEN-OE,转染以子宫内膜癌细胞株HEC-1-A;RT-PCR和Westemblot分别检测PTEN过表达后LDH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BCA法分别检测细胞内LDH的活性、细胞内外LD的浓度;选取107例子宫内膜癌病例,统计分析LDH水平与临床病例的相关性.结果 过表达PTEN后,HEC-1A中LDH的mRNA (P<0.001)和蛋白水平(P<0.001)明显下调;细胞内LDH活性明显下降(P<0.05),细胞内和细胞外LD乳酸浓度明显降低(P<0.05);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期别越晚、分化程度越低、浸润深度越大、ER阴性表达则LDH越高.结论 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PTEN能抑制LDH的活性和表达,抑制LD的产生;而且LDH与子宫内膜癌分期、分化和浸润深度相关.因此,PTEN可能通过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的无氧酵解途径,参与子宫内膜癌的调控.

    作者:刘峰;庄研;向江东;张进;陈晓悦;贺银燕;席晓薇;吴晓梅;万小平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维生素D缺乏儿童热性惊厥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维生素D缺乏患儿热性惊厥的发病特点.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入院的热性惊厥患儿134例,分为维生素D缺乏组和维生素D正常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病特点.结果 维生素D缺乏患儿热性惊厥发病年龄更小、住院时间更长、血钙含量更低、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更高、血培养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缺乏患儿更易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诱发热性惊厥,因此临床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姜红;李雅春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神经导向因子-1联合肾损伤因子-1在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肾损伤风险预测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神经导向因子-1(Netrin-1)联合肾损伤因子-1 (Kim-1)在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肾损伤(AKI)风险预测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纳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窒息新生儿96例.根据患儿AKI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AKI组、未发生AKI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明确Netrin-1联合Kim-1预测AKI的敏感度、特异度与佳截断值,利用COX回归性分析确定AKI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在92例患儿中,有42例(43.75%)发生AKI,54例(56.52%)未发生AKI;发生AKI组的重度窒息、尿液减少占比及Netrin-1、Kim-1水平较未发生AKI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COX回归性分析发现,窒息程度、尿液减少、Netrin-1、Kim-1与新生儿窒息后AKI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 Netrin-1联合Kim-1对新生儿窒息后AKI风险的预测效果较好,且两者均为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颜丽娟;吴小川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观察卡贝缩宫素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

    目的 探究卡贝缩宫素在预防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0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产妇80例,均接受剖宫产术.按照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卡贝缩宫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2h、24 h的出血量、新生儿的早期结局等实验数据.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 (P<0.05).经测量,观察组产后2h、24h的出血量分别为(95.12±30.25)ml、(157.12±20.33)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09.05±41.15)ml、(355.18±25.31)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统计两组新生儿的早期结局,观察组的平均体质量和Apgar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出现一定的恶心、呕吐、头疼等患者,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高于对照组的12.00%,但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缩宫素治疗进行比较,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患者实施卡贝缩宫素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后出血预防效果,减少产妇术后出血量,且对新生儿健康无影响,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案.

    作者:彭静;黄雅;风娅含;朱丽仙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宫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宫腔镜病灶切除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妇科收治的98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孕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观察组给予宫腔镜手术切除病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活质量变化、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满意度.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生活质量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显著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评分上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β-hCG恢复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效果优于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术后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付静静;孟津;王智文;朱东林;金海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异位妊娠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孕酮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抑制素A(INH-A)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问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孕酮、VEGF及INH-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后孕酮、VEGF及INH-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宫内受孕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异位妊娠、不孕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改善血清孕酮、VEGF和INH-A水平.

    作者:吕丽娜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盆底电刺激联合Kegal法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尿失禁、盆底肌电生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盆底电刺激(PES)联合Kegal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产妇尿失禁、盆底肌电生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符合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PFD标准的经阴道分娩产妇8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Kegal法进行盆底肌功能训练,研究组(43例)采用PES联合Kegal法治疗,疗程6周,应用排尿日记、手测盆底肌收缩力测评分级(Oxford评分法)、盆底功能障碍评分(PFDI-20)、盆底功能影响评分(PFIQ-7)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失禁、盆底肌肉收缩力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POP-Q分度0度比例明显增高(P<0.05),Ⅰ度和Ⅱ度比例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POP-Q分度0度高于对照组(P<0.05),Ⅰ度和Ⅱ度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尿失禁患者比例下降了55.81%,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研究组尿失禁患者24 h平均尿失禁次数明显下降(t=5.235,P<0.05),且低于对照组(t=6.927,P<0.05).研究组治疗后盆底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及盆底Ⅰ类肌纤维疲劳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Ⅱ类肌纤维疲劳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FIQ-7、PFDI-20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结论 PES联合Kegal法可改善PFD产妇尿失禁症状,促进盆底功能恢复,降低PFD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王春春;陈雯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不同浓度七氟烷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相关炎性因子、补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同浓度七氟烷对腹腔镜子宫肌瘤术患者炎症因子及补体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妇科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以2.50%七氟烷持续麻醉)、B组(以3%七氟烷持续麻醉)及C组(以3.50%七氟烷持续麻醉)3组,每组各4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 min (T0)以及术后6 h(T1)两个时间点监测3组患者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补体C3、C4水平,记录3组术后麻醉清醒时间、统计3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刻,3组CRP、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以及C3、C4等补体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T1时刻,3组CRP、IL-6、TNF-α水平均有所升高,与A组比较,B、C两组CRP、IL-6、TNF-α炎症因子水平均较低(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1时刻,3组补体C3以及C4水平均有所降低,与A组比较,B、C两组补体C3以及C4水平均较高(P<0.05);但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术后麻醉清醒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3组腹痛、腹泻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3%七氟烷浓度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手术麻醉诱导中,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对机体补体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术后麻醉清醒快,安全可靠,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向璟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海南省某医院337例NICU患儿串联质谱结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串联质谱法对NICU酸碱失衡住院患儿的检测价值,为NICU酸碱失衡患儿遗传代谢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串联质谱技术,使用PE公司生产的非衍生化多种氨基酸、肉碱和琥珀酰丙酮测定试剂盒(串联质谱法)对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337例住院患儿展开氨基酸谱与肉碱谱分析,血串联质谱异常者送血样本至北京迈基诺基因公司做基因诊断,送尿样本至广州金域检验做尿气相质谱验证.结果 337例住院患儿中血串联质谱检测到指标异常44例,其中疑似氨基酸血症12例,疑似有机酸血症18例,疑似脂肪酸血症14例,初筛IEM的患病率为13.1% (44/337).目前已确诊1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例苯丙酮尿症、1例高苯丙氨酸血症、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戊二酸血症I型、1例全羟化酶合成酶缺乏症、2例原发肉碱缺乏症.结论 用串联质谱技术可以分析患儿的氨基酸谱与肉碱谱,为NICU酸碱失衡患儿遗传代谢病的诊治提供了依据.

    作者:赵振东;王洁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腹腔镜术后联合GnRH-α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组织ILKAP表达及EFI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术后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α)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组织整合素连接激酶相关蛋白(ILKAP)表达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西电集团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术联合GnRH-α治疗组(联合组,40例)和单纯腹腔镜术治疗组(单独组,4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组织ILKAP表达、EFI、盆腔疼痛缓解及复发情况、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组织ILKAP表达、EFI显著高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盆腔疼痛缓解率95.0% (38/40)显著高于单独组85.0% (34/40),复发率2.5%(1/40)显著低于单独组10.0% (4/40),妊娠率、足月产率显著高于单独组,而自然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早产率显著低于单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GnRH-α治疗较单纯腹腔镜术治疗更能有效提升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组织ILKAP表达及EFI,提高盆腔疼痛缓解率,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周燕;樊丽萍;刘秋霞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分娩次数、分娩方式与盆底肌力减退的相关性及其盆底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娩次数、分娩方式与盆底肌力减退的相关性,并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产后42 d复诊时经筛查发现存在盆底肌力减退的产妇531例,其中顺产428例,剖宫产103例,初产妇372例,经产妇159例.产后42 d用Glazer评估盆底肌力后,纳入治疗的产妇采用加拿大VISHEE瑞翼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和法国PHENIX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USB4结合治疗.结果 对整体研究对象进行数据分析,孕前体质指数(BMI)与前基线值、快速收缩大值及持续收缩平均值治疗前后存在差异性,且成正相关性,其中持续收缩平均值治疗后存在明显相关性;产前BMI只与前基线值的治疗前后均存在正相关性,且其与治疗后持续收缩平均值亦存在正相关性;产后BMI与前基线值、快速收缩大值、持续收缩平均值及耐受测试平均值的治疗前存着正相关性,且其与治疗后存在明显正相关性,而其与后基线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初产妇不同时期BMI、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的相关性与整体数据分析结果一致,而经产妇不同时期BMI、新生儿体质量与治疗前后盆底肌力无相关性;顺产者产后BMI与盆底肌力治疗前后存在正相关,剖宫产者不同时期BMI与盆底肌力治疗前无相关性,而与治疗后盆底肌力持续收缩平均值存在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不同分娩次数、分娩方式均无明显相关性.全部病例治疗前后结果显示除后基线值外,前基线、快速收缩大值、持续收缩平均值、耐受测试平均值均P<0.01,存在统计学意义,认为治疗疗效显著,且无论分娩次数、分娩方式治疗前后结果亦如此;但不同分娩方式之间相比较,盆底肌力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性.不同分娩次数相比较,治疗前盆底肌力均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两者之间的快速收缩大值、后基线值比较差异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产妇治疗后快肌收缩力明显高于初产妇,但其后基线值较高.结论 盆底肌力的减退与孕前BMI、产后BMI存在相关性,而与产前BMI无明显相关性.新生儿体质量与盆底肌力减退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相关性.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力减退疗效显著.不同分娩次数间比较,经产妇治疗后快肌收缩力明显高于初产妇,但其后基线值较高,说明盆底肌力稳定性较初产妇差,但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肌力减退治疗前后的影响无差异性.

    作者:王文玲;吴岐珍;王燕侠;杨琳;靳蕊蕊;周敏;许晓英;张丽莉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卵巢交界性肿瘤新研究进展及争议

    卵巢交界性肿瘤(BOTs)组织学上被定义为无破坏性基质浸润的非典型上皮细胞增殖[1].早于1929年,泰勒首次将BOTs描述为一组独立性疾病群体,称为“半恶性疾病”.他指出这些患者的预后比那些恶性肿瘤的患者要好.BOTs具有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即使存在腹膜受累,也有相对较好的预后.这类疾病曾用过各种各样的术语和分类.直到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别于1961年和1973年正式将其引入卵巢肿瘤的分类.目前,有3个术语用于描述这些肿瘤:交界性肿瘤、低恶性潜能肿瘤和非典型增生性肿瘤.

    作者:丁丹丹;刘畅;门文婷;韩春颖;王渠源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定坤丹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定坤丹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症患者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2016年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症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罗米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定坤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AFC数和生活质量变化及成功排卵和妊娠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E2和FSH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T和AMH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C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和生理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功排卵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坤丹联合克罗米酚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低下不孕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作者:谢美群 刊期: 2018年第23期

  • 宫颈新柏氏技术抹片异常患者阴道镜下活检结合检测p16、p53及Ki-67的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抹片异常患者阴道镜下活检结合检测Ki-67、p16及p53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癌筛查(宫颈新柏氏技术抹片,TCT)的妇女1 253例.对其中宫颈低、高度瘤变和非典型细胞意义不明的异常报告402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对检查异常者进行病理活检.将病理诊断典型病例98例作为病例组,另选取50例正常宫颈组织(均为同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宫颈标本)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对两组Ki-67、p16及p53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阴道镜下对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0%、93.10%、89.29%、88.89%及100.00%.在不同宫颈组织中,Ki-67、p16和p5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阳性率高,其次是宫颈CINⅢ、CINⅡ、CINⅠ及慢性宫颈炎,而在对照组(正常宫颈组织)中均不表达.宫颈癌Ⅰ期与Ⅱ期患者Ki-67、p16及p53表达阳性率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x2=3.98、3.98、5.97,均P<0.05).结论 宫颈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技术抹片异常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有助于提高宫颈疾病的诊断率,且检测Ki-67、p16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提示三者过高表达可能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的发病过程.

    作者:陆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