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5例妊娠晚期高龄孕妇超声检查报告

于谦

关键词:妊娠晚期, 高龄孕妇, 超声检查
摘要:目的 评价妊娠晚期高龄孕妇胎儿在宫内的整体生长发育情况,从而提高高龄产妇的分娩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经该院超声科行超声检查的95例妊娠晚期高龄孕妇(高龄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40例同期适龄孕妇(适龄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对其畸形补漏筛查情况、胎儿生长发育以及彩色多普超声检查结果作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适龄组与高龄组胎儿房间隔缺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9,P<0.05),而Ⅰ度唇腭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868,P>0.05);与适龄组相比,高龄组经产胎儿的头围(HC)较小(t=12.11,P<0.05),腹围(AC)较小(t=3.05,P<0.05),股骨长(FL)度较短(t=3.68,P<0.05),而适龄组与高龄组初产胎儿头围,腹围及股骨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适龄组胎儿相比,高龄组胎儿脐动脉阻力指数(RI)、脐动脉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之比(S/D)值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适龄组胎儿心脏血流动力学相比,仅高龄组经产胎儿的肺动脉峰值加速时间及射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龄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发育可能迟缓,胎儿的宫内风险增加,胎儿房间隔缺损的发生率增高.加强超声检查、降低生育年龄,有望提高分娩及胎儿质量.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江门地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低出生体重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江门地区分娩量大的14间助产机构2015年8月-2016年5月间住院分娩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和病例摘录,调查与低出生体重发生可能相关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孕产相关因素、孕妇慢性疾病史、孕妇感染史、孕期生活习惯、孕期营养状况、孕期心理健康、产妇月经史及生育史、产妇及配偶生活和工作环境等,探讨以上因素与低出生体重的关联及发现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 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发生与父母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身高、体重及母亲的月经史和生育史、孕期的体力活动、孕期的保健行为、孕期的患病情况和营养状况有关.结论 孕母积极获取保健知识、参加过孕妇学校、按时孕期产检是低体重发生的保护因素;孕期轻度体力劳动、工作和适度体育锻炼是降低低体重儿发生风险的保护因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胎位异常都是新生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显著危险因素,具有低出生体重儿分娩史及早产史也是新生儿发生低出生体重的显著危险因素,孕前BMI值偏低、孕期增重不足、早餐不规律是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食用奶、豆类食物、海产品、内脏及服用钙补充剂则是降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的保护因素.

    作者:王英翔;王松柏;李玉萍;卢次勇;岳月;唐代婷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术后中西医结合改善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探究中西医联合给药方式对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术后改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对每个患者术前通过宫腔镜进行子宫内膜定点取样进行病理诊断,患者均实施子宫内膜电切术.将患者按照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羟孕酮联合中药汤剂的治疗.结果 子宫内膜电切术后,仅服用甲羟孕酮治疗的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10例(52.6%),乳房胀痛4例(21.1%),胃肠道不适4例(21.1%);甲羟孕酮联合中药方剂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4例(21.1%),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1、3、6、12个月子宫内膜修复情况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在实施子宫内膜电切术后,中药结合甲羟孕酮的用药治疗可改善患者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不良反应,对于患者术后宫腔内膜修复无显著影响.

    作者:张艳君;刘云;尹国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0-2014年徐汇区98307例退休妇女妇科疾病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2010-2014年徐汇区98 307例退休妇女妇科疾病受检率、患病率及患病顺位.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徐汇区2010-2014年退休妇女妇科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4年共筛查退休妇女98 307例,2010年妇科普查的受检率为98.06%,2012年为96.24%,2014年为93.90%,妇科普查受检率在逐渐降低,患病率随之略下降.妇科疾病前5位顺位:子宫肌瘤、卵巢肿块、宫颈炎、乳房肿块、阴道炎症,恶性肿瘤以乳房癌为主.结论 普查项目经费多年未变,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妇科普查受检率逐年下降,患病率也在逐年减少,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妇科普查力度.

    作者:丁幼华;李丹;吴玲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围产抑郁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妊娠和分娩是育龄妇女自然的生理现象,但这一特殊时期女性巨大的生理变化,可能引起心理上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拮抗胰岛素物质的增多,妊娠期糖尿病(GDM)成为孕期高发疾病.国外对糖尿病和抑郁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而孕期对母婴结局危害较大的GDM和围产抑郁也得到国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我国对GDM和围产抑郁的关系缺乏较系统的研究.本综述分析国外对GDM和围产抑郁相关性研究的文献,旨在为国内研究及临床预防和治疗提出建议.

    作者:董青青;姚菲;赵庆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婴幼儿辅食营养包对6~24个月龄婴幼儿营养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婴幼儿辅食营养包对6~24个月龄婴幼儿营养干预12个月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重庆市奉节县6~24个月龄婴幼儿900名,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每组各450名.对照组儿童不进行营养干预,干预组儿童在保持原有的膳食结构基础上每天补充一包富含高密度营养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干预时间为12个月.在项目开始前和结束后测定两组婴幼儿的身长、体重和血红蛋白(Hb)水平,分析两组婴幼儿在营养干预12个月后的年龄别体重(WAZ)、年龄别身长(HAZ)、身长别体重(WHZ)、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Hb值及贫血患病率的差异.结果 营养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各月龄段婴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WHZ、WAZ、HAZ和Hb浓度分别比对照组高0.26、0.24、0.59和11.3 g/L,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贫血率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给6~ 24个月龄婴幼儿补充富含高密度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包12个月后,可以显著降低婴幼儿的贫血患病率、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消瘦率,可以显著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作者:李帅;张琨;邱洁;查琳;向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营养健康教育和针对性营养指导对孕妇营养状况和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营养健康教育和针对性营养指导对孕妇营养状况和母婴结局的影响,为孕期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在该院接受定期孕检的孕妇30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参加常规孕期生理卫生知识学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营养健康教育和针对性营养指导.比较两组孕妇晚期膳食构成和营养素摄人情况,妊娠期并发症、分娩后贫血的情况,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体重.结果 观察组孕妇孕晚期谷类、水果、蔬菜及蛋类摄入量高于对照组,粗粮、鱼虾、动物肝脏的摄入频率高于对照组,蛋白质、维生素C、钙、铁摄入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分娩后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正常体重新生儿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健康教育和针对性营养指导可促进孕妇孕期膳食的合理摄入,改善孕妇孕期的营养状况,降低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母婴结局.

    作者:冯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布地奈德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对小儿哮喘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吸入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0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126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进行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临床疗效、主要症状或体征改善时间等情况,同时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儿血清中IL-6、IL-8、IL-17、TNF-α、hs-CRP水平.结果 干预治疗3个疗程以后,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缓解、哮鸣音及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以后,两组患儿IL-6、IL-8、IL-17、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L-6、IL-8、IL-17、TNF-α、hs-CRP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哮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细胞因子释放,控制气道炎症发生,改善肺功能.

    作者:吴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频彩超诊治新生儿肌肉肿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检查在新生儿肌肉肿块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新生儿肌肉肿块患儿554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肌肉肿物超声声像图与穿刺手术病理、临床观察治疗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高频彩超诊断新生儿肌肉肿块依次为先天性肌性斜颈389例(70.2%)、血肿43例(7.8%)、炎性包块35例(6.3%)、血管瘤28例(5.1%)、淋巴管瘤24例(4.3%)、肌纤维瘤19例(3.4%)、韧带样型纤瘤病10例(1.8%)、横纹肌肉瘤6例(1.1%).结论 高频超声能够清晰显示新生儿肌肉肿块的边界、物理性质及血流分布状况,为临床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者:李雪娇;高虹;郭峻梅;易欣;樊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人巨细胞病毒、人疱疹病毒4型、解脲脲原体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合并人巨细胞病毒(CMV)、人疱疹病毒4型(EBV)、解脲脲原体(UU)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并分析年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宫颈高级别病变(HSIL)患者46例、低级别病变(LSIL)患者42例、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排除病变(ASCUS)患者41例和正常对照(NILM)患者10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式荧光杂交和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法分别检测HR-HPV、CMV、EBV、UU感染情况.并通过SPSS 17.0软件运用x2检验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其感染状态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UU感染率在各组中均为高,其次是CMV,EBV感染率低.UU、CMV感染及年龄在各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及以上微生物合并HR-HPV感染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MV、EBV、UU合并HR-HPV感染分别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呈正相关,随年龄增大,病变风险增大.且UU更容易合并HR-HPV感染.HR-HPV及微生物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的预防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丽丽;郑丽媛;陈海英;陈双峰;王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95例妊娠晚期高龄孕妇超声检查报告

    目的 评价妊娠晚期高龄孕妇胎儿在宫内的整体生长发育情况,从而提高高龄产妇的分娩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经该院超声科行超声检查的95例妊娠晚期高龄孕妇(高龄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对比分析40例同期适龄孕妇(适龄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对其畸形补漏筛查情况、胎儿生长发育以及彩色多普超声检查结果作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适龄组与高龄组胎儿房间隔缺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39,P<0.05),而Ⅰ度唇腭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868,P>0.05);与适龄组相比,高龄组经产胎儿的头围(HC)较小(t=12.11,P<0.05),腹围(AC)较小(t=3.05,P<0.05),股骨长(FL)度较短(t=3.68,P<0.05),而适龄组与高龄组初产胎儿头围,腹围及股骨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适龄组胎儿相比,高龄组胎儿脐动脉阻力指数(RI)、脐动脉搏动指数(PI)及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速度之比(S/D)值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适龄组胎儿心脏血流动力学相比,仅高龄组经产胎儿的肺动脉峰值加速时间及射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龄妊娠晚期胎儿生长发育可能迟缓,胎儿的宫内风险增加,胎儿房间隔缺损的发生率增高.加强超声检查、降低生育年龄,有望提高分娩及胎儿质量.

    作者:于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GnRH-a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

    目的 探讨GnRH-a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就诊于兴宁市人民医院妇科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术前GnRH-a预处理组(予2次GnRH-a预处理后再进行手术)和对照组(入选后直接进行手术)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灌注液使用量、术中并发症、术中肌瘤完全切除率、术者对手术的难易程度及满意程度的VSA评分等指标的差异;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症状改善率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术前予GnRH-a预处理组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灌注液使用量、降低手术难度、降低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预处理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肌瘤完全切除率、术后6个月异常阴道流血症状的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GnRH-a预处理可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降低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手术难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智菊;肖苑玲;刁永强;张映平;何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清降钙素原、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的测定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0例临床确诊的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42例,非细菌感染组48例,健康体检儿童4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同时测定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的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并进行分析.结果 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和WBC计数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A水平细菌感染组均低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感染组血清PCT、PA、CRP水平及WBC计数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8.41、62.87、15.07和28.87,均P<0.01),阳性率分别为88.10%、83.33%、61.90和50.00%;细菌感染组治疗后PA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8,P<0.01),PCT水平和WBC计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15、7.92,均P<0.01),CRP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9,P<0.01).结论 血清PCT、PA、CRP及WBC计数联合检测对鉴别儿童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同时为预后的判断提供参考.

    作者:王文俊;李义德;刘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柳州市中重度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原因调查

    目的 调查了解柳州地区中重度地中海贫血患儿的出生原因,探讨目前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完善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以及管理方案,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新生儿筛查中可疑患有中重度地中海贫血和转诊至该院行地中海贫血检查的患儿57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查,对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等)、对地中海贫血的认识(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等)和对地中海贫血的态度(是否婚检产检筛查、产前诊断和对终止妊娠的态度)等方面,分析导致中重度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57例患儿中共检出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38例(66.67%),中重型β地中海贫血19例(33.33%).57位家长中以30~39岁年龄段分布人数居多,占调查对象总人数60.00%以上.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有46人(80.70%),其次为中专以上学历有9人(15.79%);壮族居多,有42人(73.68%),其次为汉族8人(14.04%),其他民族7人(12.28%);职业以农民为主,有35人(61.40%),无固定职业人员22人(38.60%).“听说过地中海贫血”的有42人(73.68%),对地中海贫血危害有所了解的有30人(52.63%),“双方进行婚前地中海贫血筛查”的有35人(61.40%),“孕期进行地中海贫血检查”的有44人(77.19%),“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的有4人(7.02%),无终止妊娠者.结论 家长对地中海贫血知识的了解情况、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民族风俗、地区偏远等因素是造成该地中重度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的重要原因,在今后的地中海贫血防控工作中应考虑到上述因素.

    作者:谭建强;潘莉珍;陆碧玉;杨金玲;罗世强;陈大宇;郑敏;蔡稔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初产妇无创接生对盆底肌肉早期恢复的影响和治疗后盆底康复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接生对初产妇盆底肌肉早期恢复的影响和治疗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分娩的310例初产妇分为3组,无创接生的110例为无创接生组,会阴侧切的105例为会阴侧切组,剖宫产的95例为剖宫产组.比较无创接生组与会阴侧切组、剖宫产组产后6~8周时的盆底肌张力强度及治疗1个疗程后盆底康复情况.结果 治疗前无创接生、会阴侧切和剖宫产对盆底肌力均有影响,其肌力大小都≤3分;治疗后盆底肌力都有恢复,肌力都在Ⅱ级以上,其影响程度在产后6~8周和治疗1个疗程后Oxford评分比较:无创接生组与侧切组肌力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接生组与剖宫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由于盆底肌肉受压、牵拉、肌纤维变形及肌力减退,对盆底肌功能会造成一定影响.无创接生技术不会增加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且其肌力恢复较侧切组更有优势,与剖宫产组无差异,建议在确保母婴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推动无创接生,减少产妇的痛苦.

    作者:陈志芳;彭检妹;郑萍萍;温雪恒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成试验在儿童矮小症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通过实验对比研究,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生成试验在矮小症儿童诊断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以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3例青春发育前期矮小症患儿为研究对象,以生长激素(GH)峰值诊断为标准,将25例因生长激素缺乏(GHD)所导致的矮小者设为GHD组,将38例特发性矮小者设为ISS组.对所有对象给予睡前皮下注射国产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 0.3 U·kg-1·d-1,在试验前、后次日晨留取标本,采用美国德普公司生产的DPC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及试剂对血清IGF-1进行测试.结果 GHD组与ISS组在骨龄、身高、身高落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21、0.18和-0.28,均P>0.05),GHD组血清IGF-1基础水平(169.33±64.29) ng/ml低于ISS组(238.88±54.3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P<0.05);生成实验后GHD组IGF-1反应值(187.75±146.57) ng/ml、反应值百分数(128.67±132.55)%均高于ISS组(113.42±73.35)ng/ml、(54.12±4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2、2.67,均P<0.05).结论 血清IGF-1的单次检验就可以为GHD诊断提供便捷可靠的实验室依据.IGF-1生成试验可为ISS患儿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IGF-1生成试验中IGF-1的反应水平可用于预测rhGH对儿童矮小症促生长疗效,对优化ISS治疗方案有参考价值.

    作者:干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炎琥宁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心肌酶及CD4+T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炎琥宁注射液对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心肌酶及CD4+T相关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7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76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轮状病毒腹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然后统计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心肌酶及CD4+T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中轻型和重型腹泻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心肌酶指标及CD4+T相关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炎琥宁注射液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中的疗效较好,且对患儿的心肌酶及CD4+T相关指标均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因此炎琥宁注射液在轮状病毒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踬慧;郝小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影响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紊乱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紊乱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检查治疗的阴道炎阴道菌群紊乱患者386例和同期在该院检查的阴道菌群正常受检者739例为研究对象,采集阴道炎患者阴道侧穹窿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对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紊乱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培养、分离共检出43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52株(58.20%),革兰阴性菌113株(26.10%),真菌68株(15.70%).主要革兰阳性菌具有较广泛的耐药性,对青霉素G、红霉素、环丙沙星有较高的耐药率,均>57.00%;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非常敏感.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安卡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52.00%,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50.00%,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非常敏感.自行阴道冲洗、经期未使用消毒卫生巾、非经期使用护垫、每周性生活≥2次、未采用避孕套避孕、阴道炎史、性伴侣数量≥2人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为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紊乱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影响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紊乱的相关因素为自行阴道冲洗、经期未使用消毒卫生巾、非经期使用护垫、每周性生活≥2次、未采用避孕套避孕、阴道炎史、性伴侣数量≥2人及抗生素应用不合理.根据相关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降低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紊乱的发生率.

    作者:伍宗惠;叶海琼;袁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空气压缩泵对比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空气压缩泵对比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5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00例).所选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且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辅予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ACPI);对照组辅予超声雾化吸入(UAI).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及雾化吸入过程中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血氧饱和度(Sp02)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98.00%,分别与对照组的68.00%和91.0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或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中的HR、RR水平以及吸入后30 min的Sp02水平均显著高于吸入前5 min的水平;对照组吸入中的HR、RR水平高于吸入前5 min,但Sp02水平显著低于吸入前5 min的水平,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或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PI对比UAI治疗小儿哮喘,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应用.

    作者:林明影;陈求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妊娠晚期妇女异常心电图与甲状腺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妇女异常心电图结果及与甲状腺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就诊的57例妊娠晚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列为观察组,将64例在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妇女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结果及TSH、FT3、FT4水平,并分析妊娠晚期妇女心电图异常患者TSH、FT3、FT4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结果发生率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短P-R间期、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SH、FT3、F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患者FT4、TSH水平低于心电图正常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晚期妇女心电图容易发生异常改变,其中以短P-R间期、窦性心动过速为主,FT4及TSH水平降低可能参与了心电图异常结果的发生.

    作者:廖彦昭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胎儿侧脑室轻度增宽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侧脑室轻度增宽的临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妊娠期超声诊断的胎儿侧脑室10~12 mm病例,部分病例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分析或核磁共振(MRI)检查,定期进行超声复查,并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结果 71例侧脑室增宽病例36例(50.70%)接受染色体检查,8例(11.27%)行无创DNA检测,44例中染色体异常1例(2.27%);28例在产前或产后进行了MRI的检查,均未见其他异常;65例(91.55%)正常分娩,其中63例(96.92%)随访正常.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能够敏感地检出轻度侧脑室增宽的胎儿,孤立性轻度侧脑室增宽者染色体异常概率较低,预后较好.

    作者:何顺安;肖燕;魏玲;李江涛;吴琦;杨淑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