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涵
目的 探讨目标性监测与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感染中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3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6年6月~ 12月,n=110)及观察组(2017年1月~6月,n=120),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感染目标监测与预防,以2015年6月~2016年5月未实施目标监测的11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预后情况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假体坏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假体与组织融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标性监测与干预组合能有效降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医院感染率,有助于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李亚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元情绪和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子宫切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据正念减压疗法中的身体扫描、正念呼吸、正念冥想、步行冥想、正念瑜伽、正念内省6方面,分阶段、分主次地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特质性元情绪量表(TMMS)、社会适应性问卷(SAQ)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前2组一般资料、TMMS评分和SA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2组TMMS、SAQ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改善和提高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情绪状况和社会适应性,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曹瑜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自制交接班查检表在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设计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查检表,用于喉癌患者术后护理人员交接班,随机将本科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7例喉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制查检表进行交接班,对照组采用传统交接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交接班落实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交接时间为(3.31±0.61)min,交接班漏项为1项(3.45%),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规范化落实情况25例(86.21%),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情况27例(93.1%),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及家属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交接班查检表用于喉癌患者术后交接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因素,促进临床护理人员的有效沟通,提高护士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唐雪萍;李雪梅;曹燕;周戌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所致3级以上伤害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PDCA循环的4个阶段8个步骤,对本院2017年4月1日~6月30日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对策及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应用PDCA循环前后患者对预防跌倒措施的知晓率及跌倒所致3级以上伤害发生率.结果 通过应用PDCA循环后,患者对预防跌倒措施的知晓率由应用前的84.69%上升到98.12%,跌倒所致3级以上伤害发生率由应用前的66.67%降至0(P<0.01).结论 运用PDCA循环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所致3级以上伤害发生率,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
作者:许义芳;邓亚妮;周莉萍;张玉清;袁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救方法与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小儿癫痫持续状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急诊救治,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急诊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7.5% (39/40),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32/40),2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者6例占15%,2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患儿急救治疗的同时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使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大幅度提高,减少患儿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刘玉娟;王昱茗;张丽;刘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不同冷疗时间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6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术后连续冰敷72 h,对照组术后冰敷24h,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肿胀程度、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引流量、VAS评分、肿胀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进行持续冷疗72 h,可明显减少患者术后引流量、减轻局部肿胀、缓解局部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雪萍;王桂娜;肖美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总结了125例全麻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其中1例患者出现术后出血,再次手术止血后出血止住,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认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但仍需要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方红娟;汪红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于协同理念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其心功能水平和负性情感状况的影响,并为这类特殊群体的优质诊疗方案积累循证经验.方法 选取本院急诊科于2015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护理照护模式,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基于协同理念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记录2组入院时及干预后第7d末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值、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LVEF和NTproBN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LVEF值为(58.3±4.7)%,高于对照组的(47.1±4.0)%;NT-proBNP值为(416.7±12.9)μg/L,低于对照组的(487.2±15.7)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分别为(12.8±1.1)、(18.7±2.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9±1.4)、(21.9±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协同理念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方案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状况,且能减轻其焦虑、抑郁水平,值得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如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基础护理学》翻转课堂的内容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授课教师进行访谈,以目的抽样法于2017年5月~2017年12月,采用Delphi法对15名行业专家进行2轮函询,设计出《基础护理学》翻转课堂的内容指标体系,确定并评价该体系的科学性.结果 经过2轮函询后,2轮专家积极系数为100%,判断系数0.806,熟悉程度为0.813,权威系数为0.808,终确定的《基础护理学》翻转课堂内容方案包括3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靠,具有科学性,形成的方案可以为《基础护理学》翻转课堂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聂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实施综合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接诊的68例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2组实施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术后腹腔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在肝胆外科术后腹腔感染中实施,不仅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腹腔感染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胡飞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门急诊各类患者接受肌肉注射时减轻疼痛的应用,旨在减轻患者对肌肉注射疼痛的抵触心理,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肌肉注射治疗.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6月收治的240例接受肌肉注射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为接受肌肉注射的患者进行基本的卫生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患者肌肉注射疼痛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减轻肌肉注射疼痛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肌肉注射的各类患者,在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后不容易发生紧张、害怕疼痛等心理现象,疼痛度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强,有利于提高注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对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采取常规西医护理与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12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w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arris评分、SF-12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4w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应用于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获得理想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倪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联合有氧运动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7年6 ~1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术后开始给予常规治疗术后康复指导和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术后护理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联合瑜伽有氧运动.2组患者均给予6个月的随访治疗.对2组患者运动及护理前后肺功能、体质指数(BMI)、腰椎骨密度及生活质量(SF-36)、焦虑症状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运动及心理干预后肺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活量明显增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焦虑症状明显减轻,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心理干预联合有氧运动有助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生理心理健康状态.
作者:邹夏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科研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与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对全国20个省份300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总分为(47.07±23.97)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问题发现能力、文献查阅能力、论文书写能力、科研实践能力、科研设计能力、资料处理能力.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学历和从事伤口/造口专科时间、职称等(P<0.05).结论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总体水平偏低,需要从各个层面有针对性开展的护理科研培训,完善专科护理科研团队建设,提升其科研能力.
作者:笪俊;杨明莹;李斗艳;辛辰;李丹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总结了皮肤外科门诊采用MiraDry微波治疗仪治疗的10例腋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经验.本组患者中共10例患者,治愈8例,显效2例,治愈率达80%,有效率达100%,且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疤痕增生率低.认为MiraDry治疗腋臭的方法效果较好,是治疗腋臭的理想方法.
作者:王敏;姚建军;方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对后颅窝肿瘤患儿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后颅窝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施围术期系统化护理管理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2016年3月~ 2017年3月)与对照组(2015年3月~2016年3月),观察2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儿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分别为正常(0%)、轻度(10%)、中度(46.7%)、重度(43.3%),实验组患儿正常(70%)、轻度(23.3%)、中度(6.7%)、重度(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0%、死亡率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死亡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后颅窝肿瘤患儿围手术期系统化护理有助于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改善其吞咽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邹欣;李卓;王潜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实施PICC规范化管理措施对管道安全及降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肿瘤科于2014年5月~ 2015年5月间随机抽取的65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划分为对照组,提供一般置管护理流程;于2015年6月~2016年5月间随机抽取的65例接受PICC置管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提供规范化管道管理措施.评价2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管道留置时间.结果 对照组患者置管后出现置管处血栓形成7例(10.77%)、管道堵塞5例(7.69%)、意外脱管6例(9.23%)、过敏性皮炎5例(7.69%);观察组患者置管后血栓形成出现2例(3.08%)、管道堵塞与意外脱管分别出现1例(1.54%)、过敏性皮炎2例(3.08%),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过敏性皮炎发生率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55例(84.62%)、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63例(96.92%),对照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管道留置时间平均为(159.23±38.10)d,观察组患者管道留置时间平均为(181.20±35.11)d,观察组患者管道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士对接受PICC患者提供规范化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寿命,提高置管一次性成功率.
作者:林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总结了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表现、相关因素、评估方法,通过护理干预:改善胃动力措施;优化肠内营养(EN)流程;人员、物品因素的提升;肠内营养耐受性评估管理工具的运用;鼻饲流质辅助EN来提高肠道耐受性,其中鼻饲流质辅助EN,仍需大样本数量研究和循证医学证实.
作者:糜群;刘思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年龄为2~4岁接受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药物联合化疗的66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3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儿采用个体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通过对上述2组患儿的化疗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及贫血等一系列并发症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2种不同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化疗后平均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0±1.4)d和(26.0±1.3)d,较对照组的(23.0±1.1)d和(34.0±1.7)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患儿化疗后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及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3.7%、3.5%和3.3%,而干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0.0%、0.0%和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应用在儿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药物联合化疗中能够明显缩短患儿的化疗后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轻患儿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出血及贫血等并发症.
作者:胡仁辉;范甜;卓梅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利用电话回访方式对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实施白内障日间手术的2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4例,对照组1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和健康宣教,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在术后2d,术后1周分别给予电话回访,跟踪随访,解答问题,强化健康宣教指导等延续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半个月后的术后遵医依从性、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遵医依从性和对医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电话回访方式对白内障日间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遵医行为的依从性,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颉芳瓅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