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玉;王云霞;罗明
目的 探讨滋阴补阳中药序贯法联合重组人促卵泡激素(recombinant human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rFSH)低剂量递增方案治疗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抵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CC抵抗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采用滋阴补阳中药序贯法联合rFSH低剂量递增方案)和对照组(30例,采用rFSH低剂量递增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周期排卵率、单卵泡排卵率、周期取消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形态、周期妊娠率、累积妊娠率、流产率、双胎妊娠率、多胎妊娠率、rFSH阈值量、使用时间和总用量.两组患者经过3个治疗周期后进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结果 试验组共完成58个治疗周期,对照组共完成50个治疗周期.两组单卵泡排卵率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流产率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rFSH阈值量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rFSH使用时间和rFSH总用量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周期排卵率、周期取消率、OHSS发生率、注射hCG日A级子宫内膜、周期妊娠率、累积妊娠率、双胎妊娠率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无多胎妊娠发生.两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滋阴补阳中药序贯法联合rFSH低剂量递增方案治疗CC抵抗患者,与单纯的rFSH低剂量递增方案相比,在获得相似的、可接受的排卵率、妊娠率、周期取消率的同时,缩短了优势卵泡发育时间和治疗时间,更有利于单卵泡排卵;增加了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降低了早期流产率,减少了rFSH总用量,降低了治疗费用;治疗期间OHSS和双胎发生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CC抵抗的方案.
作者:张岩;谈勇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重症感染患儿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60例重症感染患儿入院24h内进行危重病评分,非危重组为26例,危重组为96例,极危重组38例;同时测定3个组患儿的凝血指标,分析患儿凝血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极危重组D-二聚体和FDP明显高于危重组,危重组高于非危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和FDP水平与危重评分呈负相关(P<0.01).极危重组FIB明显低于危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危重组和非危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T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非重症组,极危重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PCIS评分、FIB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存活组,D-二聚体和FDP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汁学意义(P<0.01).结论 D-二聚体、FDP和血小板计数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相关,重症感染易并发凝血功能障碍.
作者:乔俊英;张艳丽;李凡;栾斌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术后不同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0例,所有患者行腹腔镜确诊、分期并手术治疗,术后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孕三烯酮组、亮丙瑞林组、对照组,观察3组妊娠情况.结果 比较3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r-AFS分期患者术后1年和2年妊娠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比较不同r-AFS分期的3组患者术后妊娠情况,Ⅰ~Ⅱ期的3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的3组患者术后1年和2年妊娠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FS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妊娠率的直接因素.在促进r-AFS分期的Ⅲ-Ⅳ期患者生育能力恢复方面,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优于单纯腹腔镜手术.
作者:严必红;曾为红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子痫前期的具体发病机制不明,遗传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发现UMOD基因SNP rs13333226多态性位点与慢性高血压的发病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该研究拟对UMOD基因SNPrs13333226多态性位点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提取外周血DNA,采用荧光定量PCR反应对368例(正常孕妇188例,作为对照组;子痫前期患者180例,作为疾病组)研究对象进行基因扩增、检测、分型、分析,探索UMOD基因SNP rs13333226多态性位点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根据疾病轻重程度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109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71例),根据疾病发生早晚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77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03例).结果 UMOD基因SNPrs13333226多态性位点的小等位基因频率(MAF)和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和疾病组之间以及按疾病轻重程度和发病早晚区分的各亚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MOD基因SNP rs13333226多态性位点与中国汉族妇女子痫前期的发病无相关性,UMOD基因可能不是子痫前期的遗传易感基因.
作者:沙同叶;徐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HPV检测作为官颈癌前病变首筛项目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或疑似宫颈病变的患者506例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检测的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液基细胞学(LCT)检查,但特异度显著低于LCT检查(P<0.05);HC2检测的阳性符合率显著高于HC2联合LCT检测(P<0.05).结论 HPV检测作为官颈癌前病变首筛项目能够降低漏诊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HPV检测阳性的患者行LCT检查能够促进筛查特异性的提升,有效降低检查成本.
作者:李岚;苏莹;于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NAC)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进行静脉营养支持14天以上的103例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是否发生PNAC分为PNAC组和非PNAC组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03例早产儿中18例发生PNAC,发生率为17.48%.PNAC组与非PNAC组比较在平均胎龄、出生体重、PN持续时间、葡萄糖累计剂量、氨基酸累计用量、脂肪乳累计用量、PN热卡摄入量、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感染、氨基酸及脂肪乳累计剂量、PN持续时间是发生PNAC的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感染发生率越高,PN氨基酸、脂肪乳累计剂量越大及PN持续时间越长发生PNAC的几率越大.尽早胃肠营养、减少静脉营养摄入量、控制感染、做好围产期保健、减少早产发生是降低PNAC的重要措施.
作者:侯德红;张琳;王金秀;彭久君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 CD25+ CD127 dim/-Tregs细胞TCR3链CDR3的基因,氨基酸序列及初步结构.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技术,分选出10例乳腺癌患者及5例正常患者外周血中的CD4+ CD25+ CD127dim/-Tregs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分选纯度;采用毛细吸管电泳法分析TCRβ链CDR3优势利用情况,对单克隆增生的家族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5例正常CD4+CD25+CD127 dim/-Tregs细胞TCR BV CDR3长度和多态性表达频率不一致,大部分呈高斯分布;10例乳腺癌患者CD4+ CD25+ CD127dim/-Tregs细胞TCR BV CDR3家族长度和多态性表达频率不一致,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I4+ CD25+CD127dim-Tregs细胞TCR BV CDR3区谱型异常率明显大于正常人(X2=32.345,P<0.01),TCRBV22、TCRBV15、TCRBV16 3个家族被多例患者限制性取用,出现优势利用,单克隆增生的家族进行基因测序发现,病例1 TCR BV11和病例2 TCR BV4存在共同基序“ETQYF”;病例2 TCR BV13.1和病例7 TCR BV15有共同基序“EQFF”;病例2 TCR BV13.2和病例5 TCR BV22存在共同基序“TGELFF”.结论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D4+ CD25+ CD127 dim/-Tregs细胞存在不同程度的克隆增生,部分TRBV家族被多例乳腺癌患者限制性取用并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多数TCR BV家族CDR3谱系存在单峰谱型,且部分单峰谱型的T细胞具有不同的CDR3序列,提示多个抗原表位参与了T细胞免疫应答.多数病例单峰谱型不同家族间存在共同基序,推测调节性T细胞可能识别抗原肽的相同部分.
作者:明亚芳;杨伟明;任宇;姚新生;杨雪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建立大鼠Walker-256卵巢癌模型,观察分析该肿瘤的生长特性,探讨肿瘤模型超声及病理学表现.方法 雌性SD大鼠24只,经腹部直视下将Walker-256肿瘤组织块种植在大鼠卵巢内,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卵巢癌模型的成模率、其他脏器转移情况及超声影像和病理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 大鼠卵巢癌成模率为100%,接种肿瘤组织14 d后,大鼠出现体重轻度增加、食欲差等体征,28 d后动物开始逐渐出现死亡;超声检查卵巢内见囊实混合回声,HE病理结果显示,卵巢内可见明显肿瘤病灶.结论 采用Walker-256可成功建立大鼠卵巢癌模型,成瘤率高,该肿瘤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临床病程相似,为研究卵巢癌的治疗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
作者:肖菊花;刘小红;白书华;陶强;雷俊;周欣;张守华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肝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0月在该院确诊治疗的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肝炎的患儿70例为肝炎组,依据巨细胞病毒载量水平分为高载量组、中载量组和低载量组;同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儿童10例为健康组,统计分析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肝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应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巨细胞病毒载量水平的关系.结果 肝炎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载量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I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中载量组,中载量组患儿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低载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者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法结果显示,巨细胞病毒与CD3、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呈现负相关(rl=-0.563,P=0.003; r2=-0.502,P=0.006; r4=-0.751,P<0.001),与CD8百分率无关(r3=0.073,P=0.472).结论 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肝炎患儿感染后使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病情越严重免疫功能越低下,巨细胞病毒主要抑制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淋巴细胞增殖,对CD8无明显影响.临床检测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水平有助于医师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陈健青;李国英;章旭平;郑发辉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血清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 (HE4)在妇科附件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妇科附件肿物患者21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191例)和恶性病变组(28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妇女40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E4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恶性病变组血清HE4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根据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未绝经者HE4检测附件恶性病变的临界值为61.7 pmol/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95.3%;绝经者HE4检测附件恶性病变的临界值为72.9 pmol/L,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6%和91.2%;两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9、0.883.结论 血清HE4测定是妇科良恶性附件肿物鉴别诊断的良好指标.
作者:林颢;宋一一;董滨华;阮冠宇;魏旭芳;陈小颖;兰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HE4)、膜联蛋白A3(Annexin A3)、间皮素(Mesothelin)在上皮性卵巢癌(EOC)血清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卵巢癌铂类耐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 1年9月-2014年3月该院妇科收治的78例EOC为研究对象.按铂类药物疗效分为铂类敏感组(62例),及铂类耐药组(16例).ELISA法检测78例EOC患者血清HE4、Annexin A3、Mesothelin及CA125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HE4、Annexin A3和Mesothelin蛋白的表达,分析HE4、Annexin A3和Me-sothelin与卵巢癌铂类耐药的相关性.结果 78例患者中两组间血清H-E4、Annexin A3、Mesothelin、CA125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4、Annexin A3和CA125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4种蛋白的阳性表达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P<0.05),HE4、Annexin A3、Mesothelin在EO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8例组织中HE4、Annexin A3、Mesothelin阳性表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4、Annexin A3、Mesothelin在血清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E4、Annexin A3和Mesothelin参与了卵巢癌发生发展,并与铂类耐药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在血清和组织中的表达有助了解卵巢癌铂类耐药的可能机制,预测化疗敏感性,并可为铂类耐药性卵巢癌的治疗提供靶点.
作者:高军;万红;朱虹;高国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究葛根素联合雌二醇干预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SD雌性大鼠80只,随机等分成5组.其中4组切除双侧卵巢,根据模型制备后不同处理方法分为:模型对照组、葛根素组、雌二醇组以及葛根素联合雌二醇组各16只,剩余16只作为假手术对照组.处理30 d后,比较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骨质疏松程度以及血清中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结果 随着训练天数延长,各组逃避潜伏期均逐渐缩短,至给药前第1天时,葛根素组联合雌二醇组与单用雌二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跨越平台次数以及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中上述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葛根素联合雌二醇组、雌二醇组、葛根素组和模型对照组,其中联合用药与单用雌二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的骨组织呈骨质疏松病理改变,用药组得到明显改善,其中葛根素联合雌二醇组改善明显.联合用药与单用雌二醇相比,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去卵巢大鼠认知功能的改善,葛根素联合雌二醇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用药,且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与单用大剂量雌二醇相近.
作者:高彤彤;吴燕文;许云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研究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胎龄<34周、出生体重<2000 g或患有严重疾病的早产儿进行ROP前瞻性筛查,对患有3期以上或急进性ROP (APROP)的早产儿进行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随访ROP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共筛查出3期以上或APROP早产儿22例,均为双眼发病且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平均注药日龄(54.23±16.84)d,经复查随访,行雷珠单抗治疗的22例患儿中,1例为300度近视,1例为斜视,均为1岁余,其余患儿均恢复正常.结论 雷珠单抗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适于推广的治疗方式,可以减少ROP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作者:李霁竹;唐文燕;邹芳;胡向文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调查广西毛南族、仫佬族、瑶族、苗族4个少数民族成年女性的血脂现况,探讨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患病率在少数民族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随机抽取广西4个少数民族女性860人(毛南族200人、仫佬族200人、苗族244人、瑶族216人),年龄25~ 85岁,追溯其3代均为同一民族,采集血样,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①在4项血脂中,TC、TG和HDL-C血脂水平均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P<0.01),其中TC、TG高的为瑶族,HDL-C和LDL-C高的为仫佬族.②4个民族的TC、TG和LDL-C水平总体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一般在50~59岁年龄段达到高峰,而HDL-C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③毛南族、仫佬族、苗族、瑶族总的血脂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7.5%、25.0%、35.2%、60.6%,瑶族的检出率高;此外,高TC血症、高TG血症和低HDL-C血症检出率高的也是瑶族,而高LDL-C血症检出率高的是仫佬族,各种类型的血脂异常检出率均具有显著的民族差异(P<0.01).结论 广西毛南族、仫佬族、苗族和瑶族女性的血脂水平、血脂异常检出率及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可能与各民族的遗传背景和饮食习惯有关.
作者:周璇;邓琼英;玉洪荣;周丽宁;龚继春;龚建古;徐林;刘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2009-2013年云南省35~64岁农村妇女官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及生殖道感染的检出情况,为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2009-2013年官颈癌项目地区上报的季度报表和宫颈癌阳性个案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云南省2009-2013年累计检查目标人群1 149 530名,检出宫颈癌前病变1 514例(其中CIN2 720例、CIN3 731例、原位腺癌63例),检出率为131.70/10万;检出宫颈浸润癌319例(其中微小浸润癌58例、浸润癌261例),检出率为27.75/10万;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为159.46/10万;宫颈癌早期诊断率为85.76%.2013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应治疗人数568例,实际治疗人数534例,治疗率为94.01%.检出生殖道感染469 374例,检出率为40.83%,其中滴虫性阴道炎28 907例,检出率为2.51%;检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83 892例,检出率为7.30%;检出细菌性阴道病128 492例,检出率为11.18%.结论 2009-2013年云南省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高于2013年全国官颈癌筛查项目平均水平,考虑与云南省少数民族集聚、早婚早育、经济水平落后、文化程度低、健康意识薄弱等因素相关,继续加大对边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妇女宫颈癌的筛查力度、范围,选择适宜的筛查技术等对降低晚期宫颈癌的发生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粉花;张燕;万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官产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治疗的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方案的不同的,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38例患者采用常规官腔纱条填塞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行常规子宫动脉结扎术(常规组),40例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比较各组患者的各阶段临床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及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在各个阶段,常规组及实验组在各个阶段的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义(P<0.05).然而,常规组与实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评估当中,同上述结果类似,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止血失败、子宫切除、术后腹痛等例数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中发现,常规组及实验组患者发生术后腹痛的例数及产褥感染的例数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方法当中,子宫动脉结扎术对术者的要求较高,且影响子宫血流供应,而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不影响子宫的血流供应,保留子宫生理和生殖功能.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比采用常规官腔纱条填塞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出血量更低,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更少,能有效保留患者生育能力,因此,改良B-Lynch缝合术值得在临床应用中特别是基层医院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洋;贾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南阳市女性HPV感染情况以及分型情况.方法 选择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妇科检查的1 893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对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DNA基因分型进行检测,得出HPV的感染率和HPV分型情况.研究HPV分型与宫颈病变,HPV感染和HPV分型与年龄,HPV感染与怀孕次数、分娩次数以及流产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1 893例女性中,364例感染HPV,感染率为19.23%.其中HPV单一感染241例,占感染人数的66.21%;HPV双重感染59例,占感染人数的16.21%;HPV三重及以上感染16例,占感染人数的4.39%.HPV分型感染率高的是HPV 16,其余依次为HPV58、HPV33、HPV 18、HPV52等;HPV 16也是容易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分型.>45岁和<30岁女性HPV感染率以及高危HPV分型的感染率均高于30~ 45岁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次妊娠和多次分娩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近50%的HPV感染女性存在外伤史,常见的是结扎手术.结论 南阳市女性HPV感染分型以HPV 16为主,年轻女性、中老年女性、有多次妊娠史和分娩史女性、有外伤史女性感染HPV的几率较高,需加强相关的筛查工作.
作者:任红娟;王运贤;刘志远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早产儿围产期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4年9月该院诊治的早产儿258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围产期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8例早产儿中,胎龄28+0~32+6周、男性、双胎及多胎比例居多.肺出血、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新生儿持续性肺高压(PPHN)、出生体重<1 000 g、胎龄33+0~36+6周是影响早产儿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出生后3d内开奶、肠内营养是影响早产儿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加强高危孕妇围产期监督,能够有效降低早产儿的出生率,完善早产儿出生后管理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丁云燕;付新春;李俊;丁雪霞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Ⅲ期、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经腹腔镜手术确诊并治疗的Ⅲ期、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24例)术后第5天开始肌肉注射曲普瑞林第1针,以后每隔28 d肌肉注射1次,共6次.B组(22例)术后第5天开始肌肉注射曲普瑞林第1针,以后每隔42 d肌肉注射1次,共4次.C组(22例)术后第5天开始口服达那唑0.2g/次,2次/d,共6个月.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A、B、C组有效率分别为87.50%、90.90%、86.36%;复发率分别为14.29%、10.00%、10.53%;妊娠率分别为37.50%、31.82%、36.36%.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的类型有所区别.肝损率分别为4.17%、0.00%、27.27%;体重增加率分别为8.33%、4.54%、63.64%,低雌激素率分别为79.17%、68.18%、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曲普瑞林治疗Ⅲ期、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确切,能降低复发率,提高妊娠率.尤其间隔42 d肌肉注射用药方便,不良反应相对低,且更为经济,有助于提高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
作者:姜伶俐;吴娣;李惠新;柳洲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婴儿胆汁淤积症及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病因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收集2012年9月-2015年1月在该科住院治疗的40例婴儿胆汁淤积症及胆汁淤积性肝病患儿的详细临床资料,随访预后,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病原体检测阳性25例(62.5%),其中CMV检测阳性18例(45.0%),尿培养阳性9例(22.5%),血培养阳性2例(5.0%),EB病毒检测阳性2例,部分病例存在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胆道畸形可能11例,8例未确诊,3例行腹腔镜探查术后,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1例,胆道闭锁2例.遗传代谢筛查:血氨:升高26例,正常14例;乳酸均不同程度升高;16例串联质谱示有多种氨基酸及肉碱明显异常,其中瓜氨酸明显升高5例,3例行基因检测,2例确诊为Citfin蛋白缺乏,1例未检测到致病基因.甲状腺功能减退1例,亚临床甲减1例;低血糖1例;内科治愈26例,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后目前存活,1例未愈,11例死亡.结论 婴儿胆汁淤积症及胆汁淤积性肝病病因复杂,受临床诊治水平的限制,明确病因有难度.临床预后差异大,死亡率高,病因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作者:杨凤琪;李檬;熊晶晶;丁臻博;赵亚玲;刘梅;黄永坤 刊期: 2015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