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内分泌治疗对CA153和CA125水平影响研究

马林;何清华;杨旭;朱可;贺玉萍

关键词: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内分泌治疗, 肿瘤指标
摘要:目的 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附加内分泌治疗对患者的肿瘤指标水平、疗效及生存率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四川电力医院妇产科收治120例的雌二醇(E2)受体或孕激素(P)受体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的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施以内分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包括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5年生存率在内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照组明显升高(86.7% vs 6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53和CA125含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更大(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73.3% vs 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较多,生存期大大延长,值得迸一步应用.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铁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婴幼儿铁缺乏症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铁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性能以及用于婴幼儿检测的可靠性和易用性.方法 验证试剂盒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指标,评估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并用该试剂盒测定l 664例<5岁婴幼儿铁蛋白水平评估检测方法的易用性.结果 铁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1.2 ng/ml,批内、批问变异系数均<8%,与定值质控品标定浓度的相对偏差<10%,与化学发光法比对的相关系数0.993,且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该法检测<5岁婴幼儿手指血铁蛋白浓度,缺铁率29.7%,随年龄增长缺铁率逐步降低.结论 铁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适合用于婴幼儿铁缺乏症的筛查,是简便、易行、可靠、快捷的方法.

    作者:白云;拱忠娟;卢立红;叶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无创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无创(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该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A组(红外光治疗)206例和B组(辛复宁治疗)114例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即症状的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无创伤,无瘢痕,操作简单,是治疗子宫颈糜烂样改变伴有临床症状患者的良好选择.

    作者:吴芳;李怡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Wnt信号通路阻滞剂DKK-1通过GCM-1/HtrA4影响滋养细胞侵袭力的研究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阻滞剂DKK-1对滋养细胞转录因子GCM-1及HtrA4表达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对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系JEG-3细胞施加外源性重组DKK-1,然后分为对照组和DKK-1组(150 ng/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技术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β-链蛋白、GCM-l、HtrA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 外源性重组DKK-1干预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DKK-1组β-链蛋白、GCM-1和HtrA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DKK-1组JEG-3细胞的侵袭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Wnt信号通路阻滞剂DKK-1能够减少GCM-1和HtrA4在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进而降低滋养细胞的侵袭力.

    作者:张展;岳宁;杜尚珂;张琳琳;贾莉婷;宋婉玉;于海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2009-2013年威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 对2009-2013年间47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8.2%,婴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7.7%,出生缺陷、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规范三级预防体系,开展产前筛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不断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马梅;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蛋白程度与母婴并发症及结局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蛋白严重程度是否可以作为预测母婴并发症及不良结局的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2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新生儿存活情况.根据患者尿蛋白程度分为轻度蛋白尿组(105例)和重度蛋白尿组(95例).统计分析两组母婴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两组母体并发症比较,除腹水外,其余如胎盘早剥、肝肾功能不全等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并发症及预后方面两组比较,除胎儿生长受限外,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水及胎儿生长受限的患者其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与无腹水及胎儿生长受限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蛋白的严重程度不能预测母婴并发症及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朱莹莹;黄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多胎减胎术22例临床研究分析

    目的 采用阴道B超引导,对促排卵治疗后妊娠早期多胎妊娠者实施选择性胚胎减灭术(MFPR),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4年1月于该院行促排卵治疗受孕的多胎妊娠者共24例,在妊娠7~11周时行阴道B超引导下选择性MFPR.统计其术后早产发生情况及低体重儿出生情况,并与同期50例未经胚胎减灭的双胎妊娠者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选择性MFPR后,1例出现流产(4胎减至2胎者),占4.17%;其余23例均已分娩,共41例婴儿.多胎减至双胎与双胎未减胎者平均年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53,P=0.39;x2=0.30, P=0.63;t=1.117,P=0.35).双胎减为单胎者其早产发生情况少于另外2组,而足月产发生情况多于另外2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也高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68,P=0.03;t=2.71,P=0.007).结论 B超引导下对促排卵治疗后妊娠早期多胎妊娠者实施选择性MFPR将多胎减为双胎或单胎可以减少多胎妊娠的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人口素质,该方法安全可行.

    作者:刘丽萍;王义;付建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超声评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女性盆底是由多组肌肉、韧带、神经及结缔组织组成的多层次解剖结构,其功能性疾病又相当普遍,尤其是中老年及已婚女性发病率较高.随着对盆底区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盆腔及盆底某一组织或器官并不是孤立的发病,而是多组织多器官相互影响并紧密联系的整体,这些结构支持着盆腔器官的解剖位置及功能,一旦受损,则会引起盆腔器官的移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直肠脱垂、性欲降低[1]等症状.

    作者:覃艳玲;蒋江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5-氮杂-2'-脱氧胞苷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Ishikawa细胞增殖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Ishikawa细胞增殖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IGFBP7)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方法 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Ishikawa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2.5 μmol/L、5μmol/L、10 μmol/L、20 μmol/L)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在不同时间(24 h、48 h、72 h)对HEC-1A、Ishikawa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实时RT-PCR法及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5μmol/L 5-Aza-dC对HEC-1A、Ishikawa细胞中IGFBP7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①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够抑制HEC-1A、Ishikawa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②5μmol/L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处理HEC-1A、Ishikawa细胞72 h后,IG.FBP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42,P<0.05;t=6.01,P<0.05;t=21.77,P<O.05;t=27.90,P<0.05).结论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dC能够上调IGFBP7基因表达进而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系HEC-1A、Ishikawa细胞的生长,异常的DNA甲基化可能参与IGFBP7基因表达调控.

    作者:段情;李留霞;郭瑞霞;吴忱莼;李娇娇;李艳敏;范丽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绝经后冠心病患者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及保健措施

    目的 探讨绝经后冠心病患者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及保健措施.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正常绝经≥1年,因胸痛就诊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心病组(36例)与非冠心病组(42例),测定两组患者空腹状态下血雌激素水平、凝血及纤溶系统指标.结果 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孕酮及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5),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升高(P<0.05),凝血系统中的纤维蛋白原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水平明显升高(P<0.05),纤溶系统中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水平明显降低(P<0.05),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AI-1)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与绝经后非冠心病患者相比,绝经后冠心病患者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凝血功能亢进、纤溶功能下降,需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朱慧;杨芸;何曙芝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儿科住院治疗的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患儿84例,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单次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分多次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探究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5d后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93.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心肌病变发生率为21.86%,对照组为37.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为46.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较小剂量组,且患儿发生心肌病变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几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阳勇;甯交龙;刘亚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伤害流行状况与家居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儿童伤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深圳市18家幼儿园6 175名2~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调查托幼机构儿童伤害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非致命性伤害的年发生率为12.92%,男女比例为1.58:1.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意外跌落(58.77%)、机械伤(10.53%)、宠物咬伤(6.27%)、烧烫伤(5.76%)和交通事故(4.01%).伤害医疗费用支出人均552.90元.儿童性别及家居环境是影响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伤害严重影响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它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应针对儿童伤害的影响因素及早开展伤害的干预控制.

    作者:彭中华;王虹;史勇萍;黄美兴;方宝珍;王宝兰;徐丽凤;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选取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枸橼酸咖啡因,首剂10 mg/kg,24 h后给予维持量2.5 mg· kg-1·d-1;对照组应用氨茶碱,首剂5 mg/kg,12 h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h1次.结果 治疗组总用药时间和用氧时间为(12.86±5.9)d和(9.7±1.2)d,比对照组的(18.5±10.8)d和(15.8±2.5)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10.0% (3/30)比对照组33.3% (10/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速、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烦躁不安、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比传统氨茶碱治疗更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双双;季卫刚;周金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边疆民族地区孕产妇死亡监测及评审结果生态学分析

    目的 了解云南省孕产妇死亡变化趋势、主要死因及实施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政府进一步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生态学分析的方法对2006-2014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及评审结果进行趋势比较;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06-2014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呈逐年明显下降趋势,控制率于2012年首次出现拐点,2014年已降至22.14/10万,虽然达到预期控制目标,但仍然落后于全国多数省份,孕产妇死亡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产科出血虽逐年减少,但仍是孕产妇死亡的第1位死因.结论 提高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率的关键是完善孕情发现及报告联动机制,加强县级产科能力建设与乡村两级高危孕产妇筛查识别的技术培训,同时完善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作者:汪永忠;郭光萍;毛颖;王琼;杨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妊娠中期产前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DS)、爱德华综合征(ES)、开放性脊柱裂(OSB)3种严重先天性缺陷疾病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的关系,探讨产前筛查在妊娠结局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3 764例15 ~21周孕中期妇女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和游离雌三醇(μE3)水平,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利用风险评估软件计算3种胎儿疾病风险概率,建义高风险者进一步诊断,并对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3 764例孕中期妇女中筛出高风险孕妇330例,其中DS 282例,高风险率7.49%;ES 15例,高风险率0.40%,OSB 33例,高风险率为0.88%.DS、ES风险值均与年龄相关(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值增大;3种疾病风险值均与体重相关(P<0.05),DS风险值随体重增加而增大,OSB则相反,ES与体重相关性规律不明显;DS风险值与孕周呈正相关(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风险值增大,而OSB与孕周呈负相关(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风险值减小.高风险孕妇进一步检查依从性为63.91%,确诊DS 1例,高度怀疑DS、ES各1例,不良妊娠结局率为3.49%.结论 妊娠中期血清学三联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及超声影像学检查可有效降低缺陷儿出生率,其结果准确性受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影响,筛查过程中准确掌握孕妇的相关信息,有利于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提高产前筛查的准确性.

    作者:刘梅梅;王福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孕期运动和静坐行为对初产妇血糖、血脂代谢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评估孕期运动、静坐不同孕期生活方式对初产妇孕期血脂、血糖代谢及新生儿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定期产检及住院分娩初产妇191名,通过问卷调查初产妇孕前、孕期运动与孕期静坐方式及锻炼时间;分析孕期血脂、血糖代谢及新生儿生理指标变化.运动组117名初产妇,静坐组74名初产妇.结果 较运动组初产妇比较,静坐组初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选择剖宫产的比例明显增加,孕期体重增加也显著上升,并伴随着新生儿体重的增加,而新生儿Apgar评分较运动组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中期静坐组初产妇较运动组有更明显的血脂、血糖代谢障碍,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体重指数(BMl)、FBG、TG在静坐组初产妇的血清水平也明显高于运动组初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孕期运动的比较发现,孕前运动组初产妇较孕期运动组产妇具有更明显的孕期体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晚期孕前期运动组初产妇同全孕期运动组产妇比较,出现明显上升的BMI、FBG、TG、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期及孕期合理的运动锻炼能显著降低初产妇血脂、血糖,孕期静坐不利于孕产妇的血脂、血糖代谢及新生儿的生理健康.

    作者:金玉;赵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与治疗随访

    目的 对该地区12年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及阳性患儿治疗随访结果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2002年6月-2014年9月该地区各助产机构出生并参加筛查的新生儿316 753名,通过采集新生儿生后72 h、充分哺乳8次以上新生儿足跟血滤纸片干血斑标本,检测苯丙氨酸(Phe)水平进行PKU筛查,凡筛查阳性者按疾病诊疗常规进行诊治.结果 新生儿筛查率为89.6%,筛查出PKU患儿48例,发生率1/6 599,治疗随访42例,随访率87.5%,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失访3例.开始治疗时间在20 d~3个月的39例,3例由于家长认识不足未及时治疗而发育落后.结论 本地区PKU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干预治疗及提高患儿家长治疗依从性对避免患儿智力发育残疾至关重要.规范技术服务流程、严格质量管理、保证筛查安全、使其广泛普及和持续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农村新生儿免费筛查,患儿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有效提高筛查率和持续治疗率,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

    作者:赵桂杰;孙晶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婴幼儿铁缺乏症对智能发育的影响及与气质的关系

    目的 探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对患儿生长发育、智能发育及气质的影响,并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128例婴幼儿为缺铁组,另选取社区120例正常婴幼儿为健康组,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及幼儿气质评估表(TTS)对婴幼儿智能发育及气质进行评价,同时测量两组患儿的体重及身长,并对影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缺铁组婴幼儿体重及身长在均值以上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及平均智能评分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缺铁组平易型、启动缓慢型、中间近平易型比例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缺铁组难养型、中间近难养型比例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母乳喂养、添加铁剂及添加鱼肝油是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保护因素,而偏食、厌食是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贫血可影响婴幼儿良好气质性格的形成,影响患儿智能发育及生长发育.增加婴幼儿饮食中铁质的摄取、改善婴幼儿饮食习惯可有效改善婴幼儿缺血性贫血.

    作者:韦桂姬;古旗;莫江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胎儿娩出后即刻动脉栓塞在抢救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大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胎儿娩出后即刻动脉栓塞在抢救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术中大出血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动脉栓塞者6例为介入组,非介入组14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DIC发生率、子宫切除率.结果 介入组6例无子宫切除,非介入组14例中7例子宫切除,非介入组子宫切除率明显高于介入组(x2=0.034,P<0.05);介入组术中平均失血量2 383 ml,1例术后阴道仍有持续出血,经积极抢救后好转,除1例患者术后发生下肢血栓外.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非介入组14例术中平均失血量3 307 ml,其中发生DIC 5例,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及DIC发生率上比较无明显差异(x2 =-0.228和t=0.129,P均>0.05),非介入组中7例子宫切除患者的平均失血量为4300 ml.结论 胎儿娩出后即刻动脉栓塞在抢救植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中可以快速有效减少出血,从而降低子宫切除率.严格掌握首次剖宫产指征、减少不必要的首胎剖宫产术;宫腔操作注意保护子宫内膜是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敬民;石芳鑫;王峰;张欣;叶红;刘洋成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羊水Ⅲ度粪染对围产儿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评估羊水Ⅲ度粪染对围产儿及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12月该院产科收治的羊水Ⅲ度粪染待产产妇205例为Ⅲ度粪染组,另选择同期无粪染的产妇19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状况的差异.结果 两组围产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粪染组的围产儿体重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然分娩的围产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围产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理羊水Ⅲ度粪染分娩的原则为尽可能减少剖宫产和各类手术助产对母婴导致的并发症,同时也可通过阴道助产或剖宫产降低对围产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杨雅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定西市城区1930名学龄前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定西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2013年9月安定区妇幼保健站对辖区城区幼儿园1 930名在园学龄前儿童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将检查数据输入儿童体检评价软件并进行分析.结果 肥胖症、龋齿、蛔虫病、佝偻病后遗症、眼科疾病及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8.55%、17.93%、8.65%、3.37%、2.59%和1.55%.结论 定西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症、龋齿、蛔虫病、佝偻病后遗症、眼科疾病及贫血患病率较高,需加强托幼机构保健管理,尤其是对肥胖、龋齿、贫血儿童要进行重点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并与家长相互沟通配合,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作者:景惠萍;毛秀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