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拱忠娟;卢立红;叶涛
目的 了解南通市0~2岁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水平及规律.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首都儿科研究所共同编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南通市3个地区22个街道的10 177例3~15月的婴幼儿进行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社会行为五大能区检测.结果 南通市婴幼儿发育迟缓的总检出率是14.15%,6~9月龄婴幼儿发育迟缓的检出率高;男婴发育迟缓的检出率高于女婴.五大能区中,大运动发育迟缓的检出率高.语言能力、精细动作、适应性的发育商及总发育商存在性别差异,女婴较男婴发育更好;除大运动能力,其他4个能区的发育商皆存在月龄差异.结论 男、女婴的早期心理行为发育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应加强男、女婴幼儿大运动能力的训练.针对不同婴儿的不同情况,应制订适宜的教育方案,以促进婴幼儿智能水平的全面、均衡发展.
作者:王飞英;倪钰飞;倪勇;朱晓成;胡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 对2009-2013年间47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8.2%,婴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7.7%,出生缺陷、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规范三级预防体系,开展产前筛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不断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马梅;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9个县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患病现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对河北省53 442名35 ~ 65岁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采用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进行初筛,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 TCT阳性2 316例,检出率为4.33%;平山县高,灵寿县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1例进行了宫颈活检,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共153例,阳性检出率为0.29%;宫颈癌患者共11例,阳性检出率为0.02%,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河北省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病率较低,应提高筛查率;同时加强宣教,增强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王亚凡;刘晓旭;莫中福;董欣;杜娟;秦丽欣;梁建梅;谢二晨;杨威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评估羊水Ⅲ度粪染对围产儿及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12月该院产科收治的羊水Ⅲ度粪染待产产妇205例为Ⅲ度粪染组,另选择同期无粪染的产妇194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状况的差异.结果 两组围产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粪染组的围产儿体重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然分娩的围产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的围产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处理羊水Ⅲ度粪染分娩的原则为尽可能减少剖宫产和各类手术助产对母婴导致的并发症,同时也可通过阴道助产或剖宫产降低对围产儿造成的不良影响.
作者:杨雅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运用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前壁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阴道前壁脱垂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前壁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前壁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Bp点均值;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Bp点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创伤小,手术用时短,病情复发率低,推广应用.
作者:师亚娥;李小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DS)、爱德华综合征(ES)、开放性脊柱裂(OSB)3种严重先天性缺陷疾病的临床意义以及与孕妇年龄、体重、孕周的关系,探讨产前筛查在妊娠结局预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3 764例15 ~21周孕中期妇女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和游离雌三醇(μE3)水平,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利用风险评估软件计算3种胎儿疾病风险概率,建义高风险者进一步诊断,并对妊娠结局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3 764例孕中期妇女中筛出高风险孕妇330例,其中DS 282例,高风险率7.49%;ES 15例,高风险率0.40%,OSB 33例,高风险率为0.88%.DS、ES风险值均与年龄相关(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风险值增大;3种疾病风险值均与体重相关(P<0.05),DS风险值随体重增加而增大,OSB则相反,ES与体重相关性规律不明显;DS风险值与孕周呈正相关(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风险值增大,而OSB与孕周呈负相关(P<0.05),随着孕周的增加风险值减小.高风险孕妇进一步检查依从性为63.91%,确诊DS 1例,高度怀疑DS、ES各1例,不良妊娠结局率为3.49%.结论 妊娠中期血清学三联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及超声影像学检查可有效降低缺陷儿出生率,其结果准确性受孕妇年龄、孕周、体重等因素影响,筛查过程中准确掌握孕妇的相关信息,有利于降低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提高产前筛查的准确性.
作者:刘梅梅;王福玲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轻型地中海贫血(地贫)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妊娠合并轻型地中海贫血的诊断经过,并将其中经规范产检及干预的60例轻型地贫孕妇作为观察组(A组),与60例规范产检的正常孕妇(B组)及50例未经补铁等干预的轻型地贫孕妇(C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以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82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27pg作为地贫初筛阳性指标,进行地贫基因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5.5%.②3组孕妇的血红蛋白(HGB)在妊娠期均有所下降,其中C组的下降幅度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A组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A组与B组的妊娠结局各项观察指标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的妊娠合并贫血、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及产后出血率与A、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剖宫产和新生儿窒息率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①MCV<82fl、MCH<27pg是筛查轻型地贫的可靠指标,阳性者行地贫基因检测是轻度地贫简便、可靠的诊断方法.②合并轻型地贫可导致妊娠期贫血、低出生体重儿及产后出血率增加.③妊娠合并轻型地贫经早期诊断、规范产检及干预可以获得和正常孕妇一样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妊娠结局.
作者:何丽桥;甘海丝;李妹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治疗后附加内分泌治疗对患者的肿瘤指标水平、疗效及生存率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四川电力医院妇产科收治120例的雌二醇(E2)受体或孕激素(P)受体阳性患者,按照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新辅助化疗的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施以内分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包括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5年生存率在内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照组明显升高(86.7% vs 6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A153和CA125含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更大(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73.3% vs 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内分泌治疗,对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明显,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较多,生存期大大延长,值得迸一步应用.
作者:马林;何清华;杨旭;朱可;贺玉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敏感抗生素治疗生殖道细菌感染对晚期先兆流产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兴国县妇幼保健院确诊为晚期先兆流产的1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抗生素治疗分为观察组(79例,按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和对照组(41例,未使用抗生素治疗).记录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同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孕妇终止妊娠孕龄、阴道分泌物检查距终止妊娠时间间距和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年龄分布、自然流产次数和人工流产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闷、恶心、头晕和心率增快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感染导致的晚期先兆流产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应基于微生物学检测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作者:胡竹莲;徐慧;刘汉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Wnt信号通路阻滞剂DKK-1对滋养细胞转录因子GCM-1及HtrA4表达及侵袭力的影响.方法 对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系JEG-3细胞施加外源性重组DKK-1,然后分为对照组和DKK-1组(150 ng/ml).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印迹技术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β-链蛋白、GCM-l、HtrA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及细胞侵袭力的变化.结果 外源性重组DKK-1干预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DKK-1组β-链蛋白、GCM-1和HtrA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Transwell实验显示DKK-1组JEG-3细胞的侵袭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 Wnt信号通路阻滞剂DKK-1能够减少GCM-1和HtrA4在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进而降低滋养细胞的侵袭力.
作者:张展;岳宁;杜尚珂;张琳琳;贾莉婷;宋婉玉;于海洋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丹参抗凝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9年1月-2013年9月浦东新区医院收治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155例随机分为3组,A组49例,予常规治疗;B组5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低分子肝素治疗;C组52例,常规治疗加丹参治疗.观察每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①3组患者纳入研究时,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②B、C两组期待治疗时间显著长于A组(18.0±6.1,15.3±4.8 vs 9.2±5.3, P<0.05).治疗后,与A组相比,B组与C组患者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D-二聚体(D-D)降低,平均动脉压(MAP)及24 h尿蛋白降低,分娩孕周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A组相比,B组及C组新生儿存活率高,新生儿窒息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均高于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各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丹参有助于改善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预后,安全有效.
作者:钱俏;杨慧琳;杨伶俐;张治萍;刘朋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益肾活血汤对预防月经过少、停经和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寻找一种较可靠且安全的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异常和宫腔粘连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4月自愿在安徽省铜陵市中医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的30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5例)和对照组(151例),对照组在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口服抗炎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自拟中药益肾活血汤.结果 两组月经首次复潮时间、宫腔积血及停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量少及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活血汤可有效预防人工流产术后月经量少及宫腔粘连的发生.
作者:李兰兰;吴海燕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发生晚期流产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双胎妊娠患者,符合晚期流产入组标准的57例作为晚期流产组,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双胎妊娠的15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及分析双胎妊娠发生晚期流产的高危因素.结果 双胎妊娠晚期流产的独立高危因素有孕中晚期阴道分娩史(P=0.006)、宫内感染(P=0.001)及阴道炎(P<0.001),而规律孕检(P<0.001)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孕期保健需严密监测具有高危因素的双胎妊娠患者,必要时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治疗阴道炎,对于既往早产、晚期流产史孕妇监测宫颈长度,规律孕检可以降低晚期流产的发生率.
作者:马莹;陈奕;宋晶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江苏省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别的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技术对135例宫颈CIN Ⅰ级、117例宫颈CINⅡ级、220例宫颈CINⅢ级和34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 135例宫颈CINⅠ级患者检出HPV感染者47例,感染率为34.82% (47/135);117例宫颈CINⅡ级患者检出HPV感染者70例,感染率为59.83% (70/117);220例宫颈CINⅢ级患者检出HPV感染者209例,感染率为95.00% (209/220);344例宫颈鳞癌患者检出HPV感染者308例,感染率为89.54% (308/344).结论 基因扩增结合基因芯片检测技术适用于宫颈组织标本,一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对我国女性宫颈鳞状细胞癌和癌前病变HPV感染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静;朱华;耿建祥;周秀琴;张艳红;蔡银吉;梅静;龙秀荣;赵雪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无创(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该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A组(红外光治疗)206例和B组(辛复宁治疗)114例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即症状的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无创伤,无瘢痕,操作简单,是治疗子宫颈糜烂样改变伴有临床症状患者的良好选择.
作者:吴芳;李怡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采用阴道B超引导,对促排卵治疗后妊娠早期多胎妊娠者实施选择性胚胎减灭术(MFPR),分析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收集2004年1月-2014年1月于该院行促排卵治疗受孕的多胎妊娠者共24例,在妊娠7~11周时行阴道B超引导下选择性MFPR.统计其术后早产发生情况及低体重儿出生情况,并与同期50例未经胚胎减灭的双胎妊娠者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选择性MFPR后,1例出现流产(4胎减至2胎者),占4.17%;其余23例均已分娩,共41例婴儿.多胎减至双胎与双胎未减胎者平均年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53,P=0.39;x2=0.30, P=0.63;t=1.117,P=0.35).双胎减为单胎者其早产发生情况少于另外2组,而足月产发生情况多于另外2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也高于另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68,P=0.03;t=2.71,P=0.007).结论 B超引导下对促排卵治疗后妊娠早期多胎妊娠者实施选择性MFPR将多胎减为双胎或单胎可以减少多胎妊娠的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人口素质,该方法安全可行.
作者:刘丽萍;王义;付建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对高龄孕妇产前超声及血清学检测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对降低新生儿先天缺陷的意义.方法 对2010年-2014年农垦那大医院收治的3 495名初孕年龄均>35岁的孕妇应用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测定孕妇外周血F-β-hCG和PAPP-A,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颈部透明膜厚度(NT),将其检测结果采用唐氏综合征专用风险评估软件分析,计算出唐氏综合征风险率,风险率≥1:250即为筛查阳性,高危孕妇取羊水或脐带血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确诊.结果 3 495例孕妇筛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245例,其中144例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阳性率为7.01%,经彩超筛查和定期随访确认,终12例确诊,检出率为3.43%.所有确诊的畸形孕妇均实施了相关手段终止妊娠.结论 综合孕妇孕早期特征性血清学浓度指标以及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对胎儿唐氏综合征进行产前筛查,有利于高风险胎儿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
作者:张素领;王晓峰;赵维丽;范长玲;吴菲;李国慧 刊期: 2015年第36期
女性盆底是由多组肌肉、韧带、神经及结缔组织组成的多层次解剖结构,其功能性疾病又相当普遍,尤其是中老年及已婚女性发病率较高.随着对盆底区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盆腔及盆底某一组织或器官并不是孤立的发病,而是多组织多器官相互影响并紧密联系的整体,这些结构支持着盆腔器官的解剖位置及功能,一旦受损,则会引起盆腔器官的移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直肠脱垂、性欲降低[1]等症状.
作者:覃艳玲;蒋江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监测,特别是应力性漏尿点压测定(SLPP)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SUI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流率、SLPP等尿动力学检查.结果 患者平均大尿流率为(30.56±10.82) mL/s,平均尿流率为(16.81±7.01)mL/s,大逼尿肌压为(24.07±9.43)cmH2O,大尿流率时的逼尿肌压为(15.73±8.11) cmH2O,大尿道闭合压(46.10±11.08)cmH20;患者尿动力学分型与临床分型总体符合率为88.57% (62/70);Stamey1级患者SLPP为(116.64±24.58) cmH2O,明显高于2级和3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级患者SLPP为(84.27±20.04) cmH20,明显高于3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漏尿点压测定能较准确对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enuine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GSUI)进行分型,反映患者尿控能力,与尿失禁程度有关,对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唐霓;黄华仪;李惠清;许茵 刊期: 2015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三维Volume NT软件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采用高分辨率2D、3 D Volume探头对204例孕11 ~13+6周胎儿的NT进行超声测量.将孕妇随机分为A和B2组,A组由经验丰富的医师A进行测量,B组由经验欠丰富的医师B进行测量.观察2种测量方法的NT测量值的一致性和测量时间.结果 ①2 D NT与3DVolume NT间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78,有较强的相关性,而超声测量经验丰富的医师A2种NT测量值间的相关性较经验欠丰富的医师B更强,医师A所测量NT值的ICC为0.84,医师B测量的NT值的ICC为0.55;②2DNT的平均测量时间为(10.43±3.59) min,3 D Volume NT平均测量时间为(2.54±1.76) min,3 D Volume NT大大缩短了检查时间.结论 3 D Vol-ume NT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大大缩短NT测量的时间.
作者:王明敏;陈萍;章华;洪向丽 刊期: 2015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