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阳勇;甯交龙;刘亚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类,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儿科住院治疗的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患儿84例,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单次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分多次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探究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5d后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93.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心肌病变发生率为21.86%,对照组为37.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为46.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较小剂量组,且患儿发生心肌病变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几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选取呼吸暂停早产儿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枸橼酸咖啡因,首剂10 mg/kg,24 h后给予维持量2.5 mg· kg-1·d-1;对照组应用氨茶碱,首剂5 mg/kg,12 h给予维持量2 mg/kg,每12h1次.结果 治疗组总用药时间和用氧时间为(12.86±5.9)d和(9.7±1.2)d,比对照组的(18.5±10.8)d和(15.8±2.5)d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10.0% (3/30)比对照组33.3% (10/3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动过速、高血糖、喂养不耐受、烦躁不安、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比传统氨茶碱治疗更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双双;季卫刚;周金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超声评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女性盆底是由多组肌肉、韧带、神经及结缔组织组成的多层次解剖结构,其功能性疾病又相当普遍,尤其是中老年及已婚女性发病率较高.随着对盆底区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盆腔及盆底某一组织或器官并不是孤立的发病,而是多组织多器官相互影响并紧密联系的整体,这些结构支持着盆腔器官的解剖位置及功能,一旦受损,则会引起盆腔器官的移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直肠脱垂、性欲降低[1]等症状.

    作者:覃艳玲;蒋江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不同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选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发型重度子痫患者不同妊娠时机和分娩方式选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B组20例,C组28例.结果 3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孕产妇的一般临床特征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产妇的发病孕周、分娩孕周以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发病孕周和分娩孕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疗时间明显高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A组和C组之间的治疗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顺产率以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孕周的早晚直接影响到围产儿的结局.发病孕周越迟围产儿的结局越好.患者的发病孕周越短,意味着多器官同时受损的概率就越大选择剖宫产分娩对母亲和胎儿较安全.

    作者:骆珍珍;金旭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南通市万例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南通市0~2岁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水平及规律.方法 采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首都儿科研究所共同编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南通市3个地区22个街道的10 177例3~15月的婴幼儿进行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社会行为五大能区检测.结果 南通市婴幼儿发育迟缓的总检出率是14.15%,6~9月龄婴幼儿发育迟缓的检出率高;男婴发育迟缓的检出率高于女婴.五大能区中,大运动发育迟缓的检出率高.语言能力、精细动作、适应性的发育商及总发育商存在性别差异,女婴较男婴发育更好;除大运动能力,其他4个能区的发育商皆存在月龄差异.结论 男、女婴的早期心理行为发育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应加强男、女婴幼儿大运动能力的训练.针对不同婴儿的不同情况,应制订适宜的教育方案,以促进婴幼儿智能水平的全面、均衡发展.

    作者:王飞英;倪钰飞;倪勇;朱晓成;胡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与治疗随访

    目的 对该地区12年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筛查及阳性患儿治疗随访结果分析探究.方法 选取2002年6月-2014年9月该地区各助产机构出生并参加筛查的新生儿316 753名,通过采集新生儿生后72 h、充分哺乳8次以上新生儿足跟血滤纸片干血斑标本,检测苯丙氨酸(Phe)水平进行PKU筛查,凡筛查阳性者按疾病诊疗常规进行诊治.结果 新生儿筛查率为89.6%,筛查出PKU患儿48例,发生率1/6 599,治疗随访42例,随访率87.5%,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失访3例.开始治疗时间在20 d~3个月的39例,3例由于家长认识不足未及时治疗而发育落后.结论 本地区PKU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有效干预治疗及提高患儿家长治疗依从性对避免患儿智力发育残疾至关重要.规范技术服务流程、严格质量管理、保证筛查安全、使其广泛普及和持续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农村新生儿免费筛查,患儿治疗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有效提高筛查率和持续治疗率,从而提高人口素质,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

    作者:赵桂杰;孙晶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2009-2013年威海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方法 对2009-2013年间47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8.2%,婴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7.7%,出生缺陷、早产及低出生体重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规范三级预防体系,开展产前筛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病种,不断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马梅;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在不同孕周对孕妇进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筛查畸彤胎儿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4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孕早期、中期及晚期分别进行超声筛查,筛查方法根据孕妇自主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孕女采用单纯的二维超声检查(180例),观察组孕妇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220例),与妊娠及引产结局比较筛查出畸形胎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引产或正常分娩出胎儿为畸形分别为47例和39例,与产前超声筛查结果显示,孕中期筛查出胎儿畸形的例数较孕早期和孕晚期要多;观察组产妇产前筛查出胎儿畸形的临床准确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12, P<0.05);其中在孕中期进行超声联合筛查出现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发生率(29.17%)明显高于畸形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畸形胎儿临床准确率高,孕中期检查胎儿畸形的效果好,可早期发现胎儿畸形情况,对于降低有缺陷胎儿的出生率具有极高临床价值,提高优生优育的实施效果.

    作者:马艳;席晓萍;彤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性及疗效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收集中~重度均需使用HFOV的足月PPHN患儿88例分为西地那非联合HFOV治疗组48例和HFOV对照组40例,主要研究其安全性:能否降低PPHN患儿的死亡率、是否增加低血压的发生率、是否增加肺动脉压力(PAP)反弹的发生率;次要研究其疗效: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压力(PAP)、呼吸机平均气道压(MAP)、吸入氧浓度(FiO2)、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等的变化.结果 西地那非组死亡率2.1%,对照组死亡率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地那非组低血压发生率2.1%,对照组发生率1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地那非组PAP反弹率4.2%,对照组7.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地那非组与对照组治疗后OI、PaO2、SaO2、MAP、FiO2、PAP、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地那非联合HFOV治疗足月儿的PPHN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蓓;钟丹妮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止血带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探讨止血带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诊治的84例子宫肌壁间肌瘤病患为研究对象,设行LM前先行腹腔镜下止血带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的42例为研究组,设直接行LM 42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患手术均成功,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3.12±8.25)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6.62±15.11) ml,研究组手术时间(67.52±7.45) min短于对照组的(90.25±15.64)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7.14%)低于对照组(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月经来潮时间(36.44±3.30)d,晚于对照组的(31.12±2.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止血带应用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少出血量,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计月华;杨俊玲;李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曲靖市1961例乙肝暴露婴儿母婴阻断措施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乙肝暴露婴儿的母婴阻断效果,寻找影响乙肝母婴阻断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从而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工作质量,降低母婴垂直传播率.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2013年曲靖市乙肝暴露儿童的母婴阻断措施,追踪观察1 961例满8 ~12个月暴露儿童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分析阻断措施采取情况与暴露儿童乙肝血清学标志物的关系.结果 母亲的感染状况、人口流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的规范接种、母婴阻断物资的规范管理均影响乙肝母婴阻断效果.结论 规范联合免疫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措施,应加强流动暴露儿童保健随访服务、乙肝母婴阻断物资的冷藏链保管和我市乙肝感染妇女的健康宣教工作.

    作者:李琼英;陈茂华;王海英;王巧芬;吴晶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胎盘早剥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胎盘早剥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采取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危险因素及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该院119例急诊剖宫产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危险因素,急诊剖宫产和母儿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该院胎盘早剥患者128例,发生率为0.4%,行急诊手术的119例,占92.9%.急诊就诊的临床表现包括阴道出血70例(58.8%),下腹疼痛31例(26.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0例(16.8%),胎膜早破25例(21.0%),胎心消失9例(7.5%),羊水过多6例(5.0%),血性羊水18例(15.1%),胎儿窘迫12例(10.1%).急诊剖宫产术后母婴结局包括产后出血15例(12.6%),子宫胎盘卒中23例(19.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5例(4.2%),新生儿窒息29例(24.3%),死胎9例(7.5%),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1.7%),早产65例(54.6%).Ⅱ~Ⅲ度胎盘早剥孕妇发生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DIC、新生儿窒息、死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早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Ⅰ度胎盘早剥孕妇(P<0.05).结论 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与母婴结局密切相关,急诊手术可以改善母婴的预后.

    作者:黄璐;邹金芳;应豪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铁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在婴幼儿铁缺乏症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铁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性能以及用于婴幼儿检测的可靠性和易用性.方法 验证试剂盒的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指标,评估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并用该试剂盒测定l 664例<5岁婴幼儿铁蛋白水平评估检测方法的易用性.结果 铁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1.2 ng/ml,批内、批问变异系数均<8%,与定值质控品标定浓度的相对偏差<10%,与化学发光法比对的相关系数0.993,且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该法检测<5岁婴幼儿手指血铁蛋白浓度,缺铁率29.7%,随年龄增长缺铁率逐步降低.结论 铁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适合用于婴幼儿铁缺乏症的筛查,是简便、易行、可靠、快捷的方法.

    作者:白云;拱忠娟;卢立红;叶涛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灰阶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4例乳腺良恶性肿块在二维RI-RADS-US分级的基础上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按照罗葆明等提出的改良5分法进行评分,以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进行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的评估.结果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性为86.5%,特异性为92.1%,准确性为90.4%,优于二维超声.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

    作者:金燕燕;郑媛媛;王肖琴;孙建明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LEEP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 373例CINⅡ~Ⅲ级患者行LEEP治疗后第6、12、24个月均进行HPV分型、HPV-DNA检测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根据结果或有可疑病变者行宫颈病理活检,比较各年龄组患者术前HPV亚型感染及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的HPV消除情况.结果 373例患者术前HPV感染率为95.44%;其中高危HPV感染率为91.42%,低危HPV感染率为1.88%;单一HPV亚型感染率为54.16%,双重或多重HPV亚型感染率为61.13%,多重感染多可达4重感染.检出率排名前5位的亚型是HPV16、HPV58、HPV52、HPV18、HPV33,HPV16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亚型,并在不同年龄组患者中均居第1位(P<0.05);低危型HPV以HPV11亚型多见.在宫颈LEEP治疗后第6、12、24个月,HPV-DNA总转阴率分别为70.79%、81.46%和89.04%,HPV16/18亚型转阴率分别为75.65%、86.01%和93.26%,随着时间的延长,转阴率均明显升高(P<0.05);但≥50岁组患者中,术后6和12个月的HPV16/18亚型转阴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转阴率无明显变化(P>0.05).各年龄组术后6个月HP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和24个月HPV-DNA转阴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岁的年轻患者有更高的转阴率(P<0.05).各年龄组术后不同随访时间HPV16/18亚型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岁年轻患者有更高的转阴率(P<0.05).结论 HPV在CINⅡ~Ⅲ患者中的感染率较高,尤其是HPV16亚型.术后第6个月HPV分型检测是LEEP治疗后监测疾病转归的一种较好方法.对年龄较大,术后HPV16亚型持续感染的患者应密切长时间随访.

    作者:徐凤娟;黄珊珊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宜昌市夷陵区2006-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为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3年夷陵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夷陵区5岁以下儿童平均死亡率为8.02‰,婴儿平均死亡率为5.75‰,新生儿平均死亡率为3.82‰.监测死亡病例258例;农村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溺水、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和出生窒息;城市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意外窒息和意外跌落、先天性心脏病.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中,城市儿童死亡34例(13.2%),农村儿童死亡224例(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795,P<0.001);男童死亡161例(62.4%),女童死亡97例(3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444,P<0.001);死亡儿童发生在冬春季共155例,占60.1%,夏季及秋季分别为44例和59例.结论 开展科学养育健康教育,提高全民保健意识与能力;推广预防早产的适宜技术,避免早产;开展遗传咨询、做好孕早期出生缺陷干预,降低先天性疾病发生率;加强对儿童的监管力度,减少儿童意外死亡数;完善监护抢救设备,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与协作能力,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作者:孔丽华;罗妮娜;杨兴娥;李梅;陈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婴幼儿铁缺乏症对智能发育的影响及与气质的关系

    目的 探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对患儿生长发育、智能发育及气质的影响,并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128例婴幼儿为缺铁组,另选取社区120例正常婴幼儿为健康组,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及幼儿气质评估表(TTS)对婴幼儿智能发育及气质进行评价,同时测量两组患儿的体重及身长,并对影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缺铁组婴幼儿体重及身长在均值以上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及平均智能评分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缺铁组平易型、启动缓慢型、中间近平易型比例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缺铁组难养型、中间近难养型比例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母乳喂养、添加铁剂及添加鱼肝油是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保护因素,而偏食、厌食是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贫血可影响婴幼儿良好气质性格的形成,影响患儿智能发育及生长发育.增加婴幼儿饮食中铁质的摄取、改善婴幼儿饮食习惯可有效改善婴幼儿缺血性贫血.

    作者:韦桂姬;古旗;莫江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59中心医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行TVT-O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治疗效果.患者手术3~12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均治愈,治疗效果好.平均手术时间为(22.51±5.50) min,出血量为(20.43±9.57)ml,ICI-O-SF评分为(0.57±0.11)分,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64,P<0.01).术后出现排尿困难和尿潴留各1例,经处理后症状消失;出现大腿根部慢性疼痛3例,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赵菊芬;杨柳风;霍竹惠;李茜;段丽娅;谢柄权;赵娜;田清清;黄菊清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电刺激结合Crede手法治疗对产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电刺激结合Crede手法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i5年8月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产后6~8周伴尿失禁的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电刺激组(A组)、手法治疗组(B组)、联合治疗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20例.应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判断产后尿失禁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A、B、C3组患者尿失禁情况较D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尿失禁改善情况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单纯电刺激或Crede手法治疗对产后尿失禁均有疗效,两者联合治疗具有协同效应,可更有效地增强盆底肌肌力,改善尿失禁.

    作者:孙绍骞;董宏飞;王艳峰;杨玉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前壁脱垂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运用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前壁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阴道前壁脱垂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前壁缝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前壁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Bp点均值;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和病情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Bp点均值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阴道前壁桥式缝合术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术式,创伤小,手术用时短,病情复发率低,推广应用.

    作者:师亚娥;李小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定西市城区1930名学龄前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定西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2013年9月安定区妇幼保健站对辖区城区幼儿园1 930名在园学龄前儿童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将检查数据输入儿童体检评价软件并进行分析.结果 肥胖症、龋齿、蛔虫病、佝偻病后遗症、眼科疾病及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8.55%、17.93%、8.65%、3.37%、2.59%和1.55%.结论 定西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症、龋齿、蛔虫病、佝偻病后遗症、眼科疾病及贫血患病率较高,需加强托幼机构保健管理,尤其是对肥胖、龋齿、贫血儿童要进行重点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并与家长相互沟通配合,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作者:景惠萍;毛秀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