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胎盘早剥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危险因素分析

黄璐;邹金芳;应豪

关键词:胎盘早剥, 急诊手术, 终止妊娠,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胎盘早剥孕产妇的临床资料,探讨采取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危险因素及母婴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该院119例急诊剖宫产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临床危险因素,急诊剖宫产和母儿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该院胎盘早剥患者128例,发生率为0.4%,行急诊手术的119例,占92.9%.急诊就诊的临床表现包括阴道出血70例(58.8%),下腹疼痛31例(26.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0例(16.8%),胎膜早破25例(21.0%),胎心消失9例(7.5%),羊水过多6例(5.0%),血性羊水18例(15.1%),胎儿窘迫12例(10.1%).急诊剖宫产术后母婴结局包括产后出血15例(12.6%),子宫胎盘卒中23例(19.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5例(4.2%),新生儿窒息29例(24.3%),死胎9例(7.5%),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1.7%),早产65例(54.6%).Ⅱ~Ⅲ度胎盘早剥孕妇发生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DIC、新生儿窒息、死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早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Ⅰ度胎盘早剥孕妇(P<0.05).结论 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与母婴结局密切相关,急诊手术可以改善母婴的预后.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评估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女性盆底是由多组肌肉、韧带、神经及结缔组织组成的多层次解剖结构,其功能性疾病又相当普遍,尤其是中老年及已婚女性发病率较高.随着对盆底区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盆腔及盆底某一组织或器官并不是孤立的发病,而是多组织多器官相互影响并紧密联系的整体,这些结构支持着盆腔器官的解剖位置及功能,一旦受损,则会引起盆腔器官的移位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直肠脱垂、性欲降低[1]等症状.

    作者:覃艳玲;蒋江帆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低氧诱导的内质网应激在子宫肌瘤及子宫平滑肌中的差异表达

    目的 观察内质网应激导致凋亡在子宫肌瘤及子宫平滑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为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1年6-12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5例,均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分别于子宫动脉阻断前及阻断后30 min采集子宫肌瘤及其周边平滑肌组织各2 g.在低氧状况下(1%02)原代培养.运用RT-PCR、Westem Blot法检测并比较两种组织中mRNA和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包括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EBP同源蛋白(CHOP)、C-Jun氨苯末端激酶(JNK)、Bax、Bcl-2和Caspase-4,同时检测Caspase-4活性.结果 肌瘤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的表达显著高于平滑肌组织.在肌瘤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低于平滑肌细胞.在细胞培养的起初12 h,平滑肌细胞中Caspase-4的表达和活性无明显升高.结论 内质网应激导致凋亡在子宫肌瘤及平滑肌组织中的表达有差异,该系统差异表达可以为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康乐;谢彦;庞琴霞;杨伟红;程忠平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激素替代周期子宫内膜微创术在卵巢早衰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周期子宫内膜微创术在卵巢早衰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卵巢早衰患者1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因男方因素导致不孕的月经正常妇女12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激素替代周期子宫内膜微创术,对照组行常规子宫内膜微创术.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种植窗口期的子宫内膜胞饮突情况.结果 观察组成功妊娠12例,成功妊娠率高达100.00%.单胎11例(91.67%),双胎1例(8.33%).双胎孕妇在13周流产,流产率为8.33%.对照组2例处在衰退期,3例处在发育中阶段,7例处在发育完全阶段.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卵巢早衰患者中应用子宫内膜微创术,有利于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提高妊娠成功率.

    作者:申志辉;韩小妮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止血带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探讨止血带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月-2014年8月诊治的84例子宫肌壁间肌瘤病患为研究对象,设行LM前先行腹腔镜下止血带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的42例为研究组,设直接行LM 42例为对照组,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病患手术均成功,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3.12±8.25) 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26.62±15.11) ml,研究组手术时间(67.52±7.45) min短于对照组的(90.25±15.64)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7.14%)低于对照组(2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月经来潮时间(36.44±3.30)d,晚于对照组的(31.12±2.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止血带应用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少出血量,具有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计月华;杨俊玲;李霞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伤害流行状况与家居环境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了解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儿童伤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深圳市18家幼儿园6 175名2~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调查托幼机构儿童伤害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非致命性伤害的年发生率为12.92%,男女比例为1.58:1.伤害类型前5位依次为意外跌落(58.77%)、机械伤(10.53%)、宠物咬伤(6.27%)、烧烫伤(5.76%)和交通事故(4.01%).伤害医疗费用支出人均552.90元.儿童性别及家居环境是影响伤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伤害严重影响深圳市托幼机构儿童的健康,它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应针对儿童伤害的影响因素及早开展伤害的干预控制.

    作者:彭中华;王虹;史勇萍;黄美兴;方宝珍;王宝兰;徐丽凤;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定西市城区1930名学龄前儿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定西市城区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2013年9月安定区妇幼保健站对辖区城区幼儿园1 930名在园学龄前儿童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将检查数据输入儿童体检评价软件并进行分析.结果 肥胖症、龋齿、蛔虫病、佝偻病后遗症、眼科疾病及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8.55%、17.93%、8.65%、3.37%、2.59%和1.55%.结论 定西市城区学龄前儿童肥胖症、龋齿、蛔虫病、佝偻病后遗症、眼科疾病及贫血患病率较高,需加强托幼机构保健管理,尤其是对肥胖、龋齿、贫血儿童要进行重点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并与家长相互沟通配合,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作者:景惠萍;毛秀琴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黏液性宫颈炎微生物感染的常见菌种及感染因素和诊疗方法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黏液性宫颈炎(MPC)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细菌感染的常见种类、感染因素、药物敏感试验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150例确诊为MPC的女性(病例组)、按照1∶1比例选取15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分别采集两组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检测,并对病例组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针对治疗.结果 两组年龄、卫生习惯、经期性生活史、妇科炎症病史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工流产史、性伴侣数量、合并支原体感染率、合并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微生物阴性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细菌及支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假丝酵母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首次治疗方案采取左氧氟沙星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阴道给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胶囊阴道给药两种治疗方案,治愈率达88.00% (132/150),对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给予丁胺卡那霉素+利奈唑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给药,终所有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 MPC发病与人工流产史、性伴侣数量、合并支原体感染、合并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有关,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会提高治愈率.

    作者:高迎春;秦珊珊;于鹃鹏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在不同孕周对孕妇进行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对筛查畸彤胎儿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4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在孕早期、中期及晚期分别进行超声筛查,筛查方法根据孕妇自主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孕女采用单纯的二维超声检查(180例),观察组孕妇采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检查(220例),与妊娠及引产结局比较筛查出畸形胎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孕妇引产或正常分娩出胎儿为畸形分别为47例和39例,与产前超声筛查结果显示,孕中期筛查出胎儿畸形的例数较孕早期和孕晚期要多;观察组产妇产前筛查出胎儿畸形的临床准确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7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12, P<0.05);其中在孕中期进行超声联合筛查出现胎儿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的发生率(29.17%)明显高于畸形类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畸形胎儿临床准确率高,孕中期检查胎儿畸形的效果好,可早期发现胎儿畸形情况,对于降低有缺陷胎儿的出生率具有极高临床价值,提高优生优育的实施效果.

    作者:马艳;席晓萍;彤丹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3495例高龄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超声及血清学筛查的临床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高龄孕妇产前超声及血清学检测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对降低新生儿先天缺陷的意义.方法 对2010年-2014年农垦那大医院收治的3 495名初孕年龄均>35岁的孕妇应用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测定孕妇外周血F-β-hCG和PAPP-A,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颈部透明膜厚度(NT),将其检测结果采用唐氏综合征专用风险评估软件分析,计算出唐氏综合征风险率,风险率≥1:250即为筛查阳性,高危孕妇取羊水或脐带血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确诊.结果 3 495例孕妇筛出唐氏综合征高风险245例,其中144例行羊水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阳性率为7.01%,经彩超筛查和定期随访确认,终12例确诊,检出率为3.43%.所有确诊的畸形孕妇均实施了相关手段终止妊娠.结论 综合孕妇孕早期特征性血清学浓度指标以及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对胎儿唐氏综合征进行产前筛查,有利于高风险胎儿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

    作者:张素领;王晓峰;赵维丽;范长玲;吴菲;李国慧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孕期运动和静坐行为对初产妇血糖、血脂代谢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评估孕期运动、静坐不同孕期生活方式对初产妇孕期血脂、血糖代谢及新生儿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定期产检及住院分娩初产妇191名,通过问卷调查初产妇孕前、孕期运动与孕期静坐方式及锻炼时间;分析孕期血脂、血糖代谢及新生儿生理指标变化.运动组117名初产妇,静坐组74名初产妇.结果 较运动组初产妇比较,静坐组初产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选择剖宫产的比例明显增加,孕期体重增加也显著上升,并伴随着新生儿体重的增加,而新生儿Apgar评分较运动组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孕中期静坐组初产妇较运动组有更明显的血脂、血糖代谢障碍,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体重指数(BMl)、FBG、TG在静坐组初产妇的血清水平也明显高于运动组初产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孕期运动的比较发现,孕前运动组初产妇较孕期运动组产妇具有更明显的孕期体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晚期孕前期运动组初产妇同全孕期运动组产妇比较,出现明显上升的BMI、FBG、TG、L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期及孕期合理的运动锻炼能显著降低初产妇血脂、血糖,孕期静坐不利于孕产妇的血脂、血糖代谢及新生儿的生理健康.

    作者:金玉;赵静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重复高危流产的人口学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重复高危流产者人口学特征,旨在加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降低人工流产率.方法 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因非意愿妊娠来该院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582名重复流产患者进行问卷式调查,根据距前次流产间隔时间不同分为重复高危流产组(215名)与重复非高危流产组(367名),分析两组间人口学分布特征.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重复高危流产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年龄(OR=2.173,P<0.05)、学历(OR=1.364,P<0.05)、户籍(OR=1.398,P<0.05)、婚姻(OR=2.171,P<0.05)、职业(OR=1.472,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重复高危流产的高危影响因素为婚姻(OR =1.817,P<0.05)、户籍(OR=1.530,P<0.05)、年龄(OR=1.262,P<0.05).结论 年轻、未婚、外地户籍可能导致较高的重复高危流产发生,应视为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重点人群.

    作者:潘晓琴;张甦;黄美娟;周媛萍;董其音;王海燕;吴晓云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6月儿科住院治疗的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患儿84例,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其中治疗组单次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对照组分多次给予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探究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5d后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其中治疗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93.7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心肌病变发生率为21.86%,对照组为37.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为46.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较小剂量组,且患儿发生心肌病变及冠状动脉病变的几率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阳勇;甯交龙;刘亚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电刺激结合Crede手法治疗对产后尿失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电刺激结合Crede手法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i5年8月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产后6~8周伴尿失禁的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电刺激组(A组)、手法治疗组(B组)、联合治疗组(C组)、对照组(D组),每组20例.应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判断产后尿失禁的情况.结果 治疗后A、B、C3组患者尿失禁情况较D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尿失禁改善情况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 单纯电刺激或Crede手法治疗对产后尿失禁均有疗效,两者联合治疗具有协同效应,可更有效地增强盆底肌肌力,改善尿失禁.

    作者:孙绍骞;董宏飞;王艳峰;杨玉辉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婴幼儿铁缺乏症对智能发育的影响及与气质的关系

    目的 探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对患儿生长发育、智能发育及气质的影响,并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128例婴幼儿为缺铁组,另选取社区120例正常婴幼儿为健康组,采用Gesell婴幼儿发育诊断量表及幼儿气质评估表(TTS)对婴幼儿智能发育及气质进行评价,同时测量两组患儿的体重及身长,并对影响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缺铁组婴幼儿体重及身长在均值以上的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组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及平均智能评分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缺铁组平易型、启动缓慢型、中间近平易型比例显著低于健康组(P<0.05).缺铁组难养型、中间近难养型比例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母乳喂养、添加铁剂及添加鱼肝油是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保护因素,而偏食、厌食是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贫血可影响婴幼儿良好气质性格的形成,影响患儿智能发育及生长发育.增加婴幼儿饮食中铁质的摄取、改善婴幼儿饮食习惯可有效改善婴幼儿缺血性贫血.

    作者:韦桂姬;古旗;莫江萍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宫颈腺癌组织中HPV感染基因型别的研究

    目的 探讨女性宫颈腺癌组织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别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女性宫颈腺癌组织标本156例,从中抽提HPV DNA,使用基因芯片结合PCR的方法对所有宫颈腺癌组织进行23种HPV型别的检测,并对检测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6例宫颈腺癌组织标本中检出HPV阳性99例,HPV总感染率为63.46%,一重感染率为37.18%,其中HPV16型占17.95%,是主要的感染型别,随后是HPV18型,占15.38%;多重感染率为26.28%,其中HPV16+ 18型和HPV16+58型分别占多重感染的21.95%和7.32%,是多重感染的主要型别.结论 一重HPV16型和HPV18型及多重HPV16+18型和HPV16+58型是宫颈腺癌组织HPV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别,基因芯片技术适用于宫颈腺癌组织样本的检测,可同时对23种HPV基因型进行检测,有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特点,对我国女性宫颈腺癌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研究意义重大.

    作者:王志蕙;郭凌川;耿建祥;范雪梅;夏林;王宏景;梅静;龙秀荣;赵雪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蛋白程度与母婴并发症及结局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蛋白严重程度是否可以作为预测母婴并发症及不良结局的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20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新生儿存活情况.根据患者尿蛋白程度分为轻度蛋白尿组(105例)和重度蛋白尿组(95例).统计分析两组母婴并发症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两组母体并发症比较,除腹水外,其余如胎盘早剥、肝肾功能不全等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并发症及预后方面两组比较,除胎儿生长受限外,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等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腹水及胎儿生长受限的患者其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与无腹水及胎儿生长受限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蛋白的严重程度不能预测母婴并发症及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朱莹莹;黄沁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无创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无创(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点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该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3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对A组(红外光治疗)206例和B组(辛复宁治疗)114例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即症状的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无创伤,无瘢痕,操作简单,是治疗子宫颈糜烂样改变伴有临床症状患者的良好选择.

    作者:吴芳;李怡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低频脉冲电刺激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低频脉冲电刺激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手段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其治疗原理主要是通过电流的刺激来促进相关神经功能、肌力的恢复和促进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乳汁分泌、提高痛域、易化离子导入组织、改善组织营养、提高免疫力、增加肠蠕动而达到治疗效果,具有操作简便、无创无痛、安全性高等特点[1].近年来该疗法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也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低频脉冲电刺激在妇产科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催兰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双胎妊娠晚期流产的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发生晚期流产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双胎妊娠患者,符合晚期流产入组标准的57例作为晚期流产组,随机抽取同期足月双胎妊娠的15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及分析双胎妊娠发生晚期流产的高危因素.结果 双胎妊娠晚期流产的独立高危因素有孕中晚期阴道分娩史(P=0.006)、宫内感染(P=0.001)及阴道炎(P<0.001),而规律孕检(P<0.001)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孕期保健需严密监测具有高危因素的双胎妊娠患者,必要时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治疗阴道炎,对于既往早产、晚期流产史孕妇监测宫颈长度,规律孕检可以降低晚期流产的发生率.

    作者:马莹;陈奕;宋晶 刊期: 2015年第36期

  • 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接受抗生素治疗的108例患儿,将其按住院病历编号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54例)与预防组(54例).常规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抗生素治疗;预防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行预防ADD治疗.对比两组患儿ADD发生率、ADD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预防组ADD发生率低于常规组,ADD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布拉氏酵母菌应用于抗生素治疗患儿中,能够有效降低ADD发生率,提高疗效,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薇 刊期: 2015年第3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