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妇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关系的Meta分析

范琳琳;吴倩;徐旭娟;陈宏林;武彩云

关键词:孕妇, 牙周病,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Meta分析
摘要:目的:运用Meta分析循证孕妇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LBWI)的关系,为PLBWI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国内有关孕妇牙周病与PLBWI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异质性检验后,运用RevMan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209篇,终纳入9篇文献(5 361例),其中病例对照研究5篇(4 525例),合并0R=2.84,95% CI:2.07~3.89;队列研究4篇(836例),合并RR=6.38,95%CI:4.11~9.9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后,总效应测定结果显示牙周病孕妇组与正常健康孕妇组PLBWI出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3.12,95%CI:2.02~4.82,Z=5.12,P<0.000 01).结论:孕妇牙周病可能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2007~2010年海南省新生儿G6PD缺乏症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海南省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PD)缺乏情况.方法:用荧光斑点法(FST)对2007~2010年出生的新生儿的筛查滤纸干血片进行检测,召回可疑阳性新生儿,抽静脉血以G6PD/6PGD比值法进行确诊.结果:2007~ 2010年海南省初筛新生儿184 880例,发现G6PD缺乏新生儿5 856例,初筛阳性率为3.17%;确诊G6PD缺乏新生儿2 696例,确诊阳性率为1.46%.少数民族地区初筛新生儿56 143例,初筛阳性新生儿2 213例,初筛阳性率为3.94%,确诊G6PD缺乏新生儿1 266例,确诊阳性率为2.25%.汉族地区筛查新生儿128 737例,初筛阳性新生儿3 643例,初筛阳性率为2.83%,确诊G6PD缺乏新生儿1 380例,确诊阳性率为1.07%.结论:海南省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病率较高,少数民族地区G6PD缺乏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地区.现阶段海南省新生儿G6PD初筛阳性召回率较低,应加强培训并给予足够重视以提高海南省新出生人口生活质量.

    作者:赵振东;王洁;温英梅;杨春;刘秀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及宫颈黏液中相关抗体检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及宫颈粘液中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和抗卵巢抗体(AoAb)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健康女性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不孕不育女性8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及宫颈粘液中AsAb、EmAb、ACAb和AoA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清中AsAb、EmAb、ACAb和AoA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粘液中AsAb、EmAb和ACAb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oAb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b、EmAb、ACAb和AoAb与不孕不育关系密切,其检测有助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诊断.

    作者:白雪;黄河欣;石博;李锐;黄可敬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黄芪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HIE患儿60例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和同期出生正常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蛋白及mRNA变化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患儿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前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IFN-γ、CD3+、CD4+、CD4 +/CD8+、IgM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黄芪注射液治疗后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IFN-γ、CD3+、CD4+、CD4 +/CD8+、IgM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常规治疗后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FN-γ、CD3+、CD4+、CD4 +/CD8+、IgM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能通过明显降低HIE患儿血清中TNF-α、CD8+含量和提高IL-2、IFN-γ、CD3+、CD4+、CD4+/CD8+、IgM含量而提高新生儿免疫力,为HIE患儿减轻免疫功能紊乱及继发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艳;赵玉环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肝素钠治疗羊水过少98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索钠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方法:98例妊娠满28~34周羊水过少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研究组5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等传统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补液的同时加用小剂量肝素钠(25 mg/d)治疗,疗程均为7天.治疗后复查羊水指数,对两组分娩方式及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羊水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剖官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新生儿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肝素钠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可以显著增加羊水指数,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对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孟军;王世杰;魏文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氨溴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氨溴素联合布地奈德干预新生儿患有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统计学中区组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新生儿随机化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氨溴素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两组给予其他均衡性的对症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咳嗽、咳痰症状以及肺部啰音、哮鸣音、发热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两组肺部体征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氨溴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部感染在临床上更有效、更迅速、同时能够减轻经济负担,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赵兴;刘翠萍;张弋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表观遗传学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6%~7%的妇女在生育年龄表现为PCOS[1].该综合征是年轻女性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PCOS常合并生殖、代谢、心血管、肿瘤、炎症和睡眠异常的情况,对女性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作者:张多加;吴效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醋酸加碘染色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醋酸加碘染色(VIA)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四平市妇婴医院进行VIA筛查的育龄妇女118例,分为宫颈光滑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组、宫颈部分上皮剥脱组,均以宫颈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分析VIA方法的诊断效率.结果:宫颈光滑移行带清晰可见,VIA的拟诊结果准确率可达100%;柱状上皮外移、形状规则,醋酸涂宫颈后2 min内醋白上皮消失患者拟诊准确率达100%,部分患者拟诊癌前病变比病理结果略高;宫颈部分上皮剥脱患者拟诊准确率为90%.结论:VIA在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中拟诊准确率高,尤其阴性预测值高,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王玉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连用1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和生后28天NBN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0%和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NBNA评分、治疗2个疗程后NBNA评分和生后28天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显著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地控制因缺氧缺血所致的脑水肿,控制脑损伤进一步加重,能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于宗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大豆异黄酮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大豆异黄酮(Soy Isoflavone)是主要存在于豆类植物中的一类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化合物,其结构与雌激素相似,故能够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从而表现出两种重要的生物学活性——雌激素样活性和抗雌激素样活性.该文研究大豆异黄酮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46 ~ 56岁更年期女性126例,所有患者血脂一项或两项高于正常标准.其中15例合并有糖尿病,3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者.所有患者均口服威海南波湾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大豆异黄酮胶囊500 mg,49岁以下者每天1次,49岁以上者每天2次,连续服用3个月,在此期间停用降血脂药物及活血化瘀药物.结果:服用大豆异黄酮胶囊者自身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脂血症疗效明显,而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常风云;高雅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与宫腹腔镜在诊断输卵管不孕中的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在诊断输卵管不孕中应用子宫输卵管造影与宫腹腔镜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诊断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38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治疗,26例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因其他因素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时行输卵管检查.结果:镜下通液与HSG结果比较,通畅组符合率为80.6%;通而不畅组单侧符合率为27.3%,双侧符合率为15.6%(P>0.5);不通组单侧符合率为33.3%,双侧符合率为87.5%(P<0.01);积水组单侧符合率为76.9%,双侧符合率为100.0%,4个组间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3例腹腔镜下161条输卵管通而不畅、不通、积水者复通成功率为67.1%.结论:HSG对于输卵管疾病及其周围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作为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沈桂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方法:对78例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观察患者术前血清CA125、术中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未用药情况下月经第3天时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变化,术后随访时间2年.结果:年龄≥35岁者BMI、术前CA125、手术评分高于年龄<35岁者(P<0.05);术后6个月内无巢早衰者,其中16.67%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83.33%患者FSH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年龄、囊肿分型两侧多房发生率,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者明显高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P<0.05);术后6个月时性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FSH有所升高、LH及E2有所下降(P<0.05),术后随访2年,不孕患者妊娠成功率44.44%,妊娠中位时间7.83个月,卵巢功能储备正常者、卵巢功能储备下降者妊娠率分别为16.92%、7.69%,两组患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存在一定影响,年龄较大及双侧多房囊肿患者术后发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风险性增高,不孕患者术后妊娠成功率令人满意.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目的:分析了近几年孝昌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期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寻找对策.方法:统计分析了2006~2008年孝昌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期间剖宫产手术指征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手术指征有胎儿窘迫、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逐年上升.结论:剖宫产率已上升到很高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指征的放宽和社会因素.

    作者:陈锦云;余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妊娠前半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根据妊娠特异性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筛查了解妊娠前半期(妊娠的前20周)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提供资料.方法:按标准入选妊娠4~ 20周妇女1 230人,按妊娠时间间隔4周共分10个组,其中妊娠4~7周(G4) 261人,8~11周(G8) 177人,12 ~15周(G12) 293人,16 ~19周(G16) 499人.T1期为?G13,T2期为G13-G27,T3期为≥G28.留取空腹静脉非抗凝血分离血清、空腹晨尿.血清用于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4(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检测法(MEIA)(AXSYM,Abbott,USA).空腹晨尿用于测定尿碘水平.尿碘测定采用过氧乙酸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显色法.结果:根据妊娠特异性血清TSH、FT4正常参考范围(简称R1)和根据美国甲状腺学会(ATA) 2011年颁布的《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断和处理: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的标准(简称R2)计算的患病率甲减、亚临床甲减、低T4血症分别为:G4 0.38%、1.53%;2%、40%;2%、0;G8 0.56%、1.7%;1.7%、24.3%; 1.13%、0;G12 0.34%、1.71%; 2.05%、21.5%;2.39%、1.71%; G16 0.2%、4.61%;2.2%、15.83%;2.81%、7.21%.结论:不同时期三种疾病状态下按R2标准计算出的患病率明显大于按R1标准计算出的患病率.正确评价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状态有赖于妊娠特异性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范围,建立孕周特异性甲状腺功能评价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邹冬冬;温艳丽;赵楠;冷宗祥;刘颖;洪梅;沈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影响甲氨蝶呤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甲氨蝶呤(MTX)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异位妊娠(EP)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125例接受MTX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的EP患者资料,分析影响MTX单剂量肌注治疗EP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血清β-HCG<1 000 IU/L组患者成功率95.35%,1 000~2 000 IU/L组患者成功率85.71%,均高于>2 000 IU/L组患者成功率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经时间< 50天患者成功率95.33%显著高于≥50天患者68.97%,包块<3 cm患者成功率96.43%显著高于≥3 cm患者76.74%,轻度腹痛患者成功率96.04%显著高于重度腹痛50.00%,无肛门坠胀感患者成功率97.14%显著高于有肛门坠胀感患者6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MTX单剂量肌内注射治疗EP效果的因素包括停经时间、包块大小、腹痛程度、肛门坠胀感等,综合分析影响EP相关因素,能够有效提高MTX治疗EP成功率.

    作者:陈云书;王淑侠;张翠芹;张艳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2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27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将276例PCOS患者的一般特征、生殖激素水平和卵巢生理情况与健康女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76例PCOS患者中,270例患者(97.83%)双侧卵巢增大,伴有多个囊性卵泡;246例患者(89.13%)出现月经紊乱症状;124例患者(44.93%)出现胰岛素抵抗;82例患者(29.71%)BMI> 25;78例患者(28.26%)出现高雄激素血症;64例患者(23.19%)出现多毛症.PCOS患者的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二醇(E2)水平升高,且高于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数目、卵巢容积、卵巢髓质容积低于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基质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低于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PCOS患者以卵巢改变为主,生殖激素改变明显,该类患者中一半左右伴有胰岛素抵抗,少数患者伴有体重增加、高雄激素血症、多毛症,与欧美国家患者症状有差异.

    作者:杨爱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调节作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良性疾病之一,但却具有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及多灶生长等特点.流行病学研究认为[1]:该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76%在25~45岁之间,生育少、生育晚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多生育者.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该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及性交不适等,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其治疗金标准是以腹腔镜确诊、手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但治疗后易复发.根据美国生育学会(AFS) 1985年提出的“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可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Ⅰ、Ⅱ、Ⅲ、Ⅳ期,有学者对这4期患者手术后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复发率分别为18.00%、20.83%、35.96%和61.54%,且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程度的加重,复发率逐渐升高[2].

    作者:万鹏云;傅芬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糖尿病母亲婴儿智能发育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以改善其远期预后.方法:随机选择在该中心就诊的78例糖尿病母亲婴儿作为观察组,48例正常婴儿为对照组;运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法测定两组儿童的行为能力及神经发育状况;运用盖泽尔(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智力发育的测定,随访至24月龄.结果:观察组其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2月龄、6月龄及12月龄发育商(DQ)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24月龄发育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影响后代智能发育,应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严格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母亲婴儿的远期预后.

    作者:张振华;张慧琼;郑爱华;黄义平;李飞燕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高频环形电切与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环形电切与冷刀锥切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1例CINⅢ的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随机分为高频环形电切术组(LEEP组)57例和冷刀锥切术组(CKC组)54例.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手术前、后病理指标,探讨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LEEP组的手术时间(8.02±0.82) min、术中出血量(10.18±1.51) ml、切口愈合时间(29.21±2.19)天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CKC组手术时间(32.10±3.14) min、术中出血量(41.57±5.67) ml、切口愈合时间(43.74±3.96)天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术前病理结果一致例数、低于术前病理级别例数、阴性例数、浸润癌例数、切缘阳性例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残留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KC相比,LEE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希中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取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行冷刀宫颈椎切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愈率、术后宫颈狭窄、手术残留、持续存在及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邱伟;黄艳;吴土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与卵巢黄体破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与卵巢黄体破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2009年1月~ 2013年3月接受诊治的80例疑似异位妊娠或黄体破裂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了解患者的子宫内部情况,观察附件区是否存在异常囊实性包块,盆腔是否有积液,对比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75例(93.75%)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误诊率为6.25%,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异位妊娠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59例.不相符3例;黄体破裂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16例,不相符2例.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与卵巢黄体破裂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结合异位妊娠与黄体破裂的临床特征可以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岩;孙鲲;黄建新;张丽华;封淑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