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希中
目的:分析产妇和非产妇应用PCEA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产妇对照组(自然分娩)961例,产妇组(剖宫产)1155例,非产妇组(妇科手术)935例,记录其一般情况、特殊病史、麻醉相关指标、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例数、感觉和(或)运动功能障碍情况等.结果:产妇对照组、产妇组和非产妇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2.1%、13.3%和9.8%,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行PCEA有异感组与无异感组以及布比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PCEA增加剖宫产产妇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腰麻和PCEA采用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剖宫产产妇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麻醉穿刺过程中出现异感不增加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崔睿;徐世元;王亮;王宝君;胡微;齐晓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4例及同期随机抽取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4例进行分析.结果:GDM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是严重危害孕妇及围产儿健康的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母婴的并发症.
作者:张国萃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联合应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eHF)替代治疗牛奶蛋白过敏(CMPA)引起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非人乳喂养的CMPA婴儿随机分为妈咪爱联合eHF替代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应用eHF替代治疗组(eHF治疗组)各16例,共治疗4周,治疗1、2周及4周时各随访1次.使用SCORAD评分方法分别对其湿疹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及4周后联合治疗组SCORAD评分显著低于eHF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妈咪爱和替代配方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特应性皮炎的佳方案之一.
作者:刘瑛;王馨;吴婕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诊断中血清CA125联合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68例EMS住院患者做为观察组,选取68例健康人群做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分别进行血清CA125以及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血清CA125以及EMAB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联合EMAB敏感性为61.76%,特异性为100.00%.结论:综上所述,血清CA125、EMAB能够做为EMS的辅助诊断,两者联合能够提高其诊断率,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小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氨溴素联合布地奈德干预新生儿患有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统计学中区组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新生儿随机化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氨溴素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两组给予其他均衡性的对症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咳嗽、咳痰症状以及肺部啰音、哮鸣音、发热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两组肺部体征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氨溴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部感染在临床上更有效、更迅速、同时能够减轻经济负担,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赵兴;刘翠萍;张弋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女性对于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癌的认知情况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讲座等,对照组不进行教育,两组患者均采用自拟问卷调研生殖道HPV感染及宫颈癌认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就诊时HPV平均分值与认知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及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认知分值和认知率均有所上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复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提高认知度,减少HPV感染危害,提高复查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杨广清;吴秀霞;常海欧;温美珍;赖小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连用1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和生后28天NBN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0%和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NBNA评分、治疗2个疗程后NBNA评分和生后28天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显著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地控制因缺氧缺血所致的脑水肿,控制脑损伤进一步加重,能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于宗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以改善其远期预后.方法:随机选择在该中心就诊的78例糖尿病母亲婴儿作为观察组,48例正常婴儿为对照组;运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法测定两组儿童的行为能力及神经发育状况;运用盖泽尔(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智力发育的测定,随访至24月龄.结果:观察组其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2月龄、6月龄及12月龄发育商(DQ)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24月龄发育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影响后代智能发育,应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严格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母亲婴儿的远期预后.
作者:张振华;张慧琼;郑爱华;黄义平;李飞燕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考察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城乡差异及其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上的表现.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基本情况调查表对400名城乡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①农村女学生的心理弹性总分以及支持力、家庭支持、人际协助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城市女学生;而整体来看农村男学生心理弹性与城市男学生无明显差异;②初一农村学生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其家庭支持、个人力、情绪控制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学生;而初二农村学生在家庭支持、目标专注维度上以及初三农村学生在人际协助维度上的得分却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结论: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城乡差异在女生及低年级学生身上表现更为明显.
作者:胡炳政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在该院就诊的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进行筛选得到115例,分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64例(良性组)、子宫内膜癌51例(恶性组).行三维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病变部位内膜血管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计算出血管指数(Ⅵ).并对病变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超声血管参数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OC曲线显示,以Ⅵ 1.61条/cm3为鉴别诊断临界点,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1.10%、94.92%:Ⅵ与MDV之间呈正相关;Ⅵ在不同FIGO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以在术前准确反映出子宫内膜病灶血流情况,对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陈炜;王烨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在诊断输卵管不孕中应用子宫输卵管造影与宫腹腔镜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诊断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38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治疗,26例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因其他因素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时行输卵管检查.结果:镜下通液与HSG结果比较,通畅组符合率为80.6%;通而不畅组单侧符合率为27.3%,双侧符合率为15.6%(P>0.5);不通组单侧符合率为33.3%,双侧符合率为87.5%(P<0.01);积水组单侧符合率为76.9%,双侧符合率为100.0%,4个组间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3例腹腔镜下161条输卵管通而不畅、不通、积水者复通成功率为67.1%.结论:HSG对于输卵管疾病及其周围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作为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沈桂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HIE患儿60例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和同期出生正常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蛋白及mRNA变化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患儿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前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IFN-γ、CD3+、CD4+、CD4 +/CD8+、IgM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黄芪注射液治疗后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IFN-γ、CD3+、CD4+、CD4 +/CD8+、IgM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常规治疗后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FN-γ、CD3+、CD4+、CD4 +/CD8+、IgM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能通过明显降低HIE患儿血清中TNF-α、CD8+含量和提高IL-2、IFN-γ、CD3+、CD4+、CD4+/CD8+、IgM含量而提高新生儿免疫力,为HIE患儿减轻免疫功能紊乱及继发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艳;赵玉环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测定广西某两个电解铝厂周边约3公里内儿童尿氟、铝、铅含量.方法:在厂区内小学1~6年级各班中,选择7 ~12岁学生450人,取晨尿,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尿氟含量,原子吸收法(石墨炉)测定尿铝、尿铅;并在厂区外选择54名学生的晨尿作为对照组.结果:厂1、厂2、对照组儿童的尿氟(F-)依次为(0.497±0.334) mg/L、(0.390±0.159) mg/L、(0.388±0.147)mg/L,厂1明显高于厂2和对照组(P<0.05).不同尿氟含量段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0.5、0.50~0.99、1.00~1.49、1.50~ 1.99、>2.00 mg/L,厂1分别为52.71%、35.66%、7.75%、2.33%、1.55%;厂2分别为69.20%、28.15%、2.65%、0、0;对照组分别为66.67%、33.33%、0、0、0.高氟组尿铝低于低氟组,而高氟组尿铅高于低氟组(P<0.05).结论:两厂及对照组周边儿童平均尿氟都在正常范围内(<0.5 mg/L),但厂1明显高于厂2和对照组,尿铝和尿铅含量高氟组与低氟组均有明显差异.
作者:梁伟江;韦翠萍;黄晓敏;李桃山;黎淑芳;何胜;张树球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和甲氨蝶呤在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输卵管妊娠有手术指征(未破裂)的12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甲氨蝶呤)和对照组57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β-HCG值下降快,持续性宫外孕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甲氨蝶呤用于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预防持续性宫外孕的发生.
作者:焦蓉;陈琼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高频环形电切与冷刀锥切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1例CINⅢ的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随机分为高频环形电切术组(LEEP组)57例和冷刀锥切术组(CKC组)54例.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手术前、后病理指标,探讨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LEEP组的手术时间(8.02±0.82) min、术中出血量(10.18±1.51) ml、切口愈合时间(29.21±2.19)天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CKC组手术时间(32.10±3.14) min、术中出血量(41.57±5.67) ml、切口愈合时间(43.74±3.96)天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术前病理结果一致例数、低于术前病理级别例数、阴性例数、浸润癌例数、切缘阳性例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残留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KC相比,LEE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希中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74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5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3.5±15.4) ml明显少于开腹组(152.1±28.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对术者的要求更高,临床采用哪种术式还需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医院的具体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伊咏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调查二级甲等医院2005年和20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原因,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影响因素.方法:调取2005年和2010年4 235例次产科住院分娩患者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分年度统计剖宫产率,对剖宫产原因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2010年二级甲等医院剖宫产率为51.20%,比2005年的46.08%上升了5.12%;与2005年比较,2010年剖宫产原因构成比前5位是:瘢痕子宫、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胎位异常、巨大胎儿和胎膜早破,构成比上升明显的有:瘢痕子宫、巨大胎儿、多胎妊娠、脐带异常、产程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和早产;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剖宫产原因依次是:妊娠合并其他疾病、胎盘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位异常、巨大胎儿、过期妊娠、瘢痕子宫、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和头盆不称.结论:二级甲等医院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占41.19%;瘢痕子宫剖宫产构成比明显上升,2010年达16.45%;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选择剖宫产指征过于放宽.
作者:郑金意;郑元回;林素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对比研究高龄产妇异位妊娠经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高龄异位妊娠产妇分别行开腹手术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痛消失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患者HCG转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36.06±20.27) min较开腹组(53.62±14.84) min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38.65±7.69) ml较开腹组(87.45±9.17) ml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腹痛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CG转阴天数和14天内HC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相同.结论:对高龄患者实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较少术中出血量,使患者术后腹痛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且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秀娟;张嘉冰;杨燕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根据妊娠特异性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筛查了解妊娠前半期(妊娠的前20周)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提供资料.方法:按标准入选妊娠4~ 20周妇女1 230人,按妊娠时间间隔4周共分10个组,其中妊娠4~7周(G4) 261人,8~11周(G8) 177人,12 ~15周(G12) 293人,16 ~19周(G16) 499人.T1期为?G13,T2期为G13-G27,T3期为≥G28.留取空腹静脉非抗凝血分离血清、空腹晨尿.血清用于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4(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检测法(MEIA)(AXSYM,Abbott,USA).空腹晨尿用于测定尿碘水平.尿碘测定采用过氧乙酸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显色法.结果:根据妊娠特异性血清TSH、FT4正常参考范围(简称R1)和根据美国甲状腺学会(ATA) 2011年颁布的《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断和处理: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的标准(简称R2)计算的患病率甲减、亚临床甲减、低T4血症分别为:G4 0.38%、1.53%;2%、40%;2%、0;G8 0.56%、1.7%;1.7%、24.3%; 1.13%、0;G12 0.34%、1.71%; 2.05%、21.5%;2.39%、1.71%; G16 0.2%、4.61%;2.2%、15.83%;2.81%、7.21%.结论:不同时期三种疾病状态下按R2标准计算出的患病率明显大于按R1标准计算出的患病率.正确评价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状态有赖于妊娠特异性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范围,建立孕周特异性甲状腺功能评价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邹冬冬;温艳丽;赵楠;冷宗祥;刘颖;洪梅;沈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PD)缺乏情况.方法:用荧光斑点法(FST)对2007~2010年出生的新生儿的筛查滤纸干血片进行检测,召回可疑阳性新生儿,抽静脉血以G6PD/6PGD比值法进行确诊.结果:2007~ 2010年海南省初筛新生儿184 880例,发现G6PD缺乏新生儿5 856例,初筛阳性率为3.17%;确诊G6PD缺乏新生儿2 696例,确诊阳性率为1.46%.少数民族地区初筛新生儿56 143例,初筛阳性新生儿2 213例,初筛阳性率为3.94%,确诊G6PD缺乏新生儿1 266例,确诊阳性率为2.25%.汉族地区筛查新生儿128 737例,初筛阳性新生儿3 643例,初筛阳性率为2.83%,确诊G6PD缺乏新生儿1 380例,确诊阳性率为1.07%.结论:海南省新生儿G6PD缺乏症发病率较高,少数民族地区G6PD缺乏症发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地区.现阶段海南省新生儿G6PD初筛阳性召回率较低,应加强培训并给予足够重视以提高海南省新出生人口生活质量.
作者:赵振东;王洁;温英梅;杨春;刘秀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