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赵玉环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联合应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eHF)替代治疗牛奶蛋白过敏(CMPA)引起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非人乳喂养的CMPA婴儿随机分为妈咪爱联合eHF替代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应用eHF替代治疗组(eHF治疗组)各16例,共治疗4周,治疗1、2周及4周时各随访1次.使用SCORAD评分方法分别对其湿疹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及4周后联合治疗组SCORAD评分显著低于eHF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妈咪爱和替代配方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特应性皮炎的佳方案之一.
作者:刘瑛;王馨;吴婕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实施准妈妈课堂讲座对社会及精神心理因素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设置准妈妈课堂,以讲座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对孕妇及家属宣教孕期及分娩的相关知识,分别对是否接受教育的孕妇分为两组进行调查,对两组孕妇分娩结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在分娩方式认识与选择上存在差异,两组社会及精神心理因素剖宫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准妈妈课堂的形式对孕妇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不仅让孕妇及家属增进了相关的健康知识,也明显降低了社会及精神心理因素剖宫产率.
作者:高霞;岳艳;胡平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氨溴素联合布地奈德干预新生儿患有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统计学中区组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新生儿随机化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氨溴素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两组给予其他均衡性的对症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咳嗽、咳痰症状以及肺部啰音、哮鸣音、发热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两组肺部体征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氨溴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部感染在临床上更有效、更迅速、同时能够减轻经济负担,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赵兴;刘翠萍;张弋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与卵巢黄体破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2009年1月~ 2013年3月接受诊治的80例疑似异位妊娠或黄体破裂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了解患者的子宫内部情况,观察附件区是否存在异常囊实性包块,盆腔是否有积液,对比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80例患者中75例(93.75%)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误诊率为6.25%,结果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异位妊娠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59例.不相符3例;黄体破裂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相符16例,不相符2例.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与卵巢黄体破裂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结合异位妊娠与黄体破裂的临床特征可以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王岩;孙鲲;黄建新;张丽华;封淑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通过观察董克勤教授经验方对卵巢早衰大鼠性腺脏器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卵巢早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雷公藤多甙制备卵巢早衰大鼠病理模型,灌胃给予经验方21天,检测大鼠子宫、卵巢和肾上腺脏器系数,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结果:经验方高低剂量组均能够显著增加肾上腺系数(P<0.05或P<0.01),而对卵巢和子宫脏器系数没有影响;经验方高低剂量组能够逆转卵巢早衰大鼠雌激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经验方能够通过调节肾上腺的生长发育,继而影响体内雌激素的分泌,终达到治疗卵巢早衰的目的.
作者:刘震坤;金影;董克勤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通过研究女性一生中几个特殊时期的骨密度,探讨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和妇女保健科收集2010~2011年以来的女童、少女、孕妇以及更年期妇女的骨密度值,对骨密度值异常的病例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女性一生中骨营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女性特殊时期骨密度的监测,及时给予正确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作者:但艳苹;王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育龄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宫腔放置曼月乐及口服妈富隆的疗效.方法:选取育龄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72例,分为曼月乐组31例和妈富隆组41例,比较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有效率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治疗后6个月妈富隆组的有效率与曼月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曼月乐组的有效率高于妈富隆组(P<0.05).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同组治疗前变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间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曼月乐组较妈富隆组子宫内膜明显变薄(P<0.05).结论:曼月乐治疗育龄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长期疗效优于妈富隆,值得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中推广使用.
作者:何晓宁;王鸿艳;邹淑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治疗及母婴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起病54例,亚急性起病32例.临床表现头痛64例,恶心呕吐20例,视物模糊50例,嗜睡或昏睡5例,精神异常1例,抽搐72例,胸闷、气短35例,水肿80例.合并症有急性左心功能衰竭25例,急性肾功能障碍40例,急性胰腺炎4例,急性肝损伤30例,HELLP综合征3例,胎盘早剥3例,视力障碍50例.轻度子痫前期10例,其中早产儿2例,低体重儿5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32例,其中早产儿20例,低体重儿26例;重度子痫前期44例,其中早产儿36例,低体重儿42例.发病至住院时间<72 h患者比>72 h的患者出现早产儿的比例更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病情重、变化快,常伴有1~3种合并症,其发生早产儿、低体重儿比例明显增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母婴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惠丽;孙静涛;轩维清;李文会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经腹腔镜与开腹施术两种方式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6月间腹腔镜下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50例患者与同期开腹手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疼痛、盆腔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除数、术中并发症、术后盆腔引流量、并发尿潴留例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可达到同类开腹手术的彻底性,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游继红;许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的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6%~7%的妇女在生育年龄表现为PCOS[1].该综合征是年轻女性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PCOS常合并生殖、代谢、心血管、肿瘤、炎症和睡眠异常的情况,对女性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作者:张多加;吴效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自然流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常规G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292对自然流产夫妇中,共检出染色体异常核型35例,异常率为5.99%,其中易位16例,占45.71%;倒位5例,占14.29%;多态变异13例,占37.14%;嵌合体1例,占2.86%.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流产夫妇进行染色体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桂喜;李华锋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了近几年孝昌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期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寻找对策.方法:统计分析了2006~2008年孝昌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期间剖宫产手术指征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手术指征有胎儿窘迫、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逐年上升.结论:剖宫产率已上升到很高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指征的放宽和社会因素.
作者:陈锦云;余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产妇和非产妇应用PCEA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产妇对照组(自然分娩)961例,产妇组(剖宫产)1155例,非产妇组(妇科手术)935例,记录其一般情况、特殊病史、麻醉相关指标、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例数、感觉和(或)运动功能障碍情况等.结果:产妇对照组、产妇组和非产妇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2.1%、13.3%和9.8%,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行PCEA有异感组与无异感组以及布比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PCEA增加剖宫产产妇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腰麻和PCEA采用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剖宫产产妇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麻醉穿刺过程中出现异感不增加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崔睿;徐世元;王亮;王宝君;胡微;齐晓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内占位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3例患者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宫腔内占位病变的患者根据年龄、临床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血流阻力指数(RI)分组以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①113例患者中病理证实为正常增生期或分泌期内膜有14例(12.39%);子宫内膜息肉71例(62.83%),子宫内膜息肉状增生7例(6.19%);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4.42%);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及复合性增生13例(11.50%);子宫内膜非典型性增生1例(0.88%);子宫内膜癌5例(4.42%);子宫恶性中胚叶混合瘤1例(0.88%).②对所选113例患者根据年龄、临床表现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 RI分别进行分组并以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比较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恶性病变的发现率,得到以下结果:年龄≥50岁(6/46例,13.04%)组与年龄<50岁组(1/67例,1.4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阴道不规则出血史及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的临床表现组(5/40例,12.50%)与无症状组(2/73例,2.7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FI RI<0.50组(5/16例,31.25%)与RI≥0.50及血流信号为静脉血流信号或无血流信号组(2/97例,2.0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宫内占位病变的患者具有以下因素之一者应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取病理组织送活体组织检查(活检):①年龄≥50岁;②阴道不规则出血及月经改变的临床表现;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提示RI<0.50.
作者:曹晓珍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同时加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疗程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咳嗽持续时间、退热时间及疗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联合用药不但能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及病程,还能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复发频率,且不良反应较低,是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
作者:孙晓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新生儿脐带血T淋巴细胞亚群、HBV标志物和孕妇肝功能的变化,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新生儿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HBV携带者产妇为观察组,15例HBsAg阴性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产妇静脉血和脐带血.检测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19+,CD16+CD56+,CD4 +/CD8+)的百分比、孕妇HBV标志物、脐血的HBV标志物.分析比较脐血不同HBV标志物模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①感染组和对照组脐血HBV标志物各模式对其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感染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对脐血的细胞免疫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BsAg阴性健康产妇组与HBeAg阳性HBsAg携带者、HBeAg阴性HBsAg携带者分娩的新生儿细胞免疫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HBV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无比例失衡.②脐血T淋巴细胞之间有内在的协助与互相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
作者:董春玉;崔晋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调查二级甲等医院2005年和2010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原因,探讨剖宫产率上升的影响因素.方法:调取2005年和2010年4 235例次产科住院分娩患者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分年度统计剖宫产率,对剖宫产原因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2010年二级甲等医院剖宫产率为51.20%,比2005年的46.08%上升了5.12%;与2005年比较,2010年剖宫产原因构成比前5位是:瘢痕子宫、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胎位异常、巨大胎儿和胎膜早破,构成比上升明显的有:瘢痕子宫、巨大胎儿、多胎妊娠、脐带异常、产程异常、胎儿宫内窘迫和早产;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剖宫产原因依次是:妊娠合并其他疾病、胎盘异常、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位异常、巨大胎儿、过期妊娠、瘢痕子宫、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胎儿宫内窘迫和头盆不称.结论:二级甲等医院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占41.19%;瘢痕子宫剖宫产构成比明显上升,2010年达16.45%;产科并发症或合并症选择剖宫产指征过于放宽.
作者:郑金意;郑元回;林素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索钠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疗效.方法:98例妊娠满28~34周羊水过少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研究组5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等传统治疗方法,研究组则在补液的同时加用小剂量肝素钠(25 mg/d)治疗,疗程均为7天.治疗后复查羊水指数,对两组分娩方式及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体重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羊水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剖官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新生儿体重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肝素钠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可以显著增加羊水指数,增加新生儿体重,降低手术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对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孟军;王世杰;魏文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在孕妇分娩前和新生儿出生后分别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对母/子血型为O/A (B)、RhD(+)组合的375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检测,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并与393例ABO血型相合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阳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66.91,P<0.01)和试验阴性组(x2=34.40,P<0.01).血清学三项试验以放散试验敏感性高(67.29%),DAT (93.28%)特异性高.结论: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结果对预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早期对母子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进行血清学试验检测是早期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作者:康琼英;周庆明;孟亚丽;白雪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目的:探讨YKL-40mRN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YKL-40 mRNA在36例EMT患者异位、在位内膜及37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异位内膜组、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原位杂交结果显示,YKL-40 mRNA阳性信号主要定位于在位或异位内膜组织的腺上皮细胞胞质中,YKL-40 mRNA在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组织呈弥漫性分布,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内膜组织呈散在分布,EMT患者在位内膜及异位内膜重度组YKL-40 mRNA表达均高于相应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YKL-40在EMT发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方明珠;郭宝芝;郭华峰;王志举 刊期: 2013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