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BO血型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

康琼英;周庆明;孟亚丽;白雪梅

关键词:幼红细胞增多症, 胎儿, 高胆红素血症, ABO血型系统, 血清学试验
摘要: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检测结果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在孕妇分娩前和新生儿出生后分别进行ABO、RhD血型鉴定.对母/子血型为O/A (B)、RhD(+)组合的375例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检测,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并与393例ABO血型相合新生儿进行对照.结果: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阳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66.91,P<0.01)和试验阴性组(x2=34.40,P<0.01).血清学三项试验以放散试验敏感性高(67.29%),DAT (93.28%)特异性高.结论:ABO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试验结果对预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早期对母子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进行血清学试验检测是早期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方法.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转移因子联合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同时加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疗程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咳嗽持续时间、退热时间及疗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联合用药不但能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及病程,还能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复发频率,且不良反应较低,是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

    作者:孙晓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糖尿病母亲婴儿智能发育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婴儿的智能发育水平,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以改善其远期预后.方法:随机选择在该中心就诊的78例糖尿病母亲婴儿作为观察组,48例正常婴儿为对照组;运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法测定两组儿童的行为能力及神经发育状况;运用盖泽尔(Gesell)发育量表对两组儿童进行智力发育的测定,随访至24月龄.结果:观察组其NBN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2月龄、6月龄及12月龄发育商(DQ)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24月龄发育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影响后代智能发育,应加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严格控制血糖,改善糖尿病母亲婴儿的远期预后.

    作者:张振华;张慧琼;郑爱华;黄义平;李飞燕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及宫颈黏液中相关抗体检测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不育患者血清及宫颈粘液中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b)和抗卵巢抗体(AoAb)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健康女性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不孕不育女性8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ELISA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及宫颈粘液中AsAb、EmAb、ACAb和AoAb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血清中AsAb、EmAb、ACAb和AoA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粘液中AsAb、EmAb和ACAb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oAb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b、EmAb、ACAb和AoAb与不孕不育关系密切,其检测有助于免疫性不孕不育症的诊断.

    作者:白雪;黄河欣;石博;李锐;黄可敬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月经失调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为单中心、随机、开放、前瞻性临床试验,把符合入组的100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妇科再造胶囊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乌鸡白凤丸口服,两个月经周期后对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和痛经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月经周期延长者有效率为92.86%,较对照组的8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经期延长和经量多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痛经的有效率达到93.33%,与对照组的85.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少、经期缩短的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月经失调疗效显著,是一种较好的妇科调经中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雪寒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经验方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董克勤教授经验方对卵巢早衰大鼠性腺脏器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卵巢早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雷公藤多甙制备卵巢早衰大鼠病理模型,灌胃给予经验方21天,检测大鼠子宫、卵巢和肾上腺脏器系数,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结果:经验方高低剂量组均能够显著增加肾上腺系数(P<0.05或P<0.01),而对卵巢和子宫脏器系数没有影响;经验方高低剂量组能够逆转卵巢早衰大鼠雌激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经验方能够通过调节肾上腺的生长发育,继而影响体内雌激素的分泌,终达到治疗卵巢早衰的目的.

    作者:刘震坤;金影;董克勤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孕妇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关系的Meta分析

    目的:运用Meta分析循证孕妇牙周病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LBWI)的关系,为PLBWI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搜集国内有关孕妇牙周病与PLBWI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异质性检验后,运用RevMan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209篇,终纳入9篇文献(5 361例),其中病例对照研究5篇(4 525例),合并0R=2.84,95% CI:2.07~3.89;队列研究4篇(836例),合并RR=6.38,95%CI:4.11~9.9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后,总效应测定结果显示牙周病孕妇组与正常健康孕妇组PLBWI出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3.12,95%CI:2.02~4.82,Z=5.12,P<0.000 01).结论:孕妇牙周病可能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作者:范琳琳;吴倩;徐旭娟;陈宏林;武彩云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腔镜下与经腹对宫颈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经腹腔镜与开腹施术两种方式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2年6月间腹腔镜下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的50例患者与同期开腹手术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疼痛、盆腔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住院时间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0.05);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除数、术中并发症、术后盆腔引流量、并发尿潴留例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可达到同类开腹手术的彻底性,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游继红;许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醋酸加碘染色法在妇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醋酸加碘染色(VIA)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四平市妇婴医院进行VIA筛查的育龄妇女118例,分为宫颈光滑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组、宫颈部分上皮剥脱组,均以宫颈多点活检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分析VIA方法的诊断效率.结果:宫颈光滑移行带清晰可见,VIA的拟诊结果准确率可达100%;柱状上皮外移、形状规则,醋酸涂宫颈后2 min内醋白上皮消失患者拟诊准确率达100%,部分患者拟诊癌前病变比病理结果略高;宫颈部分上皮剥脱患者拟诊准确率为90%.结论:VIA在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中拟诊准确率高,尤其阴性预测值高,临床应用价值大.

    作者:王玉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性与生殖健康综合干预模式对初中生相关行为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由校外医学专业人员参与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为有效降低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风险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两个区的4所初级中学初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年的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分别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在控制个体知识、态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分析干预模式对生殖健康行为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基线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初中生在生殖健康行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终末调查时干预组初中生向教师和热线电话求助的比例较对照组高,而向同性朋友求助的比例较对照组为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虑了被调查者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和态度的情况下,干预组较对照组更愿意向老师和以热线电话的方式求助,更倾向于采取避孕措施.结论:“医教结合”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模式对改变初中生生殖健康行为具有一定效果,可有效提高青少年生殖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萍;花静;秦敏;金辉;许厚琴;杜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目的:分析了近几年孝昌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期间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为降低剖宫产率寻找对策.方法:统计分析了2006~2008年孝昌县妇幼保健院住院期间剖宫产手术指征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手术指征有胎儿窘迫、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社会因素,其中社会因素逐年上升.结论:剖宫产率已上升到很高的水平,主要原因是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指征的放宽和社会因素.

    作者:陈锦云;余虹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取宫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行冷刀宫颈椎切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愈率、术后宫颈狭窄、手术残留、持续存在及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邱伟;黄艳;吴土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重度呼吸衰竭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HFOV组),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CMV组).结果:HFOV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6h治疗,HFOV组28例存活患儿的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逐渐下降,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逐渐上升,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h后,变化更为明显(P<0.01);存活患儿的氧气治疗时间、上机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HFOV组明显短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快速降低FiO2、OI,提高a/APO2,并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其疗效明显优于常频机械通气,因此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邵宪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认知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女性对于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癌的认知情况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讲座等,对照组不进行教育,两组患者均采用自拟问卷调研生殖道HPV感染及宫颈癌认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就诊时HPV平均分值与认知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及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认知分值和认知率均有所上升,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复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提高认知度,减少HPV感染危害,提高复查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作者:杨广清;吴秀霞;常海欧;温美珍;赖小娟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乙型肝炎孕妇脐带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新生儿脐带血T淋巴细胞亚群、HBV标志物和孕妇肝功能的变化,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新生儿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HBV携带者产妇为观察组,15例HBsAg阴性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收集产妇静脉血和脐带血.检测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CD19+,CD16+CD56+,CD4 +/CD8+)的百分比、孕妇HBV标志物、脐血的HBV标志物.分析比较脐血不同HBV标志物模型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①感染组和对照组脐血HBV标志物各模式对其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感染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对脐血的细胞免疫无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BsAg阴性健康产妇组与HBeAg阳性HBsAg携带者、HBeAg阴性HBsAg携带者分娩的新生儿细胞免疫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HBV孕妇所分娩的新生儿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无比例失衡.②脐血T淋巴细胞之间有内在的协助与互相制约的动态平衡关系.

    作者:董春玉;崔晋玲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调节作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良性疾病之一,但却具有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及多灶生长等特点.流行病学研究认为[1]:该病好发于育龄期女性,76%在25~45岁之间,生育少、生育晚的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多生育者.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社会经济状况呈正相关.该病主要表现为慢性盆腔痛、不孕及性交不适等,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活质量,其治疗金标准是以腹腔镜确诊、手术后辅助药物治疗,但治疗后易复发.根据美国生育学会(AFS) 1985年提出的“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可将子宫内膜异位症分为Ⅰ、Ⅱ、Ⅲ、Ⅳ期,有学者对这4期患者手术后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其复发率分别为18.00%、20.83%、35.96%和61.54%,且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程度的加重,复发率逐渐升高[2].

    作者:万鹏云;傅芬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黄芪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HIE患儿60例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和同期出生正常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蛋白及mRNA变化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患儿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前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IFN-γ、CD3+、CD4+、CD4 +/CD8+、IgM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黄芪注射液治疗后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IFN-γ、CD3+、CD4+、CD4 +/CD8+、IgM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常规治疗后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FN-γ、CD3+、CD4+、CD4 +/CD8+、IgM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能通过明显降低HIE患儿血清中TNF-α、CD8+含量和提高IL-2、IFN-γ、CD3+、CD4+、CD4+/CD8+、IgM含量而提高新生儿免疫力,为HIE患儿减轻免疫功能紊乱及继发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艳;赵玉环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妈咪爱联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对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联合应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eHF)替代治疗牛奶蛋白过敏(CMPA)引起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非人乳喂养的CMPA婴儿随机分为妈咪爱联合eHF替代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应用eHF替代治疗组(eHF治疗组)各16例,共治疗4周,治疗1、2周及4周时各随访1次.使用SCORAD评分方法分别对其湿疹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及4周后联合治疗组SCORAD评分显著低于eHF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妈咪爱和替代配方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特应性皮炎的佳方案之一.

    作者:刘瑛;王馨;吴婕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妊娠前半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根据妊娠特异性甲状腺功能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筛查了解妊娠前半期(妊娠的前20周)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患病率,为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筛查提供资料.方法:按标准入选妊娠4~ 20周妇女1 230人,按妊娠时间间隔4周共分10个组,其中妊娠4~7周(G4) 261人,8~11周(G8) 177人,12 ~15周(G12) 293人,16 ~19周(G16) 499人.T1期为?G13,T2期为G13-G27,T3期为≥G28.留取空腹静脉非抗凝血分离血清、空腹晨尿.血清用于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T4(FT4)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采用微粒子酶联免疫检测法(MEIA)(AXSYM,Abbott,USA).空腹晨尿用于测定尿碘水平.尿碘测定采用过氧乙酸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显色法.结果:根据妊娠特异性血清TSH、FT4正常参考范围(简称R1)和根据美国甲状腺学会(ATA) 2011年颁布的《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断和处理: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的标准(简称R2)计算的患病率甲减、亚临床甲减、低T4血症分别为:G4 0.38%、1.53%;2%、40%;2%、0;G8 0.56%、1.7%;1.7%、24.3%; 1.13%、0;G12 0.34%、1.71%; 2.05%、21.5%;2.39%、1.71%; G16 0.2%、4.61%;2.2%、15.83%;2.81%、7.21%.结论:不同时期三种疾病状态下按R2标准计算出的患病率明显大于按R1标准计算出的患病率.正确评价妊娠妇女甲状腺功能状态有赖于妊娠特异性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参考范围,建立孕周特异性甲状腺功能评价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邹冬冬;温艳丽;赵楠;冷宗祥;刘颖;洪梅;沈玮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连用1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和生后28天NBN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0%和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NBNA评分、治疗2个疗程后NBNA评分和生后28天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显著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地控制因缺氧缺血所致的脑水肿,控制脑损伤进一步加重,能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于宗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子宫内膜疾病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间在该院就诊的绝经后阴道出血妇女进行筛选得到115例,分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64例(良性组)、子宫内膜癌51例(恶性组).行三维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病变部位内膜血管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计算出血管指数(Ⅵ).并对病变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超声血管参数在两组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OC曲线显示,以Ⅵ 1.61条/cm3为鉴别诊断临界点,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1.10%、94.92%:Ⅵ与MDV之间呈正相关;Ⅵ在不同FIGO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阴道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可以在术前准确反映出子宫内膜病灶血流情况,对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陈炜;王烨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