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女性的骨营养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但艳苹;王勇

关键词:女性, 骨营养,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女性一生中几个特殊时期的骨密度,探讨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和妇女保健科收集2010~2011年以来的女童、少女、孕妇以及更年期妇女的骨密度值,对骨密度值异常的病例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女性一生中骨营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女性特殊时期骨密度的监测,及时给予正确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经验方治疗卵巢早衰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董克勤教授经验方对卵巢早衰大鼠性腺脏器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卵巢早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雷公藤多甙制备卵巢早衰大鼠病理模型,灌胃给予经验方21天,检测大鼠子宫、卵巢和肾上腺脏器系数,应用放免法检测血清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水平.结果:经验方高低剂量组均能够显著增加肾上腺系数(P<0.05或P<0.01),而对卵巢和子宫脏器系数没有影响;经验方高低剂量组能够逆转卵巢早衰大鼠雌激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经验方能够通过调节肾上腺的生长发育,继而影响体内雌激素的分泌,终达到治疗卵巢早衰的目的.

    作者:刘震坤;金影;董克勤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与宫腹腔镜在诊断输卵管不孕中的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在诊断输卵管不孕中应用子宫输卵管造影与宫腹腔镜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诊断输卵管性不孕患者138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治疗,26例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通畅因其他因素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时行输卵管检查.结果:镜下通液与HSG结果比较,通畅组符合率为80.6%;通而不畅组单侧符合率为27.3%,双侧符合率为15.6%(P>0.5);不通组单侧符合率为33.3%,双侧符合率为87.5%(P<0.01);积水组单侧符合率为76.9%,双侧符合率为100.0%,4个组间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3例腹腔镜下161条输卵管通而不畅、不通、积水者复通成功率为67.1%.结论:HSG对于输卵管疾病及其周围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可作为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度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沈桂红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平湖市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平湖市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为“十二五”工作做准备.方法:对平湖市2010年及“十一五”期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湖市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35例,本地户口儿童死亡率为5.26%,非本地户口儿童死亡率为9.86%,明显高于本地户口儿童死亡率.“十一五”期间平湖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基本稳定,略有下降.本地户口儿童主要死因是先天异常和意外事故,非本地户口儿童死因主要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意外事故.结论:“十二五”期间,平湖市应加强外来流动人口的妇幼保健工作,减少非本地户口儿童死亡率,同时加强宣传,减少意外事故,还要加强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先天异常和肿瘤发生率.

    作者:杨志龙;姚咏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高频震荡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度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重度呼吸衰竭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高频震荡通气治疗(HFOV组),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CMV组).结果:HFOV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过6h治疗,HFOV组28例存活患儿的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逐渐下降,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逐渐上升,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h后,变化更为明显(P<0.01);存活患儿的氧气治疗时间、上机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HFOV组明显短于C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快速降低FiO2、OI,提高a/APO2,并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其疗效明显优于常频机械通气,因此具有很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邵宪花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膳食营养成分及体重增长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素摄入水平及体重增长情况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2010~ 2011年期间,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96例及正常组孕妇580例.登记其基础资料,记录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并于24~ 28周间做三天的膳食调查以了解孕妇孕期营养状况.结果:①GDM组年龄高于对照组,但年龄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GDM组孕妇的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分别为(2668.6±647.1)kcal/d,(74.5±19.9) g/d,(411.4±132.2) g/d,均高于正常组孕妇的(2098.5±435.7) kcal/d,(274.8±81.9) g/d,(70.8±21.8) g/d (P<0.05);饱和脂肪酸占脂肪的百分比为(40.5±2.4)%,高于正常组的(32.4±1.5)%,而单/多不饱和脂肪酸占脂肪的百分比分别为(26.6±1.7)%及(32.9±2.4)%,均低于正常组的(30.2±2.7)%及(37.4±1.8)%(P<0.01).同时膳食中铁、锌、硒摄入量达到RNI水平以上的比例也低于正常组孕妇(P<0.05).钙及维生素B1摄入水平在两组中均处于较低水平.③在25 ~ 29岁,30~ 34岁,>35岁年龄段,GDM孕妇孕28周前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t1=9.774,P1 <0.01; t2=11.017,P2 <0.01;t3 =5.381,P3 <0.01);且体重增长与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成正比.结论:孕期钙及维生素B1摄入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高能量、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低单/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及孕28周前体重增长过多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蔡李倩;范岩峰;许榕仙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月经失调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为单中心、随机、开放、前瞻性临床试验,把符合入组的100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妇科再造胶囊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乌鸡白凤丸口服,两个月经周期后对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和痛经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月经周期延长者有效率为92.86%,较对照组的86.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经期延长和经量多的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痛经的有效率达到93.33%,与对照组的85.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少、经期缩短的治疗效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再造胶囊治疗月经失调疗效显著,是一种较好的妇科调经中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雪寒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妈咪爱联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对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妈咪爱联合应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eHF)替代治疗牛奶蛋白过敏(CMPA)引起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非人乳喂养的CMPA婴儿随机分为妈咪爱联合eHF替代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纯应用eHF替代治疗组(eHF治疗组)各16例,共治疗4周,治疗1、2周及4周时各随访1次.使用SCORAD评分方法分别对其湿疹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及4周后联合治疗组SCORAD评分显著低于eHF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妈咪爱和替代配方是治疗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特应性皮炎的佳方案之一.

    作者:刘瑛;王馨;吴婕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高频环形电切与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环形电切与冷刀锥切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Ⅲ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1例CINⅢ的已婚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随机分为高频环形电切术组(LEEP组)57例和冷刀锥切术组(CKC组)54例.分别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手术前、后病理指标,探讨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LEEP组的手术时间(8.02±0.82) min、术中出血量(10.18±1.51) ml、切口愈合时间(29.21±2.19)天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CKC组手术时间(32.10±3.14) min、术中出血量(41.57±5.67) ml、切口愈合时间(43.74±3.96)天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26%,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术前病理结果一致例数、低于术前病理级别例数、阴性例数、浸润癌例数、切缘阳性例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残留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KC相比,LEEP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希中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及生育的影响.方法:对78例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行腹腔镜下囊肿剔除术,观察患者术前血清CA125、术中情况及术后病理结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未用药情况下月经第3天时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变化,术后随访时间2年.结果:年龄≥35岁者BMI、术前CA125、手术评分高于年龄<35岁者(P<0.05);术后6个月内无巢早衰者,其中16.67%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下降,83.33%患者FSH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年龄、囊肿分型两侧多房发生率,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者明显高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者(P<0.05);术后6个月时性激素水平与术前比较,FSH有所升高、LH及E2有所下降(P<0.05),术后随访2年,不孕患者妊娠成功率44.44%,妊娠中位时间7.83个月,卵巢功能储备正常者、卵巢功能储备下降者妊娠率分别为16.92%、7.69%,两组患者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存在一定影响,年龄较大及双侧多房囊肿患者术后发生卵巢储备功能下降风险性增高,不孕患者术后妊娠成功率令人满意.

    作者:张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产妇和非产妇PCEA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产妇和非产妇应用PCEA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产妇对照组(自然分娩)961例,产妇组(剖宫产)1155例,非产妇组(妇科手术)935例,记录其一般情况、特殊病史、麻醉相关指标、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例数、感觉和(或)运动功能障碍情况等.结果:产妇对照组、产妇组和非产妇组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是2.1%、13.3%和9.8%,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行PCEA有异感组与无异感组以及布比卡因组和罗哌卡因组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后PCEA增加剖宫产产妇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腰麻和PCEA采用布比卡因、罗哌卡因剖宫产产妇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麻醉穿刺过程中出现异感不增加下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崔睿;徐世元;王亮;王宝君;胡微;齐晓非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血清CA125联合抗子宫内膜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诊断中血清CA125联合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68例EMS住院患者做为观察组,选取68例健康人群做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分别进行血清CA125以及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在血清CA125以及EMAB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A125联合EMAB敏感性为61.76%,特异性为100.00%.结论:综上所述,血清CA125、EMAB能够做为EMS的辅助诊断,两者联合能够提高其诊断率,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小梅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两种术式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74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5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3.5±15.4) ml明显少于开腹组(152.1±28.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但对术者的要求更高,临床采用哪种术式还需临床医师根据患者、医院的具体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伊咏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性与生殖健康综合干预模式对初中生相关行为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由校外医学专业人员参与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为有效降低青少年的生殖健康风险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以上海市两个区的4所初级中学初一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1∶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1年的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分别应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在控制个体知识、态度的情况下进一步分析干预模式对生殖健康行为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尽管基线调查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初中生在生殖健康行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终末调查时干预组初中生向教师和热线电话求助的比例较对照组高,而向同性朋友求助的比例较对照组为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考虑了被调查者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和态度的情况下,干预组较对照组更愿意向老师和以热线电话的方式求助,更倾向于采取避孕措施.结论:“医教结合”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综合性干预模式对改变初中生生殖健康行为具有一定效果,可有效提高青少年生殖健康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丽萍;花静;秦敏;金辉;许厚琴;杜莉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氨溴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氨溴素联合布地奈德干预新生儿患有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统计学中区组随机分配原则,将60例新生儿随机化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氨溴素注射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两组给予其他均衡性的对症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在咳嗽、咳痰症状以及肺部啰音、哮鸣音、发热体征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时间短,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两组肺部体征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氨溴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新生儿肺部感染在临床上更有效、更迅速、同时能够减轻经济负担,应该推广应用.

    作者:刘敏;赵兴;刘翠萍;张弋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转移因子联合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同时加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疗程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咳嗽持续时间、退热时间及疗程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联合用药不但能缩短症状持续时间及病程,还能提高患儿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复发频率,且不良反应较低,是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

    作者:孙晓琪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GnRH-α联合替勃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GnRH-α联合替勃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因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腹腔镜手术的120例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于术后3~5天给予醋酸曲普瑞林皮下注射,对照组在治疗第8周时口服戊酸雌二醇,观察组在第8周时口服替勃龙片,对两组患者的FSH、LH、BGP、E2、腰椎骨密度和停药后月经复潮时间等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的FSH、LH和E2水平相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BGP水平显著升高(t=3.145,2.569,3.419,3.109,P<0.05);腰椎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2.518,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的月经复潮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nRH-α反向添加替勃龙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较戊酸雌二醇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姜隽楹;陈丽;陈丹;刘晓青;李华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5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连用10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和生后28天NBN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0%和6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NBNA评分、治疗2个疗程后NBNA评分和生后28天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显著促进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恢复,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地控制因缺氧缺血所致的脑水肿,控制脑损伤进一步加重,能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于宗君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女性的骨营养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女性一生中几个特殊时期的骨密度,探讨骨密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分别在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和妇女保健科收集2010~2011年以来的女童、少女、孕妇以及更年期妇女的骨密度值,对骨密度值异常的病例进行追踪观察.结果:女性一生中骨营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结论:应加强女性特殊时期骨密度的监测,及时给予正确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

    作者:但艳苹;王勇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妊娠期糖尿病7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4例及同期随机抽取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4例进行分析.结果:GDM组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巨大儿发生率均高于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DM是严重危害孕妇及围产儿健康的疾病,及时诊断和治疗可减少母婴的并发症.

    作者:张国萃 刊期: 2013年第33期

  • 黄芪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择HIE患儿60例随机分为黄芪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30例和同期出生正常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蛋白及mRNA变化水平,采用流式细胞学检测患儿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前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IFN-γ、CD3+、CD4+、CD4 +/CD8+、IgM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黄芪注射液治疗后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2、IFN-γ、CD3+、CD4+、CD4 +/CD8+、IgM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常规治疗后HIE患儿血清中TNF-α和CD8+略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IFN-γ、CD3+、CD4+、CD4 +/CD8+、IgM略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A、IgG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结合常规治疗能通过明显降低HIE患儿血清中TNF-α、CD8+含量和提高IL-2、IFN-γ、CD3+、CD4+、CD4+/CD8+、IgM含量而提高新生儿免疫力,为HIE患儿减轻免疫功能紊乱及继发感染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艳;赵玉环 刊期: 2013年第3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