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腹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刘明

关键词:腰麻, 硬膜外麻醉, 剖腹产, 术后疼痛
摘要:目的:研究剖腹产手术产妇应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的术后镇痛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行剖腹产的200例产妇,按照随机排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100例产妇,对照组100例产妇,观察组行剖腹产手术的100例产妇给予腰麻方式,对照组行剖腹产手术的100例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方式,对比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小时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皮肤瘙痒、头痛、腰痛、眩晕等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7%显著低于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7%,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腰麻与硬膜外麻醉应用剖腹产手术,腰麻效果比硬膜外麻醉临床镇痛效果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柠檬水对于麻醉恢复室患者口干症缓解效果的研究

    目的:探究柠檬水对于麻醉恢复室患者口干症的缓解效果,并对比其效果是否优于传统的棉签蘸水的方式.方法:综合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结果与结论:棉签蘸水能够缓解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口干症状;柠檬水能够有效的缓解麻醉恢复室患者的口干症状;柠檬水在缓解麻醉恢复室患者口干症状的效果是明显优于传统的棉签蘸水形式.

    作者:覃敏灵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Hcy、炎性因子与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与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卒中的关系.方法:96例H型高血压患者,其中发生缺血性卒中的46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卒中的50例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Hcy、CRP、IL6的含量.结果:观察组Hcy、CRP、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cy、CRP、IL6的含量越高,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可能性就越高.

    作者:张福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维持性血透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分析造成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二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脂、糖尿病、教育程度、心功能不全等不是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体重控制不良、低血压、透析时间是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危险因素;7例内瘘闭塞患者实施了瘘口按摩,按摩时间为30分钟,之后再通,占7.00%,溶栓成功有8例患者,占8.00%,28例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差采取了永久性颈内静脉置管,占比28.00%,31例患者在造瘘处实施了内瘘修补术,占31.00%,有23例重选动静脉患者实施了内瘘手术,占23.00%.结论:透析时间、体重控制不良、低血压是维持性血透患者出现自体动静脉内瘘闭塞的重要原因,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延长患者寿命.

    作者:郭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A/B超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A/B超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A/B超检查,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研究58例患者中漏诊2例,漏诊率为3.45%(2/58),A/B超声疾病诊断符合人数52例,符合率为92.86%(52/56),其中白内障25例,玻璃体混浊4例,眼内异物3例,眼球穿通伤6例,眶内肿瘤2例,双眼色素膜炎3例,视网膜脱离11例,双眼虹膜睫状体炎4例.检查结束后通过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非常满意人数30例,一般满意人数为22例,不满意人数3例,护理满意度为94.83%(55/58).结论:A/B超在眼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价值,而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姚雪;朱丽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唐氏筛查血清标记物检测对胎儿其他异常筛查的探讨

    妊娠妇女随着孕周的增长,胎儿或胎盘能合成一些特殊的蛋白物质(血清标记物)进入妊娠妇女外周血,其浓度也会随孕周呈现出不同的增高与降低趋势,而先天异常的胎儿因其本身或胎盘发育、代谢具有特征性异常改变,导致某些胎儿蛋白或胎盘蛋白的浓度发生异常改变,由于母血与胎儿血有一定的相通性,就有可能使母亲血液中相应的这些蛋白发生浓度改变,因此利用妊娠妇女外周血清标记物可以对胎儿染色体异常进行产前筛查.经观察与随访,这些血清标记物的异常除了与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有关以外,同时还与一些其他的胎儿异常有关.

    作者:陈雪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论大型医院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及应急措施

    医院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人流量大,医患人员多,很大一部分患者因为自身健康问题,限制了行动能力,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代综合大型医院,建筑耧层越来越高,建筑面积越来大,人群的分布更为广阔,加之现代医院各种医疗设备日益增多,因此,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重点论述了大型医院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措施,以期更好地做好医院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医院消防管理水平.

    作者:张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总结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8例患者(共20颗无法保留的上前牙),微创拔除后即刻植入20枚BEGO种植体.平均4个月后进行终修复,修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1±3.0)个月,观察并统计修复效果.结果:在随访期间20枚种植体都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存留率为100%;20枚种植修复体周边共计36个牙龈乳头,充盈指数为2~3度,其中26个为3度(72.2%),16枚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处和相邻天然牙位置协调性优良,4枚有轻度差异;17枚种植修复体与相邻天然牙牙龈色泽质地协调性优良,3枚有轻微的差异.患者主观总满意率为95.0%.结论:在明确与严格把握适应症基础上,采用即刻种植与即刻修复治疗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存活率,获得美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红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年龄慢性便秘患者病因分析

    目的:总结不同年龄段慢性便秘患者的具体病因情况,为慢性便秘患者治疗、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的245例慢性便秘患者,综合年龄划分情况分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3组.对比3组不同年龄段慢性便秘患者日常饮食习惯、运动情况、排便习惯、工作/生活压力、用药情况、器质性病因分布情况以及SAS、SDS评分情况.结果:3组患者日常饮食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大、滥用泻剂、器质性病因差异明显且老年组患者SDS、SAS评分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慢性便秘是多方面因素导致,其中青年以不良饮食习惯为主,中老年患者以胃肠道疾病、药源性因素为主.

    作者:王金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 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高龄骨质疏松,骨折不稳定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二组实施内部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问题.结果:一组手术整体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比例明显低于二组,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一组术后的出血量较多,高于二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一组术后的综合评价值为28例,明显低于内部固定手术的评价值45例,差异符合统计标准意义,P<0.05.结论:内部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相比较,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问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治疗推广价值更好.

    作者:沈洋;牛东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5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血清半乳甘露聚糖实验进行检测,研究组患者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实验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的诊断结果以及各项检测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检验方法下的检验结果发现,研究组患者各项检验指标,包括特异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等均显著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半乳甘露聚糖检验技术对于免疫功能正常肺曲霉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效果较好,同时将半乳甘露聚糖实验以1.0位临界值时,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结果的阳性预测值和检测敏感度,对于早期诊断的意义重大,值得推广与使用.

    作者:聂文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改善癔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改善癔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癔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将心理护理应用到护理过程中.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CL-90(150.01±1.50)分、SF-36(90.30±2.98)分、患者1m内发作率2.33%、治疗有效率97.67%、患者满意度97.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认知疗法、支持疗法、暗示疗法等心理护理方法,应用到癔症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各项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徐丛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产妇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

    目的:了解产妇产后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共计50名,根据产妇的住院时间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常规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综合组产妇在常规组产妇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和康复情况.结果:综合组产妇的产后抑郁情况以及子宫康复情况均要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前后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心理和生理状况,促进产妇的恢复,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

    近视性屈光不正的发病率越来预告,而且患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低龄化,近视性屈光不正带来的其他的眼底病变很难得到控制和治疗,我们必须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其做出合理的判断.本文就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近视性屈光不正在我国的发病现状;其次阐述了探讨近视性屈光不正与眼底病变关系的方法;后阐述了近视性屈光不正患者注意事项.

    作者:刘启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比研究高血压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的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2017年06月—2018年06月期间我院所收治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超声心动图检查在左室肥厚、左房增大、左室扩大、主动脉弹性减退及主动脉扩张等方面的检出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心电图检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诊断的价值优于心电图诊断价值,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叶晶晶;周丽;张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淋巴结核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情况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淋巴结核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淋巴结核外科治疗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短、SAS评分低,并发症少,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淋巴结核患者外科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雅宁;赵凤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针对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将这44例冠心病患者以及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两组研究对象均在空腹的状态下于晨间抽取2毫升的静脉血,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液指标,对两组研究对象cTnI、CK一MB、cTnT指标以及血液的MPV、RDW、PCT、PDW、PLT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的cTnI、CK一MB、cTnT指标相关检测指标明显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检测指标低,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液的MPV、RDW、PCT、PDW、PLT指标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指标低,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检测非常重要,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玉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7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11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安全管理能力、护理责任感和实践操作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实施品管圈护理方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综合素质水平,使患者体验到佳的护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萍;吴卫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OCT联合眼部B超对白内障术前眼底检查价值评估

    目的:对白内障患者采取OCT与眼部B超联合检查,评估其术前眼底检查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8例白内障患者,共158眼,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OCT检查等术前检查,对比眼部B超、OCT及联合检查的眼底病变检出率.结果:OCT眼底病变检出29眼,检出率18.35%;眼部B超病变检出22眼,检出率13.92%;两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OCT+眼部B超眼底病变检出44眼,检出率27.85%;明显高于OCT及眼部B超单独检查,差异明显(P<0.05).结论:OCT联合眼部B超进行术前眼底检查能够对眼底病变作出准确诊断,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并为术后视力评估提供依据.

    作者:米东明;李晓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患者应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应用标准剂量的化疗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M蛋白、骨髓浆细胞数、血红蛋白与Kamofs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有着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能够大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值得推广.

    作者:颜宗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我院于2015年1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试验组采用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完成护理,比较两组救治时间,并比较两组残疾率和死亡率.结果:试验组的救治时间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残疾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在急性脑卒中救治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提升其抢救效果,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赵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