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大型医院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及应急措施

张怡

关键词:大型医院, 建筑消防, 安全管理
摘要:医院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人流量大,医患人员多,很大一部分患者因为自身健康问题,限制了行动能力,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代综合大型医院,建筑耧层越来越高,建筑面积越来大,人群的分布更为广阔,加之现代医院各种医疗设备日益增多,因此,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重点论述了大型医院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措施,以期更好地做好医院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医院消防管理水平.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藏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探究藏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间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藏药二十五味余甘子丸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采用放血疗法.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即96.7%,对照组76.7%;且治疗后实验组舒张压及收缩压降低比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藏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有效减轻临床各症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值得采用.

    作者:华本加;杨智卓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

    目的:关于对迟发性羊水拴塞的特点分析和护理措施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间,我科室所收治的15例迟发性羊水栓塞的病例,对于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研究迟发性羊水栓塞的临床特点,并且分析及护理重点和相关策略.结果:在本研究当中,15例出现羊水拴塞的病例,经过有效的抢救,无一例死亡,死亡率为0,存活率为100%.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患者普遍表现有胎盘娩出后寒战和烦躁不安情况,个别患者存在呕吐、气急、咳嗽、血不凝、发绀以及阴道流血不止等情况,病情进展以后,患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患者存在有休克和DIC.对患者配合良好的护理,患者的护理效果大大的提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5±3.4)分.结论:对于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这种病情相对较为严重,如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会增加临床的死亡率.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存在有血不凝和产后阴道流血,患者会出现休克、DIC等情况,临床需强化对于这一类患者的监护,如存在异常,需立刻进行对症处理,可有效的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柏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鼻内镜下微波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AR) 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AR)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镜下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术后1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两组患者术后鼻塞症状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鼻塞症状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变应性鼻炎(AR)患者实施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其操作简单、安全,视野清楚,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海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对改善癔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改善癔症患者临床症状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癔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将心理护理应用到护理过程中.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CL-90(150.01±1.50)分、SF-36(90.30±2.98)分、患者1m内发作率2.33%、治疗有效率97.67%、患者满意度97.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认知疗法、支持疗法、暗示疗法等心理护理方法,应用到癔症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有效缓解各项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作者:徐丛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名CVA患儿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两组,各60名,单一用药组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联合用药组予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和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的80.0%,治疗后联合用药组FEV1、PEF、FEV1%均比单一用药组高,且联合用药组复发率5.0%比单一用药组的16.7%低(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CVA比布地奈德单一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肺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且复发率低.

    作者:陈昱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深静脉透析不充分的护理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来提高深静脉置管透析病人的透析疗效.方法:通过观察住院及门诊病人共50例患者各种干预方法提高透析疗效.结论:各种方法干预使患者血流量提高,透析效果好.

    作者:付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儿童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发病率约 45/10万.主要表现为自发性皮肤粘膜出血、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伴有成熟障碍、束臂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 ,严重者会因颅内出血而危害生命.儿童ITP大多预后良好 ,约20% 的患儿可呈慢性病程 ,2007年 ,ITP国际工作协作组将CITP定义为血小板持续减少超过12个月的患者[1] ,此类患儿疗效较差、病情反复 ,明显影响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国内外众多学者对 CITP治疗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对CITP的治疗进行以下综述.

    作者:杨青;宋春艳;李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款冬花止咳化痰活性成分靶点研究

    目的:研究款冬花止咳化痰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方法:以款冬花止咳化痰相关的12个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基于网络药理学理论,采用反向药效团匹配法,预测活性成分靶点,并和CooLGeN数据库进行比对,构建靶点网络模型.结果:款冬花止咳化痰相关的潜在作用靶点有36个,主要靶点有GSTP1、MAPK14、ACHE、GSTA1、CFTR、VDR、ESR1、F2、GSTM1、MME、DAPK1;且不同活性成分可作用在相同靶点上,相同活性成分也可作用在不同靶点上.结论:款冬花止咳化痰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为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臧锋磊;周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预立医疗的思考

    本文从预立医疗的伦理基础和法律角度出发,结合我国国内欠发达地区预立医疗发展现状,对预立医疗在我国的实行前景进行分析思考,这对缓解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对影响临床用中药饮片质量—疗效因素的探讨

    中药饮片属于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种质资源丰富,而且临床疗效独特,另外其毒副作用比较少,因此受到人们广泛认可和好评.中药饮片基于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可以中药处方为依据直接调配服用,还可以作为原料来制成中成药,而外部条件、内在质量均对其质量、疗效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予以重视.本文主要探讨影响临床用中药饮片质量—疗效因素,综述如下.

    作者:王永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分析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 非整倍体疾病

    目的:探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中心接受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者92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胎妊娠,根据血清学筛查结果与孕妇年龄将其分为唐筛高危组、高龄组以及其他因素组,均实施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对被检测者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实施序列分析,对结果为阳性者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与羊水穿刺,对结果为阴性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3组孕妇均完成游离胎儿DNA检测,其中有1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包含11例21三体,5例18三体,2例45,X体,21三体检测准确率为91.67%,18三体检测准确率为100%,45,X检测准确率为50.00%,结论:对孕妇外周血实施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能有效检测18三体与21三体,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于秋志;全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风偏瘫运用中医针灸与康复医学相结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中风偏瘫运用中医针灸与康复医学相结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接受的中风偏瘫患者中,抽取56名,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中医针灸于康复医学相结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中运用中医针灸于康复医学相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莲;李龙;于文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研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究儿童保健护理对儿童成长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间体检的60名儿童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保健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经保健护理干预后,儿童身体发育及神经发育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家长的护理满意率96.6%,对照组73.3%,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健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儿童身体及神经发育,提高身体抵抗力,家长护理满意度高,值得采用.

    作者:潘君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噪声性耳聋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噪声在人类的居住及工作环境中无处不在,其能够使人体的听觉系统受到损害,长期以往,会发生永久性听觉障碍.由于噪声性耳聋的分子机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该病所采取的治疗措施更是多种多样,相应的治疗效果往往差异也较大,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对噪声性耳聋的病理机制.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11例重症颅脑外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较多,预后差.深静脉血栓形成与静脉壁受损、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有关,是颅脑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早期预防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沙盼盼;张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临床应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评价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研究时段确定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确定为临床应用罗红霉素阿奇霉素药物患者74例,按给药不同分为罗红霉素组37例和阿奇霉素组37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停药率,并对不良反应临床分布情况进行探究.结果:罗红霉素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阿奇霉素组相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罗红霉素组停药率较低,P<0.05;不良反应主要分布在胃肠系统、泌尿系统和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结论: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均存在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性,且以胃肠系统不良反应居多,临床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好用药规范指导.

    作者:杨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医情志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疼痛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骨科手术患者中开展中医情志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情志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佳、睡眠质量尚可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手术患者开展中医情志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提升患者睡眠质量,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1例合并卵巢畸胎瘤的抗NMDAR脑炎相关安全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合并卵巢畸胎瘤的抗NMDAR脑炎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根据卵巢畸胎瘤及抗NMDAR脑炎的疾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总结.结论:患儿经过相应的药物和护理治疗,对于合并卵巢畸胎瘤的抗NMDAR脑炎病患儿,及时给予各种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生存.

    作者:王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分析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中的6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接受护理的不同方式分为观察组、对照组30例,分别接受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5.49±8.7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60.77±6.93)分,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明显提升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库尔曼·哈孜;热孜亚·克里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 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老年口腔癌术后口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游离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老年口腔癌患者41例,患者均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观察移植皮瓣成活率及满意度.结果:41例患者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皮瓣成活率为97.56%(40例),患者术后外形满意度90.24%(37例);随访,12个月,局部癌肿复发3例,再次手术并改用胸大肌皮瓣修复1例.结论: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组织量丰富,血运可靠,可切取面积大而且可塑性良好,是修复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软组织较大缺损的理想游离皮瓣.

    作者:董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