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霞
目的:观察分析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COPD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内科护理措施,研究组加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呼吸症状、活动度、疾病影响以及总分均较护理前的明显降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呼吸症状、活动度、疾病影响以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36%、78.18%,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海洋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夜间护理不良事件成因及对策.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重症医学科发生的60份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病例资料,展开回顾性调查,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重症医学科不护理不良事件中,药物类不良事件共39例,占65.0%,意外拔管类不良事件次之,共10例,占16.7%,还包含有标本采集以及饮食类不良事件,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做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名CVA患儿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两组,各60名,单一用药组予布地奈德药物治疗,联合用药组予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肺功能指标和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的80.0%,治疗后联合用药组FEV1、PEF、FEV1%均比单一用药组高,且联合用药组复发率5.0%比单一用药组的16.7%低(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小儿CVA比布地奈德单一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肺功能改善效果更明显,且复发率低.
作者:陈昱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价值及护理体会.方法:5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均给予常规环孢素A治疗+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护理前后疾病知识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化疗药物知识、药物外渗、化疗不良反应、化疗期间自我护理等疾病知识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以在环孢素A治疗的基础上明显改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曹晶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92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裴翠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医院作为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人流量大,医患人员多,很大一部分患者因为自身健康问题,限制了行动能力,因此,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现代综合大型医院,建筑耧层越来越高,建筑面积越来大,人群的分布更为广阔,加之现代医院各种医疗设备日益增多,因此,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重点论述了大型医院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急措施,以期更好地做好医院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从整体上提升医院消防管理水平.
作者:张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应用临床检验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的患儿4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细菌培养检验与血清抗体检验的阳性检出情况,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血清肺部支原体抗体呈阳性的患儿41例、细菌培养阳性的患儿24例,血清肺部支原体抗体阳性检出率(83.67%)显著高于细菌培养阳性比例(16.33%),组间差异性较高(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血清肺部支原体抗体阳性检验情况予以分析,4至8岁患儿阳性检出率较高,阳性检出15例,占比93.75%.结论:采用血清检验能够迅速了解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其阳性检出率较高,且检验方式简单方便,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池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理念20例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78.82±124.60min,术中出血量220.72±82.16ml,术后拔除胃管时间2.40±4.20d,拔除尿管时间1.80±2.76d,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6.20±3.84d,术后进食时间平均3.60±7.22d,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2.20±3.12d,无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1.30±4.70d.20例LPD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其中腹腔积液2例、胆汁漏1例、胰漏2例、胃排空障碍2例、腹腔出血并吻合口瘘1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应用有一定价值,但应根据患者心理接受程度,术后有无并发症情况,合理实施.
作者:杜红;张冬青;杨艳英;陈思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女性,时间在2016年1月直至2016年12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100例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女性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未进行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观察组(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比其两组异常妊娠发生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孕期健康知识评分.结果:观察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女性异常妊娠发生率4.00%、出生缺陷发生率2.00%,相比对照组较低(P<0.05).观察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女性健康知识评分(86.97±1.05)分,与对照组健康知识评分相比较高,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出生缺陷具有预防作用,与此同时还能提高孕妇对孕期健康知识的了解,值得研究.
作者:贾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的早期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且统计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可能的或者很可能的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作为参照组,总结两组患者临床特点.结果:实验组额颞叶痴呆患者异常行为患者沮丧行为、丧失同情心、悲伤或懒散以及持续、强迫、僵硬行为对比参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组间数据分析意义;且20例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MMSE评分(17.21±3.21)分、ADL评分(30.54±4.21)分、CDR评分(1.71±0.51)分.结论:行为异常型额颞叶痴呆患者存在多样化的临床症状.
作者:吕林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骶髂关节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面相对而构成.关节囊紧张,并有坚强的韧带进一步加强其稳固性,运动范围极小,主要是支持体重和缓冲从下肢或骨盆传来的冲击和震动.对于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临床报道方法较多,各家报道疗效不同,骶髂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对骨盆功能的恢复有决定意义.本文用桂枝汤加味治疗,用药后效果显著,出院后嘱其注意休息,避免负重,随访三月未发.
作者:洪国平;孔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针对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将这44例冠心病患者以及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两组研究对象均在空腹的状态下于晨间抽取2毫升的静脉血,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液指标,对两组研究对象cTnI、CK一MB、cTnT指标以及血液的MPV、RDW、PCT、PDW、PLT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研究对象的cTnI、CK一MB、cTnT指标相关检测指标明显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检测指标低,对照组研究对象血液的MPV、RDW、PCT、PDW、PLT指标比观察组研究对象的指标低,两组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血液检测非常重要,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玉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包括37例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实验组,37例由家属自行送入医院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患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基本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既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以回顾性方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方法: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227例患者按照DR程度,分成五组.期间,需医护人员采集相关资料,即糖尿病病程、合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肾病(DN)比例等资料,并对患者所进行的相关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患者DR病情加重,则表明其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红蛋白越少,患者的肌酐和尿素值也越高(P<0.01),而DR患者合并高血压与DN比例明显高于非DR患者.结论: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DN的增高以及血红蛋白减少与其DR具有密切联系.
作者:展复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0例,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分为20例保乳组和20例全切组,对全切组患者均实施全乳房切除术方案治疗,而对保乳组患者均实施保乳手术方案治疗,对比探讨两组手术指标及术后临床疗效间的差异情况.结果:保乳组的平均手术用间为(168.32±10.2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8.12±3.56)ml、平均住院时间(5.65±1.43)d,而全切组的平均手术用间为(243.42±16.5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56.54±6.72)ml、平均住院时间(9.12±1.76)d,对比两种同类指标间的差异巨大,可判定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经对比两种患者术后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可表现出明显的对比差异,全切组患者明显比保乳组患者的抑郁情绪与自卑心理强烈,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取临床手术治疗时,应优先考虑保乳手术治疗方案,能够缩短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利于减缓患者术后的抑郁情绪与自卑心理,使临床疗效更为理想,且术后恢复更为美观,具有很高的临床广泛应用价值.
作者:莎比海·肖开提;陈竹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关于对迟发性羊水拴塞的特点分析和护理措施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为2017年1月到2018年5月间,我科室所收治的15例迟发性羊水栓塞的病例,对于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研究迟发性羊水栓塞的临床特点,并且分析及护理重点和相关策略.结果:在本研究当中,15例出现羊水拴塞的病例,经过有效的抢救,无一例死亡,死亡率为0,存活率为100%.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患者普遍表现有胎盘娩出后寒战和烦躁不安情况,个别患者存在呕吐、气急、咳嗽、血不凝、发绀以及阴道流血不止等情况,病情进展以后,患者凝血功能存在障碍,患者存在有休克和DIC.对患者配合良好的护理,患者的护理效果大大的提升,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5±3.4)分.结论:对于迟发性羊水栓塞患者,这种病情相对较为严重,如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会增加临床的死亡率.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存在有血不凝和产后阴道流血,患者会出现休克、DIC等情况,临床需强化对于这一类患者的监护,如存在异常,需立刻进行对症处理,可有效的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柏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切与近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甲状腺全切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甲状腺近全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甲状腺癌的治疗过程当中,通过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分析,表明二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理想,但甲状腺近全切术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在临床上应当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童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挑选200例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被本院所收治行上腹部手术的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加以研究,将他们按照以不同的麻醉方式分成两组(A组与B组),A组病人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B组病人则单纯行全麻,比较两组病人的麻醉实施情况.结果:就两组病人各时间段的HR与MAP变化情况来看,B组病人的HR在T1时段比A组高(P<0.05),手术时A组T1、T2以及T3时段的HR比B组低(P<0.05);A组MAP在整个手术期间的变化波动较小,B组则呈上升的趋势,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上腹部手术中属于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爱彬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初治痰阳肺结核病症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6例初治痰阳肺结核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通过抽签法的形式将6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3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健康教育知晓度、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度分析中,观察组总知晓率91%高于对照组70%,两组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护理满意度分析中,观察组总满意率94.2%高于对照组73.1%,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加以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护理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士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肝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对于肝癌患者的治疗也在不断的探索与发展,TACE术作为近几十年来肝癌治疗的一大手段,在临床有很重要的地位,但因TACE术后的不良反应较多且较重,此种治疗手段在临床运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疑虑,本文就TACE术在临床中的治疗地位及不良反应进行介绍,并对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进行简要综述,对临床肝癌TACE术的实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步晨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