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荣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进行阴道试产存在的风险.方法:将于本院治疗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110例纳入研究,设为观察组,再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初产阴道分娩的经孕妇110例,设为对照组.将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妊娠结局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孕妇与对照组孕妇组间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来说,进行阴道试产的风险较大,若孕妇符合阴道分娩指征可选择阴道分娩,具有较高成功率,对孕妇及围产儿影响较小.
作者:周定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A/B超在眼科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8例眼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A/B超检查,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研究58例患者中漏诊2例,漏诊率为3.45%(2/58),A/B超声疾病诊断符合人数52例,符合率为92.86%(52/56),其中白内障25例,玻璃体混浊4例,眼内异物3例,眼球穿通伤6例,眶内肿瘤2例,双眼色素膜炎3例,视网膜脱离11例,双眼虹膜睫状体炎4例.检查结束后通过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非常满意人数30例,一般满意人数为22例,不满意人数3例,护理满意度为94.83%(55/58).结论:A/B超在眼科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价值,而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姚雪;朱丽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PICC导管堵塞再通的护理效果.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对象有1例,针对该名患者进行PICC导管堵塞再通的护理.结果及结论:针对患者切实有效的选用尿激酶和肝素钠进行注射栓抗凝,这样的操作是持续性的,20min之后就可以看见外露片色导臂内的血块呈现为血液絮状物,然后抽出,再有针对性的推生理盐水,如果仍然有阻力,这可以很明显的证明,疏通的效果是比较好的;48h后,如果还可以抽出大量的血液回流,证明溶检的效果十分成功,导管出现很明显的疏通.疏通之后,针对血常规和凝血功能进行检侧,其检查结果都是比较正常的,在后续的导管输液和化疗泵的治疗过程中都没有任何的导管感染或者相应的堵塞等一系列的并发症产生.
作者:刘阳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对恶性肿瘤痛疼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价、规范疼痛给药,观察患者住院后的生活质量,和压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难免性压疮发生率为8.89%,对照组难免性压疮发生率为24.44%,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QLQ-C30各项目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疼痛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护理期间压疮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程翠娟;陈莉琼;刘静;邓珊波;吕绿秀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运用在老年重症肺炎(SP)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SP并VAP患者62例,依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31例,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与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总疗效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临床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对SP并VAP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呼吸机使用时间,促进康复,值得采纳.
作者:解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缺铁性贫血(IDA)和慢性病贫血(ACD)的鉴别方式.方法:选取经骨髓象确诊的45例IDA患者与40例ACD患者进行抽血,检测其血清的孔吸光度(A450nm)值,并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值进行分析,然后与同时期的40名健康的体检者的数据分成三组进行对照.结果:IDA组的血清Hepc浓度要明显低于ACD和健康体检者小组,而ACD的血清Hepc要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小组.结论:分析患者血清Hepc浓度高低是鉴别IDA和ACD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明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66例(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常规护理组与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33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糖尿病护理,而人性化护理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再次复发率等情况.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再次复发率等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作者:于丽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接受辅助生殖助孕妊娠后发生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体征及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中心接受辅助生殖后发生先兆流产的22例患者,采用访谈法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了解患者心理状况,给予相应心理护理.结果:先兆流产患者通过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缓解了患者紧张情绪,提高了保胎信心,提高资料依从性.22例患者中15例足月妊娠分娩,足月分娩率68.18%.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促进心理健康,有利于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以降低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中应用品管圈临床价值展开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间作为研究时段,并将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的护理人员分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6月的护理人员分为实验组,两组的护理人员不变,每组分别包含35例护理人员,同时在两组时间段分别选择50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实施品管圈针对性的管理.根据两组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人员的针刺伤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86%,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对降低肝病科护理人员针刺伤风险效果显著,同时还能提高肝病科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赵金凤;杨筱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妇科急腹症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而且该病具有较为复杂的病因,同时发病较急,短时间内会出现很大变化,通常病情较为危重.因此尽早确诊对该病的治疗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过程中,阴道超声诊断措施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且诊断价值极高.文中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的收治的15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超声诊断,观察其临床诊断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昱;杨学红;陈景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不同治疗方式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分泌性中耳炎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式相比,采取滴鼻液滴鼻、鼓室内注射药物、口服抗生素药物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综合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减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华;张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中医护理的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脑出血康复期患者共计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8例患者划分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的38例患者划分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5.26%,明显比对照组的18.42%低,两组差异显著(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使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朱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来提高深静脉置管透析病人的透析疗效.方法:通过观察住院及门诊病人共50例患者各种干预方法提高透析疗效.结论:各种方法干预使患者血流量提高,透析效果好.
作者:付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2005-2017年兵团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兵团2005-2017年传染病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7年兵团共报告腮腺炎病例1173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54/10万,2014-2017年疫情较前明显下降.每年发病的季节趋势呈规律的双峰分布,发病高峰为4-7月及11月-次年1月.第十四师、第六师、第八师年均发病率较高.兵团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年龄为5~9岁,年均发病率为192.67/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结论:为进一步降低腮腺炎流行强度,兵团要提高适龄儿童麻腮风疫苗的接种率,加强幼托机构、中小学等场所的疫情监测,同时要注重宣传教育,减少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米莎莎;赵磊;李凡卡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应用椎弓根固定脊柱融合手术的护理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在本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引入椎弓根内固定脊柱融合手术,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不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有影响,并且通过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此外,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后凸Cobb角,研究组明显大于参考组,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的复位丢失率,研究组明显小于参考组,且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应用椎弓根固定脊柱融合手术,其治疗效果更好,极具推广价值.
作者:江代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对围生期身心健康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依从性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的阴道分娩产妇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6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身心健康干预形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形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身心健康干预的护理形式对围生期阴道分娩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提升产妇的依从性,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作者:宋佃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米非司酮医治子宫肌瘤的结果.方法:挑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7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进行药物疗法,米非司酮12.5mg/d,为期6个月进行药物服用观察,通过测量服药前后的子宫肌瘤大小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用药前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减小,子宫肌瘤体积减小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米非司酮医治子宫肌瘤比较多,对病人有利且不利作用小.米非司酮药物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缓解病人的症状.
作者:王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无痛人流手术中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与单纯丙泊酚麻醉相比镇痛效果如何.方法:从自愿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5例.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使用丙泊酚和小剂量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纯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结果:统计两组共70例患者的麻醉总有效率,实验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2.86%,这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丙泊酚与小剂量芬太尼共同使用在无痛人流手术中能够取得更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陈丽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策略在骨科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患者60例,然后平均分成两组,采用SPSS21.0将入组患者按先后序列号(1-60)随机分为2组:一组常规护理组(30例),一组优质护理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23.3%(7/30)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46.7%(14/30)(P<0.05).结论:优质护理较常规护理在骨科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的作用大.
作者:陈宝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患者58例,记为A组,非老年患者46例,记为B组.对比不同组别血生化指标与肾功能指标、抗体检测结果.结果:不同组别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差异不显著(P>0.05),A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容量(MCH)、平均红细胞容积(MCV)显著高于B组(P<0.05),血清肌酐(Cr)、血清尿素(Urea)、胱抑素C(Cys-c)显著高于B组(P<0.05);不同组别抗核抗体阳性率、抗可溶性抗原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血生化指标、肾功能及抗体检测均呈现明显异常,且存在发生自身免疫性胃炎的风险,在临床处理中要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顾树江;张春铭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