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

姚海英;张永勇

关键词:护士, 心脏康复, 角色与功能, 综述
摘要:综述有关心脏康复及康复护士的相关文献,简述心脏康复发展历程,及护士在康复中扮演的角色,列举护士在临床中的具体工作,从具体工作中,重点分析与探讨护士在心脏康复中起到的作用,为心脏康复的开展提供建议与依据.
健康大视野杂志相关文献
  • 淋巴结核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情况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淋巴结核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淋巴结核外科治疗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患者,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围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时短、SAS评分低,并发症少,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淋巴结核患者外科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雅宁;赵凤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在手足口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索舒适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我院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对两组患儿的各项症状消退时间、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观察记录.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退时间以及水泡结痂时间明显要优于对照组患儿,且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中能够缩短病症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蒙脱石散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蒙脱石散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过敏性腹泻患儿62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对照组(n=31)应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n=31)在蒙脱石散基础上,加用四联活菌治疗,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CRP、IL-6、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脱石散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吕明;张迎旭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感染问题的控制力度,提高质量管理的同时,降低医院的感染率,本文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进行了相关探究.方法:以医院消毒相关规定为主要依据,对加强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质量管理的力度进行分析,通过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以及相关监管制度的完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的标准化程度,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流程的进一步标准化能够更好的保证相关机械的消毒程度达到医学标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对于医院防感染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会宁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门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社区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2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护理,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分析两组再入院、遵医嘱执行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执行率95.00%及(84.83±3.95)分、(86.15±5.41)分、(83.15±4.36)分等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实验组再入院3.33%比对照组15.00%低(P<0.05).结论:门诊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社区冠心病具良好效果,可降低冠心病再入院率,还能提高患者遵医嘱执行率及生活质量,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重症肺炎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儿临床治疗实施阿奇霉素方案的疗效,分析患儿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为后期该疾病的临床安全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自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重症肺炎患儿,对比患儿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儿经过阿奇霉素治疗后,其发热、咳嗽、肺啰音等症状消退时间相比对照组患儿显著更少,且X线消退时间以及患儿总病程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更少,组间数据在统计学中差异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恶心、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56%,1/64)显著低于对照组(17.2%,11/64),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重症肺炎患儿的过程中,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可加速患儿健康的恢复,并有利于恢复各项细胞因子水平,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作者:王文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 骨折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关节置换与内固定治疗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100例高龄骨质疏松,骨折不稳定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一组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二组实施内部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患者实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问题.结果:一组手术整体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病比例明显低于二组,差异符合实际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一组术后的出血量较多,高于二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标准意义,P>0.05.一组术后的综合评价值为28例,明显低于内部固定手术的评价值45例,差异符合统计标准意义,P<0.05.结论:内部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相比较,高龄骨质疏松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问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临床治疗推广价值更好.

    作者:沈洋;牛东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围生期身心健康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依从性及抑郁焦虑状态 的影响研究

    目的:对围生期身心健康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妇依从性及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效果展开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的阴道分娩产妇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6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身心健康干预形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形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抑郁焦虑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身心健康干预的护理形式对围生期阴道分娩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提升产妇的依从性,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作者:宋佃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降糖药及心血管疾病用药分别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究降糖药及心血管疾病用药分别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自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8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以及格列美脲进行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双氢氯噻嗪、氨氯地平以及氯沙坦进行治疗,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心血管各项指标检测情况以及心血管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改善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心血管各项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格列美脲治疗后管着心血管各项指标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疾病服用双氢氯噻嗪治疗后血糖指标检测情况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氨氯地平治疗后血糖指标检测情况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疾病患者服用经氯沙坦治疗后血糖指标检测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降糖脑及心血管药物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及糖代谢均会造成影响,在临床用药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取相适合药物.

    作者:黄倩;黄华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慢性盆腔炎病人的临床护理干预及应用意义评价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及应用意义.方法:于2017年06月--2018年06月,对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2例进行观察分析,通过电脑进行随机分组对照,即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各26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效率高达96.15%,明显高于常规组80.77%,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7±2.1)分,显著高于常规组(81.9±2.0)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慢性盆腔炎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可进一步提高患者护理效果,且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王育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碳酸氢钠口腔护理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儿应用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后,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具有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84例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为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碳酸氢钠口腔护理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VAP发生率为4.8%,口腔感染发生率为0,相比于对照组的21.4%与11.9%明显降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展开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可积极预防VAP及口腔感染的发生,值得重视.

    作者:包海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一例钢筋贯通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腹腔多脏器贯通伤是临床较为普通的突发意外性损伤 ,洞穿人体整个躯干的多处伤、多发伤极为罕见 ,伤情复杂、凶险、变化快.患者稍微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严重者危及生命 ,甚至死于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1 ].创伤失血性休克是指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后 ,由于大量失血失液 ,导致有效循环、微循环灌注不足 ,致使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 ,产生多器官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等病理变化的综合征[2 ] .

    作者:蔡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清宣止咳颗粒与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 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选择清宣止咳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4月~2018年04月收治的5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药物研究;对照组(26例):选择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26例):选择清宣止咳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终就两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退热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退热疗效(69.23%)对比,观察组(96.15%)总有效率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临床症状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医疗人员对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选择清宣止咳颗粒+盐酸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于患儿退热疗效提升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可以明显促进,从而促进支气管肺炎患儿生活品质提升.

    作者:周宏;蒋伟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因诊断技术及其应用

    人类疾病都与基因有关,其中某些疾病对个人、家庭、社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严重地影响到了患者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给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负担.基因技术可以使人们针对这些疾病做好预防工作,或在疾病早期进行有效控制,还可以协助解决器官组织移植等医学难题,从而推进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本文主要介绍了基因诊断技术概念及种类,以及该项技术的一些临床应用,展现了基因诊断技术的广阔发展前景.

    作者:卢俐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可调式防拔管保护衣在减少婴幼儿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研制一种可调式防拔管保护衣,用于婴幼儿留置鼻胃管操作及保留期间的制动,在必要看护条件下,减少婴幼儿留置鼻胃管的非计划拔管现象.方法:根据婴幼儿发育特点,自主设计并制作有限度调节的防拔管保护衣,婴幼儿留置鼻胃管期间,穿着保护衣,使患儿肢体约束在较小角度内活动,避免患儿自行拔管,减少看护成本.结果:临床使用190例次显示,可调式防拔管保护衣使用方便,既可用于留置期间保护鼻胃管,又可应用于留置鼻胃管的护理操作.结论:在婴幼儿留置鼻胃管期间,配合使用可调式防拔管保护衣可有效降低婴幼儿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减轻患儿不适感,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罗元元;刘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防范对策

    目的:通过提高内分泌科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分析内分泌科住院患者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专业知识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制度.结果: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防范对策,不仅排除了安全隐患,还提高了护理质量.使内分泌科护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保证了护理安全.结论:通过对内分泌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的分析和提高内分泌科护理安全性的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增强患者对医生、护士的信任感.

    作者:秦桂花;郎晓蕾;再克亚·克依木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8例COPD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4)与对照组(n=44).对照组在出院后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研究组实施为期6个月的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疾病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以及总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上述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mMRC均显著降低,6MWD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研究组护理后mMRC降低更加明显,6MWD升高更加明显(P<0.05).结论: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可以显著降低COPD患者出院后呼吸困难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刘丽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Hcy、炎性因子与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与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卒中的关系.方法:96例H型高血压患者,其中发生缺血性卒中的46例为观察组,未发生卒中的50例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Hcy、CRP、IL6的含量.结果:观察组Hcy、CRP、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Hcy、CRP、IL6的含量越高,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可能性就越高.

    作者:张福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边境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护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探索

    语言交流是实现护患沟通、理解、合作的基石,本文探索边境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专业学生语言沟通能力的培养途径、内容及评价标准,探索语言兴趣班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途径及措施.

    作者:陈云梅;李悦;朱敏;陈城;丁现恩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探究

    目的:探究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接收并采取相关诊治处理措施的80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作为研究样本,收集患者相关基本信息及临床诊治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探究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形发生状况及药剂师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结果:对药物不良反应情形报告展开分析可知,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型主要包含抗菌药物、循环系统相关药物、呼吸系统相关药物、抗过敏药物、抗病毒药物、中草药制剂、生物制药等,在药物不良反应情形中,占比大的是肝胆系统损伤,然后是胃肠道系统受损、皮肤及其附件受损.以上三种情况在不良反应中占比多.结论:在对患者开展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药剂师具有重要作用,药剂师能够指导临床用药,对临床合理用药过程的开展具有积极作用,对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形实施监测并及时纠正,有助于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

    作者:周肖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健康大视野杂志

健康大视野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