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雪楠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前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术前给予200 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B组给予400μg米索前列醇阴道置入,对照组术前无药物置入.比较3组宫口扩张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照组、A组及B组宫口扩张总有效率分别为58.3%、95.0%和9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组及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依次降低(P<0.05);A组和B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和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前阴道置入米索前列醇有利于宫口充分扩张、缩短手术时间,400 μg米索前列醇效果更为理想,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陈慧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情况,分析接受健康教育的态度以及对健康教育需求的现状.方法:对110名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及对健康教育的态度和需求进行调查,调查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儿童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总知晓率一般,仅为48.5%,这与家长文化程度有直接关系.对健康教育需求主要有:①希望健康宣教走进社区,保健医师能上门服务;②儿童常见病预防,如口腔保健与眼保健等;③对儿童营养知识的需求;④对儿童的早期教育;⑤儿童家庭护理的措施,如腹泻处理方法、贫血及佝偻病等的预防.结论:要积极对儿童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家长重视健康教育的意识,对家长的教育行为进行规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张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克罗米芬治疗.结果:观察组体质指数( BMI)、空腹胰岛素(FINS)、促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刺激素(LH/FSH)、睾酮(T)在治疗后显著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SH、雌二醇(E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FINS、LH、LH/FSH、T、FSH、E2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MI、FINS、LH、LH/FSH、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SH、E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排卵率、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可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降低其LH、T等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排卵率与妊娠率.
作者:胡波;张纪源;杨小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病机制及主要危害.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00例非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中,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患病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子宫内膜增生主要是受雌激素及某些药物的影响而产生,存在诸多高危因索,需及早做好预防与诊治.
作者:翟芬菊;李彩菊;杨利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三七三醇皂苷对胆红素中毒性脑病抑制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以及对活性氧族物质(ROS)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豚鼠胆红素中毒性脑病的模型,组成模型组,分别建立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豚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治疗组给予三七三醇皂苷干预,对胆红素中毒性脑病豚鼠脑组织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对脑组织ROS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可见豚鼠腹腔给予胆红素后8h,脑组织的脑神经元及线粒体肿胀,而对照组脑组织脑线粒体不肿胀,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组织中ROS含量明显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示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三七三醇皂苷治疗组豚鼠脑组织中ROS含量明显减少(P<0.05),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三七三醇皂苷对于胆红素中毒性脑病豚鼠可以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与脑组织中SOD活性升高、ROS含量降低密切相关,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钟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机械通气(Uechanical ventilation,MV)是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目前应用于临床的MV分为常规通气( Conventional ventilation,CV)和高频通气(high frequency ventilation,HFV)两大类.其目的为改善氧合和保持通气.CV是通过吸气时应用高的吸气压力和较大的潮气量保持气体交换,维持通气,呼气时肺部弹性回缩,肺泡萎陷,肺泡内气体交换迅速减少;HFV是通过小的潮气量、高的呼吸频率达到气体交换的作用,氧合作用是依赖呼吸机提供一个相对恒定的扩张压,以维持一定的功能残气量而达到佳的气体交换效果,其中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是目前HFV应用中有效的类型.HFOV作为一种肺保护策略,开始被新生儿工作者认识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临床效果[1].但因对其并发症的担忧,故存在一定争议.现将HFOV与常规通气在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并发症等方面对比作一综述.
作者:陈蓓;苏萍;林广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出血量、母乳时间以及围生儿体质的影响,为选择对母婴身心健康伤害程度低的分娩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该院自2011年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同一时期阴道顺产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种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出血量、母乳时间以及围生儿体质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分别为(112.5±45.8) ml、(233.2±67.8) 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3.437,P<0.05);对照组母乳开始时间为(49.89±6.87)h,明显晚于观察组(36.52±5.75)h的母乳时间(t=3.587,P<0.05);阴道顺产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P<0.05),新生儿胆红素指数及Apgar评分的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P<0.01).结论:剖宫产对母婴造成的健康危害远远大于阴道顺产方式,医护人员应谨慎选择产妇分娩方式,建议产妇选择对自身及婴儿健康程度损伤性小的分娩方式,从而利于母婴的健康.
作者:吕迎春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FDP比值对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preDIC)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对NICU收治的96例危重新生儿中符合preDIC临床诊断标准的48例(preDIC组)和DIC的48例(DIC组)及5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检测其血清中DD、FDP及DD/FDP的水平,以及应用小剂量肝素后preDIC组和DIC组血清中DD、FDP、DD/FDP的水平变化.结果:preDIC组和DIC组中DD、FDP均有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DIC组和DI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DIC组中DD/FDP比值较DIC组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小剂量肝素后,preDIC组与DIC组中DD、FDP水平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eDIC组中DD/FDP明显下降,肝素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IC前期,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均已发生明显改变,且凝血功能明显要高于其纤溶功能,故监测DD/FDP比值有助于DIC前期的诊断;在应用小剂量肝素后比值明显下降,有助于早期阻止DIC的发生.
作者:宋丽;张艳丽;栾斌;王秀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常州市城乡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差异.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对常州市5区2县的2 003例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城市育龄妇女知识知晓率为82.6%,农村为81.0%;认为TORCH筛查、染色体检查、传染病筛查和营养水平检测有必要的城市育龄妇女的比例为79.8%、78.0%、88.7%、72.2%,农村育龄妇女的比例为74.5%、72.0%、80.5%、61.5%;会上网搜索有关优生方面知识的城市育龄妇女为70.0%,农村育龄妇女为60.6%.结论;相对于城市而言,常州市农村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的知晓率低,知识的匮乏直接影响到育龄夫妇对预防出生缺陷的态度,不能主动形成有益于预防出生缺陷的行为,提示农村地区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健康教育不到位,育龄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的意识和行为亟待提高.
作者:雷敏;张子珩;温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调查长兴地区0~5岁婴幼儿骨健康状况.方法:使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试剂盒对2009~2010年来长兴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2 540例0~5岁婴幼儿进行检测.结果:在2 540例0~5岁婴幼儿中,BAP活性正常的1 215例,占总人数的47.83%;BAP活性处于预防水平的1 196例,占总人数的47.09%;BAP活性处于治疗水平的129例,占总人数的5.08%.结论:长兴地区约50.00%的婴幼儿骨骼处于亚健康状态,易患佝偻病,需及早预防.
作者:盛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6月~2011年6月在桐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宫腔镜手术的122例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宫腔粘连患者总治愈率为75.4%,总有效率为92.6%,其中轻度宫腔粘连患者有效率为100.0%,中度宫腔粘连患者有效率为95.2%,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有效率为84.1%.结论:宫腔镜是目前临床上诊治宫腔粘莲的首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诊断准确度高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有效促进了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雪楠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与胚胎冻融及移植结局相关的因素,以提高冻融胚胎的移植妊娠率.方法:通过对676个冻融周期的胚胎解冻及移植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的受精方式、内膜准备方法、冷冻时的胚龄、冷冻胚胎解冻周期数对移植结局的影响.结果:不同受精方式的胚胎复苏存活率、卵裂球完整率、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法、解冻次数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05).D2胚胎与D3胚胎的胚胎存活率、完整率、种植率和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的胚胎存活率和完整胚胎率与非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存活率和完整胚胎率对冻融胚胎的移植结局有影响,D2胚胎比D3胚胎有较高的存活率、完整率、种植率和妊娠率.
作者:唐永梅;韦继红;韦立红;牟联俊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检测不孕症妇女体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近期在不孕症门诊收治的不孕症妇女90例,另收集120例正常妇女临床文献资料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妇女宫颈分泌物、盆腔液中解脲支原体和沙眼农原体情况,比较两组妇女UU与CT感染率差异,并分析原发性不孕与继发性不孕感染率差异.结果:90例不孕症妇女宫颈分泌物UU感染检出率为28.9%,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8.3%(P<0.05);继发性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UU、CT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37.7% (23/61)、9.8% (6/61),比原发不孕组显著增高,且继发性不孕妇女盆腔液UU检出率也较原发不孕组明显增高.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检测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合珍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子宫内膜腺癌病理标本PTEN的表达,并对其中54例患者进行5年随访,对PTEN表达情况与生存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子宫内膜腺癌患者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x2=83.96,P<0.001).②子宫内膜腺癌组织分级G3级、临床分期Ⅲ-Ⅳ期、浸润超过1/2肌层厚度及有淋巴结转移者PTEN阳性表达明显降低.③PTEN阳性率与子宫内膜癌术后5年存活率有关(x2 =7.64,r=0.3521,P<0.01),PTEN高表达者,术后5年存活率也越高.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PTEN表达下调,PTEN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分级、分期、癌细胞浸润、转移及预后有关;子宫内膜组织PTEN检测对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判定其恶性程度和顶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真 刊期: 2012年第16期
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畸形之一,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1/4 000~1/5 000[1].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学上常进行矫正手术,目前利用自体回肠代阴道术是为理想的术式.即取出带有二个血管弓的自体回肠10~15 cm移植于会阴部的人造阴道穴内,使肠管在阴道穴内成活,术后5天开始对成形阴道进行冲洗、扩张,术后8~10天可出院,2个月后可结婚或开始性生活.对新成形阴道的护理是手术终成功的关键,为了规范对阴道成形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设计出患者自我护理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对38例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行回肠代阴道成形术的患者按路径表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雪芳;张金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开展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筛查,对结果异常者进行治疗干预,总结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2011年5月,就诊于长春市妇产医院门诊行常规孕期检查的孕妇,进行血糖检测3 000例,筛查出糖代谢异常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相应干预,两组均行密切随访,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妊娠期母儿并发症、合并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诊断GDM及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可降低母婴并发症和合并症.
作者:王玉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不同诊治方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51例胎盘植入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前诊断、手术时机及术中是否完全清除胎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患者24 h出血量、是否入住重症室、是否使用子宫切除术、泌尿系损伤及是否再次手术的情况.结果:产前提示组无泌尿系损伤情况,未提示组8例(2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症手术组重症监护6例(27.27%),择期手术组为1(3.45%),急症手术组术后行重症监护治疗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P<0.05);急症手术组泌尿系损伤7例(31.82%),择期手术组为1例(3.45%),急症手术组泌尿系损伤明显高于择期手术组(P<0.05);术中清除胎盘的患者术后产褥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完全清除胎盘的患者(P<0.05).结论:产前正确诊断,计划性终止妊娠,综合分析考虑决定根治性手术还是保留生育能力的保守治疗可降低胎盘植入产妇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阿丽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孕前干预D2聚体升高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2聚体升高型复发性流产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在妊娠后立即给予黄体酮或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患者给药至妊娠12周或超过以往发生流产的月份;小剂量组患者在计划孕前3个月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及维生素E胶丸治疗,当患者D2聚体水平降至正常后,停阿司匹林可妊娠,继续口服维生素E胶丸;大剂量组患者阿司匹林给予量为150~200 mg/d,其余治疗同小剂量组患者;3组患者妊娠后均随访3~6月.观察治疗前及怀孕1月后患者血浆TXA2、PGI2水平的变化及治疗疗效.结果: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患者怀孕1月后血浆TXA2、PGI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为40.63%,小剂量组有效率为75.00%,大剂量组有效率为78.13%,小剂量组、大剂量组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x2=7.75、9.32,P<0.01);小剂量组、大剂量组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0.09,P>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维生素E孕前干预D2聚体升高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杨钦灵;陈丽华;米建峰 刊期: 2012年第16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严重时可引起核黄疸,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该文对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所取得的效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 ~ 2011年收治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1例作为治疗组,回顾性调查2007~2008年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7例作为对照组.
作者:王盘妹;王金秀;莫革琴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3.35±4.32)岁.剖宫产51例,宫外孕1例,子宫肌瘤切除1例.98%表现为腹壁包块,86.55%表现为疼痛.病灶平均直径(3.56±0.58) cm,单个病灶占71.69%(38例),2个病灶以上占28.31%(15例);病灶累及部位依次为:皮下脂肪层47.16%(25例),腹直肌前鞘52.83%(28例),肌层79.24%(42例),腹膜9.43%(5例),与子宫形成瘘道1.88%(1例).所有病例均行局部包块切除,合并其他手术3例.手术时间(35.46±15.35) min,术中出血(37.56±18.43) ml,切口均一期愈合.15例术前药物治疗.53例中术后复发5例,复发率9.43%.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应防止医源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范玉兰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