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素容;姚春花;邓明映
目的:探讨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在子宫瘢痕处妊娠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26例子宫瘢痕处妊娠大出血患者,采用双腔导尿管置于子宫腔内球囊压迫止血,8~12h后拔出双腔导尿管(必要时放置12~24h)观察出血情况.结果:26例患者球囊压迫时间平均为(13.55±2.10)h,压迫期间平均出血量为(26.40±10.56)ml,β-HCG平均2785U/L,取出球囊后无活动性阴道流血.所有患者术后45~75天恢复月经,B超复查宫腔无异常.结论:双腔导尿管用于子宫瘢痕处妊娠大出血操作简便,止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道寿丽;王丹;郭川东;肖宴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复筛率和认知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方法,使用丹麦产Madsen Accuscreen型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进行测试.以2007年5月~2008年12月分娩的4314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以2009年1月~2010年3月分娩的4275例新生儿为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两组听力筛查初筛率、复筛率及认知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初筛率为81.8%,复筛率为63.6%,认知率为84.3%;观察组初筛率为96.8%,复筛率为95.2%,认知率为97.5%.观察组初筛率、复筛率和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玉芬;张菲;夏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将43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16例和对照组216例.对观察组的患儿家属进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预防、治疗、护理等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在对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传播途径、预防方法、护理等的知晓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规范地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儿家属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早日恢复健康、减少复发.
作者:杨素容;姚春花;邓明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根据围绝经期妇女骨密度测量值与具有正常生育能力女性骨密度测量值对比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超声骨强度测量仪对观察组(206例围绝经期妇女)与对照组(206例正常女性)进行骨密度测量,比较两组SOS值,T值和Z值.结果:观察组SOS值、T值和Z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断患有骨质疏松患者33例(16.02%),对照组诊断患有骨质疏松患者1例(0.49%),观察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量流失从围绝经期开始,该阶段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关键时期,应适时进行骨密度测量,及时发现估量变化.
作者:谭振朝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SC)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TS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选择29例TSC患儿,随访时间为4个月~5年.有癫痫发作者占93.10%,主要表现为婴儿痉挛13例,强直性发作5例,强直-阵挛性发作5例,部分运动性发作2例,失神发作2例;智力障碍者19例,占65.52%,其中轻度10例,中重度9例;癫痫发作仍存在的患儿,其中重度智力障碍发生率明显增高,合并孤独症行为者亦增多.患儿头颅CT、MRI及脑电图检查有异常.结论:TSC神经系统损伤以癫痫发作和智力损伤为主,加强对TSC患儿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能是TSC患儿智能改善及提高生存质量的主要手段.
作者:庞学问;廖锋;黎君翔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降低浦东新区南汇地区的围产儿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维护母婴健康.方法:选择上海浦东新区南汇地区2004~2009年的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分析评审.结果:2004~2009年平均围产儿死亡率为4.78‰,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分别占59.69%、16.75%和23.56%.结论:分析死亡原因及评审结果并进行相关讨论,可提出相应措施,进一步有效地降低浦东新区南汇地区国产儿死亡率.
作者:杨佳安;顾婷婷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调查广东省中山市4~16岁儿童及青少年功能性便秘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及青少年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学研究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法对广东省中山市5个镇(区)29所幼儿园、13所小学和7所中学的5731例儿童及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包括诊断问卷及相关因素问卷.结果:广东省中山市4~16岁儿童及青少年功能性便秘总体患病率为6.98%,其中4~10岁组为7.61%、11~16岁组为6.12%.4~10岁组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包括有便秘家族史、每日蔬菜及水果的摄入量及饮水量少、喜甜食、幼时因排便不良受到惩罚或训斥;11~16岁组儿童及青少年便秘的危险因素包括有便秘家族史,每日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及饮水量少,喜饮广东凉茶,运动量小,憋便、不去排便,家庭不和,其OR值均>1.结论:儿童及青少年功能性便秘的危险因素较多,不同年龄段有所不同.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可有效防治功能性便秘的发生.
作者:吕峻峰;熊勇;刘玉玲;龙晓玲;谢广清;张泉山;杨丽;刘婷婷;付四毛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欣普贝生)用于非胰岛素治疗的足月妊娠期糖尿病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引产指征的非胰岛素治疗的足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79例,其中欣普贝生组48例,对照组(催产素组)31例,比较两组的引产效果及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促宫颈成熟率为93.75%,对照组为48.39%,实验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分娩期血糖变化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非胰岛素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足月妊娠应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与催产素相比成功率高、产程短,可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是安全有效的引产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穗华;芦雅苹;张燕玲;梁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评估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CSP患者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10例患者因瘢痕妊娠清宫术发生阴道出血而采用急诊子宫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余13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序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所有发生阴道出血患者于介入术后均停止出血;且介入术后序贯清宫术治疗的患者于清宫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并发症.1月后复查,所有患者β-HCG均完全降至正常.结论:UACE术可用于CSP患者清宫术中大出血的紧急治疗;而UACE术序贯超声引导下清宫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地治疗CSP的新策略.
作者:潘峰;熊斌;梁惠民;郑传胜;冯敢生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研究托吡酯(TPM)对癫痫患儿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正常体检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诊断明确的癫痫患儿40例作为实验组,于治疗前、托吡酯单药治疗3个月后,分别测定血清骨钙蛋白(0C)和尿脱氧吡啶啉/尿肌酐(DPD/Cr).结果:①托吡酯组治疗3个月后,托吡酯组的血清OC浓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②托吡酯组治疗3个月后,托吡酯组的DPD/C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托吡酯对癫痫儿童骨代谢中的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均有影响,长期服用此药治疗的癫痫患儿需要同时服用钙剂和Vit D.
作者:张艳玲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婴幼儿喘息的临床疗效,明确早期治疗的重要作用.方法:将93例婴幼儿喘息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在发作期给予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及M受体阻断剂等;治疗组5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吸入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后4周、12周对喘息的临床控制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喘息完全控制22例(40.0%),部分控制28例(50.9%),未控制5例(9.1%),临床控制50例(90.9%);治疗12周后完全控制45例(81.8%),部分控制9例(16.4%),未控制1例(1.8%),临床控制54例(98.2%).对照组治疗12周后喘息完全控制5例(13.2%),部分控制12例(31.6%),未控制21例(55.3%),临床控制17例(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7,P<0.05).结论:早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与提高婴幼儿喘息的控制水平、改善预后十分重要,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是治疗婴幼儿喘息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姣;邹映雪;马翠安;杨瑄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研究经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明确诊断异位妊娠的患者行超选择子宫动脉造影后经导管注入甲氨蝶呤(MTX),并用可吸收性明胶海绵颗粒对子宫动脉行完全性栓塞.对其中16例患者术后第3次月经干净后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18例患者经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下降至正常值(<50mIU/ml),1例宫角妊娠,因术后血HCG上升行手术治疗.子宫输卵管造影16例,显示患侧输卵管通畅14例.结论:经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有效方法,可有效保留卵巢及输卵管的生理及解剖功能.
作者:卫爱民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大豆异黄酮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及骨质疏松防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地社区更年期女性86例,按照随机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女性给予大豆异黄酮治疗,对照组女性给予安慰剂治疗,6个月后评价所有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的改善情况,监测治疗前后血清钙、磷的浓度变化以及胫骨骨密度的变化.结果:①观察组女性更年期症状各项指标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更年期症状总评分治疗后为(5.36±1.28)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8.31±3.45)分(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后虽低于治疗前,但只有情绪易激和潮热汗出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年期症状总评分治疗后为(13.53±4.38)分,低于治疗前的(18.67±3.25)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女性治疗后血清钙浓度(2.52±0.21)mmol/L,高于治疗前(2.31±0.17)mmol/L(P<0.05);对照组女性治疗后血清钙浓度为(2.38±0.18)mmol/L,高于治疗前(2.30±0.12)mmo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磷浓度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③观察组女性治疗后桡骨远端和胫骨中段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增加(P<0.05);对照组女性治疗后桡骨远端和胫骨中段骨密度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具有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和提高骨密度的作用,具有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作者:翟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孕期危险因素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为孤独症的早期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Meta分析RevMan5.1软件,对国内2000~2011年关于儿童孤独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定量综合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后计算合并的优势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再评估发表偏倚和敏感性.结果:纳入文献12篇,累计病例l292例,对照组1301例.孕期各危险因素的合并比值比及其95%CI分别为:先兆流产,0R=3.75,95%CI:2.40~5.88;孕期病毒性感冒,OR=3.77,95CI:2.64~5.38;孕期服药史,OR=3.70,95%CI:2.73~5.00;孕期精神压抑,OR=2.76,95%CI:1.59~4.79;妊娠剧吐,OR=3.08,95%CI:1.08~8.80;遗传史,OR=4.73,95%CI:2.31~9.66.结论:孤独症的发生可能与先兆流产、孕期病毒性感冒、孕期服药史、孕期精神压抑、妊娠剧吐、遗传史有关.
作者:林艳;万国斌;袁世新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电刺激疗法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联合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中价值.方法:选取产后42天复查有压力性尿失禁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电刺激疗法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各项主要参数的变化.结果:①84例患者中治愈44例占52.38%,改善33例占39.29%,无效7例占8.33%,总有效率为91.67%(77/84);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②治疗后患者平均盆底肌肉肌电值为(56.8±16.7)μV,显著高于治疗前,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患者平均UI次数为(0.9±1.1)次/d,24h尿垫试验平均为(3.7±0.6)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它们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刺激疗法与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联合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燕辉;古彩茹;杨卫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分析太仓市城乡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屈光异常分布情况,为更好地制定儿童眼保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太仓市城乡幼儿园3~7岁儿童进行屈光筛查,记录球径、柱径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市区幼儿园3782名儿童中,屈光异常329名,发生率为8.70%;乡镇幼儿园5827名儿童中,屈光异常335名,发生率为5.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区幼儿园和乡镇幼儿园中,高年龄组儿童屈光异常发生率均高于低年龄组;屈光异常类型包括散光、远视合并散光、远视、近视合并散光、近视.结论:各妇幼保健机构应加强儿童眼保健的宣教工作,提高家长对儿童视力异常的保健意识,尤其是市区和高年龄组儿童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对屈光异常儿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张于灿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儿童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合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AITD)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37例DM合并AITD儿童,其中1型糖尿病(T1DM)患者2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10例,并以3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别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的水平,同时检测糖尿病组患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分析DM与AITD的并发情况.结果:T1DM合并AITD的患者中,桥本氏病占59.3%,Graves病占40.7%;T2DM合并AITD的患者中,桥本氏病占60.0%,Graves病占40.0%;T1DM组任一甲状腺抗体(包括TPO-Ab、TG-Ab和TR-Ab)阳性检出率为44.4%,明显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P<0.05);GAD-Ab阳性的T1DM组患者任一甲状腺抗体阳性检测率为52.6%,明显高于GAD-Ab阴性的T1DM患者(P<0.05).结论:不同类型糖尿病对于AITD的分型无明显影响,与T2DM和健康人群比较,T1DM患者更容易并发AITD,其中GAD-Ab阳性的患者并发AITD的比例要高于GAD-Ab阴性的患者.
作者:杨曙晖;赵奕怀;沈闲茹;谢培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寻找新的卵巢癌发病相关microRNA并为研究人员提供优化后的卵巢癌风险microRNA参照列表.方法:通过在生物网络中度量microRNA靶基因与卵巢癌基因间的功能相似性设计并实现优化卵巢癌风险microRNA计算学方法.采用留一法交叉证实检测该方法的准确性.应用该方法对人类1527个microRNA进行优化排序.结果:留一法交叉证实所得ROC曲线下面积0.92,该方法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排序后,一些已知的卵巢癌相关microRNA如let-7、miR-34/200排在了优化结果的前20位.与新一代测序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排序前20位microRNA中的大部分都在正常和卵巢癌组织中呈差异表达.结论:应用计算学方法可筛选出卵巢癌相关microRNA,并提供优化后的风险microRNA列表.miR-449a等7个未被报道与卵巢癌有关的miRNA有望成为新的卵巢癌相关的风险因子.
作者:郭秋艳;张广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1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静滴丹参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孕妇平均动脉压、尿蛋白含量、凝血指标及分娩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平均动脉压显著下降(P<0.05);凝血指标中PT、APTT显著延长,FIB显著降低(P<0.05);经阴道分娩者较多,不良妊娠结局较低(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妊娠高血压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梅 刊期: 2012年第21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健康初产妇135例按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阴道顺产组(A组)64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B组)70例,分别记录产后42天、3个月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分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产后42天A组SUI患病率68.75%,B组为37.14%;产后3个月A组SUI患病率62.50%,B组为17.14%,两组不同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3个月时,Ⅰ度SUI患病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选择性剖宫产比阴道顺产的产妇SUI发生率低,月康复速度比阴道顺产的产妇快.
作者:洪静娟;向丽娟 刊期: 2012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