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萍;胡晓菊
目的:探讨邯郸市人工流产妇女意外妊娠现状,采取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以降低人工流产对育龄妇女身心健康的危害.方法:选择909例自愿接受人工流产的妇女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具体措施进行干预.结果:909例人流妇女中,年龄在20 ~ 25岁者居多,占60.06%,未婚占44.88%,未婚中年龄≤24周岁占82.18%;文化程度以初、高中者居多(75.35%);职业以商贩、服务业者多(57.20%);未产妇占65.94%;因避孕失败占人流原因比例高(49.02%);两次及以上人流者占66.29%.人流次数多7次,年龄小14岁,大50岁.针对上述各种因素进行的具体干预中,95%以上的人积极配合并愿意接受,后期效果很乐观.结论:针对育龄妇女,特别是未婚青少年除了开展生殖健康、性知识、性道德、性观念、人流危害性及避孕和避孕节育措施合理使用的健康教育外,采取相应的可行性干预措施更显重要,是减低人流、重复人流率及并发症发生,保护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
作者:邢天娥;王奇志;李少英;刘淑玲;赵琰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预成酶谱分析技术在女性需氧菌阴道炎(AV)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onders湿片镜检法和预成酶谱分析技术分别对300例疑似A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00例就诊患者,使用Donders湿片镜检法检出AV患者181例,预成酶谱分析技术检出AV患者178例,两种方法检出AV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onders湿片镜检法为诊断标准,预成酶谱分析技术诊断AV的敏感性为94.9% (169/178)、特异性为90.2% (110/119),二者的符合率为93.0% (279/300).结论:预成酶谱分析技术诊断AV具有很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Donders湿片镜检法符合率高,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反应快速,值得妇科门诊及社区医院使用.
作者:周朝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关闭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影响.方法:将2010 ~2011年住院的125例早产儿按病例对照研究分成两组,动脉导管关闭早产儿63例为治疗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62例为对照组两组均按病因治疗、合理喂养.结果:治疗组中2例诊断为NEC,患病率为3.17%;对照组中9例诊断为NEC,患病率为14.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导管关闭可明显降低早产儿NEC的发生.
作者:付洪涛;欧阳林英;晏国娟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了解非传染病医院妇产科医务人员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和阻断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设计包括传播途径、新生儿喂养、联合免疫、乙肝患者孕期的特殊治疗等内容的调查问卷.共有105名妇产科医护人员参与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93份.统计分析各题目回答总的正确率以及医生、护士回答问题正确率的差异.结果:回答正确率>80%的题目为乙肝的传播途径、与垂直传播关系密切的检查项目,医护间回答正确率无统计学差异;正确率超过50%的项目有:联合免疫包括的内容、联合免疫的阻断效率,其中关于联合免疫的阻断效率医生回答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护士,其他各问题医护间无统计学差异.回答正确率小于30%的项目有:需要暂缓妊娠的人群、妊娠期乙肝的治疗.护士回答的正确率显著低于医生.结论:非传染病院妇产科医务人员乙肝母婴垂直传播与阻断相关知识还需要加强学习,开展继续教育十分必要.
作者:王冬颖;王玫;曹嫚;王新华;刘霞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对诊断妊娠晚期侧后壁及后壁前置胎盘提高准确率的可行性.方法:联合应用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测量40例前置胎盘位于侧后壁及后壁足月产妇的胎盘下缘距子宫颈内口的距离(L)及胎先露部与骶岬之间的距离(D),以此为指标诊断前置胎盘并与术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产前经腹部超声诊断与术中证实的前置胎盘诊断符合率为75.0% (30/40),产前联合超声诊断与术中证实的前置胎盘诊断符合率为92.5% (37/40),两种超声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经腹部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妊娠晚期侧后壁及后壁前置胎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党媛媛;马方;黄晓;颜玮 刊期: 2012年第36期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pri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yroid,PSCCT)在临床极其罕见,其发病率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该院自1991年以来10000余例甲状腺术后病理结果中仅发现1例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1],临床医生往往对其缺乏认识.该文对近期收治的1例PSCCT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羊涛;张嘉越;冷津立;尹祺;杨建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对比性研究224例直肠阴道细菌培养B族链球菌阴性,宫颈Bishop评分≤4分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采用不同计划分娩方法结局进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足月、单胎、胎膜早破、直肠阴道细菌培养B族链球菌阴性,宫颈Bishop评分≤4分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124例应用地诺前列酮(欣普贝生)阴道栓剂处理,另一组(对照组)100例期待12 h无产程发动患者行缩宫素计划分娩,资料采用t检验、U检验及x2检验分析.结果:124例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处理组宫颈扩张时间及分娩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8.87%明显低于对照组1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儿Apgar评分及脐血PH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诺前列酮阴道栓剂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积极处理方法.
作者:陈颖;宋薇;张海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通过测定育龄期不孕妇女卵泡早期、采卵日、黄体中期血清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含量,阐明LIF在血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清中LIF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揭示LIF在胚胎种植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而为提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不孕症妇女48例,采集同一患者自然周期卵泡早期、黄体中期血清以及IVF-ET周期中采卵日的血清及卵泡液,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卵泡液中LIF的含量.结果:卵泡早期、采卵日、黄体中期血清LIF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卵日血清LIF含量明显高于卵泡早期和黄体中期,黄体中期血清LIF含量略高于卵泡早期;妊娠组采卵日血清LIF含量比卵泡早期血清LIF含量的增加值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5).结论:卵泡早期、采卵日、黄体中期血清LIF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月经周期中血清LIF来源的部位随时相而异;IVF-ET周期中采卵日血清LIF主要来源于卵巢;卵泡早期血清LIF及采卵日血清LIF的增加幅度可能预测妊娠结局.
作者:李永丽;徐仙;胡蓉;赵君利;哈灵侠;李彩艳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总结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65例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足月新生儿ARDS可能的高危因素;与早产儿ARDS进行比较,从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实验室资料、治疗、并发症及转归等方面总结足月新生儿ARDS的临床特征.结果:足月新生儿ARDS较早产儿症状出现更早(P<0.01),症状体征更重,尤其是呼气呻吟表现更加显著(P<0.01),脱氧时间更长(P<0.01);双肺影像学检查显示足月新生儿程度更重(P<0.01);足月新生儿更易发生肌酶增高(P<0.05)、心肌损伤(P<0.01);足月新生儿需要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次数更多(P<0.01),需要机械通气的几率更高(P<0.01).结论:足月新生儿ARDS较早产儿而言,起病更早,病情更重,需要尽早处理,积极使用CPAP及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作者:王娜;佐日汗;王琳;刘亚兰;郑梅;王林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究宫颈癌前病变与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 ~2012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00例患者,经HPV检测、电子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确诊为无子宫颈上皮内病变者32例,CNⅠ-Ⅲ患者35例,宫颈癌患者3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所有患者进行HPV-DNA分型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在宫颈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的比例都明显高于无子宫上皮内病变组(P<0.05);随着病情加重,患者的病毒载量也呈增加趋势,但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与感染高危型HPV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而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不明显.
作者:尹凤玲;沈宗姬;严春寅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时母体血清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对519例孕16~20周的“O”型血孕妇血清IgG抗A(B)抗体水平进行监测,异常者建议每2~4周动态监测抗体效价变化;新生儿分娩后,对病态黄疸患儿检测总胆红素、血型和溶血三项以诊断HDN.结果:随着IgG抗体效价升高,HDN发病率明显增加(x2=109.5,P<0.05),但抗体效价与HDN的产重程度关系并不密切相关(P1=0.104,P2 =0.073,均>0.05).结论:孕妇产前检测IgG抗体效价水平时,必须结合患者临床及其他产前、产后相关检验结果综合评价新生儿溶血病的病情.
作者:孙秋瑾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广东省育龄妇女在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机性生活对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21 ~ 35岁健康已婚、月经正常、有意愿怀孕的妇女.纳入研究期间不采取避孕措施,在预计排卵日前7天(-7)开始至排卵日后3天(+3),每天测尿LH、BBT等,受试者在-7~ +3时间内尽可能只有1次性生活,将月经情况和确切的性生活日期记录在月经卡上.结果:纳入研究的对象共98人,观察245周期,72周期妊娠,平均妊娠率为29.39%;而在-7~ +3期间仅有单次性生活的周期91个,其中15周期妊娠,平均妊娠率为23.08%.按在预计排卵日-7~ +3对应的某一天性生活计算妊娠率:分别为:0、0、20%、18.75%、26.67%、34.38%、35.71%、31.25%、22.22%、20%、0.结论:在月经周期中性生活时机不同,其妊娠率有差异,以预计排卵日-3 ~0日期间性生活妊娠率较高.在-7~ +3期间仅有单次性生活者较有多次性生活者妊娠率低.
作者:陈瑞玲;麦小珊;叶影凤;李庆琨;林彩菊;李凤葵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研究未婚青少年女性心理防御机制和未婚先孕的关系,帮助调整性教育策略.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efensive style questionnaire,DSQ)对2009 ~ 2011年来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4 ~ 24岁未婚非意愿妊娠拟行人工流产的青年女性236例进行测试,并选择236例14~24岁未婚女性中专和大学实习学生及十六中的初中学生作为对照组.结果:流产组和对照组心理防御机制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躯体化、反向形成、伴无能之全能和同一化等子项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产组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关注青少年个体性心理动力学变化对降低青少年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带来的心理损害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者:宫雯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高发区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有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对1 000例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克孜勒博依乡维吾尔族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1 000例维吾尔族妇女中农民占94.3%,53.3%的妇女以小学文化为主,53.8%的妇女家庭年收入为5 000 ~ 10 000元,5 000以下占40.3%.②农村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的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很低,当地妇女中91.4%的妇女一生中未做过涂片,当地所有的维吾尔族均不知道HPV有关的任何信息.③宫颈癌知晓率与职业有关,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当地妇女对宫颈癌的知晓率升高.结论:农村维吾尔族对宫颈癌知识的匮乏、缺乏定期体检意识等因素可能导致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干预中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作者:阿依努尔·买买提;米合日尼沙·买买提;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帕提曼·米吉提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调查城镇与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改善不同地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水平.方法:选择该市1 000例育龄妇女进行有关生殖健康知识的问卷调查,并对其反映出的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与城镇妇女相比,农村妇女在月经知识、艾滋病知识、计生知识、生殖卫生知识以及自我保健知识等方面知晓程度较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问题尤为突出,应通过生殖健康教育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有效规范和完善农村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服务.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小瞳孔检影的方法在大面积幼儿屈光筛查中实际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半暗环境中对保山地区3 ~6岁儿童2 824名(3648只眼)在小瞳孔条件下进行半米检影,幼儿注视验光师鼻子.验光师分别用+ 1.00D、+1.50D镜片进行中和,对检影时远视超过+1.00D、两条主子午线屈光不等、两眼屈光不等超过1D或者不用镜片中和就出现逆动影的幼儿视为可疑屈光不正要求家长复诊,复诊时1%阿托品眼膏散瞳复查屈光状态.结果:回院复查的96名患儿中85.41%的都有屈光不正存在,包括远视超过+ 3.00D、散光≥0.50D、近视及屈光参差.结论:小瞳孔检影方法在实际的幼儿体检屈光筛查中是一个经济简便安全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幼儿在视为筛查中的不配合情况,在大面积的儿童屈光筛查中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师文;杨小梅;周华;阿批四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患者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1年8月的108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ERc、ERn及PRc、PRn的阳性率进行检测,并将其根据良恶性之分进行阳性率方面的比较.结果:恶性患者的ERc、ERn及PRc、PRn的阳性率均高于交界性及良性患者,且恶性患者中Ⅰ期患者明显高于Ⅱ~Ⅳ期患者,Ⅱ期患者高于Ⅲ~Ⅳ期患者,Ⅲ期患者高于Ⅳ期患者,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卵巢肿瘤患者中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与其良恶性之分及分期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胡爱民;马莹;卜照香;郑子雯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探讨孕前及孕期体重的变化对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0例产妇的一般资料,按照孕前体重指数标准分为4组,每组200例,A组为体重消瘦组,BMI <18.5;B组为体重正常组,18.5≤BMI <23;C组为体重超重组,23≤BMI< 25;D组为体重肥胖组,BMI≥25.根据孕期的增重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Ⅰ组260例,为体重增加< 15 kg;Ⅱ组260例,为体重增加15 ~ 20 kg;Ⅲ组280例,为体重增加>20 kg.观察和比较组间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C组、D组妊娠期糖尿病及产程阻滞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B组(P<0.05);但A组发生率与B组比较,C组发生率与D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巨大儿、难产、剖宫产的发生率随着孕期体重的增加而上升(P<0.05);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胎位窘迫的发生率则与孕期体重的增加无关(P>0.05).结论:孕前及孕期的体重变化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应当予以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对孕前及孕期的体重增加进行适当的控制,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障母婴生命安全,改善产妇妊娠结局.
作者:芮燕文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分析智力低下儿童智力测试结果及病因,为智力低下儿童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1月~ 2011年12月期间对1332例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其中4~6岁儿童采用中国修订的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C-WYCSI)进行智商测定,7 ~17岁儿童采取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商测定.结果:①确定为智力低下儿童404例,检出率为30.33%.其中轻度智力低下患儿155例(38.37%),中度智力低下患儿119例(29.46%),重度智力低下患儿76例(18.81%),极重度智力低下患儿54例(13.37%).4~6岁238例,7 ~17岁166例.男性215例,女性189例.学龄前智力低下儿童与学龄儿童智力低下各级别分布构成、不同性别智力低下儿童智力各级别分布构成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智力低下病因明确者288例(71.29%),病因不明者116例(28.71%);病因明确的智力低下患儿,导致智力低下的病因主要为先天性智力发育迟缓(17.08%)、染色体异常(10.64%)、脑积水(6.93%)为前三位原因.结论:4~17岁智力低下儿童以轻度智力低下为主,导致智力低下的病因较多,但以先天性智力发育迟缓、染色体异常及脑积水为常见原因.
作者:李家菊 刊期: 2012年第36期
目的:掌握南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终期目标实施情况,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南郑县辖区内30个乡镇卫生院、各中心医院、县直医疗机构防保科上报的2000~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登记册、年报及补漏调查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 ~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1031例,平均死亡率20.32‰,各年龄段儿童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婴儿死亡率在2000年的基础上下降了64.7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2000年的基础上下降了61.77%,达到了《陕西省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要求的目标.其中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3.12%,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71.53%,说明年龄越小,死亡所占比例越大,前5位死亡原因主要为:新生儿窒息、肺炎、意外事故、先天畸形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其中意外死亡所占比例近年来变化幅度较大,呈上升趋势,且近3年来意外死亡为第1位死因,占总死亡数的13.39%,意外死亡中又以意外窒息居首位.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提高三级保健网络管理水平,加强新生儿、婴儿监护和保健,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意外事故对儿童的伤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凤萍;胡晓菊 刊期: 2012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