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唐媛;聂晓程
目的:探讨沂蒙山区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及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对沂蒙山区2006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发生的自然流产夫妇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沂蒙山区的自然流产率为1.5%.孕妇本人居住环境、职业、文化程度及配偶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嗜好,孕妇现患病、既往患病、既往异常妊娠流产史可影响自然流产的发生;孕早期发烧,孕早期、孕中期接触宠物等可导致自然流产.结论:既往异常妊娠流产史是主要的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孕妇文化程度越高,自然流产发生率越低.
作者:杨淑兰;姜开福;高辉花;王开英;公晓琳;赵军;崔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饮用果汁和碳酸饮料的人越来越多.适量饮用对健康不会有什么危害,但因饮料味美可口,儿童易形成以饮料代替饮水的不良习惯.很多研究证明,经常过量饮用果汁和碳酸饮料能引发牙酸蚀、龋病、非特意性腹泻等健康问题.该文对近来人们所关注的饮料对牙齿的危害研究做一综述,供防治和深入研究参考.
作者:刘形;李广义;程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方法.方法:对89例哮喘儿童进行吸人性及食物性过敏原无痛性体外筛查,对111例过敏原阳性者分为健康教育组、脱敏组和对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89例哮喘儿童过敏原测定均为阳性.111例过敏原阳性者临床疗效与肺功能变化,脱敏组与健康教育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儿童进行过敏原无痛性体外筛查并进行脱敏与健康教育,可减少复发或减轻病情,对防治儿童哮喘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杨文;华莉;杨伟华;谢光雄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疗法治疗4-8岁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视知觉学习疗法对169例(266眼)4~8岁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进行治疗,双眼视力相差两行者辅以遮盖疗法,观察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因素.结果:视知觉学习治疗对4~8岁儿童弱视的治愈率为67.7%,总有效率为87.6%;4~8岁各年龄疗效之间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愈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混合散光型弱视疗效好,其次为远视性,而近视性弱视差;轻度弱视疗效好.中度弱视次之,重度弱视差;双眼性屈光参差弱视疗效优于单眼弱视型屈光参差患者.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4~8岁儿奄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好,治疗年龄、屈光类型、弱视程度、是否双眼弱视是视知觉学习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建议弱视儿童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作者:肖信;刘伟民;林泉;赵武校;王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评估磷酸肌酸钠(PC)治疗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006年1月~2009年12月石家庄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139例黄疸早产儿心肌酶变化和临床特点,有CK或CK-MB之一异常的8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PC组47例,PC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l g/d,连用7天.比较治疗前后CK、CK-MB变化的幅度.结果: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PC治疗后,CK、CK-MB的变化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黄疸合并症者,变化非常显著(P<O.01).但单纯黄疸者PC治疗后,CK的变化显著,CK-MB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48例心电图检查有异常,部分有一过性临床指标异常.全部心脏彩超无一异常.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黄疸早产儿心肌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作者:赵莉;王俊兰;白丽亚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影响流动人口孕产妇产前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相关卫生工作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取409例流动产妇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孕产史、孕早期检查及产前检查次数等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流动人口中孕产妇初次产前检查平均孕周为(21.1±9.1)周,早期检查率仅为24.9%,平均产前检查次数为(6.2±3.6)次,≥5次的产前检查率为56.2%.影响产前保健利用及时性的主要有月人均收入及是否经产;影响产前保健利用足够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婚姻、文化程度、配偶有无工作、月人均收入及是否经产.结论:流动孕产妇产前保健利用率低,产前保健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婚姻、文化程度、丈夫有无工作、是否经产及经济因素.
作者:刘秀蓉;吕伶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死因变化情况及年龄、季节分布情况.方法:统计近27年住院患儿死亡病例,根据国际疾病分类原则进行分类,采用直线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近27年住院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1岁婴儿期死亡率高.死因位于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结论:降低儿奄病死率的关键是加强围生期保健及儿童疾病的防治工作,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急诊抢救水平,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控制环境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作者:高晓宇;薛华;张丽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0年4月经心脏外科手术证实的30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的MSCT图像特点,探讨MSCT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及并发畸形诊断中的价值,为术前诊断、手术方式选择及术后随访提供信息.结果:30例中心上型15例,心内型12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1例;术前经MSCT诊断为完全型28例(心上型15例,心内型10例,心下型2例,混合型1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3.3%;TTE诊断心上型11例,心内型9例,心下型1例,漏诊9例,诊断符合率为70.0%.结论:多层螺旋CT.是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准确、重要的检查方法.
作者:樊国峰;赵鑫;张小安;叶自青;刘晓晨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膳食改善对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5例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30)进行观察.12个月后采用生存质量指数评定量表(SF-36QOL)分别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记录.结果:观察组总体生存质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膳食改善可以降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且是经济、安全、方便的方法.
作者:黄秀凤;郑奋;王丽萍;白满;梁继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早期诊断及治疗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08年5月经腹腔镜诊治31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1例,卵巢妊娠4例,宫角妊娠3例.腹腔妊娠1例,输卵管残端妊娠2例.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28例,成功率90.3%,平均手术时间(46.3±25.3)min,平均手术出血(63.5 ±32.6)ml;中转开腹3例;腹腔镜手术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用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安全可行,不断提高手术技巧,结合术中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林婵;罗秀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特点及复发情况.方法:对18例确诊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发病率、诊断、治疗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占同时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3.06%(18/589),占剖宫产的0.16%(18/11 143).18例患者中有16例剖宫产术后在腹部切口疤痕处发现周期性疼痛性肿块,所有患者均接受病灶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结论: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正确诊断,手术切除病灶是佳的治疗方案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作者:李娟;翟洪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前瞻性研究3种含铜宫内节育器(IUD)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分别放置TCu380A型IUD、MLCu375型IUD和元宫-365型IUD,置器后1、3、6、12个月分别进行随访.以3种IUD的妊娠率、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总停用率作为指标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 283例,其中放置TCu380A型IUD773例、MLCu375型IUD738例和元宫-365型IUD772例.3种IUD的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总停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种IUD放置1年,累计非意愿妊娠率均<1%.怀孕1次组的非意愿妊娠、脱落、因症取出、总停用、医学原因终止等发生率大于怀孕2次以上组.以元宫-365型IUD为对照,MLCu375型与TCu380A型在上述情况中均有更大的发生风险.脱落率、医学原因终止率还与置器地区有关(P=0.000).月经量多者比月经量少者停用风险更大(OR=2.513,95%Cl 1.037~6.092);IUD失败后再次使用组比首次使用组有更高的停用风险(OR=1.649,95%Cl 1.224~2.221);B超扫描IUD顶部与宫底距离越大,停用风险越大(OR=1.197,95%Cl 1.052~2.130).结论:元宫-365型、TCu380A型与MLCu375型3种含铜IUD避孕效果确切,其中元宫-365型IUD在3种含铜IUD中不良停用率低.IUD使用者的孕次、官腔深度、B超扫描IUD顶部与宫底的距离、月经量、是否曾有IUD失败史、所放置的IUD种类以及不同置器地区等因素影响其临床效果.
作者:黄江涛;廖伟英;王奇玲;武小文;区海云;余森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滦县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便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将滦县2009年0~5岁儿童传染病发病情况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滦县2009年0~5岁儿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108.10/万,报告病例中前三位的是:其他感染腹泻病、手足口病、水痘.结论:滦县0~5岁儿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高,因此应扩大儿童免疫规划的范围,加强妇女的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者:李玉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掌握涉县9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死亡变化趋势,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涉县2001~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年来涉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650例,平均死亡率为16.71‰,各年龄段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650例死亡儿童中,新生儿死亡430例,占66.15%;婴儿死亡585例,占90.00%;新生儿占婴儿死亡率的73.50%;前6位死因主要为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意外、肺炎、先心病.意外死亡占总死亡率的12.77%,9年间呈波动性变化,变化幅度较大.意外死亡的原因以意外窒息居首位,占意外死亡的35.29%,其次是意外捂死、溺水,分别占17.65%和15.69%.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和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新生儿疾病救治水平和三级保健网管理水平,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孙凤兰;李云平;张科伟;王欣;郭杜娟;黄桂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于2009年5~9月期问便利选取分娩单胎足月儿的初产妇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分别在产后7、14、28天左右进行电话随访,对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解决办法并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产褥期结束时评价母乳喂养情况.结果:共有100例初产妇完成了本研究,随访率为80%,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住院期问两组母乳喂养率均为1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9,P=0.24).产后6周母乳喂养率对照组为48.0%,干预组为70.0%,干预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P=0.04).结论:电话随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初产妇产褥期的母乳喂养率.
作者:朱秀;陆虹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保留完整子宫功能的意义及子宫功能缺失对机体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年龄35~45岁的子宫肌瘤患者及166例同等条件子宫肌瘤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UAE),并于手术前及手术后6、12、24个月进行骨密度测量.结果:育龄妇女手术后FSH升高,E2下降(P<0.01),LH、P、T无明显变化(P>0.05),糖耐量异常者明显增多(P<0.05),骨密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子宫切除后对卵巢内分泌功能、血脂、血糖、骨密度有显著影响,子宫动脉栓塞后对卵巢内分泌功能、血脂、血糖、骨密度、性生活、泌尿生殖道感染率没有显著影响.
作者:苟凯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孕产妇对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正确认识,降低社会因素剖官产率.方法:设置孕妇课堂,实施责任制陪伴分娩.分别对是否接受教育的两组孕产妇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和终分娩结局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孕产妇在对分娩的认识上存在差异,两组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实施孕产妇教育,对于孕产妇正确选择分娩方式,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马锦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手术方式及输卵管周围粘连等因素对术后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妊娠10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输卵管切开组和切除组,随访48个月,观察术式对术后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根据前次手术中输卵管粘连情况进行评分,评估输卵管粘连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组再次妊娠54例(76.1%),其中宫内妊娠28例(39.4%),重复性异位妊娠26例(36.6%),继发不孕17例(23.9%).输卵管切除术组术后再次妊娠23例(74.2%),其中官内妊娠13例(41.9%),重复异位妊娠10例(32.3%),继发不孕8例(25.8%).输卵管切开组与切除术组再次妊娠率,宫内妊娠率,重复异位妊娠率和继发不孕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复异位妊娠组前次腹腔镜术中输卵管粘连评分明显高于宫内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手术方式对再次妊娠的结局没有影响.前次异位妊娠手术中输卵管粘连评分可以作为预测术后重复异位妊娠的重要指标.
作者:戚桂杰;沈浣;鹿群;蔡晓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女性职工常见病发病情况,探讨改善女性职工健康的途径,为社区卫生服务开展适宜项目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工龄以及作业车间随机分层抽取某纺织厂女性职工健康体检资料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在随机抽取50名女性职工中,通过健康体检得知,要以妇科病为主,随着工龄的增加以及劳动强度的增加,处于亚健康状态以及疾病的女性比例增加.结论:应承视女性职工的妇科疾病的普查普治,企业应从合理安排女性职工的工作强度,定期有针对性为女职工开展健康体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应对妇女的健康生活模式干预和宣传教育,不仅有利于促进工作的持续发展,更为提高女性职工健康水平提供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米·斯日尔格楞;王炳伟;魏晶晶;胡凯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配合阴道镜诊断及组织活检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在TCT检查的4189例女性中,对TCT报告ASCUS以上、阴道镜诊断RCI评分>2分以上的458例进行组织活检联合诊断,并统计其符合率.结果:458例TCT与组织活检的符合率为77.9%,阴道镜诊断与组织活检符合率为82.3%;单纯TCT、阴道镜诊断与组织活检对照结果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对TCT细胞学HSIL以上及阴道镜诊断RCI综合评分CIN I三级以上同时阳性的123例,与组织活检对照符合率为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CT筛查配合阴道镜诊断能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尤其是对早期诊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具有一定的价值,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田月赐;刘庆乐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