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量元素在妊娠各期的分布特征

厉君;刘根贤

关键词:孕妇, 微量元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了解全血中微量元素Cu、Fe、Zn、Ca在妊娠各期的含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28例不同孕期妊娠妇女血液中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妊娠妇女主要缺乏铁、钙、锌3种微量元素,其缺乏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铁、锌、钙的缺乏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孕妇血中微量元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应根据不同孕周,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铁、钙、锌.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1986~2005年中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均值变化趋势

    目的:探索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根据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刘惠龙等2005年深圳市不同胎龄初生儿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在孕28 ~ 30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坐高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2 cm;在孕31~44周胎龄段,深圳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5 cm,t检验,P<0.01、P<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市不同性别不同胎龄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0、32、33、43周男低于女、孕31周男女均值相同外,其余的12个孕周都是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P<0.05占多数.结论:在孕31 ~44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市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坐高孕周均值比1986年中国15城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有显著的提高.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86 ~ 2005年)增长趋势规律.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规律.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香莪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香莪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确诊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香莪胶囊组31例,采用口服香莪胶囊,每次3粒,每天3次,每天6 g;达那唑组32例,每次口服达那唑200 mg,每日3次,共600 mg,两组治疗疗程共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NRs)、外周血及经血中雌二醇(E2)水平及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含量,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NRS评分.结果:①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香莪胶囊组31例,临床痊愈12例(38.71%),显效8例(25.81%),有效6例(19.35%),无效5例(16.12%),有效率83.87%;达那唑组32例,临床痊愈11例(34.37%),显效8例(25.00%),有效7例(21.88%),无效6例(18.75%),总有效率81.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及经血中E2和IL -8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和经血中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血清E2水平无明显变化,而经血中E2水平逐渐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经血中E2降低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香莪胶囊组血清和经血中IL -8水平明显降低,而达那唑组无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香莪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及经血中IL -8水平有关.

    作者:赵苏萍;韦艳萍;李远珺;潘晓菊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产后妇女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分析

    目的:分析产后妇女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情况.方法:对符合条件的348例产后妇女取阴道分泌物进行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甘酶及白细胞脂酶联合测定.结果:348例中测定出现≥1项异常者占51.4% (179/348),阴道分娩测定异常占52.1% (98/188),剖宫产测定异常占50.6% (81/160),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测定异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进入产程的剖宫产测定异常占49.6% (57/115),产程中急诊剖宫产测定异常占53.3% (24/45),未进入产程的剖宫产与产程中急诊剖宫产测定异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氧化氢浓度减低在产后为常见39.1%(136/348),其次是白细胞脂酶活性阳性31.3% (109/348),较少的是唾液酸甘酶活性阳性7.5% (26/348).结论:产后妇女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有助于了解阴道微生态情况,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为选择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艳琴;钱璐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桂西壮族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桂西壮族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时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细胞DNA定量分析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4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活检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TCT、HR-HPV检测和二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分别为64.2%、58.5%和94.3%.TCT与HR-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与单独TCT或单独HR-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与TCT联合DNA定量分析的检出率比较,与DNA定量分析联合HR-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脱落细胞的TCT联合HR-HPV检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宫颈病变筛查的佳方案.

    作者:刘洁;平静;王春芳;常正义;王俊利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HIF -1α及caspase -3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IFGR)患者胎盘组织中HIF -1α及caspase -3的表达及在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0年7月~2011年3月剖宫产分娩的IFGR孕妇3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因社会因素剖宫产分娩的正常足月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HIF-1α、caspase -3的表达.结果:①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胎盘组织中均有HIF -1α、caspase -3蛋白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②HIF -1α、caspase -3在胎盘合体滋养细胞上的表达,实验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胎盘组织中HIF-1α、caspase -3表达增加可能是IFGR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②本结果为临床上应用干预手段预防或治疗IFGR提供依据.

    作者:崔世红;刘萍萍;张婷;程国梅;管秀娟;贾国战;韩笑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发低蛋白血症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宁波市明州医院收治的重度子病前期患者80例,依据空腹血清白蛋白结果分为非低蛋白血症组13例、轻度低蛋白血症组26例和重度低蛋白血症组41例.记录各组终止妊娠方式、终止妊娠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情况以及孕妇的各项并发症.结果:①随着低蛋白血症程度加重,孕妇终止妊娠时间缩短,剖宫产和治疗性引产病例及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自然分娩率明显下降,各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随着低蛋白血症程度加重,新生儿出生体重下降,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三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合并低蛋白血症,易导致孕妇及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血清白蛋白可以作为监测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常规临床观察指标.

    作者:李鑫;孙洁;郭鑫慧;王琴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伴院内感染早产儿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

    目的:观察伴院内感染早产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根据是否伴有院内感染将130例早产儿分为无院内感染的对照组105例和伴院内感染组25例,分别于出生后第1、3、5、7、9天采集早产儿足跟血,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两组早产儿不同时间点的血清CRP水平动态变化.结果:伴院内感染组早产儿不同感染原因其血清CRP水平峰值相异,以皮肤感染低,败血症高,表现为皮肤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对照组早产儿血清CRP水平在监测期间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伴院内感染组早产儿出生后第1天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3天升高达峰值,治疗后从出生后第5天逐渐下降,第7天仍高于对照组(P<0.05),至第9天接近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CRP水平的变化对伴院内感染早产儿的临床防治具有较好的价值.

    作者:温碧艳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端粒、端粒酶及干细胞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 -蛋白质复合结构,负责维持染色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端粒酶主要由hTERC、hTERT和dyskerin构成,能够合成端粒并维持端粒的长度.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影响干细胞的老化和肿瘤的形成,端粒的缩短和端粒酶的再激活在于细胞、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功能上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现就端粒及端粒酶的结构、功能、调控及其与干细胞的功能加以综述.

    作者:杨霞;周颖;卫莹;凌斌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Alport综合征的研究现状

    Alport综合征(Alport syndrome,AS)又称遗传性肾炎、家族性肾炎、眼-耳—肾综合征,表现为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常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和眼部异常[1].以往认为A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但近年来随着本病病理诊断和基因诊断的发展,儿童AS的检出率不断提高.据文献报道AS的发病率约为1.7% ~2.5%[2,3].

    作者:庞晓丽;李海波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天津市10262名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结果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天津市6个月内婴儿髋关节发育状况和超声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检出率,了解DDH发病相关因素,以便在母孕期和婴儿期开展早期预防,以降低整体人群DDH发病率和致残率.方法:对天津市10 262名6个月内婴儿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和DDH相关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超声筛查DDH检出率为0.8%,其中女婴DDH检出率显著高于男婴;臀位产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结果为可疑和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母孕期羊水少的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的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生后双下肢包裹组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结果为可疑和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双下肢未包裹组婴儿.结论:婴儿性别、臀位产、母婴期羊水少、出后双下肢包裹的婴儿易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

    作者:汤喆滢;王雯雯;潘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FISH技术检测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组织中染色体异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胎儿组织细胞中染色体异常总发生率及异常种类和各种异常的发生率.方法:采用18号、X和Y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及13、16、21、22号染色体单一序列探针,对100例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胎儿组织进行FISH检测.结果:55%的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是由胎儿染色体异常引起的;染色体异常的前3位为16-三体综合征、22-三体综合征和三倍体,分别占染色体异常总发生数的34.88%、16.28%和11.63%.结论:自然流产或死胎死产多由遗传基因缺陷引起,应用FISH技术检测流产胚胎,可以快速、准确发现较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下一胎妊娠进行遗传咨询提供资料.

    作者:崔洪艳;陈叙;岳天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3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行股动脉穿刺,通过DSA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性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血管,并行髂内动脉造影,确认栓塞成功.结果:手术时间为30~50 min,栓塞后即刻止血29例,第2次栓塞止血2例,1例羊水栓塞合并DIC而行子宫切除术.所有病例均出现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栓塞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一种迅速、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止血方法,而且可以保留生育能力.

    作者:李雪年;黄晶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育龄妇女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良孕产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良孕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 969例育龄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CT)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0.51%.继发不孕者阳性率为16.78%,显著高于普通孕妇的9.45% (P<0.01).CT阳性孕妇异常妊娠结局率为27.63%,显著高于阴性孕妇的10.15% (P<0.01).结论:育龄妇女CT感染是造成继发不孕、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早产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郭彩琴;陈道桢;许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与微量元素关系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及与微量元素水平关系,更好地进行儿童营养指导.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9月健康体检的120例儿童进行饮食行为习惯调查及血微量元素钙、镁、铁、锌、硒检测并进行t检验.结果:饮食行为习惯较好的儿童66例(55.0%),饮食行为习惯较差54例(45.0%);饮食行为习惯好组儿童血锌与血硒明显高于饮食行为习惯差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与儿童饮食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饮食行为习惯差的儿童可导致血锌、血铁和血硒缺乏,改善饮食行为习惯有助于预防微量元素的缺乏.

    作者:黄璀玥;肖满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有OHSS病史患者诱导排卵治疗中选择FSH起始剂量的研究

    目的:研究对有OHSS病史患者采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治疗中FSH起始剂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先采用一个低剂量递增方案周期,用以确定患者有效的FSH反应剂量,第二个治疗周期改用递减方案,并把第一周期确定的有效反应剂量增加37.5IU作为起始剂量.结果:患者1在第一个低剂量递增周期中顺利排卵;患者2在第一个低剂量递增周期中因有多个优势卵泡发育而放弃该周期,但确定了其对FSH的反应剂量为187.5 IU,后以225 IU作为起始剂量,在第二个递减周期中顺利排卵.结论:有OHSS病史的患者卵巢反应特别敏感,采用低剂量递减方案之前,可以用一个低剂量递增周期确定其FSH起始剂量.超声监测数据在治疗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燕;李惠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陇南市武都区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甘肃省宫颈癌高发区妇女子宫颈上皮内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于2005年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以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30 ~49岁、有性生活史的农村女性人群进行HPV感染状况调查、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检测及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所有女性按年龄分层入组,进行问卷调查、宫颈脱落细胞采集、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HPV.结果:2052例受检者中,HPV总感染率为7.89%(168/2 052),其中,宫颈正常人群HPV感染率为5.49%(108/1 968),CIN I妇女HPV感染率为47.06% (16/34),CINⅡ及以上病变的妇女HPV感染率为78.13% (25/32).随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程度增加,HPV感染率明显上升(x2=17.996,P<0.001).HPV感染与丈夫婚外性行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尿路感染、阴道滴虫感染等因素有关.结论:武都区30~49岁妇女中HPV感染率为7.89%;随着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程度的增加,HPV感染率增加;影响HPV感染率的危险因素有丈夫婚外性行为、妇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尿路感染、阴道滴虫感染等.

    作者:王晓辉;刘玉琴;白亚娜;张庆明;赵方辉;胡尚英;乔友林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激素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疗效

    目的:探讨激素治疗+心理健康教育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激素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对60例绝经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激素水平、血脂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效4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后,E2水平为(9.8±1.7) pg/m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FSH、LH、TC、TG治疗后水平分为(42.1±10.7)U/L,(26.3±13.5) U/L,(4.8±0.9)mmol/L,(1.3±0.3)mmol/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激素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改善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调解妇女内分泌水平,保护血管,防止骨钙流失,预防骨质疏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巍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吴江地区胎儿宫内汞暴露现状及高危因素

    目的:研究吴江地区胎儿宫内汞暴露的现状以及影响脐带血汞值的各种高危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法对入院产妇进行健康因素问卷调查,所分娩的新生儿(除多胎、出生缺陷外)做脐带血汞测定.结果:2496例新生儿脐血汞均值为(2.02±1.97) μg/kg,其中男婴(1 287例)为(2.01±1.99) μg/kg,女婴(1 209例)为(2.04±1.94) μg/kg,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6月、10~12月分娩新生儿的脐带血汞均值明显高于1~3月、7~9月(P<0.01).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居住环境、工种、较多食用海鱼或河鱼、镶牙、生活燃煤、化妆品使用、丈夫抽烟等与脐血汞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除治理工业排放污染、加强涉汞工种劳动保护外,孕期避免生活中各种汞接触高危因素同样重要.

    作者:吕弘道;高红;陈梅竹;苏海兰;顾莲萍;郭俊良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不同压力CO2气腹对宫颈癌细胞侵袭黏附能力的影响

    目的:体外模拟腹腔镜手术CO2气腹方法,研究不同压力CO2环境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模拟CO2气腹压力12 mmHg、16 mmHg处理4h,以培养子常规条件下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为对照,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细胞基质黏附试验检测细胞基质黏附能力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E-钙黏素(E- 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 -9)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2气腹处理组生长曲线上移(P<0.05)、随压力增加生长速度加快;气腹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基质黏附能力增强(P<0.05)、E-钙黏素表达减少(P<0.05)、MMP -9表达增加(P<0.05).但不同压力条件下E-钙黏素和MMP-9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基质黏附能力无明显增加.结论:CO2气腹环境增加了宫颈癌的侵袭和转移的风险,其机制可能与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E-钙黏素的表达降低,MMP -9的表达增加有关,不同压力的CO2气腹对宫颈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丰玲;王英红;陈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 影响带器妊娠的相关因素及预防

    目的:探讨带器妊娠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在宁夏固原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50例带器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带器妊娠发生率为1.43%;带器妊娠的原因:年龄小、有孕产史、哺乳期或人流时置环、置环的年限、多次置环、惰性IUD、随访少、剖宫产史等.结论:带器妊娠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带器妇女充分了解所用IUD性能及注意事项;严格执行计生手术许可制度,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规范随访程序,加强重点人群,关键时期的监控管理等可减少带器妊娠的发生.

    作者:余小燕 刊期: 2011年第3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