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年;黄晶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汉区婴幼儿体格发育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江汉区2个社区婴幼儿为调查对象,测量体重和身高,并对其抚养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20例婴幼儿,其中男373例(51.81%),女347例(48.19%);4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72.50%,4~6个月食物转换率为84.17%; 1~3月龄,4~6月龄,12~15月龄和21~30月龄组婴幼儿年龄别身长低于2005年中国九市儿调标准,24月以下婴幼儿年龄别体重高于中国九市儿调标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月龄、性别、出生身长、出生体重、家长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主要看护人和营养补充剂添加情况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相关;4个月内母乳喂养婴儿较非母乳喂养婴儿体重轻.结论:武汉市江汉区婴幼儿体重发育水平较好而身长发育相对不足.体格发育受出生情况、喂养状况和家庭经济文化水平影响,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促进婴幼儿体格协调发育.
作者:蒋蔚蔚;熊超;张清凯;张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孕期调查表、焦虑抑郁评定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产后调查表分别于孕28~36周和产后4~6周对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郁发生率为28.20%,其中顺产者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为26.11% (82/314),剖宫产及手术助产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31.19%(68/21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89,P>0.05).这表明分娩方式与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无相关性.单因素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焦虑、妊娠期抑郁、相关知识缺乏、经济收入低等6项为危险因素,家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母婴阻断失败、母乳喂养中断、妊娠期抑郁等3项危险因素,家庭关系融洽、母婴阻断依从性良好2项为保护因素.结论:慢性HBV感染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高,母婴阻断果及围产期心理社会因素与产后抑郁症发生密切相关.
作者:沙莉;夏春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应用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新方法.方法:在产后康复检查中有压力性尿失禁症状的产妇10例,采用法国PHENZX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盆底功能康复训练治疗,1疗程5~8周,每次30 min,每4天1次.结果:9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全部康复,尿失禁症状消失;1例患者经2个疗程康复.结论: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无痛苦的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好方法.
作者:陈先玲;刘桂芝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分析产后妇女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情况.方法:对符合条件的348例产后妇女取阴道分泌物进行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甘酶及白细胞脂酶联合测定.结果:348例中测定出现≥1项异常者占51.4% (179/348),阴道分娩测定异常占52.1% (98/188),剖宫产测定异常占50.6% (81/160),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测定异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进入产程的剖宫产测定异常占49.6% (57/115),产程中急诊剖宫产测定异常占53.3% (24/45),未进入产程的剖宫产与产程中急诊剖宫产测定异常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氧化氢浓度减低在产后为常见39.1%(136/348),其次是白细胞脂酶活性阳性31.3% (109/348),较少的是唾液酸甘酶活性阳性7.5% (26/348).结论:产后妇女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有助于了解阴道微生态情况,诊断细菌性阴道病为选择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王艳琴;钱璐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在桂西壮族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同时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细胞DNA定量分析和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的4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以活检病理结果作为诊断的“金标准”,TCT、HR-HPV检测和二者联合检测的检出率分别为64.2%、58.5%和94.3%.TCT与HR-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与单独TCT或单独HR-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测与TCT联合DNA定量分析的检出率比较,与DNA定量分析联合HR-HPV检测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脱落细胞的TCT联合HR-HPV检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宫颈病变筛查的佳方案.
作者:刘洁;平静;王春芳;常正义;王俊利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育龄妇女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良孕产结局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1 969例育龄妇女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CT)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0.51%.继发不孕者阳性率为16.78%,显著高于普通孕妇的9.45% (P<0.01).CT阳性孕妇异常妊娠结局率为27.63%,显著高于阴性孕妇的10.15% (P<0.01).结论:育龄妇女CT感染是造成继发不孕、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早产等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郭彩琴;陈道桢;许飞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全血中微量元素Cu、Fe、Zn、Ca在妊娠各期的含量,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728例不同孕期妊娠妇女血液中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5种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妊娠妇女主要缺乏铁、钙、锌3种微量元素,其缺乏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且铁、锌、钙的缺乏率随孕周的增加而增高.结论:孕妇血中微量元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应根据不同孕周,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铁、钙、锌.
作者:厉君;刘根贤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评价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0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2例中度子宫脱垂患者实行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后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6~30个月,成功率为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腹腔镜子宫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安全、有效、微创,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特别适合希望保留子宫的患者.
作者:金海红;孟津;姜丽;张军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天津市6个月内婴儿髋关节发育状况和超声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检出率,了解DDH发病相关因素,以便在母孕期和婴儿期开展早期预防,以降低整体人群DDH发病率和致残率.方法:对天津市10 262名6个月内婴儿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和DDH相关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超声筛查DDH检出率为0.8%,其中女婴DDH检出率显著高于男婴;臀位产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结果为可疑和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母孕期羊水少的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的异常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生后双下肢包裹组婴儿髋关节超声筛查结果为可疑和异常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双下肢未包裹组婴儿.结论:婴儿性别、臀位产、母婴期羊水少、出后双下肢包裹的婴儿易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
作者:汤喆滢;王雯雯;潘蕾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和诊断的合理检查方法.方法:对1 637例孕妇50 g GCT和714例孕妇OGTT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 g GCT 7.2mmol/L~组糖耐量异常的检出率仅为1.75%,OGTT 3 h阳性检出率仅为0.98%.结论:50gGCT以≥7.8 mmol/L为标准较合理,OGTT3 h检查可不必进行.
作者:顾明;杨瑞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研究对有OHSS病史患者采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导排卵治疗中FSH起始剂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先采用一个低剂量递增方案周期,用以确定患者有效的FSH反应剂量,第二个治疗周期改用递减方案,并把第一周期确定的有效反应剂量增加37.5IU作为起始剂量.结果:患者1在第一个低剂量递增周期中顺利排卵;患者2在第一个低剂量递增周期中因有多个优势卵泡发育而放弃该周期,但确定了其对FSH的反应剂量为187.5 IU,后以225 IU作为起始剂量,在第二个递减周期中顺利排卵.结论:有OHSS病史的患者卵巢反应特别敏感,采用低剂量递减方案之前,可以用一个低剂量递增周期确定其FSH起始剂量.超声监测数据在治疗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燕;李惠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探讨脐带异常的产前监护价值及新生儿的结局.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月~2010年2月于该院终止妊娠后被确诊有脐带异常的2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产前胎儿监护、脐动脉血S/D值检测结果及产后新生儿Apgar 评分等情况.选取同期200例终止妊娠后未发现有脐带异常的孕妇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无合并症及并发症,两组间孕妇年龄、孕周大小均有可比性(P>0.05).结果:脐带异常者中,胎心监护≤7分者占33.5%,见到减速者27.5%,脐动脉S/D>3者11.5%,羊水混浊者30.0%,新生儿Apgar≤7分者7%胎儿生长受限(FGR) 9.5%,围产儿死亡占0.5%.对照组胎心监护≤7分者15.0%,见到减速者13.0%,脐动脉S/D >3者3.0%,羊水混浊者11.0%,新生儿Apgar≤7分者4.0%,FGR 5.0%.两组间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异常可导致脐动脉血S/D值和胎心监护异常,对新生儿Apgar评分有一定影响.
作者:陈亚宁;陶志梅 刊期: 2011年第33期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没有达到与胎龄相适应的大小,主要表现为胎儿体重比相同孕周的正常胎儿低,妊娠37周后的胎儿出生体重不足2 500 g.IUGR是产科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10%,平均发生率约为6.4%,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为了提高治疗IUGR的疗效,观察白花丹参对IUGR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现把白花丹参加工、提取,制成胶囊,对白花丹参治疗IUGR的疗效及对子宫胎盘血流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陈延平;郭晓华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体外模拟腹腔镜手术CO2气腹方法,研究不同压力CO2环境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黏附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模拟CO2气腹压力12 mmHg、16 mmHg处理4h,以培养子常规条件下的人宫颈癌Hela细胞为对照,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通过细胞基质黏附试验检测细胞基质黏附能力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E-钙黏素(E- 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 -9)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O2气腹处理组生长曲线上移(P<0.05)、随压力增加生长速度加快;气腹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基质黏附能力增强(P<0.05)、E-钙黏素表达减少(P<0.05)、MMP -9表达增加(P<0.05).但不同压力条件下E-钙黏素和MMP-9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基质黏附能力无明显增加.结论:CO2气腹环境增加了宫颈癌的侵袭和转移的风险,其机制可能与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E-钙黏素的表达降低,MMP -9的表达增加有关,不同压力的CO2气腹对宫颈癌的侵袭和转移能力无明显影响.
作者:李丰玲;王英红;陈玲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调查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习惯及与微量元素水平关系,更好地进行儿童营养指导.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9月健康体检的120例儿童进行饮食行为习惯调查及血微量元素钙、镁、铁、锌、硒检测并进行t检验.结果:饮食行为习惯较好的儿童66例(55.0%),饮食行为习惯较差54例(45.0%);饮食行为习惯好组儿童血锌与血硒明显高于饮食行为习惯差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微量元素缺乏与儿童饮食行为习惯有密切关系,饮食行为习惯差的儿童可导致血锌、血铁和血硒缺乏,改善饮食行为习惯有助于预防微量元素的缺乏.
作者:黄璀玥;肖满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疗效及对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1998年8月~2006年4月223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每日口服米非司酮10 mg,共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激素变化,诱导进入绝经及血红蛋白恢复情况.结果:B超检查提示,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诊刮子宫内膜病检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殖激素:治疗前后E2、FSH、LH、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用药期间全部闭经,60例停药后平均37天月经恢复,163例停药后直接绝经;198例治疗后1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25例治疗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安全有效,对子宫内膜癌高危人群使用可发挥其一级和二级预防作用.
作者:兰丽坤;赵新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时分娩方式的选择情况.方法:选取乐清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有剖宫产手术史的110位孕妇,对她们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进行分析.按照孕妇的意愿有62例孕妇选择再次剖宫产,有48例孕妇选择经阴道分娩.从住院时间、出血量、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新生儿窒息等指标比较两种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结果:对产妇影响:①出血量方面:选择剖宫产者出血量为(290.69±5.63) ml,而经阴道分娩者为(162.40±8.30) ml,两种方法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住院时间:选择剖宫产孕妇的住院时间为(7.32±1.04)天,而经阴道分娩者为(3.14±0.89)天,两种方法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产褥感染:选择剖宫产的孕妇发生感染8例,占12.9% (8/62),而经阴道分娩感染1例,占2.08% (1/48),两种方法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婴儿影响:①新生儿感染:选择剖宫产的孕妇发生新生儿感染3例,占4.84%,而经阴道分娩发生新生儿感染1例,占2.08%,两种方法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新生儿窒息:剖宫产的孕妇中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占3.23%,而经阴道分娩发生1例,占2.08%,两种方法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具有剖宫产手术史的孕妇在选择妊娠方式时,可以考虑采用经阴道分娩.
作者:孟凡玉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探索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时间段增长趋势及性别差异规律.方法:根据1986年中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调查数据和刘惠龙等2005年深圳市不同胎龄初生儿调查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结果:在孕28 ~ 30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低于1986年中国15城市新生儿坐高孕周均值,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减少0.2 cm;在孕31~44周胎龄段,深圳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高于1986年中国15城市,平均每个孕周均值增加0.5 cm,t检验,P<0.01、P<0.05占大多数.2005年深圳市不同性别不同胎龄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比较:在17个孕周分组中,除孕30、32、33、43周男低于女、孕31周男女均值相同外,其余的12个孕周都是男高于女,平均每个孕周男比女增加0.5 cm,经t检验,P<0.01、P<0.05占多数.结论:在孕31 ~44周胎龄段,2005年深圳市不同胎龄初生儿(男+女)坐高孕周均值比1986年中国15城市初生儿坐高孕周均值有显著的提高.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的时间段(1986 ~ 2005年)增长趋势规律.我国不同胎龄胎儿坐高孕周均值存在明显男高女低的性别差异规律.
作者:黄小云;刘惠龙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研究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在宫颈癌形成和演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72例宫颈原位癌以及浸润癌组织中CAR表达水平,分析评价其临床意义,预测CAR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普遍存在CAR表达下调(P<0.001),CAR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AR的表达在宫颈癌组织病理类型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宫颈腺癌组织中CAR表达明显高于鳞癌(P<0.05).结论:在绝大多数宫颈癌组织中存在CAR表达下调;CAR表达变化与宫颈癌灶的组织类型相关,可以作为宫颈癌发生、发展及临床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其具体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范良生;王鸿雁;王蓓蓓;李飞;何泓;陈刚 刊期: 2011年第33期
目的:探讨激素治疗+心理健康教育治疗绝经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激素治疗+心理健康教育对60例绝经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激素水平、血脂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显效4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治疗后,E2水平为(9.8±1.7) pg/ml,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FSH、LH、TC、TG治疗后水平分为(42.1±10.7)U/L,(26.3±13.5) U/L,(4.8±0.9)mmol/L,(1.3±0.3)mmol/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激素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改善绝经综合征的临床症状,调解妇女内分泌水平,保护血管,防止骨钙流失,预防骨质疏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巍 刊期: 2011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