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影响剖宫产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靖丽娟;孙平辉;向梅;马晓艳

关键词:剖宫产, 心理因素, 阴道分娩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个性心理因素对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9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分娩的足月正常头位初孕妇300例,发放SAS与SDS心理量表和爱森克人格问卷进行心理状况测评,分析心理因素与产妇选择剖宫产行为的关系.结果:剖宫产组产妇精神紧张,抑郁、焦虑的心理反应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两组EPQ、SDS、S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精神质、外向性格的产妇易选择剖宫产.产妇的个性心理因素对选择分娩方式有很大影响,进而使剖宫产率增高.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醒神解郁针法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12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醒神解郁针法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规范技术操作,使其能够推广应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24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醒神解郁针法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计算治疗3周、6周末的减分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①醒神解郁针法治疗组和氟西汀治疗对照组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均有显著疗效(P<0.01),但两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神解郁针法与氟西汀均可有效治疗抑郁症,但醒神解郁针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疗效确实的优点,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邢凯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特点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患儿的缺牙特点.方法:收集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进行口腔检查,从恒牙先天缺失数日、牙位分布、咬合关系及多生牙、阻生牙、余留牙大小、形态等比较分析单纯性恒牙先天缺失的缺牙特点.结果:缺牙中以少数牙缺失为常见,46例恒牙先天缺失患儿中易缺失的牙齿为下颌中切牙.性别及左右侧未见明显差别,咬合关系异常者较多,少数牙伴有畸形及多生、阻生牙.结论:单纯性恒牙先天缺牙多为少数牙先天缺失,缺牙部位以下颌中切牙为常见,缺失牙位在左右侧未见明显异常,咬合关系异常较多见.

    作者:金永哲;王民艳;杨秀玲;姜秋;杜鸥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螺旋CT低剂量扫描对早产儿颅脑病变的诊断与防护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技术在早产儿颅脑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与防护价值.方法:对40例高度怀疑颅内病变的早产儿分别行常规剂量(120 Kv,150mAs)及低剂量(120 Kv,50mAs)CT扫描,观察比较其对病变的定量、定性诊断的差异及其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比,低剂量CT扫描对病变的定量与定性诊断无明显差异,而辐射剂量大幅度下降.结论:低剂量CT扫描技术适用于早产儿颅脑病变的检查,有利于患儿颅脑部的辐射防护.

    作者:朱大玲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广东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部分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健康状况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和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广东三所高校40~60岁女教工450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3.78%,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9.67%,高中及以下的发生率为47.01%;教师的发生率为76.59%,干部的发生率为51.63%,工人的发生率为33.33%;性格差异、家庭关系和睦与否、居住环境噪杂与否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χ2=66.99,P<0.01).乳腺增生发生率37.78%,高血压发生率24.22%,子宫肌瘤发生率20.67%,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17.56%,脂肪肝发生率16.22%,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顺应是失眠、烦躁易怒、骨关节疼痛、易激动、月经紊乱、心悸、头痛、潮热出汗、面部色素沉着.结论:加强高校女教工围绝经期的保健是不应忽视,开展高校女性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科学调配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李珍;黄皓;林小兰;陈玉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孕期体重指数及其增长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BMI)及其增长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在该院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妇590例.按孕前BMl分为正常组(18.5≤BMI<23)、超重组(23≤BMI<25)和肥胖组(BMI≥25)3组.再根据整个孕期BMI的总增幅,将观察对象分为正常组(BMI增幅<4)、超重组(4≤BMI增幅<6)和肥胖组(BMI增幅≥6),并分别随访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①孕前BMI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肥胖组、超重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②孕期BMI的增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超重组、肥胖组孕产妇的妊娠并发症、巨大儿、剖宫产率明显大于正常组.结论:对孕前高体重指数及孕期BMI增长大的孕妇应加强营养指导,合理膳食,进行适当的运动,限制期限BMI增长,对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儿并发症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宁凤芝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蛋白质组学在卵巢癌肿瘤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蛋白质组学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为人类疾病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表达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其研究范围目前已广泛深入到了生命科学与医药学的各个领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通常是多基因、多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复杂疾病,而所表达的蛋白质则是终的功能执行者.

    作者:徐妍力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异位妊娠治疗后宫腹腔镜联合手术31例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治疗后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有异位妊娠病史的患者进行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28例患者输卵管疏通,2例获得临床妊娠,妊娠率6.45%.结论:异位妊娠对输卵管有不同程度损伤,经宫腹腔镜治疗后妊娠率较低,需及早助孕治疗.

    作者:林津;韩斌;马炎辉;王彦龙;谢红斌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以腹膜延长阴道提高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膜延长阴道的临床意义和术后放疗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以来住院年龄<45岁资料完整、随访可靠的宫颈癌患者73例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行宫颈癌根治术加一侧或双侧卵巢移位加以腹膜延长阴道术,术前、术后3、6、12个月测性激素;对照组32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或加一侧或双侧卵巢移位.两组术后高危因素者均行辅助放疗.结果:研究组术后测量阴道长度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放疗后阴道较放疗前缩短,但仍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15例行放疗,放疗后测FSH、LH明显升高,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放疗后卵巢衰竭明显;未行放疗者卵巢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年轻宫颈癌患者采用腹膜延长阴道明显提高术后性生活质量,但术后行放疗是影响性功能的不利因素.

    作者:陈灼英;赵林华;李微微;李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经肛巨结肠根治术在新生儿期巨结肠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肛巨结肠根治术在新生儿巨结肠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10年来264例先天性巨结肠症新生儿进行钡剂灌肠或吸吮法直肠黏膜活检术术前诊断,用Tone手术巨结肠根治术式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64例平均手术时间35 min(18~70 min),平均出血7 ml(5~10 ml);随访1~8年,症状复发23例,肛门狭窄13例,大便污粪3例,肛门直肠黏膜脱垂15例.以上复发病例均经二次手术治愈,死亡5例.结论:经肛巨结肠根治手术使大部分新生儿期的巨结肠手术一期根治成为可能并效果满意,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杜俊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多普勒超声对晚孕妇女正常胎儿与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动脉血流指数的比较

    目的:比较晚孕妇女正常胎儿与宫内发育迟缓胎儿多普勒超声动脉血流指数差异,从而为官内发育迟缓胎儿预后不良的合理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80倒超声诊断宫内发育迟缓胎儿以及120例正常胎儿测定脐动脉(UmA)的多普勒血流波形.结果:正常对照组超声声像图谱峰值一致,谷底光滑,底边无光;而宫内发育迟缓组表现为谷底毛糙、峰值混乱,底边有比较强的信号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宫内发育迟缓组S/D与RI值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当胎儿为宫内发育迟缓时,有必要测定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指数,以便及时发现宫内胎儿不良状况,把胎儿并发症及病死率控制到低水平.

    作者:邓文秋;覃献珍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上海市虹口区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探讨不同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对538例因细胞学结果异常或本人意愿行宫颈分泌物HPV-DNA亚型检测,对其中228例HPV阳性患者阴道镜下定位宫颈组织活检和(或)ECC、LEEP术,以高级别的病理结果为终病理学诊断.根据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228例HPV阳性病例中,检测到21种亚型中的18种,未检测到HPV-35、42、51三种亚型.感染频率前6位依次为:HPV-16(29.82%)、58(19.74%)、52(17.54%)、33(9.21%)、53(9.21%)和11(5.26%).样本中单型感染184例,多型感染44例.在宫颈高度病变组中HPV亚型感染依次为HPV-16、52、58、33、31/45/53、18/CP8304,但仅HPV-16与宫颈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与正常或炎症组、低度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多型感染中,高度病变组与低度病变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16是上海市虹口区主要的感染亚型和致病型,混合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疾病的发展.

    作者:崔芳;黄永芳;赵文霞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639例儿童干眼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39例干眼患儿的病史及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并行Schirmer I、BUT、FI染色检查.结果:儿童f眼症患者偏食163例(25.51%)、VDT 196例(30.67%)、VDT+偏食125例(19.56%)、MGD 52例(8.14%)、过敏性结膜炎103例(16.12%)、眼表检查BUT明显延长590例(92.33%),其次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464例(72.61%)、Sit I试验阳性348例(54.45%).结论:儿童干眼症发病与偏食、VDT、MGD、过敏性结膜炎等因素有关.

    作者:石晶;崔秀成;陶相宜;项广珍;王跃丽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0年2月期间,该院母婴同室病房收治的住院分娩产妇82例,将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分娩前后SAS和SDS评分等心理状况指标、相关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率、婴儿沐浴掌握率等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产妇分娩后SAS和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率、母乳喂养率和婴儿沐浴掌握率等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减轻母婴同室产妇的心理负担,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分娩的信心,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姚培琴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5853例母婴同室新生儿早期血糖筛查的临床观察

    目的:了解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生早期低血糖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07年8月~2008年8月在该院分娩的符合母婴同室标准的新生儿出生后1 h内进行血糖检测.结果:①无并发症的剖宫产和顺产之间血糖有明显差异,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P<0.01).②无并发症的巨大儿和正常体重儿之间的血糖值有明显差异,巨大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儿(P<0.01).③孕妇有并发症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孕妇无并发症但有胎儿宫内窘迫的与无宫内窘迫的新生儿之间血糖有明显的差异,有宫内窘迫的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宫内窘迫组.结论:对母婴同室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进行血糖筛查很有必要,特别是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并给予尽早开奶,加强喂养,防止持续性低血糖对脑组织造成的不可逆损伤.

    作者:赵新霞;谭志华;任为;贺文静;孙国强;李凤英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常见妇科疾病筛查分析

    目的:调查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发病情况,为社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20岁女性860例体检中发现的常见妇科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妇科疾病检出率为46.05%(396/860),以宫颈炎、阴道炎和子宫肌瘤为主,检出率分别为17.33%(149/860)、14.78%(127/860)和9.65%(83/860),在常见妇科疾病中分别占37.63%(149/396)、32.07%(127/396)和20.96%(83/396);发病年龄以30~40岁为主,占64.90%(257/396);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为 55.05%(218/396);发病原因可能与精神因素、妊娠、婚姻状况和哺乳有关.结论:绍兴县湖塘街道社区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对辖区内的女性进行妇科疾病定期的普查普治,以减少妇科疾病

    作者:赖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恶性危险指数与绝经后卵巢肿块546例诊疗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危险指数(RMI)中超声影像学指标的可行性,并探讨RMI在绝经后卵巢肿块的术前良恶性的诊断及处理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46例绝经后卵巢肿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绝经后卵巢肿块双侧病变的恶性率大于单侧病变者;单侧卵巢肿块大径线>10 cm的恶性率大于大径线≤10 cm者;多个分隔无助于良恶性的判断.RMI 2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灵敏度大于RMI 1、RMI 3及血清CA125.血清CA125、RMI 1、RMI 2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特异度均大于超声评分,RMI 1诊断绝经后卵巢恶性肿块的特异度大于RMI 2.绝经后无不适症状、超声检查为完全无回声区、单侧单房囊肿且囊壁光滑,且检测血清CA125者22例,血清CA125均<35 U/ML,大径线均<10 cm,按RMI 2进行危险度分型,低危型均无恶性病变发生.结论:RMI 2更值得应用于绝经后卵巢肿块术前良恶性的判断,从而指导治疗及手术方式的选择.但仍存在改良的必要性和空间.RMI 2<25为低危型,可应用于绝经后无不适症状、超声检查为完全无回声区、单侧单房囊肿、囊壁光滑者,行保守治疗的筛选中.

    作者:董瑞丽;谷丽萍;许天敏;刘苏;曹成成;王俊芳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4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加味抑肝散治疗,对照组用(舒乐安定片)治疗.结果:治疗20天后,治疗组治愈率52.38%,无效率9.52%,总有效率90.48%,而对照组治愈率11.90%,无效率47.62%,总有效率52.38%,两组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总积分.结论: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妇女失眠疗效明显,且能改善潮热、心悸、乏力、出汗等伴随症状.

    作者:孔月晴;胡建鹏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合并盆腔脏器膨出的同期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同期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合并盆腔脏器膨出(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同期手术治疗SUI合并POF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9例以SUI为主诉症状,均合并阴道前壁膨出;7例以阴道脱出物为主诉症状,SUI为Ⅱ-Ⅲ型,盆腔脏器脱垂POP-Q(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分期Ⅱ-Ⅲ期.手术方法为抗尿失禁术,采用TVT-O(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术、盆底修补术包括阴道前(后)壁修补术、Prolift前片及全片植入.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全部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盆底膨出复发,无尿失禁复发,1例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术后3月出现前壁网片侵蚀,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手术同期治疗POP与SUI可以取得满意而稳定的临床疗效,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复发率低,但应注意术前严格的尿动力学检测及对患者病情的整体评价,以确定个体化手术方式.

    作者:虞晴;纪丽伟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率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讨论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导管排气与否对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对200例不孕患者进行417个周期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IUI导管排气组(221周期);B组为IUI导管未排气组(196周期).结果:417个IUI周期共有50例临床妊娠,总周期妊娠率为11.99%,总病例妊娠率为25.00%.其中A组周期妊娠率为12.22%,B组周期妊娠率为11.73%,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组的周期妊娠率虽然无明显差异,但A组周期妊娠率略高于B组周期妊娠率,在临床中有推广的必要.

    作者:张青梅;张红茹;李冬;石岚;张稚香 刊期: 2011年第34期

  • 围绝经期妇女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激素替代治疗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疗法(HRT)对改善围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有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且无激素使用禁忌证的妇女15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各50例,分别给予口服倍美力、克龄蒙、补佳乐片,3个月后比较泌尿生殖系统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3组用药后血清雌二醇、子宫内膜厚度、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阴道细胞学(v分)较用药前都有显著改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激素替代药物改善绝经后妇女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安全可靠,可提高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可根据各自实际选取更适宜药物.

    作者:冯瑶 刊期: 2011年第34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