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潜伏期胎儿脐血流分析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

李雪芬;陈密林;谭慧敏;黄春容;陈拉妮

关键词:潜伏期, 脐血流, 胎儿窘迫
摘要:目的:探讨潜伏期胎儿脐血流分析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选择产程尚处于潜伏期的300例孕妇为研究组,分别进行收缩期和间歇期脐血流分析(其中S/D≥3.0为A组;S/D<3.0为B组).随机抽取潜伏期未行脐血流检查孕妇300例为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间在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S/D比值对胎儿预后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均明显高于缩宫素激惹试验(OCT).结论:潜伏期脐血流检查能有效筛查胎儿宫内窘迫,指导临床治疗,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5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病率的增加,卵巢EM囊肿破裂的发病率随之增多,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妇科急腹症.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对我院近12年来收治的54例卵巢EM囊肿破裂所致急腹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德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目的:对123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组)和184例继发不孕患者(继发组)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原发组中有8.94%,继发组中有13.59%存在宫腔病变;两组病例术前术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病例分别达60.3%和50.6%.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29.3%和37.0%.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可明确诊断宫腔病变,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输卵管性不孕有非常好的诊治效果.

    作者:方淑英;陈瑶;徐根儿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频彩超实时监护下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78例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可行性.方法:将78例需行PICC的患者分为盲穿组、彩超组,分别行盲穿、高频彩超引导下置管,对置管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1次置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行PICC是一种实用、安全的置管方法,对局部血管状况差的患者使用更能突显其优势.

    作者:韦德湛;张丽;邓翼业;李红霞;邓秀珍;李静;卢展辉;程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多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不孕妇女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结局,探讨与治疗结局相关的若干因素,从而为不孕患者制定个性化助孕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8年12月接受IVF-ET治疗的3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年龄≤25岁、26岁~、30岁~、35岁~和40岁~将患者分组进行比较,着床率和妊娠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P<0.05);<35岁与≥35岁两组患者间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可能影响获卵数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中年龄、基础FSH、FSH/LH与获卵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年龄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巢反应性逐渐降低,着床率和妊娠率也随之降低,不同年龄患者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王丹丹;王兴玲;张彩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潜伏期胎儿脐血流分析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

    目的:探讨潜伏期胎儿脐血流分析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选择产程尚处于潜伏期的300例孕妇为研究组,分别进行收缩期和间歇期脐血流分析(其中S/D≥3.0为A组;S/D<3.0为B组).随机抽取潜伏期未行脐血流检查孕妇300例为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间在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S/D比值对胎儿预后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均明显高于缩宫素激惹试验(OCT).结论:潜伏期脐血流检查能有效筛查胎儿宫内窘迫,指导临床治疗,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李雪芬;陈密林;谭慧敏;黄春容;陈拉妮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加用静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疗效良好,能缩短疗程.

    作者:李香玉;原晓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8及组织抑制物-1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妇胎膜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水平变化以及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3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胎膜早破组,其中妊娠37~41周18例,28~36+6周12例.30例非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平均妊娠34~41+2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法检测两组孕妇胎膜MMP-8和TIMP-1水平,比较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结果:①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胎膜MMP-8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00%和70%,胎膜早破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胎膜TIMP-1的表达,胎膜早破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8水平的异常升高及TIMP-1水平的下降,可能是胎膜早破重要的发病机制,MMP-8及TIMP-1的水平检测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的诊断.

    作者:贺喜风;杨海澜;韩方;武桂花;郝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抢救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2007年对12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出血量>1 000 m1)患者应用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12例剖宫产术中获止血效果,总成功率为100%.结论:B-Lynch缝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确切、术后无并发症,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

    作者:梁小勤;刘瑶;陈瑞玲;肖翠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雾视法防治近视初步探讨

    目的:了解本市小学生视力低常分布情况,观察雾视法在防治近视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9月对该市城区3所小学共4 883例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观察随学年增长视力低常发生率的变化.对部分视力低常者经屈光检查确诊为近视的患者共358例,依其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随机原则,分3组:雾视法实验组(简称实验组)178例,对照组121例、配戴近视镜组(配镜组)59例,分别观察视力改变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视力低常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在4 883例小学生中1 184例视力低常,占24.25%,而且呈现随学年的增加视力低常发生率升高的分布特点.3组近视患者的对比结果:实验组178例,视力提高124例,占69.66%,对照组121例与配镜组59例,均无视力提高者.实验组视力恢复情况与低视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视力较高者,有效率高,而对照组、配镜组两组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市城区小学生视力低常率随学年增长,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而提高;雾视法在近视防治中,可以使患者视力得到恢复和提高,其有效率与视力低常程度有关,雾视法对近视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立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大学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某工科大学一年级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81例工科大学一年级女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结果:该校一年级女生共有4项指标优于全国常模,4项指标低于全国常模.女生与男生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4项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心理状况比男生差.结论:该校大学一年级女生心理状况一般.

    作者:李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DGF-A和FGF-1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FGF-1)的表达,探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39例子痫前期患者及20例正常晚孕妇女胎盘PDGF-A与FGF-1表达强度.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PDGF-A与FGF-1表达强度较正常晚孕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均明显升高(P<0.05),各组PDGF-A与FGF-1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DGF-A与FGF-1由胎盘产生,并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高学印;郭影;吉增良;王健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脑炎心肌损害7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并且合并心肌损害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甘露醇、能量合剂、地塞米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通过观察心肌酶的恢复时间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郝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团体人际心理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减轻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改善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人际心理治疗组3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的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照组的3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给予一般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人际问题问卷(ⅡP)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等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个月末的人际心理治疗组人际能力和社会功能改善更明显(P<0.01),人际心理治疗组抑郁症状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人际心理治疗能够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人际能力和社会功能,对产后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晨虎;沈文龙;饶顺曾;朱国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婴儿心肌酶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时肝功能及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观察组139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足月婴儿,对照组55例同期非高胆红素血症婴儿,对其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AST、LDH、CK、α-HBD、CK-MB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婴儿高胆血症对心脏具有损伤作用,临床上在积极控制高胆血症,防止核黄疸发生的同时,应积极监测患儿心肌酶,并加强对心肌的营养及保护性治疗.

    作者:李国静;罗春华;余良芳;王小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293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293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不同性别、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自然产与剖宫产、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高龄产妇、胎位异常、巨大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产前保健,避免早产发生,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进行适当处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时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检查女性不孕输卵管疾病符合率比较

    目的:评价腹腔镜检查治疗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在诊断女性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症的吻合情况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不孕症患者的HSG和腹腔镜检查及镜下手术(盆腔粘连分解及输卵管造口术)资料.结果:腹腔镜镜下手术术前两种方法对输卵管疾病的符合率为80.67%,腹腔镜检查与HSG检查间隔时间≤6月者与6月~2年的符合率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手术术前、术后符合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病人经不孕症专科门诊排除明显的不孕原因后可尽早直接行腹腔镜检查及镜下手术.

    作者:夏桂玉;钱江涛;凌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剖宫产术前0.5%聚维酮碘液消毒阴道12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0.5%聚维酮碘液(碘伏)擦拭阴道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1日~2007年12月30日在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剖宫产的产妇25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125例由笔者主刀手术,术前用0.5%聚维酮碘纱球擦拭阴道.Ⅱ组125例未予0.5%聚维酮碘纱球擦拭阴道.两组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用药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病率、子宫复旧速度、阴道恶露、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皮肤感染、黄疸、肺炎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生命征变化、术中用药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Ⅰ组术后病率、子宫复旧速度、阴道恶露、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Ⅱ组.结论:剖宫产术前0.5%聚维酮碘纱球擦拭阴道可明显减少术后感染及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陈跃先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米索前列醇片在绝经妇女取环困难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为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避孕措施,而绝经后妇女取环困难,成为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绝经后妇女因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的减退,导致生殖器官不同程度的萎缩,造成取环困难、环嵌顿或失败.近年来我院门诊对绝经妇女于米索前列醇片400 mg口服后再行取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佳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武汉某高校女大学生对乳房保健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某高校女大学生对乳房保健认知及重视程度,为大中专院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女大学生乳房保健意识.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形式.结果:女大学生有70.88%对乳房保健知识不太了解,43.35%购买乳罩时不试穿,40.82%不会观察并感觉自己的乳房,73.40%不会乳房自查.结论:女大学生对乳房保健知识的认知度较低,需加强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的健康教育,使她们自觉地进行乳房保健,防止乳腺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连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江苏省26 803例妇女孕期保健和妊娠结局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妇女妊娠期间婚育状况,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患病、孕期保健以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13个市的19个区(县)110个乡镇/街道26 803例中期妊娠孕妇进行一般情况、婚育、疾病史、孕期保健情况调查.数据用SAS9.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城区和乡镇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孕期服用叶酸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出现的异常妊娠结果相一致.结论:妇女妊娠期间注意补充蔬菜、水果、服用叶酸和福施福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减少异常妊娠的发生.

    作者:刘启兰;胡娅莉;孙庆;王丽娟;张建伟;许碧云;林宁;童建孙;徐晓燕;刘艳;何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