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宫内节育器为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避孕措施,而绝经后妇女取环困难,成为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绝经后妇女因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的减退,导致生殖器官不同程度的萎缩,造成取环困难、环嵌顿或失败.近年来我院门诊对绝经妇女于米索前列醇片400 mg口服后再行取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佳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胶囊口服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甘利欣治疗组24例口服甘利欣胶囊3 mg·kg-1·d-1;对照组22例口服肝泰乐、益肝灵、肌苷片.均为每天2次,疗程3个月.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谷丙转氨酸(ALT)与谷草转氨酶(AST)、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N末编肽(PⅢNP).结果:治疗前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利欣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I、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HA、LN、ⅣC、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利欣具有保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刘月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五加生化胶囊对产后恶露时间延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1例恶露未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五加生化胶囊和抗生素加益母草膏进行治疗.结果:五加生化胶囊明显缩短产后恶露时间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有效率达95.2%.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药物.
作者:张伟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新调查显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以往报道明显增加,尤其南方的发生率高于北方.该病对母子的平安构成威胁,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如下情况,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发现糖尿病者为妊娠合并糖尿病.
作者:马仲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对123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组)和184例继发不孕患者(继发组)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原发组中有8.94%,继发组中有13.59%存在宫腔病变;两组病例术前术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病例分别达60.3%和50.6%.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29.3%和37.0%.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可明确诊断宫腔病变,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输卵管性不孕有非常好的诊治效果.
作者:方淑英;陈瑶;徐根儿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病率的增加,卵巢EM囊肿破裂的发病率随之增多,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妇科急腹症.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对我院近12年来收治的54例卵巢EM囊肿破裂所致急腹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德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4 136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宫颈的结果,其中宫颈细胞学涂片和阴道镜检查结果任何之一有异常者均行活检,对于未活检考虑为良性疾病者随访半年.将阴道镜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涂片结果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诊断三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镜诊断假阴性率低于宫颈细胞学诊断假阴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已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者阴道镜下的活检率和阴道镜诊断的假阳性率低于未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即降低宫颈筛查的假阴性率,又保证了阳性率.
作者:李燕;陈小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分娩或剖宫产后的疼痛及焦虑、营养欠佳、镇静或镇痛药物应用均可抑制产妇乳汁分泌,而50%浓度笑气无痛分娩对产妇乳汁分泌及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极少报道,该文对此进行分组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石琦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某工科大学一年级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81例工科大学一年级女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结果:该校一年级女生共有4项指标优于全国常模,4项指标低于全国常模.女生与男生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4项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心理状况比男生差.结论:该校大学一年级女生心理状况一般.
作者:李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潜伏期胎儿脐血流分析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选择产程尚处于潜伏期的300例孕妇为研究组,分别进行收缩期和间歇期脐血流分析(其中S/D≥3.0为A组;S/D<3.0为B组).随机抽取潜伏期未行脐血流检查孕妇300例为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间在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S/D比值对胎儿预后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均明显高于缩宫素激惹试验(OCT).结论:潜伏期脐血流检查能有效筛查胎儿宫内窘迫,指导临床治疗,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李雪芬;陈密林;谭慧敏;黄春容;陈拉妮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遗传学因素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630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催乳素(PRL)水平.结果:63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畸变110例,占17.46%,其中性染色体94例,占异常总数的85.45%,常染色体异常16例,占异常总数的14.5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中Klinefelter综合征76例,占异常总数的69.09%;性激素检测中,无论核型正常与否,FSH、LH显著升高,T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型异常组FSH、LH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无精子症与遗传因素及性激素改变密切相关,对无精子症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查、性激素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周慧;朱继望;杜庆玲;廖爱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深港两地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深圳市罗湖区、香港各随机整群抽取一个社区,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在418例被调查者中,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者225例,发生率为53.83%,其中以骨关节痛、失眠、烦躁易怒、潮热出汗、容易疲劳或乏力、性欲下降等症状表现较为突出;血管舒缩症状、骨质疏松症状深圳妇女高于香港妇女(P<0.01),而精神神经症状香港妇女高于深圳妇女(P<0.01);随着绝经的来临和年龄增长,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周维;李丽;刘保华;黄丽红;罗小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不孕妇女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结局,探讨与治疗结局相关的若干因素,从而为不孕患者制定个性化助孕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8年12月接受IVF-ET治疗的3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年龄≤25岁、26岁~、30岁~、35岁~和40岁~将患者分组进行比较,着床率和妊娠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P<0.05);<35岁与≥35岁两组患者间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可能影响获卵数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中年龄、基础FSH、FSH/LH与获卵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年龄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巢反应性逐渐降低,着床率和妊娠率也随之降低,不同年龄患者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王丹丹;王兴玲;张彩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本市小学生视力低常分布情况,观察雾视法在防治近视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9月对该市城区3所小学共4 883例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观察随学年增长视力低常发生率的变化.对部分视力低常者经屈光检查确诊为近视的患者共358例,依其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随机原则,分3组:雾视法实验组(简称实验组)178例,对照组121例、配戴近视镜组(配镜组)59例,分别观察视力改变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视力低常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在4 883例小学生中1 184例视力低常,占24.25%,而且呈现随学年的增加视力低常发生率升高的分布特点.3组近视患者的对比结果:实验组178例,视力提高124例,占69.66%,对照组121例与配镜组59例,均无视力提高者.实验组视力恢复情况与低视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视力较高者,有效率高,而对照组、配镜组两组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市城区小学生视力低常率随学年增长,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而提高;雾视法在近视防治中,可以使患者视力得到恢复和提高,其有效率与视力低常程度有关,雾视法对近视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立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孕妇胎膜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水平变化以及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3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胎膜早破组,其中妊娠37~41周18例,28~36+6周12例.30例非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平均妊娠34~41+2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法检测两组孕妇胎膜MMP-8和TIMP-1水平,比较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结果:①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胎膜MMP-8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00%和70%,胎膜早破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胎膜TIMP-1的表达,胎膜早破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8水平的异常升高及TIMP-1水平的下降,可能是胎膜早破重要的发病机制,MMP-8及TIMP-1的水平检测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的诊断.
作者:贺喜风;杨海澜;韩方;武桂花;郝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输卵管性不孕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1],随着妇科微创技术在不孕症诊治方面的发展,如何提高妊娠率、手术安全性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辅助生殖技术给不孕症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其较低的成功率与费用相对较高也成为较难解决的问题,究竟采用何种方法更加适宜和个体化,对临床医生来说是一种挑战.
作者:卿荣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加用静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疗效良好,能缩短疗程.
作者:李香玉;原晓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0.5%聚维酮碘液(碘伏)擦拭阴道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1日~2007年12月30日在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剖宫产的产妇25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125例由笔者主刀手术,术前用0.5%聚维酮碘纱球擦拭阴道.Ⅱ组125例未予0.5%聚维酮碘纱球擦拭阴道.两组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用药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病率、子宫复旧速度、阴道恶露、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皮肤感染、黄疸、肺炎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生命征变化、术中用药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Ⅰ组术后病率、子宫复旧速度、阴道恶露、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Ⅱ组.结论:剖宫产术前0.5%聚维酮碘纱球擦拭阴道可明显减少术后感染及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陈跃先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进行多种客观听力测试方法的结合应用,探讨婴幼儿听力障碍的诊断方法和程序,了解婴幼儿听力损失发病状况,及早确定听损伤程度,早期进行科学有效干预.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08年3月在该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要求检测听力的117例婴幼儿,年龄3个月~8岁之间.在经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后,进行听力客观检查,包括ABR、40Hz-AERP、ASSR、OAE、声导抗等技术予以综合测试、诊断,并对永久性听力损失提出早期干预方案.结果:117例婴幼儿中有70例被终诊断存在听力障碍,占总数的59.8%,其中,极重度聋儿45例占确诊人数的64.3%(45/70),中重度17例占24.3%(17/70),轻度8例占11.4%(8/70),传导性聋9例占12.9%(9/70),感音神经聋61例占87.1%(61/70),双耳发病56例占80.0%(56/70),单耳14例占20.0%(14/70).结论:利用先进的听力评估手段,结合多种客观测试可以相互印证,综合评估.对低龄儿童早期明确诊断,有效地避免漏诊和误诊,以便早期进行科学干预.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检查治疗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在诊断女性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症的吻合情况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不孕症患者的HSG和腹腔镜检查及镜下手术(盆腔粘连分解及输卵管造口术)资料.结果:腹腔镜镜下手术术前两种方法对输卵管疾病的符合率为80.67%,腹腔镜检查与HSG检查间隔时间≤6月者与6月~2年的符合率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手术术前、术后符合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病人经不孕症专科门诊排除明显的不孕原因后可尽早直接行腹腔镜检查及镜下手术.
作者:夏桂玉;钱江涛;凌勇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