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1-4411
  • 国内刊号:22-1127/R
  • 影响因子:1.48
  • 创刊:1986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94
  • 全年订价:55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吉林省一级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
  • 妇产科学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9年30期文献
  • 团体人际心理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减轻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和改善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人际心理治疗组3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的团体人际心理治疗,对照组的3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给予一般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人际问题问卷(ⅡP)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等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3个月末的人际心理治疗组人际能力和社会功能改善更明显(P<0.01),人际心理治疗组抑郁症状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团体人际心理治疗能够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人际能力和社会功能,对产后抑郁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晨虎;沈文龙;饶顺曾;朱国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非肥胖孕妇孕期体重控制对妊娠结局的意义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干预对非肥胖孕妇的可行性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单胎头位初产妇420例,要求首次就诊时体重指数为18~24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接受体重干预教育,包括体重目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结果:实验组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2.6±2.9)kg,对照组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6.6±6.4)kg,实验组体重增加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现孕期体重目标者178例,占87.68%,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为5.42%低于对照组的11.62%(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巨大儿的发生率7.39%低于对照组13.63%,实验组剖宫产率为52.22%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62.12%(P<0.05).结论:非肥胖孕妇进行体重干预具有可行性,有利于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陈燕;张国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围产期妇女骨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整个孕期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孕妇入院待产后取空腹血和晨尿测定尿钙(Ca)、肌酐(Cr)、血碱性磷酸酶(ALP),产后3天内测骨密度.根据孕期补钙及喝牛奶情况分为两组:孕20周以后补钙(元素钙500 mg/天以上)及喝牛奶(250 ml/天以上)持续16周以上的59例产妇为A组,未有效补钙及喝牛奶的58例产妇为B组.结果:初产年龄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值的高低有正相关性,A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血ALP、尿Ca/Cr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容易发生骨量减少,有效补钙可以防治孕期骨质疏松,降低骨转换率.

    作者:李晶晶;曾定元;陈江鸿;张静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胎盘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30例健康孕妇胎盘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组MMP-9的灰度值明显高于正常孕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滋养的细胞上MMP-9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孕足月组,母胎界面上MMP-9/TIMP-1平衡的紊乱直接影响了胎盘滋养细胞的侵蚀能力,致至胎盘着床过浅,血管重铸障碍,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作者:乔志华;袁捷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A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6例临床病理诊断明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40例对照患者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VEGF-A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症状、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VEGF-A的水平差异.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VEG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明显的痛经症状时,其血清VEGF-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临床分期较晚(Ⅲ-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VEGF-A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较早(Ⅰ-Ⅱ)的患者.结论:VEGF-A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针对VEGF-A的拮抗治疗可能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一种新途径.

    作者:汪宏波;张媛;徐亚辉;李艳辉;冯地路;王泽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大学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某工科大学一年级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81例工科大学一年级女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结果:该校一年级女生共有4项指标优于全国常模,4项指标低于全国常模.女生与男生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4项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心理状况比男生差.结论:该校大学一年级女生心理状况一般.

    作者:李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产科急症子宫切除19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切除发生率、手术原因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9例急症子宫切除孕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子宫切除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8例,占42.10%,其中剖宫产中发生6例,阴道分娩2例;子宫破裂4例,占21.05%;胎盘因素3例,占15.79%;晚期产后出血2例,占10.53%,均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妊高征合并HELLP综合征1例,占5.26%;羊水栓塞1例,占5.26%.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是一项抢救危重出血孕产妇生命的重要措施.

    作者:郑匀梅;宋清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117例婴幼儿多种客观听力测试的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进行多种客观听力测试方法的结合应用,探讨婴幼儿听力障碍的诊断方法和程序,了解婴幼儿听力损失发病状况,及早确定听损伤程度,早期进行科学有效干预.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08年3月在该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要求检测听力的117例婴幼儿,年龄3个月~8岁之间.在经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后,进行听力客观检查,包括ABR、40Hz-AERP、ASSR、OAE、声导抗等技术予以综合测试、诊断,并对永久性听力损失提出早期干预方案.结果:117例婴幼儿中有70例被终诊断存在听力障碍,占总数的59.8%,其中,极重度聋儿45例占确诊人数的64.3%(45/70),中重度17例占24.3%(17/70),轻度8例占11.4%(8/70),传导性聋9例占12.9%(9/70),感音神经聋61例占87.1%(61/70),双耳发病56例占80.0%(56/70),单耳14例占20.0%(14/70).结论:利用先进的听力评估手段,结合多种客观测试可以相互印证,综合评估.对低龄儿童早期明确诊断,有效地避免漏诊和误诊,以便早期进行科学干预.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293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293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女不同性别、过期妊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自然产与剖宫产、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高龄产妇、胎位异常、巨大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产前保健,避免早产发生,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进行适当处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时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婴儿心肌酶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婴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时肝功能及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观察组139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足月婴儿,对照组55例同期非高胆红素血症婴儿,对其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AST、LDH、CK、α-HBD、CK-MB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婴儿高胆血症对心脏具有损伤作用,临床上在积极控制高胆血症,防止核黄疸发生的同时,应积极监测患儿心肌酶,并加强对心肌的营养及保护性治疗.

    作者:李国静;罗春华;余良芳;王小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武汉市东西湖区巨大胎儿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巨大胎儿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06年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建册的761例孕妇及分娩的活产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巨大儿为病例组,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3:1.巨大儿发生率为6.31%(男女新生儿的发生率分别为7.00%和5.64%);单因素分析显示,巨大儿组产妇的身高、分娩前BMI、产前检查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BMI≥28是巨大胎儿的独立预测因子(OR95%CI=1.102~1.38,P<0.05).结论:孕妇身高、孕期肥胖与巨大胎儿的发生有关.应加强孕期保健,避免孕期体重过度增长,以预防巨大儿发生.

    作者:张建端;张静;石淑华;倪泽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B超干预下放置IUD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评价在B超干预下放置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 455例志愿放置IUD的育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均在B超监测下放置Tcu-M型IUD.其中干预组985例,置器后IUD顶端与子宫外缘的距离(S-S)≤14 mm,如超过此范围需马上重置;对照组470例,只记录置器后的实际参数,不作干预.全部观察对象均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临床使用效果.结果:放置满12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带器妊娠率分别为36/470、5/985,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脱落率分别为23/470、28/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症取出率分别为3/470、44/985,累积续用率分别为67/470、93/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超干预下放置IUD具有脱落率低、带器妊娠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小红;钟小英;张志兴;王奇玲;李庆琨;卞瑞彩;陈比红;张云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甘草酸二铵胶囊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胶囊口服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甘利欣治疗组24例口服甘利欣胶囊3 mg·kg-1·d-1;对照组22例口服肝泰乐、益肝灵、肌苷片.均为每天2次,疗程3个月.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谷丙转氨酸(ALT)与谷草转氨酶(AST)、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N末编肽(PⅢNP).结果:治疗前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利欣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I、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HA、LN、ⅣC、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利欣具有保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刘月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目的:对123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组)和184例继发不孕患者(继发组)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原发组中有8.94%,继发组中有13.59%存在宫腔病变;两组病例术前术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病例分别达60.3%和50.6%.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29.3%和37.0%.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可明确诊断宫腔病变,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输卵管性不孕有非常好的诊治效果.

    作者:方淑英;陈瑶;徐根儿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剖宫产术前0.5%聚维酮碘液消毒阴道12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前0.5%聚维酮碘液(碘伏)擦拭阴道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6月1日~2007年12月30日在云南省妇幼保健院住院剖宫产的产妇25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125例由笔者主刀手术,术前用0.5%聚维酮碘纱球擦拭阴道.Ⅱ组125例未予0.5%聚维酮碘纱球擦拭阴道.两组手术方式、术中及术后用药均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术后病率、子宫复旧速度、阴道恶露、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新生儿皮肤感染、黄疸、肺炎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生命征变化、术中用药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Ⅰ组术后病率、子宫复旧速度、阴道恶露、切口愈合情况、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Ⅱ组.结论:剖宫产术前0.5%聚维酮碘纱球擦拭阴道可明显减少术后感染及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对新生儿无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陈跃先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简化LHRH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简化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性早熟病例12例进行传统LHRH刺激试验(五点位法),并于静脉应用LHRH药物40 min时取静脉血,测定0、30、40、60、90、120 min 6个点位的LH、FSH值,分别比较确定0、40 min两个点位(简称两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0、30、60、90 min 4个点位(简称四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0、30、60、90、120 min 5个点位(简称五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每例患者均分别以上述3种不同点位法得到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判断性早熟的类型,并分别将两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四点位法与五点位法LHRH刺激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两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判断的性早熟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P>0.05);以四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判断的性早熟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5).结论:简化LHRH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年幼儿童性早熟的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德云;韩正权;蒋惠珍;张志红;丁金霞;周美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潜伏期胎儿脐血流分析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

    目的:探讨潜伏期胎儿脐血流分析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选择产程尚处于潜伏期的300例孕妇为研究组,分别进行收缩期和间歇期脐血流分析(其中S/D≥3.0为A组;S/D<3.0为B组).随机抽取潜伏期未行脐血流检查孕妇300例为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间在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S/D比值对胎儿预后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均明显高于缩宫素激惹试验(OCT).结论:潜伏期脐血流检查能有效筛查胎儿宫内窘迫,指导临床治疗,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李雪芬;陈密林;谭慧敏;黄春容;陈拉妮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米非司酮5 mg、桂枝茯苓丸6丸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39例,米非司酮5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连服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行子宫内膜病检,观察子宫内膜变化;检测治疗前后雌孕激素,血红蛋白水平,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按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内膜及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治疗组子宫和大肌瘤体积缩小较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类似且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多数患者月经逐渐恢复,肌瘤复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优于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适于术前或围绝经期用药,但仍无法替代手术治疗.

    作者:朱聿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与腹腔镜检查女性不孕输卵管疾病符合率比较

    目的:评价腹腔镜检查治疗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在诊断女性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症的吻合情况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不孕症患者的HSG和腹腔镜检查及镜下手术(盆腔粘连分解及输卵管造口术)资料.结果:腹腔镜镜下手术术前两种方法对输卵管疾病的符合率为80.67%,腹腔镜检查与HSG检查间隔时间≤6月者与6月~2年的符合率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手术术前、术后符合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病人经不孕症专科门诊排除明显的不孕原因后可尽早直接行腹腔镜检查及镜下手术.

    作者:夏桂玉;钱江涛;凌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抢救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2007年对12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出血量>1 000 m1)患者应用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12例剖宫产术中获止血效果,总成功率为100%.结论:B-Lynch缝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确切、术后无并发症,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

    作者:梁小勤;刘瑶;陈瑞玲;肖翠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住院治疗的9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3.33%;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为(9.20±1.71)天,对照组为(11.88±2.09)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31.25%.经统计学分析,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少,住院时间短,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上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雾视法防治近视初步探讨

    目的:了解本市小学生视力低常分布情况,观察雾视法在防治近视中的作用.方法:2002年9月对该市城区3所小学共4 883例小学生进行视力普查,观察随学年增长视力低常发生率的变化.对部分视力低常者经屈光检查确诊为近视的患者共358例,依其自愿选择治疗方案的随机原则,分3组:雾视法实验组(简称实验组)178例,对照组121例、配戴近视镜组(配镜组)59例,分别观察视力改变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视力低常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在4 883例小学生中1 184例视力低常,占24.25%,而且呈现随学年的增加视力低常发生率升高的分布特点.3组近视患者的对比结果:实验组178例,视力提高124例,占69.66%,对照组121例与配镜组59例,均无视力提高者.实验组视力恢复情况与低视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视力较高者,有效率高,而对照组、配镜组两组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该市城区小学生视力低常率随学年增长,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而提高;雾视法在近视防治中,可以使患者视力得到恢复和提高,其有效率与视力低常程度有关,雾视法对近视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立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脑炎心肌损害7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并且合并心肌损害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甘露醇、能量合剂、地塞米松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果糖二磷酸钠,通过观察心肌酶的恢复时间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脑炎合并心肌损害疗效显著.

    作者:郝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阴道镜应用于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4 136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宫颈的结果,其中宫颈细胞学涂片和阴道镜检查结果任何之一有异常者均行活检,对于未活检考虑为良性疾病者随访半年.将阴道镜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涂片结果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诊断三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镜诊断假阴性率低于宫颈细胞学诊断假阴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已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者阴道镜下的活检率和阴道镜诊断的假阳性率低于未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即降低宫颈筛查的假阴性率,又保证了阳性率.

    作者:李燕;陈小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频彩超实时监护下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78例分析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可行性.方法:将78例需行PICC的患者分为盲穿组、彩超组,分别行盲穿、高频彩超引导下置管,对置管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1次置管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行PICC是一种实用、安全的置管方法,对局部血管状况差的患者使用更能突显其优势.

    作者:韦德湛;张丽;邓翼业;李红霞;邓秀珍;李静;卢展辉;程超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经腹超声对晚期妊娠前置胎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对晚期妊娠前置胎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晚期妊娠孕妇的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图像资料,与产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50例腹部超声检查,符合产后临床诊断的45例,诊断准确率为90%,漏诊后壁胎盘2例,侧壁胎盘1例,误诊2例.结论:经腹超声能提高前置胎盘的准确率,但需要鉴别诊断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作者:于利利;张璇;王泽华;陈汉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高原地区农牧民宫颈疾病普查结果及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目的:高原地区农牧民宫颈疾病普查及健康教育.方法:对年龄在15~70岁,707例农牧民进行宫颈疾病的普查.结果:宫颈糜烂424例,慢性宫颈炎384例,滴虫性阴道炎102例,盆腔炎135例,附件炎157例,霉菌性阴道炎29例,细菌性阴道炎208例,病理细胞学检查(脱落细胞)Ⅱa61例,Ⅱb 88例,Ⅲ25例.结论:应重视农牧民的健康教育,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手段,达到有效控制宫颈疾病的目的.

    作者:冯小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武汉某高校女大学生对乳房保健认知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某高校女大学生对乳房保健认知及重视程度,为大中专院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女大学生乳房保健意识.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形式.结果:女大学生有70.88%对乳房保健知识不太了解,43.35%购买乳罩时不试穿,40.82%不会观察并感觉自己的乳房,73.40%不会乳房自查.结论:女大学生对乳房保健知识的认知度较低,需加强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的健康教育,使她们自觉地进行乳房保健,防止乳腺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连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江苏省26 803例妇女孕期保健和妊娠结局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江苏省妇女妊娠期间婚育状况,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患病、孕期保健以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13个市的19个区(县)110个乡镇/街道26 803例中期妊娠孕妇进行一般情况、婚育、疾病史、孕期保健情况调查.数据用SAS9.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城区和乡镇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孕期服用叶酸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出现的异常妊娠结果相一致.结论:妇女妊娠期间注意补充蔬菜、水果、服用叶酸和福施福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减少异常妊娠的发生.

    作者:刘启兰;胡娅莉;孙庆;王丽娟;张建伟;许碧云;林宁;童建孙;徐晓燕;刘艳;何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深港两地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深港两地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深圳市罗湖区、香港各随机整群抽取一个社区,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在418例被调查者中,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者225例,发生率为53.83%,其中以骨关节痛、失眠、烦躁易怒、潮热出汗、容易疲劳或乏力、性欲下降等症状表现较为突出;血管舒缩症状、骨质疏松症状深圳妇女高于香港妇女(P<0.01),而精神神经症状香港妇女高于深圳妇女(P<0.01);随着绝经的来临和年龄增长,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周维;李丽;刘保华;黄丽红;罗小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不同性格类型的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相关知识及态度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性格类型的女大学生对于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sdrome,PMS)的相关知识及态度的差别.方法:以西安医学院1年级973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月经态度问卷(Menstrual Attitude Questionnaire:MAQ)以及月经知识问卷.利用SPSS 15.0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性格类型的女大学生PMS相关知识及态度存在差异.内外向不稳定性格的女大学生比内外向稳定性格的女大学生月经态度分数高,同时外向不稳定性格的女大学生的月经知识分数比内向稳定性格的分数高.结论:性格类型对女大学生PMS相关知识和态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永爱;唐争艳;刘庆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电针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的作用.方法:将接受IVF-ET助孕的96例PCO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方案,观察组加用电针干预,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IVF受精率(75.12%)、优质胚胎率(63.53%)明显高于对照组(64.72%、50.11%),促性腺激素(Gn)用量(29.15±3.85)单位,低于对照组(36.21±5.37)单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HSS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10.86%),种植率(18.60%)、临床妊娠率(37.77%)高于对照组(17.10%、31.70%),但没有统计学意义,Gn用药时间、获卵率、卵裂率、hCG注射日E2、P、LH水平没有显著差别.结论:对行IVF的PCOS患者给予电针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军;崔薇;李静;孙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稽留流产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探讨(附107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稽留流产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对107例稽留流产妇女进行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培养,并对其清宫或流产的绒毛及部分蜕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年龄分组无显著相关性,与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孕周、孕产史和人员来源有相关性.在107例稽留流产孕妇中,支原体感染者中宫颈分泌物阳性42例,感染率为39.25%,组织物阳性10例,感染率为9.35%,衣原体感染者中宫颈分泌物阳性10例,感染率为9.35%,组织物阳性4例,感染率为3.74%.结论: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孕周、孕产史和人员来源等因素都与孕妇稽留流产有关,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通过上行传播引起宫内感染、绒毛膜炎,终导致胚胎停止发育,造成稽留流产,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黄艳萍;刘玉娟;李卫东;周秋霞;缪小冬;魏月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影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多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不孕妇女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结局,探讨与治疗结局相关的若干因素,从而为不孕患者制定个性化助孕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8年12月接受IVF-ET治疗的3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年龄≤25岁、26岁~、30岁~、35岁~和40岁~将患者分组进行比较,着床率和妊娠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P<0.05);<35岁与≥35岁两组患者间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可能影响获卵数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中年龄、基础FSH、FSH/LH与获卵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年龄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巢反应性逐渐降低,着床率和妊娠率也随之降低,不同年龄患者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王丹丹;王兴玲;张彩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630例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畸变及性激素水平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遗传学因素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630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催乳素(PRL)水平.结果:63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畸变110例,占17.46%,其中性染色体94例,占异常总数的85.45%,常染色体异常16例,占异常总数的14.5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中Klinefelter综合征76例,占异常总数的69.09%;性激素检测中,无论核型正常与否,FSH、LH显著升高,T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型异常组FSH、LH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无精子症与遗传因素及性激素改变密切相关,对无精子症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查、性激素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周慧;朱继望;杜庆玲;廖爱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8及组织抑制物-1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妇胎膜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水平变化以及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3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胎膜早破组,其中妊娠37~41周18例,28~36+6周12例.30例非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平均妊娠34~41+2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法检测两组孕妇胎膜MMP-8和TIMP-1水平,比较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结果:①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胎膜MMP-8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00%和70%,胎膜早破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胎膜TIMP-1的表达,胎膜早破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8水平的异常升高及TIMP-1水平的下降,可能是胎膜早破重要的发病机制,MMP-8及TIMP-1的水平检测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的诊断.

    作者:贺喜风;杨海澜;韩方;武桂花;郝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PDGF-A和FGF-1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FGF-1)的表达,探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39例子痫前期患者及20例正常晚孕妇女胎盘PDGF-A与FGF-1表达强度.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PDGF-A与FGF-1表达强度较正常晚孕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均明显升高(P<0.05),各组PDGF-A与FGF-1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DGF-A与FGF-1由胎盘产生,并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高学印;郭影;吉增良;王健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产科已确诊的早产胎膜早破的38例患者的胎膜为研究组,收集与研究组孕妇孕周相对应的胎膜完整的自发早产的36例孕妇的胎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胎膜ICAM-1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胎膜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ICAM-1阳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有21例(55.26%)存在绒毛膜羊膜炎,对照组中有13例(36.11%)存在绒毛膜羊膜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AM-1的表达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系数为0.90,对照组ICAM-1的表达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系数为0.72,且病理显示炎症越重的胎膜,其ICAM-1的阳性表达越明显.结论:ICAM-1的表达与胎膜的感染程度相关,感染越重的胎膜其ICAM-1的表达越明显,提示妊娠的结局相对严重;ICAM-1在早产早破胎膜中的表达也提示其在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惠;刘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无痛分娩对产妇泌乳素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分娩或剖宫产后的疼痛及焦虑、营养欠佳、镇静或镇痛药物应用均可抑制产妇乳汁分泌,而50%浓度笑气无痛分娩对产妇乳汁分泌及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极少报道,该文对此进行分组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石琦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头位妊娠脐带绕颈4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62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时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206例可经阴道顺利分娩,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162例在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90例急诊行剖宫产术,72例经阴道分娩,两组对新生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指征,但产程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时及时手术会明显降低新生儿病残率.

    作者:冀丽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血性羊水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性羊水发生的原因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6年7月收治的106例血性羊水病例.结果:血性羊水的发生率0.58%,其中胎盘早剥32例,前置胎盘7例,胎膜早破22例,产后出血8例.脐血管异常20例,新生儿窒息12例,死胎23例.结论:血性羊水是胎盘早剥及其他一些妊娠并发症的一种征象,应重视血性羊水的诊断及治疗,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周梅;李会琴;刘志勤;刘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5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病率的增加,卵巢EM囊肿破裂的发病率随之增多,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妇科急腹症.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对我院近12年来收治的54例卵巢EM囊肿破裂所致急腹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德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五加生化胶囊治疗产后恶露延长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五加生化胶囊对产后恶露时间延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1例恶露未净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五加生化胶囊和抗生素加益母草膏进行治疗.结果:五加生化胶囊明显缩短产后恶露时间或不规则子宫出血,有效率达95.2%.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药物.

    作者:张伟杰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伊曲康唑联合碘化钾治疗儿童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深部真菌病,吉林省是孢子丝菌病的高发区之一.因孢子丝菌病不可能自愈而且愈后很有可能留疤痕,故很多患者均有一定的心里恐惧,尤其儿童患者的家长更有担心.由于大多数儿童患者发病部位在面部,愈后留疤痕非常影响美观,故早期规范治疗,减少疤痕形成对孢子丝菌病患者非常重要.一直以来碘化钾为治疗孢子丝菌病的首选药,但疗程长,需服12~24周.欲探讨伊曲康唑联合碘化钾治疗能否缩短病程及增加疗效,于2004~2007年观察了伊曲康唑(商品名:斯皮仁诺)联合碘化钾治疗12岁以下儿童孢子丝菌病24例的疗效与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明姬;丛宪玲;蒋忠民;姜日花;孙晶;贾玉玺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加用静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疗效良好,能缩短疗程.

    作者:李香玉;原晓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米索前列醇片在绝经妇女取环困难中的应用

    宫内节育器为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避孕措施,而绝经后妇女取环困难,成为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绝经后妇女因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的减退,导致生殖器官不同程度的萎缩,造成取环困难、环嵌顿或失败.近年来我院门诊对绝经妇女于米索前列醇片400 mg口服后再行取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佳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妊娠糖尿病的诊治与管理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新调查显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以往报道明显增加,尤其南方的发生率高于北方.该病对母子的平安构成威胁,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如下情况,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发现糖尿病者为妊娠合并糖尿病.

    作者:马仲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诊治进展

    输卵管性不孕占女性不孕因素的1/3[1],随着妇科微创技术在不孕症诊治方面的发展,如何提高妊娠率、手术安全性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辅助生殖技术给不孕症带来了新的契机,然而其较低的成功率与费用相对较高也成为较难解决的问题,究竟采用何种方法更加适宜和个体化,对临床医生来说是一种挑战.

    作者:卿荣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