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上英
目的:了解某高校女大学生对乳房保健认知及重视程度,为大中专院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从而提高女大学生乳房保健意识.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形式.结果:女大学生有70.88%对乳房保健知识不太了解,43.35%购买乳罩时不试穿,40.82%不会观察并感觉自己的乳房,73.40%不会乳房自查.结论:女大学生对乳房保健知识的认知度较低,需加强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的健康教育,使她们自觉地进行乳房保健,防止乳腺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连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高原地区农牧民宫颈疾病普查及健康教育.方法:对年龄在15~70岁,707例农牧民进行宫颈疾病的普查.结果:宫颈糜烂424例,慢性宫颈炎384例,滴虫性阴道炎102例,盆腔炎135例,附件炎157例,霉菌性阴道炎29例,细菌性阴道炎208例,病理细胞学检查(脱落细胞)Ⅱa61例,Ⅱb 88例,Ⅲ25例.结论:应重视农牧民的健康教育,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手段,达到有效控制宫颈疾病的目的.
作者:冯小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经腹超声对晚期妊娠前置胎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晚期妊娠孕妇的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图像资料,与产后诊断进行比较.结果:50例腹部超声检查,符合产后临床诊断的45例,诊断准确率为90%,漏诊后壁胎盘2例,侧壁胎盘1例,误诊2例.结论:经腹超声能提高前置胎盘的准确率,但需要鉴别诊断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作者:于利利;张璇;王泽华;陈汉荣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江苏省妇女妊娠期间婚育状况,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患病、孕期保健以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采用结构式问卷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13个市的19个区(县)110个乡镇/街道26 803例中期妊娠孕妇进行一般情况、婚育、疾病史、孕期保健情况调查.数据用SAS9.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城区和乡镇在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孕期服用叶酸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出现的异常妊娠结果相一致.结论:妇女妊娠期间注意补充蔬菜、水果、服用叶酸和福施福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减少异常妊娠的发生.
作者:刘启兰;胡娅莉;孙庆;王丽娟;张建伟;许碧云;林宁;童建孙;徐晓燕;刘艳;何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遗传学因素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630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催乳素(PRL)水平.结果:63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畸变110例,占17.46%,其中性染色体94例,占异常总数的85.45%,常染色体异常16例,占异常总数的14.5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中Klinefelter综合征76例,占异常总数的69.09%;性激素检测中,无论核型正常与否,FSH、LH显著升高,T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型异常组FSH、LH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无精子症与遗传因素及性激素改变密切相关,对无精子症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查、性激素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周慧;朱继望;杜庆玲;廖爱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了解深港两地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深圳市罗湖区、香港各随机整群抽取一个社区,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40~60岁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结果:在418例被调查者中,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者225例,发生率为53.83%,其中以骨关节痛、失眠、烦躁易怒、潮热出汗、容易疲劳或乏力、性欲下降等症状表现较为突出;血管舒缩症状、骨质疏松症状深圳妇女高于香港妇女(P<0.01),而精神神经症状香港妇女高于深圳妇女(P<0.01);随着绝经的来临和年龄增长,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呈增高趋势(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加强围绝经期妇女的保健工作,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周维;李丽;刘保华;黄丽红;罗小洁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抢救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2007年对12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出血量>1 000 m1)患者应用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12例剖宫产术中获止血效果,总成功率为100%.结论:B-Lynch缝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确切、术后无并发症,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
作者:梁小勤;刘瑶;陈瑞玲;肖翠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检查治疗和子宫输卵管造影(HSG)在诊断女性输卵管因素所致不孕症的吻合情况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不孕症患者的HSG和腹腔镜检查及镜下手术(盆腔粘连分解及输卵管造口术)资料.结果:腹腔镜镜下手术术前两种方法对输卵管疾病的符合率为80.67%,腹腔镜检查与HSG检查间隔时间≤6月者与6月~2年的符合率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腔镜手术术前、术后符合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症病人经不孕症专科门诊排除明显的不孕原因后可尽早直接行腹腔镜检查及镜下手术.
作者:夏桂玉;钱江涛;凌勇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头位妊娠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62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的孕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时经阴道分娩与剖宫产对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比较.结果:206例可经阴道顺利分娩,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162例在产程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90例急诊行剖宫产术,72例经阴道分娩,两组对新生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带绕颈不是剖宫产指征,但产程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时及时手术会明显降低新生儿病残率.
作者:冀丽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对123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组)和184例继发不孕患者(继发组)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原发组中有8.94%,继发组中有13.59%存在宫腔病变;两组病例术前术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病例分别达60.3%和50.6%.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29.3%和37.0%.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可明确诊断宫腔病变,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输卵管性不孕有非常好的诊治效果.
作者:方淑英;陈瑶;徐根儿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通过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和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FGF-1)的表达,探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测定39例子痫前期患者及20例正常晚孕妇女胎盘PDGF-A与FGF-1表达强度.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PDGF-A与FGF-1表达强度较正常晚孕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均明显升高(P<0.05),各组PDGF-A与FGF-1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PDGF-A与FGF-1由胎盘产生,并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作者:高学印;郭影;吉增良;王健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评价在B超干预下放置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 455例志愿放置IUD的育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均在B超监测下放置Tcu-M型IUD.其中干预组985例,置器后IUD顶端与子宫外缘的距离(S-S)≤14 mm,如超过此范围需马上重置;对照组470例,只记录置器后的实际参数,不作干预.全部观察对象均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临床使用效果.结果:放置满12个月时,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带器妊娠率分别为36/470、5/985,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脱落率分别为23/470、28/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症取出率分别为3/470、44/985,累积续用率分别为67/470、93/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超干预下放置IUD具有脱落率低、带器妊娠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小红;钟小英;张志兴;王奇玲;李庆琨;卞瑞彩;陈比红;张云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简化LH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性早熟病例12例进行传统LHRH刺激试验(五点位法),并于静脉应用LHRH药物40 min时取静脉血,测定0、30、40、60、90、120 min 6个点位的LH、FSH值,分别比较确定0、40 min两个点位(简称两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0、30、60、90 min 4个点位(简称四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0、30、60、90、120 min 5个点位(简称五点位法)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每例患者均分别以上述3种不同点位法得到的LH峰值及LH/FSH比值判断性早熟的类型,并分别将两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四点位法与五点位法LHRH刺激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两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判断的性早熟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P>0.05);以四点位法与五点位法判断的性早熟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5).结论:简化LHRH刺激实验在儿童性早熟的鉴别诊断,尤其是年幼儿童性早熟的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德云;韩正权;蒋惠珍;张志红;丁金霞;周美玲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住院治疗的9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3.33%;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为(9.20±1.71)天,对照组为(11.88±2.09)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31.25%.经统计学分析,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少,住院时间短,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上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近年来,随着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病率的增加,卵巢EM囊肿破裂的发病率随之增多,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妇科急腹症.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对我院近12年来收治的54例卵巢EM囊肿破裂所致急腹症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德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潜伏期胎儿脐血流分析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选择产程尚处于潜伏期的300例孕妇为研究组,分别进行收缩期和间歇期脐血流分析(其中S/D≥3.0为A组;S/D<3.0为B组).随机抽取潜伏期未行脐血流检查孕妇300例为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间在产程中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结果:S/D比值对胎儿预后的阳性预测值、特异度均明显高于缩宫素激惹试验(OCT).结论:潜伏期脐血流检查能有效筛查胎儿宫内窘迫,指导临床治疗,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李雪芬;陈密林;谭慧敏;黄春容;陈拉妮 刊期: 2009年第30期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新调查显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以往报道明显增加,尤其南方的发生率高于北方.该病对母子的平安构成威胁,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如下情况,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发现糖尿病者为妊娠合并糖尿病.
作者:马仲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不孕妇女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结局,探讨与治疗结局相关的若干因素,从而为不孕患者制定个性化助孕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8年12月接受IVF-ET治疗的3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年龄≤25岁、26岁~、30岁~、35岁~和40岁~将患者分组进行比较,着床率和妊娠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P<0.05);<35岁与≥35岁两组患者间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可能影响获卵数的各种因素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其中年龄、基础FSH、FSH/LH与获卵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年龄是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巢反应性逐渐降低,着床率和妊娠率也随之降低,不同年龄患者应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王丹丹;王兴玲;张彩霞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探讨整个孕期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孕妇入院待产后取空腹血和晨尿测定尿钙(Ca)、肌酐(Cr)、血碱性磷酸酶(ALP),产后3天内测骨密度.根据孕期补钙及喝牛奶情况分为两组:孕20周以后补钙(元素钙500 mg/天以上)及喝牛奶(250 ml/天以上)持续16周以上的59例产妇为A组,未有效补钙及喝牛奶的58例产妇为B组.结果:初产年龄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值的高低有正相关性,A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血ALP、尿Ca/Cr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容易发生骨量减少,有效补钙可以防治孕期骨质疏松,降低骨转换率.
作者:李晶晶;曾定元;陈江鸿;张静 刊期: 2009年第30期
目的:观察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胶囊口服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甘利欣治疗组24例口服甘利欣胶囊3 mg·kg-1·d-1;对照组22例口服肝泰乐、益肝灵、肌苷片.均为每天2次,疗程3个月.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谷丙转氨酸(ALT)与谷草转氨酶(AST)、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N末编肽(PⅢNP).结果:治疗前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利欣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I、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HA、LN、ⅣC、PⅢ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利欣具有保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刘月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