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片在绝经妇女取环困难中的应用

杨佳英

关键词:
摘要:宫内节育器为计划生育的一项重要避孕措施,而绝经后妇女取环困难,成为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绝经后妇女因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的减退,导致生殖器官不同程度的萎缩,造成取环困难、环嵌顿或失败.近年来我院门诊对绝经妇女于米索前列醇片400 mg口服后再行取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围产期妇女骨量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整个孕期影响骨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孕妇入院待产后取空腹血和晨尿测定尿钙(Ca)、肌酐(Cr)、血碱性磷酸酶(ALP),产后3天内测骨密度.根据孕期补钙及喝牛奶情况分为两组:孕20周以后补钙(元素钙500 mg/天以上)及喝牛奶(250 ml/天以上)持续16周以上的59例产妇为A组,未有效补钙及喝牛奶的58例产妇为B组.结果:初产年龄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值的高低有正相关性,A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血ALP、尿Ca/Cr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容易发生骨量减少,有效补钙可以防治孕期骨质疏松,降低骨转换率.

    作者:李晶晶;曾定元;陈江鸿;张静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阴道镜应用于诊断宫颈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4 136例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宫颈的结果,其中宫颈细胞学涂片和阴道镜检查结果任何之一有异常者均行活检,对于未活检考虑为良性疾病者随访半年.将阴道镜检查结果、宫颈细胞学涂片结果和阴道镜下活检的病理诊断三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阴道镜诊断假阴性率低于宫颈细胞学诊断假阴性率,具有统计学意义.已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者阴道镜下的活检率和阴道镜诊断的假阳性率低于未行宫颈细胞学检查者,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宫颈细胞学检查相结合即降低宫颈筛查的假阴性率,又保证了阳性率.

    作者:李燕;陈小星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目的:对123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组)和184例继发不孕患者(继发组)行宫腔镜检查及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原发组中有8.94%,继发组中有13.59%存在宫腔病变;两组病例术前术后比较,输卵管通畅病例增加;两组术前为输卵管阻塞的病例,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与一侧通畅病例分别达60.3%和50.6%.而术后仍双侧阻塞的病例分别减少至29.3%和37.0%.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检查可明确诊断宫腔病变,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对输卵管性不孕有非常好的诊治效果.

    作者:方淑英;陈瑶;徐根儿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血性羊水10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血性羊水发生的原因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6年7月收治的106例血性羊水病例.结果:血性羊水的发生率0.58%,其中胎盘早剥32例,前置胎盘7例,胎膜早破22例,产后出血8例.脐血管异常20例,新生儿窒息12例,死胎23例.结论:血性羊水是胎盘早剥及其他一些妊娠并发症的一种征象,应重视血性羊水的诊断及治疗,以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周梅;李会琴;刘志勤;刘云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将住院治疗的9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红霉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0%,对照组为83.33%;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治疗组为(9.20±1.71)天,对照组为(11.88±2.09)天;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8.00%,对照组为31.25%.经统计学分析,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明显,副作用少,住院时间短,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上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大学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某工科大学一年级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81例工科大学一年级女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结果:该校一年级女生共有4项指标优于全国常模,4项指标低于全国常模.女生与男生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4项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心理状况比男生差.结论:该校大学一年级女生心理状况一般.

    作者:李彤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胎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产科已确诊的早产胎膜早破的38例患者的胎膜为研究组,收集与研究组孕妇孕周相对应的胎膜完整的自发早产的36例孕妇的胎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胎膜ICAM-1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胎膜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ICAM-1阳性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有21例(55.26%)存在绒毛膜羊膜炎,对照组中有13例(36.11%)存在绒毛膜羊膜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AM-1的表达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系数为0.90,对照组ICAM-1的表达与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系数为0.72,且病理显示炎症越重的胎膜,其ICAM-1的阳性表达越明显.结论:ICAM-1的表达与胎膜的感染程度相关,感染越重的胎膜其ICAM-1的表达越明显,提示妊娠的结局相对严重;ICAM-1在早产早破胎膜中的表达也提示其在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惠;刘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非肥胖孕妇孕期体重控制对妊娠结局的意义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干预对非肥胖孕妇的可行性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定期产检单胎头位初产妇420例,要求首次就诊时体重指数为18~24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孕妇接受体重干预教育,包括体重目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结果:实验组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2.6±2.9)kg,对照组孕期平均体重增加(16.6±6.4)kg,实验组体重增加量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实现孕期体重目标者178例,占87.68%,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为5.42%低于对照组的11.62%(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巨大儿的发生率7.39%低于对照组13.63%,实验组剖宫产率为52.22%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62.12%(P<0.05).结论:非肥胖孕妇进行体重干预具有可行性,有利于良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陈燕;张国英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无痛分娩对产妇泌乳素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分娩或剖宫产后的疼痛及焦虑、营养欠佳、镇静或镇痛药物应用均可抑制产妇乳汁分泌,而50%浓度笑气无痛分娩对产妇乳汁分泌及新生儿Apgar评分影响极少报道,该文对此进行分组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石琦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稽留流产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探讨(附107例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稽留流产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分离培养法对107例稽留流产妇女进行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培养,并对其清宫或流产的绒毛及部分蜕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年龄分组无显著相关性,与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孕周、孕产史和人员来源有相关性.在107例稽留流产孕妇中,支原体感染者中宫颈分泌物阳性42例,感染率为39.25%,组织物阳性10例,感染率为9.35%,衣原体感染者中宫颈分泌物阳性10例,感染率为9.35%,组织物阳性4例,感染率为3.74%.结论:文化程度、居住条件、工作环境、孕周、孕产史和人员来源等因素都与孕妇稽留流产有关,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通过上行传播引起宫内感染、绒毛膜炎,终导致胚胎停止发育,造成稽留流产,故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与稽留流产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黄艳萍;刘玉娟;李卫东;周秋霞;缪小冬;魏月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武汉市东西湖区巨大胎儿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巨大胎儿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06年在武汉市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建册的761例孕妇及分娩的活产儿为研究对象,新生巨大儿为病例组,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3:1.巨大儿发生率为6.31%(男女新生儿的发生率分别为7.00%和5.64%);单因素分析显示,巨大儿组产妇的身高、分娩前BMI、产前检查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BMI≥28是巨大胎儿的独立预测因子(OR95%CI=1.102~1.38,P<0.05).结论:孕妇身高、孕期肥胖与巨大胎儿的发生有关.应加强孕期保健,避免孕期体重过度增长,以预防巨大儿发生.

    作者:张建端;张静;石淑华;倪泽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不同性格类型的女大学生经前期综合征相关知识及态度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性格类型的女大学生对于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sdrome,PMS)的相关知识及态度的差别.方法:以西安医学院1年级973名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的研究工具包括: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月经态度问卷(Menstrual Attitude Questionnaire:MAQ)以及月经知识问卷.利用SPSS 15.0来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性格类型的女大学生PMS相关知识及态度存在差异.内外向不稳定性格的女大学生比内外向稳定性格的女大学生月经态度分数高,同时外向不稳定性格的女大学生的月经知识分数比内向稳定性格的分数高.结论:性格类型对女大学生PMS相关知识和态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张永爱;唐争艳;刘庆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抢救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2007年对12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出血量>1 000 m1)患者应用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12例剖宫产术中获止血效果,总成功率为100%.结论:B-Lynch缝合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止血效果确切、术后无并发症,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安全有效的止血措施.

    作者:梁小勤;刘瑶;陈瑞玲;肖翠珍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630例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畸变及性激素水平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遗传学因素与性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630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催乳素(PRL)水平.结果:63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共检出染色体畸变110例,占17.46%,其中性染色体94例,占异常总数的85.45%,常染色体异常16例,占异常总数的14.55%,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中Klinefelter综合征76例,占异常总数的69.09%;性激素检测中,无论核型正常与否,FSH、LH显著升高,T值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核型异常组FSH、LH升高更为明显.结论:无精子症与遗传因素及性激素改变密切相关,对无精子症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查、性激素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周慧;朱继望;杜庆玲;廖爱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8及组织抑制物-1与胎膜早破的关系

    目的:探讨孕妇胎膜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水平变化以及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3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胎膜早破组,其中妊娠37~41周18例,28~36+6周12例.30例非胎膜早破孕妇作为对照组,平均妊娠34~41+2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法检测两组孕妇胎膜MMP-8和TIMP-1水平,比较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在这些指标上的差异.结果:①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胎膜MMP-8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00%和70%,胎膜早破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胎膜早破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胎膜TIMP-1的表达,胎膜早破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8水平的异常升高及TIMP-1水平的下降,可能是胎膜早破重要的发病机制,MMP-8及TIMP-1的水平检测可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学标志物用于胎膜早破并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的诊断.

    作者:贺喜风;杨海澜;韩方;武桂花;郝敏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绝经前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米非司酮5 mg、桂枝茯苓丸6丸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39例,米非司酮5 mg口服,每日1次;两组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连服3个月.在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体积,行子宫内膜病检,观察子宫内膜变化;检测治疗前后雌孕激素,血红蛋白水平,肝、肾功能,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并按期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子宫内膜及雌孕激素水平维持于增殖早期,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大肌瘤的平均体积缩小,治疗组子宫和大肌瘤体积缩小较多,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类似且无需特殊处理,停药后多数患者月经逐渐恢复,肌瘤复发.结论:米非司酮配伍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优于单纯应用米非司酮治疗,适于术前或围绝经期用药,但仍无法替代手术治疗.

    作者:朱聿君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妊娠糖尿病的诊治与管理

    妊娠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新调查显示,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较以往报道明显增加,尤其南方的发生率高于北方.该病对母子的平安构成威胁,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如下情况,在糖尿病诊断之后妊娠者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在妊娠期间发现糖尿病者为妊娠合并糖尿病.

    作者:马仲秋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常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加用静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注射液配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大叶性肺炎疗效良好,能缩短疗程.

    作者:李香玉;原晓风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胎盘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30例健康孕妇胎盘组织MMP9的表达.结果:轻度子痫前期及重度子痫前期组MMP-9的灰度值明显高于正常孕足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胎盘滋养的细胞上MMP-9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孕足月组,母胎界面上MMP-9/TIMP-1平衡的紊乱直接影响了胎盘滋养细胞的侵蚀能力,致至胎盘着床过浅,血管重铸障碍,引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作者:乔志华;袁捷 刊期: 2009年第30期

  • 117例婴幼儿多种客观听力测试的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婴幼儿进行多种客观听力测试方法的结合应用,探讨婴幼儿听力障碍的诊断方法和程序,了解婴幼儿听力损失发病状况,及早确定听损伤程度,早期进行科学有效干预.方法:收集2007年3月~2008年3月在该院耳鼻喉科门诊就诊要求检测听力的117例婴幼儿,年龄3个月~8岁之间.在经耳鼻喉科常规检查后,进行听力客观检查,包括ABR、40Hz-AERP、ASSR、OAE、声导抗等技术予以综合测试、诊断,并对永久性听力损失提出早期干预方案.结果:117例婴幼儿中有70例被终诊断存在听力障碍,占总数的59.8%,其中,极重度聋儿45例占确诊人数的64.3%(45/70),中重度17例占24.3%(17/70),轻度8例占11.4%(8/70),传导性聋9例占12.9%(9/70),感音神经聋61例占87.1%(61/70),双耳发病56例占80.0%(56/70),单耳14例占20.0%(14/70).结论:利用先进的听力评估手段,结合多种客观测试可以相互印证,综合评估.对低龄儿童早期明确诊断,有效地避免漏诊和误诊,以便早期进行科学干预.

    作者:张建平 刊期: 2009年第30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