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包正平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及保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高度可疑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进行跟踪观察.结果: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及实验血β-HCG检查经治疗前后对照符合率1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诊断准确率高,检查操作简便,是一种无创性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较好的诊断方法.
作者:高露露;白新华;贡雪灏;张家庭;赵卫华;周凤珍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铅暴露儿童主要症状、年龄特点、环境铅来源及锌钙制剂治疗前后血铅水平变化.方法:对2003年~200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43名铅暴露儿童诊治资料进行分析.铅暴露诊断参考指标为血铅大于5 μg/dL,同时伴有症状者.资料分析包括:主要症状、血铅水平、环境铅源、年龄性别特点等.同时,对驱铅治疗前后血铅与血矿物元素等的变化进行评估.结果:血铅值在5~10μg/dl伴有临床症状的患儿占30.2%(13/43),男女儿童均在8~9岁时就诊率高.膨化食品、玩具、碳酸饮料、房屋装修和咬铅笔是导致儿童铅暴露的高危因素,注意力涣散、易激惹和多动为常见症状.用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躯铅治疗后,血铅值显示有意义下降(P<0.001),同时可防止血矿物元素的下滑.结论:神经症状出现在血铅水平<10 μg/dl,说明铅损害可以发生在目前的诊断标准以下.铅损害的主要症状表现在神经系统.锌钙合剂治疗对降低血铅和恢复血钙、锌水平有较好效果.
作者:李时莲;张美和;宋文琪;焦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产后保健对于母亲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产后产妇身体机能恢复的好坏关系到妇女一生的健康和幸福.产后访视是围产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婴儿健康成长和母乳喂养的成功.产后访视的内容包括产妇和新生儿两部分:①针对产妇的访视内容:体格检查,如子宫收缩情况、恶露情况、伤口愈合情况、全身状况和乳房检查等;产褥期护理和生活指导;计划生育指导等[1].
作者:张颖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开展儿童ADHD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试剂盒,运用ELISA方法分析儿童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1.42±0.34)ng/ml和(177.70±37.92)pg/ml,对照组血清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分别为(1.94±0.42)ng/ml和(206.20±42.45)pg/ml;与对照组比较,儿童ADHD血清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枢神经递质在儿童ADHD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熊忠贵;金涛;徐海青;石淑华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90例不同病情的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选择同期我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儿童30例,D-二聚体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结果:急性期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D-二聚体含量在轻症组与重症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越重D-D升高越明显,D-D升高与病情呈正相关(P<0.01).预后不良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恢复期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下降,接近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定量测定有助于早期、准确地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作者:刘亚秋;刘喜;张侃;刘纯义;罗勇;夏汉兵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龄青少年近视的发生与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的关系.方法:对13岁同龄学生240人,480只眼根据散瞳后屈光度进行分组,对各组角膜曲率、眼轴长度、晶体厚度、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岁同龄青少年近视以轻中度为主,占72%.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各组之间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角膜垂直曲率总体差别有显著性(P<0.05).进行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13岁同龄青少年近视屈光度与眼轴长度、角膜垂直曲率、玻璃体腔长度有相关性(P<0.05),近视屈光度与晶体厚度、前房深度、角膜水平曲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13岁同龄青少年中、高度近视主要是眼轴过长引起的,而轻度近视的产生与眼轴无明显关系.眼角膜垂直径屈光力增高可能是形成青少年轻度近视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雅馨;高庆华;李海燕;刘淑玲;王桂芝;周春辉;徐春军;杜红玉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妥泰治疗儿童失神癫痫(CAE)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符合诊断条件的患儿随机分为妥泰治疗组24例和丙戊酸治疗组26例,妥泰治疗组均采用妥泰单药治疗,目标剂量3~8 mg/(kg·d);丙戊酸治疗组采用丙戊酸钠单药治疗,目标剂量为20~40 mg/(kg·d).比较两组在疗效和毒副作用方面的差异.结果:妥泰治疗组24例中完全控制13例,显效3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70.83%;丙戊酸治疗组26例中完全控制18例,显效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84.62%,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两组在疗效上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毒副作用方面:妥泰治疗组24例患儿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占16.67%;而丙戊酸组26例患儿中有9例出现副作用,占34.62%,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两组在毒副作用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妥泰治疗CAE与传统药丙戊酸比较疗效相近,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陈银波;李春怀;梁东;贾飞勇;李海波;梁志学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8例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经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的情况.结果:宫、腹腔镜检查6条输卵管缺如,70条输卵管中46条阻塞,中远段阻塞30条,近中段阻塞16条,24条通畅;输卵管碘油造影假阳性率34.3%;宫、腹腔镜联合疏通41条输卵管,切除2条输卵管,3条输卵管行吻合术,术后1个月行输卵管通液提示输卵管通畅.随访6~9个月,30例怀孕,受孕率78.9%.结论:官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检查并手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理想的诊治策略.
作者:余志惠;王晓晖;陈茵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该院住院发生产后出血的128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流产史、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双胎、妊娠合并中度贫血等产前存在的高危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产程异常、助产技术、产后观察等为产时及产后存在的高危因素.结论:重视孕前、孕期、产时、产后的高危因素,加强保健工作,.提高医生的助产技术,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滕利;吕荣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苯丙酮尿症(PKU)和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3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方法:CH、PKU筛查采用荧光酶免疫法分别定量测定血促甲状腺素(TSH)和苯丙氨酸(Phe)浓度;G-6-PD缺乏采用荧光斑点法进行筛查.结果:江门市CH、PKU发病率分别为1/2509、1/55205,红细胞G-6-PD缺乏阳性率为6.74%.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数量、覆盖率和地区差异是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病率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容玉葵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HLA-DR+细胞水平及定位,分析免疫因素在致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学实验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法检测100例卵巢早衰患者,6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60例自然绝经妇女,60例正常育龄妇女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ENA多肽抗体系列、CD3+、HLA-DR+、CD3+ HLA-DR+细胞水平.结果:①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为26.53%(26/98),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均为阴性.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促性腺激素组、自然绝经组、育龄组(P<0.05),未发现有明显的特殊核抗原成分;13例ANA阳性POF患者经治疗后ANA转为阴性;②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HLA-DR抗原表达增加,CD3+HLA-DR+(活化T细胞)增加,与自然绝经组和育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01,P=0.003);6例POF患者经激素替代后CD3+HLA-DR+水平未见明显降低.结论:部分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机体存在免疫系统异常状态,免疫因素可能是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的致病原因.
作者:秦姗;沈鸿敏;徐素欣;宋月轻;常雅丽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不孕不育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不孕不育患者行官腔镜常规检查,行输卵管插管通液,并对116例存在子宫腔内病变的患者行双极汽化手术,探讨宫腔镜检查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双极汽化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官腔镜检查发现了B超及造影经常忽略的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纵隔以及宫腔粘连等病变,对不孕不育原因检查的阳性率高达85.3%.输卵管插管通液相比于普通的子宫输卵管通液和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输卵管具有更好的疏通效果.116例行双极汽化手术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8.4 min、出血量平均为13.4 ml、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对合并月经增多、月经不规则治疗有效率97.4%,治愈率为81.1%.结论:不孕不育患者行官腔镜常规检查和插管通液,不仅可发现官腔内病变,且可同时进行治疗,并对输卵管具有较好疏通效果.双极汽化系统安全、高效、对患者损伤更小、恢复快,避免或减少了水中毒、电能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梅;施永鹏;韩临晓;唐云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单纯性细菌性阴道病及混合感染的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07年8~11月在我院门诊妇科就诊的病人,细菌性阴道病检测阳性及阴道分泌物镜检霉菌及滴虫阳性的患者117例,按病原学检查分为单纯感染和混合感染,并按一定方案治疗和复查随访,分析细菌性阴道病患病年龄,比较两种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感染(细菌性阴道病)63例占53.8%,混合感染(BV+霉菌、BV+滴虫)54例占46.2%.117例患者的年龄在20~39岁之间,占65%,40岁以上占35%,两者有显著差异.单纯感染的治愈率为85.7%,混合感染的治愈率为57.4%,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细菌性阴道病的患病年龄较年轻,在20~39岁患病率较高.混合感染与单纯感染比较具有治疗时间长,疗效较差的特点.细菌性阴道病易与其他的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上应加以重视.
作者:王娅娜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IVF-ET治疗后发生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0月在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获得临床妊娠并有终妊娠结局的2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输卵管妊娠发生率为2.46%,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发生率为1.48%.异位妊娠及宫内外同时妊娠的8例患者均为盆腔卵管因素不孕,6例曾行腹腔镜检查及手术.与正常宫内妊娠组相比,女方年龄、基础激素水平(E2、P、LH、FSH和T)、HCG日激素水平(E2、P、IH)、促性腺激素总量、取卵日及HCG日内膜厚度、取卵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妊娠组既往异位妊娠次数显著多于宫内妊娠组(P<0.05).异位妊娠组优良胚胎形成率低于宫内妊娠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64).不同移植人员之间的异位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异位妊娠高危患者可以考虑子宫中下段移植和单囊胚移植.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早期发现宫内外同时妊娠并及早手术,可以将对宫内胎儿的影响减至低.
作者:朱亮;全松;邢福祺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绍兴地区基层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方法:问卷调查,对象为新生儿窒息复苏相关医护人员.结果:在绍兴地区基层医院,47.0%的人员未参加过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相关培训,75.9%的人员近3年内未参加培训,77.1%的人员临床参与过新生儿窒息复苏.结论:行政干预、技术培训双管齐下才是提高基层医院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者:蒋叶均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可行性.方法:利用LEEP刀治疗官颈上皮内瘤变136例,对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6例均成功利用LEEP刀完成宫颈上皮内瘤变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切除物可送检等优点.结论:LEEP刀切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等特点,患者易接受,在妇产科临床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成清奇;张幸春;张月敏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6个月龄儿童的眼屈光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2 146名6个月龄儿童进行视力筛查,结果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龄儿童左右眼球镜屈光度及散光检出率女童均高于男童;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先心儿的6个月龄眼球镜屈光度均高于正常儿童,但散光检出率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个月龄儿童眼球镜屈光度和散光检出率存在性别差异,6个月龄儿童眼屈光状态以远视占优势,婴儿先天不良因素可能对6个月龄婴儿眼屈光状态产生影响.
作者:严双琴;顾春丽;刘明芳;李晴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通过总结该科开展的保留女性功能的微创手术进行临床分析,对术式的良好疗效进行解释.方法:重点对开展的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挖出手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相关临床资料与开腹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动脉阻断术后子宫肌瘤永久坏死而子宫正常存活的临床现象是确实的,保留了生理功能,改善了治疗结果,降低了术后病率.结论:将微创手术与保留女性器官与功能相结合是可以实现的,并且对于女性术后身心保持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朱宇;程忠平;戴红;康乐;瞿晓燕;马丽山;龚军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子质量和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行IVF-ET治疗的PCOS患者9例(PCOS组)及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1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取卵日空腹血浆及卵泡液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浓度以及卵子发育情况.结果:PCOS患者取卵日血浆及卵泡液tHcy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PCOS患者卵子回收率、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卵泡液tHcy浓度与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负相关(均P<0.01);卵泡液tHcy浓度与血浆tHcy浓度正相关(P<0.000 1).结论:PCOS患者血浆及卵泡液总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显著升高;血浆及卵泡液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PCOS患者卵子质量、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董丽霞;徐素欣;曹金凤;王玮 刊期: 200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PCOS患者30例,给予罗格列酮4mg,1次/日,治疗3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IR)以及雄激素等指标,观察月经变化和排卵情况.结果:患者在罗格列酮治疗后体重指数(BMI)、睾酮水平明显下降,胰岛素水平有下降趋势;治疗后规律月经者占60%,自然排卵率为56%,9.1%妊娠.结论:罗格列酮是一种有效的治疗PCOS的药物,可以改善IR,同时改善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无排卵,恢复规律月经、甚至自然妊娠.长期服用可降低将来发生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危险.
作者:孔芬英;段海风;王艳芬;潘丽霞;李晓丹 刊期: 200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