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崔晓荣

关键词:甲氨喋呤联, 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异位妊娠, 妇科常见病, 治疗效果, 药物治疗, 生育功能, 妊娠妇女, 检测技术, 患者, 发病率, 保守性, 诊断, 用药, 医生, 血清, 提高, 趋势, 报道
摘要:异位妊娠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殖着血清β-HCG、B超等检测技术的提高以及医生对异位妊娠认识的深入,已使大多数患者得到早期而准确的诊断.而越来越多的患者迫切需要保留生育功能,保守性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将对异位妊娠妇女采用甲氨喋呤(MTX)联台米非司酮用药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孕中期产前筛查9372例分析

    目的:评价妊娠中期(AFP/β-hCG)唐氏综合征/神经管缺陷产前筛查系统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试剂检测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于2005年1月~2007年12月9 372例孕龄为14~20周,年龄为20~45岁妊娠妇女AFP/β-hCG,并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及身高比值等其它因素,用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风险估算和管理软件综合评价孕中期妇女妊娠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度.结果:检出唐氏综合征高危妊娠876例,筛查阳性率为9.35%,经过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出生缺陷监测和新生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共筛查出16例唐氏综合征患儿,而在低高危妊娠中发现1例唐氏综合征患儿.检出神经管缺陷高危妊娠48例,筛查阳性率为0.5%,均经过B超检查,共检出16例神经管缺陷胎儿;在9 324例神经管缺陷低危妊娠中,未发现神经管缺陷患儿.结论:AFP/β-hCG产前筛查提高了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患儿的检出率,大可能避免了这些缺陷儿的出生,同时也减少了因唐氏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导致的围产儿死亡,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秦秀菊;双艳萍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子宫内膜癌192例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近15年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方法:对19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5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年轻患者的手术一病理分期早,组织分化好,肌层浸润浅,病理类型稍好.结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趋势已呈现新的特点;对于年轻及早期病例要充分考虑生殖内分泌功能的保留问题.

    作者:邹积艳;石磊;程清军;王立岩;庞晓丽;赵淑媛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1400例生殖道健康查体结果临床分析

    生殖道感染(RTI)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人类生殖道的感染,是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特别是妇女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通过妇科门诊和计划生育门诊为妇女提供独特的生殖道感染(RTI)/性传播疾病(STDs)的保健服务是提高生殖健康综合服务的重要手段.现对1 400例在妇科门诊进行健康查体的育龄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和生殖道分泌物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全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4例异位妊娠患者首先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再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一步确诊.结果:54例异位妊娠患者,经阴道超声确诊49例,占90.74%,其中输卵管妊娠49例,残角子宫妊娠1例,宫颈部妊娠1例,卵巢妊娠1例,腹腔妊娠1例,子宫角妊娠1例.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扫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更有助于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晓影;贾云杰;于希莉;王玉兰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关于儿童哮喘相关基因与气道重塑

    细胞因子(cytokin)是指主要由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和某些非免疫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功能的可溶性小分子多肽[1],多数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以双体形式发挥生物学作用,如IL-12.细胞因子以网络形式发挥作用,同时,内源性和外源性调节因子对细胞因子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细胞因子并具有一定的趋化作用.

    作者:周亮;鲁继荣;马青山;梁冬梅;付文勇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新生儿重症感染与血小板计数动态变化

    目的:探讨血小板动态变化与新生儿重症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与否,将51例重症感染患儿分为SIRS组和非SIRS,将其血小板计数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生存组与死亡组血小板数及SIRS组与非SIPS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测定血小板计数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新生儿重症感染的早期血小板计数SIFTS组明显增高,与非SIRS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t=2.85,P<0.01).结论:患儿病情加重时,血小板逐渐减少,SIRS患儿较非SIPS减少更为明显.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对提示患儿病情的转归有重大意义.

    作者:史宝俊;王学珍;王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47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侵蚀性葡萄胎(侵葡)和绒毛膜癌(绒癌)的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8年1月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患者47例.结果:总治疗有效率92.9%,近期治愈率达到78.6%;Ⅰ期近期治愈率100%,Ⅱ期近期治愈率88.9%,Ⅲ期近期治愈率70.6%,侵葡和绒癌在近期治愈率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侵葡和绒癌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岳瑛;何娟;于娥;王金莉;李海凤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5年随访观察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的5年临床疗效.方法:随访2001年4月~2003年5月期间3l例放置LNG-IUS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观察LNG-IUS治疗前、3个月、6个月、12个月、3年、5年的月经量、痛经VRS评分、子宫体积.LNG-IUS治疗前、治疗后第12个月、3年、5年检测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结果:治疗前月经量为219.8±49.6,治疗后5年20.2±3.0,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为79.2±11.5,治疗后5年为128.7±10.9,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痛经VRS评分为2.8±90.5,5年后所有患者痛经症状消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子宫体积为739.6±69.8 cm3,5年时为129.6±18.3 cm3,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血清FSH、LH、E2浓度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5年内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宫美轩;丛德红;陈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上海市新生儿PKU筛查患儿家长意向评价

    目的:调查PKU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及对筛查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的意向,了解患儿家长对筛查的评价,从家长层面寻找影响筛查有效实施及筛查终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现场询问、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进行患儿家长意向调查.采用excel 2003对意向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及归类整理,用SPSS 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7%的家长自愿给孩子做新生儿筛查;家长对PKU筛查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治疗费用上,仅3.7%的家长对治疗收费表示满意,7.4%的家长比较满意.18.5%的家长认为一般,对治疗收费不满意的家长占25.9%,很不满意的占44.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对筛查收费满意程度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在筛查前告知家长筛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较高的治疗费用是影响PKU患儿家长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也给家长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构建更人性化和更有保障的干预支持系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作者:陈天;吕军;孙晓明;赵嘉然;李善国;王家军;方秉华;郑敏;顾学范;田国力;沈伟敏;陈昕;葛蕙苓;姚国英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STAT3及VEGF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探讨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及STAT3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STAT3阳性率分别为70.2%、71.9%.癌组织中VEGF和STAT3的表达均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VEGF与STAT 3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和STAT 3在子宫内膜癌中过度表达,STAT 3与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STAT 3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促进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新生血管的形成,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董莉莳;王海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流产术中即时放置和月经来潮7天内放置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INC-IUS)在流产术中即时放置和月经来潮7天内放置的临床使用半年后效果、副反应、安全性等.方法:在充分咨询下,让患者知情选择并签署同意书后使用LNG-IUS,对248例患者进行(其中流产术中即时放置130例,月经来潮7天内放置118例)定期随访.结果:流产术中即时放置和月经来潮7天内放置在脱落率、下移率、月经经量、周期、避孕率方面无明显差别(P>0.05),出血模式流产术中即时放置优于月经来潮7天内放置.结论:LNG-IUS是一种有效、安全、副反应小的宫内缓释避孕系统.

    作者:朱凌云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青少年时期体力活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青少年时期的体力活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08年2月在我院就诊患者134例,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调查两组青少年时期的体力活动情况(包括参加专项训练情况和是否爱好体育活动),同时调查人口社会学特征,月经史、婚育史、目前体力活动水平等.结果:对照组和病例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补钙、月经婚育史和母乳喂养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时期爱好体育活动,经常进行负重或冲击性活动可以减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危险(OR=0.208,95%CI:0.100~0.432;OR=0.207,95%CI:0.099~0.430);对目前体力活动水平、生育期使用避孕药、绝经后使用激素替代等混杂因素校正后,青少年时期爱好体育活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危险的影响仍然存在(OR=0.237,95%CI:0.081~0.693).但病例组和对照组青少年时期参加专项训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时期体力活动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保护因素,可降低发病危险.

    作者:邓士琳;杜玉开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血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对100例临床诊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用北京博辉公司的BH 2100原子吸收光谱仪及配套试剂检测血铅和BH 5100型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测量人体镉(Cd)、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6种元素含量,并与600例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血微量元素进行对照.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0~2岁组血Pb高,血Cu、Zn、Ca、Fe低;3~5岁组血Cu、Zn、Ca、Mg、Fe均低;6~12岁组血Zn、Ca、Mg、Fe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0~2岁患儿血Pb与Fe、Cd呈明显负相关,与Cu、Zn、Ca、Mg呈正相关;3~5岁患儿铁与钙、锌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6~12岁患儿Zn与Ca呈显著正相关;0~2岁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Fe和Zn明显低;3~5岁频发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以Zn缺乏为主.结论:微量元素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病情有一定影响.

    作者:白凤玲;田淑萍;郝会芳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酒精棉塞耳治疗女大学生痛经效果评价

    目的:提高对月经生理及痛经的认知水平,为促进女大学生月经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验组采用75%酒精棉塞耳的快捷疗法,辅以按压足三里、内关等穴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的痛经缓解时间和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酒精棉塞耳方法可有效治疗女大学生痛经.

    作者:谢卫;胡英雏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2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2~2007年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66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综合治疗较单用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结论: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产妇及新生儿有不良影响.重视孕期培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改善预后.

    作者:张仲璟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卵巢囊肿及囊肿核除术后对卵巢储备功能、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及囊肿核除术后对卵巢储备功能、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双侧/单侧囊肿核除术及卵巢囊肿未达手术标准(但囊肿至少半年以上直径小于3 cm,术前经穿刺证实为巧囊或单纯性囊肿)而直接行ART助孕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其后第1个与其同龄的患者与之配对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卵巢储备情况、卵巢对促排卵药物的反应情况、着床和妊娠情况.结果:①双侧卵巢存在实验组(Al组)与对照组(A2组)比较,窦卵泡数、Gn支数、HCG日E2值、采卵日≥14mm卵泡数、采卵数、好胚数、冷冻数、移植数均有显著差异,而基础FSH值、GnRHa天数、着床率、流产率及妊娠率无差异.②一侧卵巢存在实验组(B1组)与对照组(B2组)比较,窦卵泡数、Gn支数、采卵日≥14 mm卵泡数均有显著差异,而基础FSH值、GnRHa天数、HCG日E2值、好胚数、冷冻数、移植数、着床率、流产率及妊娠率无差异.③一侧卵巢存在囊肿未手术组(C1组)与对照组(C2组)比较,只在窦卵泡数上存在差异,而其余各项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卵巢囊肿核除术以及囊肿存在本身会造成生殖功能部分下降,但生育能力未受明显影响.

    作者:王磊;邵小光;李晓霞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2003~2006年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重采血质量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召回重采血工作对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的影响.方法:对需召回重采血新生儿进行召回原因确定,通知方法为依据召回原因和筛查情况由筛查中心直接通知,利用网络由采血单位通知,邮寄挂号信或请熟人通知;对通知召回过程中遇到的认识不足问题,采取反复讲解、多次通知方法使其能及时重采血复查,联系中断失访者做好3次以上召回追访记录.过于紧张焦虑者给予安慰劝导,对阳性病例可能性较大的召回后直接进行确诊检测.结果: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计筛查92 901例新生儿,需召回重采血复查确诊1 779例(1.9%),实际追回重采血1 354例(76.1%),阳性召回重采血率高达96.6%,其他原因召回重采血率高达83.6%.确诊阳性病例35例,重采血阳性率2.6%.其中高Phe6例,PKU 7例,高Tsh 12例,CH 10例,阳性病例均出现在阳性召回中,且在1个月内得到治疗,其他原因召回中未见阳性病例,到目前为止,未发现其他原因召回中出现漏诊病例.结论:人们对于阳性召回比较重视,而对于其他原因召回不愿重新采血者,应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全面质量管理,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减少其他原因召回重采血.

    作者:冯淑芳;陈艳玲;马爱军;潘喆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简易宫角位置屏幕标定方法在输卵管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简易宫角屏幕标定方法在介入治疗近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经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近端输卵管阻塞患者采用介入方法,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近端阻塞,在X线屏幕上用标号笔标记双侧宫角、宫底位置后再行输卵管再通术.结果:28例患者有51条近端阻塞的输卵管,46条管腔获得再通,其中近端阻塞再通成功率为90.20%.结论:简易宫角屏幕标定法在输卵管阻塞介入再通治疗中应用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减少输卵管插管时间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孝刚;赵光敏;孙新医;赵萍;张巧玲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216例胎盘粘连原因分析

    胎盘粘连是产科分娩中常见的现象之一,采取人工剥离术取出,是引起产后出血和产褥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216例阴道自然分娩者发生胎盘粘连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作者:冯红星;宋勤奋 刊期: 2008年第33期

  • 高原地区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92例新生儿行为测定(NBNA)<37分的HIE患儿随机分为康复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康复干预组患儿给予被动运动、听觉刺激和视觉刺激等康复治疗,并于出院时再次行NBNA评分;常规治疗组予给氧、止血、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治疗.结果:康复干预组NBNA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HIE患儿给予早期康复干预,可减轻神经系统损害,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淑贤 刊期: 2008年第33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