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早产儿出生月份分布

刘国英;吴高强;张蕙芸

关键词:圆形分布法, 早产儿, 出生月份, 医疗资源, 生存质量, 抢救治疗, 合理调配, 死亡率, 生存率, 患病率, 并发症, 脏器, 体内, 提高, 护理, 发育
摘要:早产儿由于体内脏器发育尚不完善,出生时及出生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患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因此了解早产儿的出生月份分布,能够更好地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珠海市近2001~2006年3种新生儿疾病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总结和分析珠海市2001~2006年间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3种新生儿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的筛查结果,探讨该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用干滤纸片法测定全血中的促甲状腺素、苯丙氨酸和G6PD活性.结果:在这近6年中,共筛查43 097份新生儿血样本,平均筛查覆盖率为52.04%,检出CH和G-6PD缺乏症患儿各17例和1 336例,发病率分别为0.4‰和3.25%,CH与全国0.3%的发病率比无显著性的差异(x2=0.50,P>0.05),而C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深圳市0.69%的发生率(x2=3 445.16,P<0.005).期间未筛出PKU患儿.结论:通过新生儿疾病筛查可有效地对CH和G-6PD缺乏症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从而可避免其对新生儿智能和体格发育的损害.该市与经济发展不相称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值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议加强宣传和监管力度以减少残疾儿的发生.

    作者:肖鸽飞;吴洪秋;孟小军;朱兰芳;周玉球;肖奇志;戚小兵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新生儿游泳对其保健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胎粪初排时间、转黄时间、新生儿体重变化及其黄疸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08年5月在我院剖宫产的足月新生儿82例为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4~5 h进行游泳,第1天1次,以后每天2次,共10次,每次10~15 min.对照组为同期行剖宫产的64例新生儿,单纯沐浴.观察两组:①胎粪初排及转黄时间;②新生儿体重变化;③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情况.结果:游泳组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游泳组新生儿胎粪初排和转黄时间明显提前,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游泳组平均黄疸指数第1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第3、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生儿游泳能促进胎粪尽早排出,可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可在降低新生儿黄疽中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唐元萍;赖翠玉;张树荣;杨淑莉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小儿临床常见疾病,在小儿肾脏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其临床表现为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本病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健康.

    作者:杨楠;毓明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子宫切除对卵巢的影响

    卵巢是由卵巢动脉和子宫动脉卵巢支双重血液供应的器官,卵巢动脉来源于腹主动脉,经卵巢门进入卵巢;子宫动脉来自于髂内动脉前干,其上行支分出的卵巢支经输卵管系膜进入卵巢.

    作者:袁捷;袁芳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正常妊娠与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母胎界面SOCS1、SOCS2、SOCS3蛋白表达的差异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小鼠与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母胎界面SOCS1、SOCS2、SOCS3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建立反复自然流产小鼠模型CBA/J×DBA/2及正常妊娠小鼠模型CBA/J×BALB/c,取孕14.5天的蜕膜和胎盘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SOCS1、SOCS2、SOCS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妊娠模型组相比,反复自然流产模型组小鼠母胎界面SOCSl蛋白表达非常显著升高(P<0.01),而SOCS3蛋白表达则非常显著降低(P<0.01),SOCS2蛋白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OCS1、SOCS3在正常妊娠与反复自然流产小鼠中有明显的表达差异,可能在妊娠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尤昭玲;何冬梅;赖毛华;刘慧萍;雷磊;卢芳国;周薇;罗香姣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不同的MTX治疗方案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氨甲喋呤(MTX)联合米非司酮(Ru 486)及单用MTX注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方法:对256例患者行血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和B超检查,确诊异位妊娠后,应用随机分类法分为2组,A组119例采用MTX 50 ms/m2单次肌注并加服Ru 486 150 mg,MTX剂量≤80 ms/次;B组137例单用MTX治疗.用药5天后两组若血β-HCG下降<15%,可再次用药.结果:A组成功率88.23%(105/119),B组86.13%(118/13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一疗程成功率,A组71.42%(85/119),B组56.20%(77/1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MTX剂量:A组平均93.33 mg,B组113.37 mg,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住院日:A组(9.1±3.6)天,B组(13.48±5.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MTX与Ru 486联合治疗异位妊娠效果确切,剂量小,疗程短,副反应较微,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永凤;褚桂芬;杨雪娇;杨美如;徐岚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为了对产后抑郁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我们对650例产妇产后进行了心理抑郁焦虑量表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旭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1083例胎儿娩出困难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胎儿娩出困难占剖宫产术中的11.21%,胎儿娩出困难的原因中胎儿因素686例占63.34%,子宫因素197例占18.19%,医源性因素200例占18.47%.剖宫产术中发生胎儿娩出困难组造成产后出血、子宫切口撕裂、脏器损伤、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产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胎儿娩出顺利组,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剖宫产术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明确的手术指征,适时的手术时机,良好娴熟的手术技巧,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沉着冷静的应急能力才能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周立岩;江桂玲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早期宫内孕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提高鉴别诊断水平,避免过度治疗.方法: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患者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7.2岁.26例全部有停经史,22例有下腹痛,20例有阴道出血.合并卵巢黄体破裂出血19例,合并附件囊性包块15例.B超、血β-hCC动态监测15例,行腹腔镜探查术14例.诊刮术12例.结论:早期异常宫内妊娠合并附件囊性包块、早早孕并卵巢黄体破裂内出血、B超探及孕囊时间滞后是该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B超、血β-hCG联合动态监测甚为重要.误诊可能导致过度治疗.

    作者:王杨;周广玉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婴幼儿迁延性肺炎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婴幼儿迁延性肺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符合迁延性肺炎诊断标准的患儿40例.结果:婴幼儿迁延性肺炎病因复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为主要病原体;机体因素包括先天性肺发育异常、先天性气道异常、气道内阻塞、消化道异常等.结论:治疗应考虑病原体因素和(或)机体因素,通过综合治疗,可以临床治愈.

    作者:吴爱民;刘建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Prostasin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prostasin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①应用4 097靶基因点基因芯片对5例卵巢浆液性腺癌及5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筛查差异表达基因.②应用RT-PCR检测10例卵巢癌组织、10例卵巢瘤组织及lO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rostasinmRNA的表达.结果:①基因芯片筛查出卵巢浆液性腺癌差异表达基因58个,其中表达增高(上调趋势)基因30个,表达降低(下调趋势)基因28个;proatasin基因为表达上调基因(cyS/cy3=3.018).②prostasin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prostasin/actin:0.415±0.177),与正常卵巢组(prostasin/actin:0.192+40.128)及卵巢瘤组(prostasin/actin:0.237±0.23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基因芯片可以用于筛查卵巢癌差异表达基因,prostasin为表达上调基因,prostasin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在正常卵巢及卵巢瘤组织中表达.

    作者:张晓霞;费军伟;丛云凤;任丽群;李相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笑气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笑气对无痛分娩产时、产后的效果.方法:吉林市妇产医院150例住院产妇(无并发症,足月头位),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颈扩张3 cm,未破膜者常规破膜)时,给予笑气作无痛分娩吸入,并随机选择150例相同条件的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宫颈扩张及先露下降程度、产时胎儿情况(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产后阴道流血情况.结果:产妇应用笑气后.产程由活跃期进入开全期的时间大为缩短,平均30 min~2 h;第二产程平均为80.0 min(P<0.05),产痛明显消失.围产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笑气吸人性分娩镇痛效果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

    作者:赵岩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血清β-HCG、孕酮联合B超测定对早期异常妊娠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孕酮联合B超测定综合判断先兆流产、稽留流产与异位妊娠三种早期异常妊娠疾病,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正确处理.方法:对356例早期异常妊娠的病例动态检测血β-HCG及孕酮值,并行B超检查.结果:先兆流产组血清β-HCG及孕酮值高于稽留流产组及异位妊娠组.三种疾病B超检查结合血清β-HCG及孕酮值,可提高诊断率.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值,结合B超检查,提高临床诊治早期异常妊娠疾病的准确率.

    作者:林津;马炎辉;谢红斌;柴冬宁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使用动态脑电图在儿科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小儿发作性疾病进行24 h脑电监测,提高癫痈的诊断.方法:对发作性疾病患儿170例进行24 h动态脑电分析.结果:170例发作性疾病患儿中,140例为初诊癫痫性发作患儿,常规脑电图(REEG)检查仅有52例捕捉到痈性放电(37.1%),非特异性异常4例(2.8%),经监测动态脑电图(AEEG)102例出现痫性放电(72.9%),非特异性异常10例(7.1%).30例初诊为非癫痫性患儿中,经REEG检查均未捕捉到痫性放电,经AEEG监测,3例捕捉到痫性放电,临床确诊为癫痫.提示AEEG监测提高了癫痫的诊断.同时AEEG可观察临床发作的全过程及发作时脑电图演变过程,是癫痫诊断、分型及定位的重要依据.

    作者:李今子;金正勇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中药治疗宫颈糜烂78例临床分析

    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急、慢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在已婚、体虚的妇女更为多见.其病因大多是由于性生活或分娩时损伤宫颈,使细菌侵入而得病,也有因为体质虚弱,经期细菌感染而造成.

    作者:陈岩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儿童弱视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科疾病,患病率为1.6%~3.6%[1],严重影响视觉发育,若治疗不及时,终会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因此,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就成为防治的关键.

    作者:王丹;李娅娜;王剑峰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不同控制性促排卵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思则凯方案(groupl),长方案(group2)和HMG促排卵方案(group3)对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ⅣF-ET)治疗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06年6月88例PCOS患者采取3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每组30个周期.比较各组间FSH用药天数、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卵泡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流产率.结果:3组的用药天数group2短.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groupl和group2的获卵数与s~up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优质胚胎数group3也相对较高(P<0.01);受精率、卵裂率、HCG注射日内膜厚度、LH值,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group3流产发生率也偏高.结论:对行ⅣF-ET治疗的PCOS患者使用GnRH拮抗剂缩短了Gn的用药时间和用量,降低了OHSS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是PCOS患者IVF-ET治疗的可选方案之一.

    作者:高贵花;魏兆莲;曹云霞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早期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效果

    目的:观察早期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效果.方法:将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的45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治疗组21例及对照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另给予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一1)治疗.动态观察两组头颅B超的变化及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GM-1治疗组头颅B超的变化及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早期治疗可以减轻极低出生体重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及持续性病变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封云;黄志云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或绝经后或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至雌激素水准下降所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近年来.围绝经期来临的年龄已经从55岁提前到40岁或更早.

    作者:沈小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治疗组选择本院确诊KD患儿34例,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14例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20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年龄相仿的门诊体检健康儿童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KD患几经IVIG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结果:KD患儿治疗前急性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比较,冠状动脉损伤组血清TNF-α水平升高更明显(P<0.05).经IVIG治疗后KD患儿恢复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清TNF-α水平在KD患儿急性期、尤其有冠状动脉损伤时明显升高;血清TNF-α可能参与KD冠状动脉损伤的病理过程.

    作者:孙兴珍;田向阳 刊期: 2008年第36期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