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丹;张静;杜玉开
剖宫产术是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本文对我院685例剖宫产指征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2004年1月1日~12月31日住我院分娩2 116例,行剖宫产685例,占32.37%.年龄大40岁,小21岁,平均30.5岁.
作者:林志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济南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情况,加强保健工作规范化管理.方法:采用全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情况信函调查表方式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在制度落实、资源配置、儿童健康状况等方面济南城区、县市城区、乡镇中心幼儿园及村办幼儿园之间卫生保健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乡镇中心幼儿园与村办幼儿园是我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薄弱环节,要加强管理.
作者:李玲;王广宇;赵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探讨其缩小肌瘤的机制.方法: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40例,每日服用米非司酮10 mg,共3个月;Enantone组:20例,每月皮下注射Enantone 3.75mg,共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静脉血化验Hb、血脂、血糖;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皮质醇(C)、雌二醇(E2)、孕酮(P)、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测量子宫及肌瘤三维径线.凡肌瘤体积缩小20%以上者,为有效组;肌瘤体积缩小不足20%者,为无效组.结果:平均子宫肌瘤体积米非司酮治疗有效组比用药前缩小了45.5%(P<0.05),Enantone组缩小了47.5%(P<0. 05),两组缩小程度无差异.无效组体积增大18.74%(P<0.05).血清脂联素水平治疗后有效组明显上升(P<0.05),无效组明显下降(P <0.05),Enantone组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 >0.05).3组用药前脂联素水平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脂联素水平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脂联素在子宫肌瘤的增殖中起一定的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米非司酮可能通过调节脂联素水平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的生长.
作者:霍艳;段海凤;王惠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延吉市2003~2005年出生缺陷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出生质量.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监测方案,逐一筛查延吉市5所市级医院2003~2005年住院分娩的围产儿.结果:3年共监测围产儿11 216例,出生缺陷儿9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8.26 /万,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是唇裂合并腭裂、神经管畸形、先心病、先天性脑积水、食道闭锁或狭窄.出生缺陷与季节、性别无关,25~29岁和30~34岁出生缺陷发生率较低,而35岁以上组几率高.产前和产后确诊率分别为30.30 %和66.67 %.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婚前保健与孕产期保健,开展产前诊断和遗传优生咨询,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范艳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TCH)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TLH)两种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将65例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与45例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对比分析.结果:TCH组较TLH组平均手术时间短(P<0.01),平均出血量少(P<0.05),术后疼痛较轻,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前者手术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多数有子宫切除术指征的患者,均可选用TCH,而不必选用昂贵的TLH.在有盆腔粘连、手术史等TCH禁忌症时,选用TLH更安全.
作者:罗小琴;邹辉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脐动脉血流S/D值升高与FGR的关系.方法:将1 640例妊娠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现象,分两组,将S/D值升高的140例孕妇为研究组;将S/D值正常的1 5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S/D增高孕妇的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①脐动脉S/D值升高,则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可能性增大.②脐动脉S/D比值预测FGR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率分别为71.43%、95.59%和62.50%.结论:脐动脉S/D比值可反映胎儿生长情况,可用于预测FGR,若与B超联合应用可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朱少莲;孙传聪;池鸿斐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不同念珠菌感染所致,是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国外资料显示,大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硝酸咪康唑治疗VVC由来已久,以往多采用硝酸咪康唑200 mg或400 mg进行治疗,疗效肯定,用药时间长,患者依从性差,基于此,本文用硝酸咪康唑1 200 mg联合霜剂的一日疗法对VVC患者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玉芹;张文君;邱凤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对比观察常规药物流产与米非司酮配伍丙酸睾丸酮及米索前列醇抗早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生殖激素的影响,探讨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的方法.方法:选择适合行药物流产的124例孕妇,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流产(对照组)及米非司酮配伍丙酸睾丸酮及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研究组),比较两组的药流成功率、孕囊排出时间、流产后出血时间、胚胎排出时出血量、流产后月经恢复时间及用药前后血β-HCG的变化情况.结果:①药流成功率研究组为57/62(91.94%),对照组为49/62 (79.0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流产后的出血时间研究组为(7.25±1.42)天,对照组为(14.58±4.64)天,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③胚胎排出时的出血量多于月经量者,研究组为4/62(6.45%),对照组为16/62(25.81%),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④研究组血β-HCG的上升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丙酸睾丸酮及米索前列醇抗早孕方案与传统的抗早孕方案相比,可进一步抑制绒毛分泌HCG,提高完全流产率,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孕囊排出时间.
作者:付丽君;苏雅琴;常美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延期妊娠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2月间我院收治的185例延期妊娠病例,分为自然临产组和引产组.结果:自然临产组剖宫产率低于引产组,且差异显著,胎儿窘迫率也低于引产组,但差异不显著,引产组宫颈评分越低,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越高,差异无显著.两组相比,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别.引产时间越长,难产可能性越大.促宫颈成熟各种方法中以宫颈上小水囊联合催产素组剖宫产率和胎儿窘迫率低.结论:延期妊娠自然临产者,应加强监测,未自然临产者应结合宫颈条件和孕周决定是否立即引产.
作者:张润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学龄前儿童超重的膳食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能导致儿童超重的膳食因素.方法: 以广州市区3~7岁的学龄前儿童752例为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对其中122例超重和615例正常体重儿童进行膳食因素调查,建立超重膳食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超重儿童122例,发生率为16.5%,其中男69例(18.3%),女53例(15.6%);肥胖15例(2.1%),其中男8例(2.1%),女7例(2.2%),肥胖与超重比为1∶8.13;与超重有关的膳食因素有食欲、宵夜、在幼儿园能吃饱、嗜甜品等,能防止超重发生的膳食因素为蔬菜.结论:学龄前儿童超重与膳食习惯和膳食结构有关,可以通过控制膳食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作者:陈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测定值与高危妊娠的相关性,探讨其在高危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5年中在门诊建立孕妇保健手册的1 448例孕妇进行血清AFP测定.对测定值异常者进行重点监测.结果:测定值异常341例,占筛查人数的23.55%,监测中发现有各种高危因素者254例,占监测人数的74.49%.结论:AFP水平与高危妊娠具有相关性,可做为高危筛查时的风险预报.
作者:张东红;李华荣;孔双芝;王建新;刘晓慧;牛英慧;吴志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阿希米(纳米银外用抗菌器)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阿希米组(90例)及爱保疗组(9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宫颈局部给予阿希米(1片/d,6天为1个疗程)及爱保疗治疗(于月经后3~7天开始,隔日1次,5次为1疗程),两组均在1个月后复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37.78%、83.33% (爱保疗组)及27.78%、76.67%(阿希米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大多数患者在使用阿希米及爱保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的改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彤艳;田芬;韩新彦;扬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实施特殊体位与徒手配合矫正头位异常对分娩的影响.方法:108例(36~42)周有产兆的孕妇B超及阴道检查确定为脊方位与头方位均异常,改变孕妇卧位与脊方位一致的侧腹卧位与徒手配合旋转胎头,观察阴道分娩情况.结果:①孕妇习惯性卧位与胎儿脊方位的位别基本一致,相比差异有显效性(P<0.05).②胎儿脊方位与头方位基本一致,有显效性差异:(P<0.05).③孕妇侧腹卧位与胎儿脊方位一致与徒手配合,其分娩成功率为85.00%,有极显效性差异(P<0.01).④胎头浮或半固定矫正胎方位成功率高,相比差异有显效性(P<0.05).⑤羊水指数>7 cm或<14 cm或较<7>3 cm,矫正成功率高(P<0.05).结论:在羊水指数正常,胎头施至半固定,采取同侧侧腹卧位配合徒手法矫正胎位,自然分娩率高.
作者:苑运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成都市综合医院更年期综合征妇女中焦虑、抑郁的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从成都市抽取3所综合医院,在这3所综合医院同时连续抽样收集妇产科确诊的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患者101例.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9分的患者由精神科医生使用Hamilton量表进一步确诊.结果:调查对象焦虑症患病率为12.9%,抑郁症患病率为14.9%;76.9%的焦虑患者同时患有抑郁症,66.7%抑郁患者同时患有焦虑症;无1例焦虑症患者曾被诊断为焦虑症并接受相应治疗,仅4例抑郁症患者(26.7%)曾被诊断为抑郁症并接受相应治疗;医疗保险和病情变化为抑郁和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焦虑和抑郁患病率较高;焦虑和抑郁症诊断率和治疗率均很低.
作者:王小莉;徐飚;栾荣生;孙荣国;李苑;许良智;傅朝伟;王珊;曾刚;刘传新;苏丹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纵隔子宫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对21例纵隔子宫的诊治方法和效果.结果:术前21例均行B超检查,漏诊3例,准确率85.7%;宫腔镜诊断、治疗纵隔子宫21例,其中与腹腔镜联合诊治16例,成功率为100%.完全性纵隔子宫2例,不全纵隔子宫19例.使用宫腔镜电切术16例,微型剪剪开术5例.手术平均时间26 min(18~45 min),平均出血量30 ml(20~60 ml),无子宫穿孔及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15例得到随访,其中有6例术后足月妊娠,占随访的40%.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B超能较好地诊断与治疗纵隔子宫.
作者:陈德新;周柳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uosis,EM)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宫腔以外部位种植生长,常见的部位是卵巢和盆腔.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ma,AWE)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产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1].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逐渐引起重视,我院自1994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丽华;张海燕;于谨;张亚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常频机械通气常见并发症的发病特点和预防策略.方法:调查2000年~2005年5年间收治的48例NRDS行常频机械通气的资料.结果:48例患儿中47例发生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97.9%,其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30例,气漏2例,动脉导管开放(PDA)5例,颅内出血10例,肺出血3例,BPD 1例,常见并发症为VAP,VAP的发生与上机时间呈正相关.治愈36例,死亡6例,放弃并出院6例,治愈率75.0%.结论:NRDS常频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高,其中VAP为常见的并发症,与机械通气时间密切相关.做好消毒隔离,加强气道管理,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尽快撤机是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杨晓彤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异位妊娠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的疗效与各项临床特征的关系,探讨能够影响治疗效果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2005年7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异位妊娠并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79例,全部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其中治疗成功51例,治疗失败28例,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孕产次、停经天数、包块大小、是否有阴道流血、血β-HCG以及血清的孕酮水平等各项临床特征与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之间患者的年龄、孕产次、停经天数、包块大小以及血β-HCG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是否有阴道流血以及两组患者血清的孕酮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患者血清孕酮水平、是否有阴道流血可能是影响患者保守治疗疗效的因素之一.
作者:张丙忠;张莘;王丽娟;彭永排;林仲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产科中常常因为妊娠近逾期或者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需要终止妊娠,而人为终止妊娠中,多数患者的宫颈条件不成熟,催产素计划分娩失败而导致剖宫产率增加.因此促进宫颈成熟,是临床工作的关键.为此,我院近1年来应用普贝生(前列腺素E2栓)共64例来提高宫颈的成熟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乃文;宋雁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状况,分析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为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03年5~11月在6所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人工流产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人工流产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1 826例调查对象中,49.40%有人工流产史.人工流产者在行首次人工流产时年龄集中在20~29岁年龄段,占86.47%.首次人工流产时已婚者为52.61%,未婚者47.39%.人工流产的首要原因是意外妊娠,占41.10%.多因素分析显示人工流产的危险因素按贡献大小依次为:产妇年龄大和家庭经济状况好;保护因素按贡献大小依次为:产妇文化程度高、知晓紧急避孕法和掌握较多的避孕知识.结论:武汉市育龄妇女人工流产比例高,有向年轻、未婚妇女发展的趋势,且影响因素多.应以20~30岁妇女为重点对象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科学有效地干预措施降低人工流产率,提高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作者:赵艳霞;方为民;崔丹;张连生;杜玉开 刊期: 2007年第12期